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七芝 于 2014-6-10 14:36 编辑
007三十婚姻凄凉夜 (2)走 向 寒 山 寺(婚变后)
还是在少女时代,我熟读过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这首名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浅浅读罢,不禁有点沉寂寒栗、愁思满怀。但,毕竟家道兴旺生活优越,那一时同情可怜落泊者的无奈之感也就稍纵即逝······
谁料到,三十而立的我在八十年代初被人奴役,深受不白之冤的婚变折磨,居然独自来到苏州,与寒山寺邂逅相遇。那条走向寒山寺的小路泥泞而碎石铺路,那无情的春寒、竟然是“春风不度玉门关”那样的苦天日·····
万物萧疏、周遭荒凉,天气是阴霾层层、颇有风声鹤唳极度恐慌之感。霜寒露冷阵阵刺骨、嗦嗦的西北河风刮痛脸庞。远望那寒山寺起伏在灰色淡云间、衬托着近黄昏里的一弯淡黄色残月、黙然无声。眼下是一条雾濛濛的城西小河、流淌着缓慢而未化尽薄薄冰层的泠泠清波;河岸两旁的灌木群和枫树林参差不齐,那绿叶并未萌发、一头头树丫子在凛风中瑟瑟抖动;耳畔只听见“啁啾······”几声鸟儿的惨淡嘀咕;河的中央横跨着一座古朴的石砌小桥,这就是著名的枫桥,它中间有一个高耸的半圆;此刻,桥下有一叶无人驾驭的小舟,木浆躺在船上,那小舟却是随风漂泊不停地晃动着。那时,我立即想起最悲凉的苏东坡诗句:“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古今遭遇皆是不幸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连星月都无精打采地不明朗。这是一种怎样的天涯共此时、冷漠与苍凉,统统五味纠缠苦涩难忍,能向何处倾诉那?总以为经过北大荒磨练的知青是优秀的,谁知道是个唯利是图、专横跋扈的伪君子,妄想陷害我!我怎么早没看清他?难道夫妻之间也得防范?我年轻轻地看破了红尘,麻木在这世态炎凉里,精神混乱得简直要倒下去,心灵的重创远比天寒地冻要严重、要可怕、要无可药救! 寒彻透骨痛入心,黯然神伤脾无味,我心中最缺失的是当年那种“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的北大荒坚强拼搏精神和寒冬腊月里红梅的气质。当然难怪初恋的爱情嚒!越是爱得深越是受伤深,那时我独缺哲学理论指导人生呀!又回想起:那痴情女子薄情郎、多情反被无情误的人间悲剧又何止我一人罹难?更何况那些含冤死去的“孤坟野鬼”呢?我不敢往下想······
茫茫然,我抬起头,遥望那山间屹立着的寒山寺,临风居高孤傲清单、青瓦黄墙经幡飞舞,我抱着一种能勉强生活下去、忘却一切苦难的一丝微望,挪动了脚步,彷徨了又彷徨。刹那间······我又停下了脚步,恍惚得无地自容,就好像时间与空间全部凝固、使我孤独得死水一潭、寂静得魂魄难归;天哪!凄惨的朔风又吹走了我的白纱巾······ “噹!噹!噹!”钟声响起,真是人世间很难听到的呼唤,仿佛一声声振聋发聩!它能唤醒糊涂麻木人的灵魂:“常思禅,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示警觉之不倦。所恨蠢而愚乎,自安寡味······” “噹!······”这寒山寺的晚钟响彻云天外,在我当时的心中是沉重悲凉的。我愕然肃穆地去领悟:这钟声,使我想到皈依佛门弟子们不也是一种生存的归宿吗?我的归宿在哪里?而我太年轻无知无能、什么也不懂!这钟声,使我清醒,警告我不可徘徊无主;让我去思考、我的命运不能再这样悲哀地走下去;人生来自不易、珍惜可贵生命,轻身则亲者痛仇者快、绝对要不得!钟声:响在野外敲我心中,引起极大的震撼,在震惊中我想到要坚强地活下去!在钟声中,我毅然回头,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生路,不怕强暴、独立自主。活着就是安慰好了日夜替我担忧的老父母,对得起哥姐们的一番苦心援助,对得起所有帮助爱抚我的好心人以及我初学的国画艺术。 “钟声隐约出玄关,惊醒世人梦里闲。”解密了深藏内心的泥潭,我觉得自己找回了做人的尊严。听着铿锵有力的钟声,我的步履坚定了许多。回望那山岚中、松柏林间依然挺立的寒山寺,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尽管回去的路还是那么磕磕碰碰、楚楚凄风、我看见枫桥下寒星映水,枫林岸烟霏云敛,真是“一水带寒月,孤村暮夕烟”······
回味小时候并不理解的那首张继的古诗“霜满天”“对愁眠”“夜半钟声”,除了同情还有同感!人世间充满了生存的拮据,征途中落魄得意想不到,有时会遇到重大的劫难,确实防不胜防。也许正如高尔基说的那种意思:有雄鹰展翅的时候必定也有毒蛇出没的时候。农夫不可能天天带着锄头出门,养蜂人当然更不可能兜里时时揣着中药雄黄免灾。怎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这恐怕是学者们要研究的课题。
我在中青年时代学识浅薄、头脑简单、心地太善良,一遇到居心叵测的坏人,往往是忍让再忍让、经常是吃亏又吃亏、搞得措手不及、一败涂地。人类总是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的、最可贵的是:“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古人的预言正赋予哲理。
幸好,那次我想通后、回头的这一条小路,巧遇一弯新月光照。月亮走我也走,星星点点伴我行,心心相印情深意长,让我纷纷扬扬地滚落珠泪······ 写于三清山书画院 2011年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