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泰陵
位于天寿山陵区笔架山(史家山)东南麓,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及孝康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泰陵陵宫建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五日,由太监李兴、新宁伯潭祐、工部左侍郎李鐩提督工程,五军都督府及三大营官军上万人供役,四个月后玄宫落成,十月葬孝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三月二十二日陵园地面建筑完工。用时10个月,占地约2.6万平方米。
泰陵陵宫建筑基本仿茂陵建造,平面布局亦呈前方后圆形状。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院内建祾恩殿、左右配殿及神帛炉。第二进院落以三座琉璃花门为前门,内建棂星门及石供案等。方院之后为圆形宝城、明楼及墓冢。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1785-1787年)清政府对明十三陵进行大规模修缮,修缮时将陵前碑亭拆去墙垣,只留石碑,并于碑外四隅补修齐胸高的宇墙。改祾恩门歇山顶为硬山顶,并缩小间量。祾恩殿保持原制,只揭瓦添换了糟朽的枋檩等构件。殿后的琉璃花门楼旧有的琉璃檐全部改建为砖砌的冰盘檐形制。封塞了宝城的城台券洞,并在城台右掖增构了礓礤路直达城台。将明楼内的木构梁架改为石条券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