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翟西滨 于 2017-5-17 20:40 编辑
1992年12月,我在深圳参加一个工会宣教工作理论研讨班,有幸去了一趟中英街。那时,香港并未回归祖国,令人愈发新鲜好奇,至今想起,刻骨铭心,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人常说:“看景莫如听景”。笔者愿将中英街一游观感,追记于此,留个念想—— 12月2日,这季节在我们大西北,已是寒气袭人,难以出门,而在南国深圳恰是不冷不热的季节,大家吃罢早饭,就急不可耐地登上大轿车。上午9时准时出发,我们住的东晓招待所离沙头角镇有30多公里路,约莫10时就到了沙头角边境站,边关不大,二层楼宇,楼顶有一面国旗,迎风招展,一层入关,二层出关,倒也泾渭分明,井然有序。一份边境签证最多签5人,我的名字排在首位,带队自然成了我的职责。我招呼其余4位同志,各自拿好身份证(入关须两证齐备)排队走向关口。入关后,里面已是人头攒动,我们几人的头摇得像拨郎鼓,并相互打问:“哪是中英街?”当时,我也发懵,突然,办班老师的话萦绕耳边:“入关向右拐就是中英街,左手方是我们中方,右手方是香港”。“瞧、这就是中英街。”我顺口一声并朝右手方指去…… 上午11时,中英街已是人头攒动,人满为患,走在拥挤的中英街,左右环顾,左方是我们中方店铺,外表装饰一新,内部很是豪华气派,而右侧港方店铺,大都为一层民舍、又低又矮、较为陈旧,多数店铺也就那么十来平米,还有几间属长方形的套房,里面有七、八个摊位。港方店铺经营的多为金银首饰、电子产品及小百货,还有日本糖果、韩国饼干及香港食品,我审视了一下价目:美国苹果10元6个,印度苹果4元一斤……中英街上,无论是中方还是港方店铺,商品基本上都明码标价、两种价格,一是人民币价,二是港币价(当时人民币与港币之比为95元∶100元,而官价为75元∶100元),在港方店铺光顾购物者多为中方游客,究其因:一是图新鲜;二是有些商品价位明显比我方低。如:同样一袋“味丹”(味精)用人民币买,我方为5·5元,港方为5元;黄金我方每克售价90元,港方86元,还有香皂、袜子、布料等小百货商品价亦比我方略低。 中英街全长250米左右,道宽3米。据当地人讲:前些年中英街道路中央有界碑,两边有巡警,双方游客均不得“越雷池半步”,店铺更是“可望不可及”。随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署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出台,“一国两制”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中英街的界碑已不复存在,双方游客在中英街购物如同一家人,来去自由,难以分辨。 “到中英街,潇洒走一回。”这多半是内地人到此一游的共同心态。我们一行几人该采买的东西已差不多了。当我们再往里走,愈走愈觉吃亏,前面我们花10元买了8块香皂,谁知,里面9元能买8块,同行的小李后悔地讲:“唉,真是好价在前头,好戏在后面。”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港方的背街。散落着几家店铺,其中有家不足15平米的店铺,经营的全是录像带。我们走进一看“嗬”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对裸体男女剧照,什么《灵与肉》、《偷渡者》等,多为黄色录像带,那位店老板是位四十开外的女人,大腿翘着二郞腿坐在门楣下,怡然自得地吞云吐雾,这一场景,在我们中方是看不到的。我们几人被“羞”出,同行的老王说:“两种制度,一目了然啊!” 下午4时,我们开始入关,在拥挤的人流中,我被挤得呲牙咧嘴,那个难受、痛苦劲,真有点来之悔矣。别人我说不好是咋出的关,反正我是被拥挤的人群转着圈“挤”出关的,回到车上,大家皆在议论中英街一游的观感,我问老王:“有何感受?”他还是那句话:“两种制度、一目了然啊!”…… (题图选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