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晋阳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晋阳秋的博客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80
101#
发表于 2015-4-20 18:48:02 | 只看该作者
晋阳秋 发表于 2015-1-26 22:57
是啊,我们那时真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得了不好的分数特惭愧,好像对不起好多人。那时的少先队不是谁都随 ...

是的,我也记得在小学刚上学,老师让背乘法口诀,我贪玩了,结果第二天小测验,我没背下来,得了个大鸭蛋,我真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回家让爸爸妈妈看,我真想给那2分抠出去,莫大的耻辱,后来当天放学,我就背会了,第二天考试我通过了,老师给我加了一分,三分也是臊的脸红红的,那时候学习自觉,刻苦,知道耻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80
102#
发表于 2015-4-20 18:54:54 | 只看该作者
晋阳秋 发表于 2015-2-1 00:49
两年大假  失学离京

我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还好,估计继续学习读完初中,然后上高中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写理想 ...

楼主好文章,把我们带回去了那年那月,真真切切的在我们眼前重现!回来再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85
103#
发表于 2015-4-21 18:05:5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就是不一样,吸引很多同学们的你一言,我一语,来来回回的感言。看样子晋阳秋同学不能撩笔,您要是一撩笔,同学们非急了不可,继续我们的乡旅作家的生涯吧,同学们都在静候佳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17:30:11 | 只看该作者
沈家围子 发表于 2015-4-20 18:54
楼主好文章,把我们带回去了那年那月,真真切切的在我们眼前重现!回来再赏读! ...

谢谢您鼓励,祝好。
下来还想写点什么,欢迎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105#
发表于 2015-4-25 10:14:35 | 只看该作者
晋阳秋:你写的这几段文章可能称散文或随笔比较恰当,不知我的看法对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21:37:23 | 只看该作者
北山峰 发表于 2015-4-25 10:14
晋阳秋:你写的这几段文章可能称散文或随笔比较恰当,不知我的看法对否。

显出我的浅薄了。  我不敢称拙作为散文,便叫了杂文。您一提,我也想到了鲁迅的杂文,的确叫杂文也不好。您说的随笔好,就叫随笔。谢谢。

天蓝版主看到此处,拜托帮我改一下题目:随笔---晋阳秋的博客。谢谢,先谢谢了。

谢谢北山峰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85
107#
发表于 2015-4-25 22:38:35 | 只看该作者

          晋阳秋大哥,我帮您改了,不知您满意吗?不行咱在接着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108#
发表于 2015-4-26 10:19:47 | 只看该作者
晋阳秋 发表于 2015-4-25 21:37
显出我的浅薄了。  我不敢称拙作为散文,便叫了杂文。您一提,我也想到了鲁迅的杂文,的确叫杂文也不好。 ...

    不必介意,一块探讨、商榷,也是一种乐趣。你说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4:1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晋阳秋 于 2015-4-26 14:12 编辑
北山峰 发表于 2015-4-26 10:19
不必介意,一块探讨、商榷,也是一种乐趣。你说对吗?

      晋阳秋大哥,我帮您改了,不知您满意吗?不行咱在接着改。——天蓝

     满意,当然满意。也希望一起探讨商榷,下面的文,就待您们指正、批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4:25:58 | 只看该作者
      用曾经填过的一阙词,真的结束养花这一段。

         《一剪梅》知识

      温室花苞尚弱娇,
      六点红阳,缓缓爬高。
      忽如神助教三娘,(教:jiào教育)
      知识无多,语壮言豪。

      习课田间笔换锹,
      心苦身劳,志弃文抛。
      回城无力再翻书,
      知识无多,此憾难消。

      唯恐词不达意,再生其他,详解一下。
      我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爱说(曾)是生长在红旗下的祖国大花园里的花朵。那时曾经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那时就是凌晨六七点钟的太阳。在祖国的关怀哺育下成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幸福之至。在学业未成之时,忽被寄予了希望,“一大批本来不出名的革命青少年成了勇敢的闯将。”(十六条)。于是多次被接见,被鼓励。戏里唱“三娘教子”,“现在是‘子教三娘’”,豪气冲天。
      上山下乡理想与实际的落差,估计不会被误解。我们才下去时还有接受再教育,改天换地的想法。实际情况是除去本身具有的传统本质和农业技能等等方面外,他们不能很好的再教育我们,(尤其是思想理论方面)。当时实际情况是即改变不了农村面貌,也改变不了农民思想。遗惑,思考,无奈。回城后的知青没有人人正规复学,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初中生,也只有参加业、夜、电、函,成人教育了。
      知识青年怎么与知识这么无缘,解不开,说不清,空余憾。
   (解:hài,解不开:闹不明白,有的地方是:解不下,下:发音h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11 13:41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