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7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友与插友的梦与歌 ~回忆(47) 《离开农业团的婚姻》

[复制链接]

63

主题

121

帖子

234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7 06:3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味人生 于 2018-9-7 11:45 编辑

       战友与插友的梦与歌 ~回忆(47)

                               《离开农业团的婚姻》


       隶属北京军区的内蒙生产建设兵团,七五年体改转制,要交给地方的消息一传出。
       兵团内部上下可慌张了一阵子,甚至一度出现急躁情绪和动荡。现役军人回原部队找老首长,要求回部队。老兵无退路可言,干着急瞪眼看着。
         而广大知青第一时间,把这一消息告知了家长,让家人想办法找门路,从速把自己调离、病退、困退或政策性返城,那段日子大家度日如年,怀着焦虑不安的心情等待,听从命运的安排。
       紧接着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劳动人事部门下达了紧急通知,冻结兵团一切招工指标,人事调动一律执行只准出,不准进的原则。
       兵团不仅有大批农业连队,还有不少工业单位,如糖厂、大修厂、水泵厂、玻璃厂、化肥厂、地毯厂、绝缘厂、电厂、化纤厂、医院等。都是当时比较优越的骨干企和事业单位。
         可是这些单位有一些单身男知青,有点小毛病,有的是有前科、劳教过、进过拘留所、给过纪律处分。更多的是办事窝囊、工作能力不强、长相丑、身材矮小等统称之谓【困难户】。
         这些人已是单位甩不掉的累赘,为此单位领导总是担心,怕他们日后再闹出什么事端来,不如早给他们成个家,让妻子牵制和管着他们,单位就省心了,免得兵团转制后留下遗憾。
        这时兵团各级领导一致意见,采取不涉及国家招工指标的前提下,就地取材量体裁衣定做。从农业连队以平调的方式,撮合速成婚姻,眼看到了交地方日期,只能给几天时间的期限,闪电式限制到某日零点止,短平快过期作废,这给农业团连队中,来自中小城市的女知青,留下最后离开农业连队的机遇,宝贵的一线命运缝隙,根本就来不及给家长商量,自己给自己当家做主。
        内部通知一下来,可把这些单身困难户高兴坏了,晴天霹雳掉下了个林妹妹,男方占主动说了算,而且专挑漂亮好看,身材苗条的女方做媳妇。
        对于急速摆脱农业连队困境的女方,是怀着惊喜和忧哀复杂的心情来相亲,这是一场对与错两难的命运决择,内心充满无曾有过的无奈、无助、纠结。
       然而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只要双方同意,当场填表签字盖章,办理跨越式婚姻调动手续,用现代话说,真是一桩桩【超级闪婚】,时间紧迫多则三两天,少则两三个小时,更有神速者几十分钟,就完成了离开农业连队的婚姻交易。
           仅兵团三师糖厂,就促成了三十多对这样的婚姻家庭。

          老辈子人讲,好男没好妻,好女嫁个赖女婿,在后来的日子里,女性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修理地球的时代,进入工厂后,立即转换成了三班倒的工人,过上了城市双职工生儿育女的生活,俩口子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儿女勤奋学习,有的还考上了大学,这是美好幸福家庭的结局。
           也有极少破裂的家庭,其中有一对双方都是包头知青,女方感觉自己好像从狼窝掉进了狗窝里得感觉,没有找到一絲幸福,最后甩掉了丈夫,撇下孩子离家出走,到包头市区寻找幸福去了,她走了两三年又回来了。
         她出走期间,剩下父子俩相依为命,男人既当爹又当娘,为弥补经济的不足,在楼房上养鸡下蛋,人鸡同居,一到夏季鸡粪臭味,串到楼上楼下,左右邻居家里,因为都是知青战友,忍着默不作声,以示同情和关爱。
         总之兵团战友,留在兵团的几乎没有剩下几个单身,特殊情况,有一例印尼华侨藉女战友,因身体患病终身未婚,如今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家养老院安度晚年,还有一例华北兵团来的战友,因遭遇过一次钱财骗婚,精神遭到打击,自此萎靡不振,整天价靠高度白酒消愁度日,末了暴死街头。

         后来兵团的工厂交地方,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相继破产,兵团知青年龄男五十五、女五十岁,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年龄偏小的到处打工挣钱,还要自己交余下的养老金,到龄后才能领取退休工资。
          好多退休知青,因在工厂一直从事熟练工岗位,无技术专长,难再就业,只好去建筑工地上,下夜或者到各居民小区当保安,挣点零花钱补贴家庭。
         可怜了知青二代,有的战友子女没有学历,没有正式工作,没有住房,比当年晚婚的父辈结婚年龄还晚,难道说这部分知青,不是献了青春又献儿孙的典型嘛!
        可见当年亲如手足的战友们,多么艰难曲折实属不易呀!一见面他(她)们常说稀里糊涂一辈子,想起这些曾经共患难一个战壕的战友,感情上总也忘不掉、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记心头。   
         相比总体上看,返城的战友比留守战友的结局要好的多、幸运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9 11:18 , Processed in 0.196011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