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热播《知青》盛赞毛主席指明的上山下乡运动!
2012-06-10
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今年上半年最为重要的一部45集大型电视剧《知青》,日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知青》的热播,再次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中国近、现代历史所作出的这样两条基本结论:第一,投身社会实践,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这是新中国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 必由之路,舍此别无它途;第二,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新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今天,如何以新的形式继承和发扬这一光 荣传统,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郭松民: 知青——无悔的青春不少关于“知青”的作品,受制于市场社会的逻辑、“现代化理论”的钳制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总是不脱“伤痕”的窠臼,其中充斥着伤感、颓废和自怜自艾……
被个别用心良苦的人作为社会主义“黑暗”、党及其领袖“没干好事”的例证……
人口众多的、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边缘的农业大国,中国的现代化,需要一个繁荣、富足、发达的农村与农业,需要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否则的话中国的工业就会失去市场,而要做到一点,必须有大量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参见农业建设,必须扭转近代以来,资源和人才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趋势。
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只是在W@G期间达到了高潮
新中国的前30年,农业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单是粮食总产,从1952至1982年间,也即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就以年均2.608%的速度增长,显著高于1983-2004年(大包干时期)的1.284%……
城乡差距处于一种逐步缩小……
这一期间,每年都有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他们在农村办教育、办医疗、办农业机械,农村所有这一切进步,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居功至伟……
20世纪80年代以后,知青基本全部返城,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农村经历了一个“去现代化”的过程:
水利设施废弃;农机因为无人操作和使用而锈蚀、损坏;农村的教育、医疗等更是大幅度倒退……
城乡的差距的持续扩大,导致大量青壮年农民以“农民工”的方式进城打工,使得中国由于廉价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而被锁定在产业链的低端,长期无法顺利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无法缩小贫富差距,中国的现代化也因此迟迟不能完成
上山下乡使知青冷静地、较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了中国国情,尤其是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许多人立志要以自己的青春热血改变农村的现状,并为此抛洒了汗水,甚至有些人献出了生命……
知青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实践中逐渐聪明起来,深沉起来……
为中国培养了整整一代人……
中国近、现代历史所作出的这样两条基本结论:
第一,投身社会实践,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这是新中国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舍此别无他途;
第二,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新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
在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处于关键时刻的今天,如何以新的形式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