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草皮灰 在知青的日子里,有许多难忘的事,每到农闲时节的积肥劳作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候,农村耕种,讲究的是要遵循“农业八字宪法”办事。农业八字宪法,是指毛主席根据我国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于1958年提出来的农业八项增产技术措施: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土,就是深耕、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规划;肥,就是合理施肥;水,就是兴修水利和合理用水;种,就是培育和推广良种;密,就是合理密植;保,就是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管,就是田间管理;工,就是工具改革。因地制宜地采取这些措施,对农作物稳产高产是很有效的。因此,农业八字宪法是现代的农业科学理论和传统的农业实践经验的完美结合,作为我国农业科技的母法,它是农业综合技术的高度总结,准确的指明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着力点。 “肥”在农业八字宪法中排第二,由此可见这项耕作的重要性,因此,广开肥源,也就成了各级农业部门都要大力抓紧落实的任务。其中大种绿肥、烧草皮灰积肥、收集粪便积肥等都是日常必行的积肥措施。而烧草皮灰积肥,就是农村中最集中、最大规模的积肥运动。 每当秋收完成,就进入冬修水利的阶段,那时的提法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这也是农业八字宪法中的“水”,兴修水利。而这时,北风咋起,野草也开始枯黄了,正是铲草皮的好时机,于是,山坡上、田垌中也就到处都出现了铲草皮的人群。 说铲草皮,其实不是用铲,而是用一种用钢板制作“凹”型的铲口,然后装上长柄木模,就成了专用作铲表层泥土或作物的工具,当地称之为“超”,这种“超”由于柄把长,体积轻便,“凹”型的铲口薄而锋利,因此大都是用于铲秧、培土类的工具,自然也是铲草皮的首选。 铲草皮虽然也是一个力气活,但也得讲究一定的技能。最初学铲草皮时,只知道用脚出一股蛮力,结果铲出来的草皮泥层又厚,草皮也不成块,这样的草皮泥层厚,不但而且难烧化,即使烧了之后草灰少,影响积肥效果。后来在老农的指导下,才学会了用巧力去铲,铲出的草皮仅仅带有连着草根的一层薄泥层,厚约一寸,这就是最高超的铲草皮技术了。 铲出的草皮要泥层朝上,这是为了让太阳晒干,在晒草皮的过程中,还要有一个翻草皮的工序。等草皮晒干之后,就要把草皮一层一层的垒起来,叫做砌草皮堆,砌的时候,中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是为了把作燃料的干草塞进其中,当时作燃料的都是稻草。砌好的草皮堆后,要在顶部留一个小洞,这是为了用火把塞在中间的稻草点燃,点燃后还要再一旁观察,等确定火苗已经把稻草烧开了,再用草皮把小洞封起来,这样叫焖草皮堆。这是利用草皮泥块垒起来时之间的空隙,让空气从空隙进入产生助燃作用,这样,草皮堆里面的稻草在燃烧中也把草皮燃烧了,在封闭的状态下产生了一定的高温,也把泥层烧成灰烬,草灰和泥灰掺合在一起,就成了最好的有机肥——草皮灰。 在烧草皮堆的时候,也是煨红薯的最好时机,这时大家都想方设法的找来红薯、木薯、芋头等杂粮,塞进草皮堆中。很快就有香喷喷、热乎乎的烤薯吃了。当然,烧草皮灰煨番薯,在当时也是属于损公益私的行为,被发现了是要受批评的,情节重大的,还要作出斗私批修的公开检讨。而每当此时,一边拍打着火灰,一边吃着烤薯,劳作的艰辛和生活的苦恼都抛开了,吃跑肚子才是最大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