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活 着(武社火,魂不败) [打印本页]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26
标题: 活 着(武社火,魂不败)

01、谢佩东,18岁,本溪同江峪社火队最小的队员。彩排这一天,他最早赶到师傅家化妆。古老的本溪社火像其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在现代社会中时刻面临着失传的威胁。类似谢佩东这样因为兴趣而坚持的年轻社火队员,已难寻觅。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27

02、千百年来,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山东和河南等地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社火队伍集合后,按照惯例要先拜庙,然后从村东走至村西“踩街”。最后,走至一处事先选好的场地,圈场演出,其名曰“定场”。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27

03、本溪社火目前已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都出外打工,社火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窘境。为此,县文化馆还专程赶来录制影像资料,以防“武技”失传。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27

04、本溪社火传自中原,曾在太子河沿岸盛行一时。本溪社火又叫‘武社火’,近年来,由于许多老艺人相继辞世,目前全国就仅剩下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同江峪村社火队一支,尚能进行较为完整的表演活动。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27

05、除了以武将卖力的酣战吸引观众外,本溪社火在早年的发展中,还融入了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秧歌等多种接地气的元素。在精神和物质都匮乏的年代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28

06、近年来,各种新型的文化娱乐传入农村,户外表演的社火最终败给了室内的麻将桌。观众难觅,演员更不好找。目前,同江峪村社火队的这几个年轻社火队员,实际上都有四年以上的表演经验。但直到现在,他们每次穿上戏服都显得很兴奋。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28

07、年轻队员张万飞今年首次改演“刘备”,他对这一新角色并不满意。他觉得此前在《长坂坡》中饰演的赵云打戏多,更过瘾。但由于今年社火队总共只剩下不到10名“武身子”(即武将扮相的表演者),一度是社火团保留节目的《长坂坡》,现在不得已被砍掉了。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28

08、杨和清的儿子杨建锋在社火队中扮演过许多重要的角色,但常年在外做钢筋工的他表示无意接父亲的班。其实杨和清心里也明白,儿子是为了他呆在队中,社火团无法吸引年轻队员,归根结底是因为资金不充裕,以前那个无偿演出的时代,早已过去。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29

0962岁的杨和清既是整个社火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时也是化妆师和剧务。由于缺兵少将、人员不齐,他感到现在的社火队越来越不好带了。但他说,“困难是有,我们该努力还是得努力,咱们还得好好干。”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29

10、杨和清的化妆台其实是一台洗衣机,简陋的环境和工具,延续着有关社火古老的传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火也在悄悄改变。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社火队用油漆化妆,在脸上久了会“啪啪”地直掉渣子。现在改用油彩画脸谱后,除了痒之外没有别的不适。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29

11、年轻队员们的爱好,也和这个时代紧密地联系着。社火开演在即,一身“戎装”的“手机控”张万飞却忙里偷闲,找到一处僻静地看起了网络小说,他只要一有时间就掏出手机摆弄两下。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30

12、张万飞已经工作,但好在他工作的工厂正月十五之后才开工,这让他得以和队友们一起在夕阳下加紧排练。此时已经是正月十二,正月十五是本溪社火活动的高潮。只是现在的社火表演,看热闹的群众也不过寥寥数人,而且大部分是因为自己的家人在其中参与演出。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30

13、社火在同江峪村曾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老一辈村民大都参加过社火表演,比如这一对已入耄耋之年的老夫妻。他们的儿子张友亮自幼喜爱武术,现在是队中《虎牢关》的主角之一——“张飞”。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30

14、因为爱好而投入社火表演的还有社火队唯一的女将刘静,原本社火是传男不传女的,但刘静在队里四年来一直饰演《对松关》的女主角。今年29岁的她,已经是一个11岁男孩的母亲了。刘静虽然在工厂上班,但每年都请假参与社火演出。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31

15、在社火中的武将扮相和身段常常能获得小朋友的喜爱。表演时,一个小朋友对张万飞的兵器产生了兴趣。张万飞问他,以后是否会参加社火表演,小朋友不假思索地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31

16、虽然社火队的声威如今江河日下,不过这样的“穿越”扮相,每走到一地都会吸引好奇的人争相和队员们合影留念。看似有些无奈,却这也证明社火在当代并没有完全地丧失吸引力。据了解,等条件成熟后,社火这一民俗将可能与当地的旅游业结合起来。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31

17、今年春节和往年一样,同江峪村社火队在正式演出之前,来到离村子不远的老洞庙拜庙,祈求村子来年风调雨顺,全体村民身体康健。在老洞庙的主殿玉皇殿的香炉前,杨和清焚香主祭,口中念念有词。身后一众武身子,听从他的号令向大殿三鞠躬。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32

18、拜庙之后,“领阵人”杨和清手持令旗,带领整支社火队“披挂上阵”,准备开始表演。虽然以当年的标准来看,现在的年轻队员并不算合格,但这群年轻人和杨和清一起,武出了本溪社火复兴的希望。对于本溪社火来说,也许最好的保护是让它活着。


作者: 大乌珠    时间: 2014-2-1 10:32

作为一种古老的春节庆祝活动,社火并非本溪土生土长的民俗。其源头可以一口气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宫廷祭祀仪式。“社”即土地之神,“火”一说指火祖,另一说取字面的“红火、热闹”之意。

千百年来,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山东和河南等地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而随着水陆运输的打通,中原商贾的足迹扩展至矿产资源丰富的本溪,使这里成为与关内关外经济和文化交汇的主要地域,社火也被带到了这里。

但像其他一千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古老的本溪社火在现代社会中也时刻面临着失传的威胁。但同江峪村社火队曾经的辉煌,与现如今的挣扎与坚守,既让我们体味到人心之变,又传递出一丝淡到不易察觉的乡愁。

 同江峪村社火带向何方,或许事关这一古老民俗的存亡。

 

摄影/吴晓天 刘永春 文/马永钊编辑/邹怡

 


作者: 东山峰知青    时间: 2017-4-13 13:26
已难寻觅。
作者: 东山峰知青    时间: 2017-4-13 13:27
,咱们还得好好干。
作者: 东山峰知青    时间: 2017-4-13 14:01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