本帖最后由 连峰 于 2025-2-26 09:45 编辑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五十二章 画饼诱惑之三)
听口气,指导员的态度似乎很坚决,我无法判断他是在例行公事地执行上级命令,还是想借此机会排除异己,把我一脚踢出连队。总之,他这种异乎寻常的积极态度让我感到沮丧,同时又有些反感,而他的人品同样无法让我盲目地相信他。 “如果这是强制性命令,我可以执行。但是,带着情绪,我不能向你保证能否在团部篮球队安心打球……,同样不能保证一定能够打好球。况且,家属宿舍的门窗正在加紧制作当中,安装门窗,以及拉手、插销、玻璃,还有门窗内外刷漆等大量的后续工作同样不能耽误。您大概不希望耽误新建宿舍的基建工期,耽误连队里那些复员兵的家属都能按时入住吧?”较长时间以来,但与指导员进行正面接触,我的心里总是感到紧张,同时又有较强的戒备心理。因此,为了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我只能以被迫执行命令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繁忙的实际工作为借口。 “哦?你是……你这是以此相威胁吗?”指导员的口气顿时变得严厉起来,原本一双笑眯眯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皱的眉头下,两只眼中闪射出利剑般的光芒,火气正从眼底源源不断地向外喷冒出来。 凭心而论,我的这番言论尽管带着强烈的抵触情绪,但也只是脱口而出的大实话,绝非出于要挟,或者出于更为复杂的其他目的,只希望他能从连队的实际工作出发,认真考虑这件事,从而使他改变想法而已。 “我可没这意思,我说的都是心里话,而且怎么想就怎么说的。如果您认为我说得还不够清楚的话,现在就去木匠坊,亲自看一看正在赶制门窗的工作现场。” 指导员未必了解门窗制作的全部流程,但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个别工序甚至常需连夜加班,他肯定是了如指掌的。此外,他也同样清楚,正在建造中的十间家属宿舍早已制定出明确的分配计划,不少复员兵已经为家属团聚陆续申请年底前后入住连队的新居,他可以不在乎我是否安心在团部打球,却不能不重视家属宿舍的建造工期。因此,我说话的口气虽然有些生硬,可他的脸色却显现出了阴转晴的迹象,说话时的口气也缓和了一些。 “我跟你说过,这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但是,你今后必须时刻记牢,作为一名合格的兵团战士,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必须牢固树立起良好的组织观念。在各级组织面前,个人利益永远都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永远服从全局的利益(其中有暗指盗伐树木的意味)。你先回去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去团部篮球队的事,最终取决于上级领导的态度。” 后来,去团部篮球队的事虽然再也没人向我提起过,但是,这件事情却在我的脑海间留下了一抹挥之不去的阴影。若把此事再与近期发生的那些事情紧密地联系起来看,显然那绝对不是一起孤立而又偶然的事件,至少说明他是在利用此事故意敲打我。 “难道这场‘画饼’诱惑的闹剧,终将成为我在连队未来发展的休止符吗?”想到这里,我的心中立刻产生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危机感,失望与自责,屈辱与愤懑交织在一起,无时无刻不在无情地折磨着我。我开始责怪自己处事莽撞冲动,而且不善变通。盗伐树木原本就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违规行为,无论是受到了谁的指使,还是拒绝承认自己有错,都是不争的事实,却由于自己瞻前顾后,始终不能鼓足勇气承认错误,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地步,甚至还有可能永远断送改变自己未来处境的绝好机会。倘若事发当天就能明智地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而非斤斤计较至今也无法摆在桌面上说清楚,谁才真正是盗伐树木的始作俑者,就不会与指导员发生那场激烈的冲突,他有了合适的台阶下,事态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此外,指导员把值班口哨交到我的手上时,我理应抓住那个难得的好机会,主动向他承认盗伐树木的严重错误,至少也该听听他是怎样说,再决定自己应该怎样做。即便今后他仍然试图利用我,或者不断地给我紧鞋带儿,穿小鞋,只要自己坚守做人的准则,不违背当今的时代精神,不做那种损人利己的事,一切只当是在风里、浪里不断地磨练自己也就是了。 然而在进行自责的同时,我对指导员产生的反感,甚至憎恶,同样也在与日俱增,而且逐渐占据了影响自己情绪的主导地位。我甚至以为,影响自己未来进步与发展的、那根无影无形的绳索,始终牢牢地掌控在这位工于心计、任人唯亲,并且惯用整人立威的把戏稳固个人权势的领导者手里,像我这种头脑简单,遇事只会莽撞冲动,又不愿附炎趋势,阿谀奉承的人,心存任何侥幸取得进步与成功的希望都是徒劳的,这种逆境如果得不到根本性扭转,一切崇高的追求,美好的希望都将成为泡影,正如一块火红的热铁被丢进冷却的水槽里,全部的热能都将化作水汽,瞬间消耗殆尽,这样的一种结局,自己又怎能接受得了啊! 无法冷静下来的坏心情很快就被我带到了工作上,尽管我曾经多次警告过自己:想要扬起自己人生旅途的风帆,就必须树立起战胜任何艰难与挫折的大无畏勇气,必须经得起一切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的轮番冲击,否则自己绝无可能抵达那个充满光明的彼岸。因此,面对眼前暂时出现的困局,只要自己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也就是了,无论气馁退却也好,颓废消沉也罢,都是在自毁前程,都是对自己的未来前途不负责任的具体表现。 但是,颓废消沉却像是不习水性的溺水者,越是拼命地挣扎,下沉的速度反倒越快。在接近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我始终无法从这种消极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工作的热情在迅速降温,学习的欲望在不断减弱。心烦意乱的时候,除需处理一些应急的木匠活儿外,我常常独自一人躲在铁匠坊的储物间里苦苦思索究竟该如何走出困局,面向未来,也会阅读一些足够分散烦恼的传奇小说,或者干脆迷迷糊糊地睡上一阵子,铁木工的日常工作基本上都靠“大圣”和其他几位同班战友去打理了。偶有新任排长或者连长有事情到铁匠坊来找我,“大圣”等人明知我在隔壁看书学习,但都会毫不犹豫地为我进行搪塞、遮掩,要么谎称我去三里地之外的羊号修理门窗,要么坚称我到其他连队的铁匠坊去求取淬火、退火、回火等关键技术的技术要领,总之都是我不在连队里的合理解释。 当我的心情略有好转,并且开始继续撰写日记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三年前深更半夜所写那篇已被自己奉为座右铭的重要日记,自从读书学习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甚至成为乐趣以来,我已经很少再去回看它了。尽管撰写那篇日记的初衷只是为了勉励自己刻苦读书,尽快摆脱由于文化水平低下屡被他人恶意嘲讽的被动局面,但同样也是在励志,而且,在那篇日记之后,我确又补写过如下内容(扼要摘录):“……前进的道路上终归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一路坦途,有点曲折,有点坎坷那又算得了什么?只要心中的理想,像一团炽热的火焰永不熄灭,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毫不气馁,我一定会胜利地抵达那个充满了光明、且又祥和、自由的彼岸。”重温这几篇重要的日记,昔日那种激情四射、暗自立下的豪言壮语仿佛言犹在耳,依旧掷地有声,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近期的思想状态与消极的工作表现。 “为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做一个社会主义大厦的积极、合格的建设者”,那可是自己最早立下的远大志向,在日常工作中,“誓做社会主义的一块儿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以及“小车不倒只管推”等豪言壮语,也常常挂在自己的嘴头上。但是,在小小的一次挫折面前,自己却一蹶不振,丧失信心,还把满腔的怨气都撒在了自己的工作上,这难道是一个合格的建设者所应有的实际表现吗?如果不能尽快摆脱阴影,重拾信心,端正态度,自己必将沦为一个自怨自艾,一事无成的失败者。我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除此之外,自己还在另外一篇同样重要的日记中是那样自信,而又豪迈地写到∶“我不信命,因为我始终认为,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虽然这需要智慧,也确有偶然的运气成分,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付出。……。你付出了多少,最终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道酬勤,运气也总会青睐那些始终都做好准备的人。” 然而,面对小小的一次挫折,自己却一味地怨天尤人,把本该自己掌握的命运,拱手交到了他人的手里,这不是向命运屈膝投降,又是什么?实际上这比委曲求全更懦弱,也更无能!当然,我并不否认,在个人的进步与发展中确有运气促成,甚至速成的影子,自然也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甚至难免会受到他人居心叵测的强力掣肘。但是,运气终究只是偶然的,暂时的,不可能永远伴随着你,想要获得成功,最终只能依靠自己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进行努力。毫无疑问,在扬起自己人生风帆的征途中,只有不屈不挠,不懈努力,才是永远为自己保驾护航的唯一天使,不思进取,沉沦气馁,永远都是打败自己的真正敌人。 思想上的问题解决了,如同卸掉了沉重的包袱,心中更是充满了阳光,我又可以满怀信心,轻装前进了。至于指导员精心策划的、那场“画饼诱惑”的闹剧,既然无法阻止,且任由它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喧嚣声中继续上演又有何妨?我只需跳出戏外,只当观众,冷眼旁观,从中悟出前车可鉴的经验教训,走好自己规划的路,永远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果真如此,此世余生,我愿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