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燕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往事漫忆》选

[复制链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7 23:25:38 | 只看该作者

                     买碱面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尚属单身一族,在单位,有食堂解决我一日三餐的问题,探亲回家时,在家蹭饭,因此对社会上粮价菜价及各类生活物资的供应和价格不甚了解,也不十分关心。
     那是一次寒假回津探亲,回家后除干一些家务外,常常无所事事在街上溜达。那天经过一副食店,突然记起,今天嫂子做饭时好像念叨“碱面该买了”,便转身进了副食店。
    “同志,买点碱面。”
    “本——”售货员张手伸向我。
    “本?”我有些疑惑。
    “本!”坚定不移的声音。
     碱面还要本?听到售货员那简短而有力的声音,望着其庄重而不可侵犯的面庞,我很快从疑惑中清醒,对,要本!
     然而我散步不可能带着副食本,为解决一时急需,便脸上堆起笑容和售货员商量,能否少买点,只买一毛钱的,家里等着用。
     没想到售货员的笑容比我还灿烂,还不是像我那样地假笑,人家可是真笑:
   “看来你不当家,你知道一毛钱碱面是几口人的定量?”
    我自然回答不出。
    旁边的售货员搭话了:“大兄弟,那是10口人的量啊,俩本也不见得有这么多啊。”
    啊?一人供应一分钱的?我真愕然了。
    苦笑苦笑,走出副食店,回家了。
    这件事,在家里留作了笑谈,直到多年后,一提起这事,还说我“少买点,只买10口人的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122#
发表于 2017-10-8 07:31:36 | 只看该作者
孤家寡人闲一个,
柴米油盐不知多,
随意逛进商店里,
张口一买十人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127
123#
发表于 2017-10-8 09:37:43 | 只看该作者
在票证的年代,媒体经常宣传: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实际上物价倒是稳定,而市场上的商品多是取量供应。学生时代,见一位顾客要棉线(中间是木头芯,外面是棉线),营业员说要凭本供应。这位顾客说就买一个,钉扣子用。结果吵起来,其实营业员也是照章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8 17:56:12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0-8 07:31
孤家寡人闲一个,
柴米油盐不知多,
随意逛进商店里,


工作后结婚前,单身一族是最快乐的时光,生活不操心,市价更不知,结婚后便知柴米油盐的重要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8 18:05:24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0-8 09:37
在票证的年代,媒体经常宣传: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实际上物价倒是稳定,而市场上的商品多是取量供应。学生 ...


票证年代有一件事印象最深:我从承德回津,一下火车身上没香烟了,便到路边小摊买了盒恒大牌香烟,刚叼上烟,一个操东北口音的旅客也想买恒大烟,售货员不卖,说你有票吗?旅客说你怎么卖给他呢,售货员说,这是我们天津的,你是哪的?我当时操天津口音买了盒要票的烟,我要是操承德口音,恐怕也难买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7-10-8 18:09:24 | 只看该作者

           “把孩子给我送回来!”

    每逢寒暑假,我都回天津度假。

    那年暑假,我照例回天津,头几天把家务活儿集中干完后,就没什么事了,时间和精力很充裕,有些无所事事的感觉。

    那天,天气很好,我却百无聊赖,一个人走出家门,信马由缰,毫无目的地,坐上公共汽车,去了水上公园。

    看湖光粼粼的景色,在岸柳成荫的石径小路上漫步,心绪好了许多。又租了一条船,一个人湖中泛舟,或紧拨慢划,或停浆任流,在湖心无人处放放歌喉,倒也舒畅。


    小船渐渐靠近了一段曲折的湖岸,岸上很寂静,几乎没有游客,只有一个小男孩站在岸边,盯着我的船。

    那是一个三四岁、长得十分可爱的小小子儿:有些洋娃娃似的脸,大眼睛长睫毛,虽然不是虎头虎脑,但文静中透着男孩儿灿灿的阳刚气质,煞是招人喜欢。

    附近的岸边看不到其他人,不知道这小家伙儿是跟谁来的。


    我很喜欢孩子,于是把船儿靠近岸边,坐在船里和小家伙儿打招呼:“嗨!小朋友,你是和谁来的?”

    默默地盯着我,却不回答。

   “坐我的小船儿玩一会儿,好吗?我来划。”

    还是不说话,但小眼珠里显然有了犹豫的意思。

    我站起身,两手前伸,做出接抱的表示:“来吗?就一小会儿,再送你回去。”

    不料小家伙真往前走了几步,也伸出了小手。

    见他往前走,我赶忙跳出船,上岸接住他,生怕他前行掉到湖里。抱起这小家伙儿,也没多想,回到船上,放在船中的横座上,赶忙抄起了桨。

    我想,别离岸太远了,只划一个小圈圈,再送孩子回岸。


    不料刚离开岸还不到20米,岸上传来喊声:“站住!你干嘛啊?把孩子给我送回来!”,声调儿都有些差音儿。不知从哪里突然钻出来的一个少妇,操一口纯正的天津口音。

    我一下子慌了,赶忙往回划,一边划一边没底气地解释:“我只想带孩子转一小圈儿......”。

    耳边满是那少妇的埋怨声,说我不懂事、瞎胡闹,质问我这是干嘛?


    解释是多余的了,我赶紧往回划,一边还说了多遍的对不起。那时还没形成拐卖儿童之风,不然110可能得被她叫来。

    船靠岸了,孩子送上了岸,回到妈妈身边。我掉头往回划,恨不得早点儿离开尴尬之地。


     船往前划着,方向恰和那母子俩岸边走的方向一致。突然,岸上传来一声令我意想不到童声:“叔叔!再见!”

    我突然心头一热,抬起头,看到在妈妈怀里扬着手的小男孩。

    我也向岸边扬扬手,想说再见却没出声。

    更没想到,那少妇也向我喊了话:“别生气啊,大兄弟!知道你是好心,喜欢孩子......”

    我只是一次次地向岸边挥手,却再也没有吐出一句话来。
    很多年过去了,不知为什么,每当我在塞外的避暑山庄湖畔散步,望着湖中点点游船,就不由想起那件小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127#
发表于 2017-10-9 08:02:14 | 只看该作者
燕津 发表于 2017-10-8 18:05
票证年代有一件事印象最深:我从承德回津,一下火车身上没香烟了,便到路边小摊买了盒恒大牌香烟,刚叼 ...

我有一次从呼和浩特到北京,一下火车正好是早晨,饿了,却想起居然忘带全国粮票了,进了个餐馆,看到卖切好的香肠,不要粮票,赶紧买了一盘充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127
128#
发表于 2017-10-9 14:37:56 | 只看该作者
带小朋友划船,最后的结局还是皆大欢喜。如果发生在现在,后果大概很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21:10:26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0-9 14:37
带小朋友划船,最后的结局还是皆大欢喜。如果发生在现在,后果大概很严重。 ...

现在这样可不行,有拐骗嫌疑。谢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21:28:43 | 只看该作者

                   转岗

     1988年,我们企业的子弟学校只保留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转交社会,我们几十个中学教师面临转岗抉择。

     附近的承德三中闻讯后多次来人动员我们去三中,说是有一个要一个,对语文和外语两科教师尤为欢迎

     我们几十人的态度几乎完全一致:留在厂内,重新分配。每个人写的意向书也都是厂内服从分配。

     那时,我们企业的工资比事业单位高出两级,还有奖金,年末还有个小收入(一大堆物质福利),事业单位和其它企业的人常托门子走关系进我厂,我们当然舍不得离厂了。

     我厂除了子弟学校,还有厂教育科和厂技工学校与教育专业有关,但不可能把几十人全放进这俩部门。

     
我们在家边休暑假,边等分配的消息。

     先是小学的书记和校长到我家,动员我留在小学,第二天三中的教导主任也来找我,让我去三中,我笑着婉言谢绝。

   
那天,有人告诉我,把我分在了厂销售处。我想了想,上办公楼找厂长去了。

    厂长一脸笑容,先是让座,后笑眯眯听我的意见。

    我说,我不喜欢干销售。
   
他问为什么。
   
我说,我说实话,领导可别生气。
   
他说,你说吧。

    我实话实说了:在我印象里,跑供销的,许多是嘎杂溜球、油嘴滑舌、吹吹拍拍、吃吃喝喝。吹嘘产品,言而不实,我一个教书的,教育孩子诚实,自己也撒不了谎,恐怕干不好销售工作,既影响了产品销售,也影响自己声誉。

   厂长沉吟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一进门,我还以为你是感谢我来的。你知道多少人为进销售这个门费了多大劲,送礼的、说情的。你可好,分配给你你还辞掉,呵呵,这还真没想到。
   
厂长笑着说,今天你辞,我还真不批准。
   
厂长接着说,实话告诉你,销售是企业的要害部门,直接关系职工的饭碗子。咱们的销售队伍,正需要有文化有素质有涵养擅谈吐的人,你们不就缺少点产品专业知识嘛,当老师出身的,给你们半年时间,全能掌握。你们几个男老师,全部充实到销售和供应部门去。

   
后来事实证明,这样做真的对企业对个人都是有益的。
   
拿自己来说,在销售、供应工作的10年中,一方面确实为企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一方面对自己也很有利,不仅收入要好于其他科室,还让我走遍了半个中国,光三峡就过了六趟,极大满足了我的旅游欲。

   
虽然后来教师的收入和退休工资有了较大的提高,我们没有赶上,但在生活岔路口只能选择一条道路时,既然选择了,就没有后悔。

   每条路都有风雨,同样,每条路也都有阳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8 08:43 , Processed in 1.21680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