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358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念上山下乡46年

[复制链接]

8

主题

80

帖子

7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5-1-28 00:0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岁寒三友 于 2018-8-19 21:05 编辑

           纪念知青下乡46年             
     (一)忆下乡
    坝上下乡整三年,
    那有丘陵和草原。
    望无际的莜麦田,
    白云黑土和兰天。

    草房排排冒炊烟,

    面朝黄土背朝天。
    春来播种夏锄草,
    秋天收获笑开颜。

    没青菜缺油少盐,
    土豆莜面吃三年。
    今日回忆知青事,
    苦中作乐心也欢。


    (二)忆知友
   锅碰马勺整三年,
   一起生活总是缘。
   下乡同吃一锅饭,
   同干农活在田边。
   昨日生龙活虎影,
   今日银丝满头缠。
   无悔青春无悔药,
   知青情谊永不老。


        岁寒三友   
            2015.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85
15#
发表于 2015-2-17 23:10: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岁寒同学!
      羊年大吉!喜气洋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80

帖子

7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5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22:48:09 | 只看该作者
天蓝 发表于 2015-2-17 20:09
祝岁寒三友同学新春快乐!

谢谢天蓝版主的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85
13#
发表于 2015-2-17 20:09:33 | 只看该作者

           祝岁寒三友同学新春快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338
12#
发表于 2015-2-9 16:29:03 | 只看该作者
岁寒三友 发表于 2015-2-8 17:30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一直有两个方面的评价。第一方面   有人认为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为知识青年 ...

      您上述所说,我基本赞成。人,自己本身有时候也很矛盾。所以还是一分为二比较好一点。说吃苦,不要超过农民,说委屈不要超过农民,说不幸,更不要超过农民。我主张说咱们下乡那一段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农民的感受,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感情,一定不要忘记千千万万,祖祖辈辈在农村的农民。我看过一个回乡知青写的文章,他把回乡知青和下乡知青好好做了一些比较,文笔虽然一般,内容却催人泪下,令人过目不忘,感慨万分。在他所诉事实面前,我感到很羞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80

帖子

7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5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17:3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岁寒三友 于 2015-3-17 14:55 编辑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5-1-31 16:51
在知青中,有人认为上山下乡是失业;还有人认为知青上山下乡是劳改;更有人说:谁要是认为青春无悔, ...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一直有两个方面的评价。第一方面
   有人认为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加强工农联盟基础、教育青年、消灭城乡差别的一个重大尝试。同时知青下乡对于农村的教育普及、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以及乡镇企业的建立(乡镇企业成立多是知青推动,初期其业务骨干也大多是知青担任)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幅度改变农民面貌。
   岁月荏苒,青春不再,往事不堪回首。 运动过去几十年后,当年的知青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主力,他们通常对自己留在农村的青春年华抱有怀旧情绪,甚至有人自称“在广阔天地里度过了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这一代人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决不后悔。”这些知青把当年下乡的地方称为第二故乡,对当地的农民怀有着浓厚的感情,返城后仍时常惦念乃至回去探望。
  当年一代知青的奉献与牺牲,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虽在农村受了很多累吃了不少苦,但培养了知青的吃苦耐劳精神,使他(她)们受益终生。正如大文豪普希金的诗所写的:“那已经过去了的,就会变成幸福的怀恋。”郑板桥有首咏《竹石》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二方面
  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可见那个年代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失当。现在更多的知青到达退休年龄。 所以也有一些知青诅咒、报怨、痛恨那段经历,返城后再也不愿回到农村,认为知青是共和国最不幸的一代人,共和国不应忘记他(她)们。多么需求的是一种能接受的理解和补偿,不能把这一代人作为革命实践尝试的牺牲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85
10#
发表于 2015-2-6 22:54:12 | 只看该作者

          在那里您可以认识更多的好朋友,在QQ里可以随时聊家常的,人就是越聊越近,越聊越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80

帖子

7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5
9#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22:3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岁寒三友 于 2015-3-18 09:55 编辑
天蓝 发表于 2015-2-1 22:35
岁寒姐姐太热情了,北京的同学们好感动!也欢迎您到北京的知青角来玩,有很多的外地的同学们, ...

好的我加QQ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85
8#
发表于 2015-2-1 22:35:45 | 只看该作者

           岁寒姐姐太热情了,北京的同学们好感动!也欢迎您到北京的知青角来玩,有很多的外地的同学们,都特地从外地赶过来到知青角和北京的同学们见面,另外,我还建议您加入中国知青网的QQ群:63965772,这是群号,全国各地的知青都在这个群里聊天,在哪里您还能认识,很多很多的全国各地的知青同学们,欢迎您加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338
7#
发表于 2015-1-31 16:51:06 | 只看该作者

    在知青中,有人认为上山下乡是失业;还有人认为知青上山下乡是劳改;更有人说:谁要是认为青春无悔,谁就是“愚民”。您怎么理解知青的上山下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80

帖子

7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5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30 22:00:08 | 只看该作者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5-1-28 20:35
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的那一段人生经历,后悔吗?

无悔青春无悔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 19:31 , Processed in 1.232403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