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普罗米修斯 于 2016-12-16 09:17 编辑
华山背山工 十几年前,有个广东来的年轻朋友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致,执意要和我去华山做一次真正的登山旅游。也就是那种决不乘坐登山缆车,完全靠脚力往上走的旅游,要从玉泉院步行直上,走完北、中、东、南、西峰。为了不让远方来的客人扫兴,也别让人家嘲笑咱老得爬不动了,只好舍命陪君子,陪着朋友徒步登山了。 简单的准备了一下,就驱车赶往华山,由于带的东西较多,就在山脚下民工聚集的村子里叫了(应该说是“雇”)一个民工。他们是长期在山下从事往山上背东西的外地农民工。他们的要价还真不算高,让他把我们带的矿泉水,面包,牛肉,黄瓜等等东西背着,跟着我们一道上山,一天时间,才要了五十元。 在登山时,一路上看到许多他的同行们,都是背上背着一个很大的背篓,手上拿着一根上头带分岔的木棍,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山上慢慢挪动。这时,我想起以前看过冯骥才的文章《挑山工》,泰山上的挑山工用的是扁担,冯骥才叫他们“挑山工”。因为华山的道路狭窄、台阶陡峭,扁担根本没法使用,华山上的这些人只能用背篓往山上背货,我就权且称他们为“背山工”。 上山时,我们两手空空的走路都感到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两腿发抖,难以自顾。可他们背上还背着百十斤重的东西,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且在登山时,他们还很少休息,硬是低着头、弯着腰一步一个台阶地向山上艰难挪动。尽管头上的汗珠儿不停点儿地往下掉,也极少看到他们喝水,因为他们为了多背点儿东西,就尽量少带水以减轻负担。当他们实在累得不行的时候,就找一个他们熟悉的休息点歇一下脚。这时,他们会转过身来,把背篓的底部靠在山石上,或者用那个带分岔儿的棍子支撑住背篓,用脊背倚靠着背篓,站在那里休息片刻,感到好一些的时候,就又接着继续向上爬。 看到这些,我们实在难以想象这么重的东西要是放在我们肩膀上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和那个广东的朋友闲着没事,就猜起了他们的收入,他说,“就这倒霉活儿,一趟咋也得给个三五百块钱的!”。对此,我表示怀疑,于是我们就想着法儿和这个老乡聊起来,想弄弄清楚到底谁的说法儿更靠谱些! 我们一边走一边和这个背山工老乡聊了起来。聊到他们的工作,说到他们的生活,最后绕到了他们的收入这个话题上来。从他那里我们才得知,他们大多数都是山东、河南、安徽、甘肃等省贫困山区的农民,这些人从农村出来以后都曾干过许多行当,有些人甚至跑遍了华东,华南的发达省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