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北京文化街—琉璃厂,每个老北京都有一种亲切感。琉璃厂位于北京和平门外南新华街南口附近,呈东西走向,街面狭长,约一里左右。元末明初,“琉璃厂”还只是个小小的海王村,官方看中了这块宝地,在此设官窑以烧制琉璃瓦而著称,以此得名“琉璃厂”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各地举人云集附近,此处渐渐有了出售书籍、古玩、字画的店铺和一些经营各种食物的摊子,这就是琉璃厂市集的由来。到了乾隆时期,琉璃厂的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经营形成了气候,诸多文人墨客、文化商人常来光顾,聚在一起切磋技艺、相互学习、传承民族文化,留下了许多“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等弘扬正气、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的墨宝,鼓励人们读书受益,多做善事,和睦相处,和谐共事。琉璃厂留住了人们昔日的记忆,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世纪80年代,琉璃厂文化街整修重建,街道两旁,铺面店堂,青砖灰瓦,砖雕彩绘,看上去古色古香。东西琉璃厂大规模翻修时,还增加了一些新建筑。在东西琉璃厂两街之间的马路上,凌空架起一座汉白玉仿古石桥,又为古老的文化街平添一景。现如今的琉璃厂,两侧全新的仿古代建筑群丰采焕发,一座座高低起落,进出参差,富有情趣。东边以整齐的二层建筑为主,唯有路口“汲古阁”的造形别具一格。它分上中下三层,第二、三层皆有平台,台四周是一圈红漆扶栏。二层的平台没有建在正上方,却建立在一层的左上方;更有趣的是建筑师们在它上面别出心裁地建筑了一座白藤萝架。使整个建筑高大而又色彩鲜明。西边同样有两座主体建筑,分别建在路口的南北两侧,其中两侧道中的冲天牌楼尤为吸引人,牌楼顶的柱上套有红铜色的箍头,正面的木板上满是雕成的牡丹花,还有那展翅起飞的凤凰,下面的边缘则雕着松竹梅,再下面是一条狭窄的廊子。北侧的建筑饰以苏式彩画,绘上山水,也有《红楼梦》中的人物、古物,显得俏丽,明快。它上面饰有深红色底,衬托着金线图案或金线彩画。门窗都是对称的,两扇、四扇、八扇,也都镶有金边。在它的屋顶上也有个平台。这是专门经营孔府菜肴的孔府菜肴的“孔膳堂”。漫步在琉璃厂文化街,“荣宝斋”,“萃文阁”,“来熏阁”,“宝古斋”,“邃雅斋”,“文奎堂”,家家都是百年老店。 徜徉其间,也许能让人能嗅到到那古街的味道,看着古老的房舍屋檐,静静地感觉那时光的流逝。
|
-
图1.jpg
(230.37 KB, 下载次数: 4)
-
图2.jpg
(189.72 KB, 下载次数: 3)
-
图3.jpg
(183.21 KB, 下载次数: 5)
-
图4.jpg
(156.54 KB, 下载次数: 6)
-
图5.jpg
(241.73 KB, 下载次数: 5)
-
图6.jpg
(202.39 KB, 下载次数: 5)
-
图7.jpg
(225.4 KB, 下载次数: 4)
-
图8.jpg
(146.44 KB, 下载次数: 5)
-
图9.jpg
(165.96 KB, 下载次数: 5)
-
图10.jpg
(155.67 KB, 下载次数: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