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该捐款了
近来南方、西南重庆还有东北吉林各地都闹了水灾,甘肃舟曲的泥石流更是造成了数以千计人的死亡,损失巨大,灾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看来又得捐款了。
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当有天灾人祸时,政府就会发动大家进行募捐。起初主要是捐物、衣服、被褥等等,近两年要求大家捐款为主,说这样更便捷、更实效、更便于安排救灾物资。所以单位也就不用再动员,上级下来任务,干脆就直接从工资里扣除,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管你挣多挣少,一刀切没商量,你毕竟还没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此你就被捐款了,如此你的爱心就被捐献了。
其实,爱心、怜悯之心人皆有之,同情弱者,救人于水火,相信绝大多数人也都愿意为之。只是总觉得应该出于自觉自愿,强加于人,也不征求你个人的意愿,用行政命令手段行之,毕竟让人觉得不舒服,这捐献也就变得不那么自愿了。但是你还不便于说什么,更不便于冒出来说,我不用你们替我捐献,那样又显得你有了些“隔色”,真有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有点很多年没有听到了的、只有家庭妇女抬杠吵架时才能说得出口的那句“养汉老婆让狗什么了的,生{声}不得也说不得”。
其实,对于捐献,我更喜欢捐物。现在正值天热,将家里不用、不穿的衬衫、裤褂甚至冬天用的棉衣、被褥等捐献出来,即解决了灾区人民的燃眉之急,也清理了多年积累在家的那些既不能卖掉也舍不得扔掉的旧衣物,同时还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资源,岂不是一件双赢乃至三赢的利国利民的好事?用捐款去买新衣新被去救助灾民就恰到好处就经济实用了吗?
又少了一个
上午,一个病人家属来找,要求出诊。这是个94岁的男性老者,有慢性老年性痴呆,前几天发热后引发咳嗽气喘加重,在家静脉点滴抗生素等对症治疗无好转。近一天昏睡不醒、呼吸困难,家属便来请出诊。
看病人时已呈深度昏迷,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急促伴喘鸣,不时有泡沫样分泌物自口腔咳出,面色灰绀,压眶无反应。脉搏摸不清,心率150次/分,血压80/60毫米汞柱。心音低钝,两肺布满痰鸣,肢体无水肿,各种反射基本消失。考虑有;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混合型即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并存),呼吸衰竭、休克(低血容量性)、重度昏迷、濒死状态。家属问情况如何,还能活多长时间?我说,如果不抢救,过不了今天。如果抢救呢?家属问。也许还能活1-2天,到了这种程度估计没有希望了。我说,如果愿意抢救,就给你们安排下一步治疗,比如用点中枢兴奋剂、升压药、静脉注射西地兰、速尿等。家属基本上表示了放弃,他还有个87岁的老伴,不愿看着老头整天地输液打针受罪。最后,我说,如果决定抢救就来医院找我开药吧。结果,他们没有再来。
中午,饭后按惯例到医院不远的河边散步,远远地看见上午出诊的病人家门前摆满了花圈和纸马等,知道病人已经死亡。的确,一个90多岁的老人,一旦生命体征不稳,是很难存活的。
如此高龄的老人,在医院辖区内还有很多,这主要源于他们原先都是农业社的社员,一辈子从事体力劳动,奠定了良好的身体基础。20年前,城市建设征用了他们的土地,这里的人们也都转为了非农业人口,成年人都被安排到工厂当了工人。那些接近退休年龄或丧失了劳动力的老年人以及残疾人,被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接管,每月发给十几块钱的生活费,并给予全额免费的医疗享受。最初,他们有300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和衰老的关系,这些人也在渐渐地减少。十年前,我来到这个医院时大约还有200多人。如今,10过去了,据说还剩下50多人,这些人中年龄最大者98岁,最小的也接近80岁了。他们之所以长寿,除了本人有较好的身体基础外,最关键的是由于他们看病享受着全额免费,个人不花一分钱,所以他们能够得到充分的医疗保健。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常年都服用着价格不菲、疗效较好的药物,尽管他们也都患有各种老年病、慢性病,但是治疗有充分的保障。好多高龄老人都常年住在医院或者办理了家庭病床,享受着一般高级干部都不能得到的周到细致的医疗服务,因此,长寿,不可避免。
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在近20年医疗改革及医疗市场化的大潮中,这些老年人也为我们医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为他们提供服务,他们也为我们提供了高额的经济效益,这才是真正的双赢。同时,因为他们得天独厚的在中国几乎独一无二的医疗保障,他们的子女、亲属也跟着沾光,用他们的名义开药、治疗、医学检查等也很平常。这些年医药价格猛涨,他们的消费也大大增加,人均消耗每月约3-4千元,人年均消费约5万元而且呈逐年增高趋势。保险公司因此叫苦不迭,也曾经想出各种办法来限制医药费的支出,但无济于事。管得太紧,卡得太严,这些人连同家属就一同到人寿保险公司去闹,闹得他们心惊胆战,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不得不听之任之。
记得有一年,寿险公司的人来病房检查病人的住院情况,对某些病人一住就是几年的情况很是不满。当我跟他们说,某某病人已患癌症死期不远时,我可清晰地看出他们脸上微微露出的笑容,那是一种窃喜的笑,似乎是说,死一个少一个,快点都死了吧,我们好省点钱,这些年,我们可都赔死了!
而今,这些老太太,老爷爷年事已高,寿命多是屈指可数、有今年没明年,所以,今天又走了一个,保险公司的负担也就又少了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