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复制链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471
1411#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2:14:46 | 只看该作者
    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很奇怪,居然被革职。所以岳飞他是一个军事家,他不太明白帝王的内心。当时的赵构,根本不想收复失地。收复失地后,宋徽宗、宋钦宗回来,他算什么啊?他这皇帝还当不当了?他根本不打算,所以岳被革职。而岳飞就改投到的河北都统张所那里,任中军统领,在太行山一代抗击金军。他就深入到北方,屡立战功。后来还是投到了当时的东京留守宗泽的部下,慢慢慢慢一步一步上升、一步步上升。建炎三年,也就是1129年,金将金兀术率军再一次南侵。这一直打,打到那里呢?当是金兀术南侵的过程当中,建康留守杜充,也就是建康-今天南京,这个留守不战而降。所以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了临安、越州,也就是今天的绍兴。所以大家别以为金朝离我们很远,金朝有一度是离我们很近的。他已经把临安、把绍兴都攻掉了,高宗一度被迫流亡海上。赵构有一段是乘着船,在海上逛来逛去的。在哪一带逛呢?就在今天普陀山这一带逛。因为宁州也给攻灭了,宁波也被攻灭。那时候岳飞率孤军在敌后作战,先是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广德就是在今天安徽、江苏交界地方,在这一带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的时候,四战四胜。第二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寻建康,金军被迫败撤。从此以后,岳飞的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他就在今天江苏北部,长江以北、镇江以北这个地方,他当了一个官。拥有人马万余。这就是纪律严明、作战晓勇的岳家军,这只军队到那个时候成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471
1412#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2:15:28 | 只看该作者
【字幕配画外音】名将岳飞,以一连串的胜利,沉重打击了金兵的锐气,鼓舞了宋朝军民的士气,结束了朝廷面临的危难。那么接下来为什么岳飞会提出辞职?而他还会有哪些壮举呢?
   【钱文忠】而绍兴三年,岳飞因为剿灭了一些军贼流寇,当时有好多这种乱七八糟流窜的人。宋高宗奖了他一面锦旗,上面是哪四个字呢?“精忠岳飞”。那为什么会奖他精忠呢?是不是因为岳母的确给他背上刺了四个字,叫“精忠报国”?这个就不知道了,但是我们知道宋高宗奖了他这么一面锦旗。
    而次年4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朝的傀儡的部队,收复了襄阳、信阳六郡。他当然也因功升为节度使。同年12月,岳飞又在泸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合肥,击破金兵,金兵被迫接着北撤。而在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镇压了一支农民的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而岳家军的实力大大增加。到那个时候,岳家军成了一支在抗击金兵当中,不可忽略的一支主要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471
1413#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2:16:08 | 只看该作者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虢州,打到非常北面。商州大家都知道,虢州大家也知道,虢州在今天三门峡那边了。打到非常北面,而且围攻陈蔡地区。但是南宋不派援兵,也没有粮草,所以不得不撤回湖北武昌、当时叫鄂州。也就是因为这次北伐,岳飞已势如破竹,已经打到那么北边了,但是无奈撤兵。所以他才写下了《满江红》。绍兴七年,岳飞升为太尉,也就成了全国军事力量的总指挥了。他建议高宗大举北进。但是他到现在,他都没摸透高宗的心思。他都以为高宗真的想收复失地,所以被高宗拒绝。实际上道理也很简单,当时的宋钦宗还在,宋钦宗在北方被关了三十多年,才让马给踩死的。如果宋徽宗、宋钦宗都死了,那也许高宗还会装装样子北伐。高宗从来连样子都不装的,就是拒绝。绍兴九年,高宗和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秦桧议和。【秦桧,字会之,1090-1155年,江宁(今南京)人】。南宋向金称臣纳贡,这让岳飞,他是内心非常愤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471
1414#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2:16:5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上疏所谓的“解罢兵务,退处林泉”。我不干了,我把兵权交出来,我不干了,以示抗议。但是第二年,金兀术又撕毁合约。他根本不理你的,那时候金兵对南宋根本不理。又率军南侵。岳飞奉命率军反击,又收复了郑州、洛阳。岳飞真的是很能打得一个人,又收复、把洛阳给攻下来了。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浮图和拐子马。对铁浮图和拐子马,是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的。金兵的铁浮图也许是像欧洲的重装骑兵,浑身铠甲。拐子马也有种说法,是因为把好多马串在一起,变成一个队列进行进攻。被岳飞攻破,乘胜进占朱仙镇。大家可知道朱仙镇在哪里?离北宋首都开封只有45里。再往前进一进,就可以恢复原来北宋的首都。金兀术已经被迫退守到开封城里,金军士气沮丧。这个时候出了这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这一仗开始出来,就被岳飞打得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了。在朱仙镇,岳飞停留在开封45里的地方,招兵买马、联络当时河北的义军,准备收复失地。他激动,当时激动的、历史上讲对于手下的将领讲“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他已经准备直接往金朝纵深打,到那个时候,我才跟诸将痛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471
1415#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2:17:31 | 只看该作者
【字幕配画外音】朱仙镇大捷,不但让岳飞豪情万丈。也让宋朝百姓,看到了收复失地的希望。在已经占据战场主动权的有利情况下,南宋朝廷做出了什么样的举动?一桩千古冤案,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钱文忠】而这个时候,非常著名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宋高宗和秦桧,连发十二道紧急诏令,当时叫金牌。把岳飞招回来,岳飞当时仰天长叹,留下的话是什么呢?“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我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我已经打到这里,金兀术已经明显而没有能力抵抗了,你叫我回师。所得州郡,一朝全休!我攻下来那么多失地,完了。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你南宋还怎么中兴呢?你怎么恢复北中国的失地呢?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471
1416#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2:18:29 | 只看该作者
岳飞回到临安之后,马上被解除兵权,担任了枢密副使,那个相比太尉是不重要的。绍兴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提出“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就是你跟我谈议和可以,先杀岳飞。所以秦桧诬岳飞谋反,把岳飞下狱了。绍兴十一年,1142年12月29日,以“莫须有”的罪名,这个罪名就叫“莫须有”【莫须有,意为:或许有,难道没有吗?】,将岳飞毒死在临安风波亭。而当时岳飞还没到40岁。岳飞的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时被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471
1417#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2:19:16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到宋宁宗的时候,岳飞才得以昭雪,被追封为鄂王。鄂就是湖北,刚才我们讲到过,鄂王。所以他的儿子岳云死的时候,应该岁数很小。但是已经是一员战将,岳飞才39嘛,那岳云满打满算20岁嘛。在这里,我们根据史籍可以看到,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在他的戎马生涯当中,亲自参与指挥,打了130仗不到,多数取得胜利。但是他在政治上,始终没有能够勘破康王赵构很阴暗的心理。
   【文忠寄语】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忠臣良将,被以莫须有之类罪名定罪,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剧。
   【钱文忠】宋、辽、金,包括当时还有个西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而接着取代他们的王朝,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乃至在世界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掀起了轩然大波的蒙元帝国。那么关于《三字经》是怎样来讲述元朝兴起的历史的?请大家听下一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471
1418#
 楼主| 发表于 2015-7-9 12:20:04 | 只看该作者
                                     解读《三字经》
                           (三十六)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
    惜墨如金的《三字经》打破常规,用了六句来介绍元朝。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那么这个曾经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如何灭掉南宋王朝的?而就在元朝军队兵临城下的时候,南宋的大部分官员都已逃散。在年幼的南宋皇帝身边,只剩下几个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大臣,这其中就有文天祥。他的一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那么文天祥在什么情况下,写出了这气壮山河、怆凉悲壮的千古绝句呢?文天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挫折?关于元朝的历史,《三字经》又是如何向我们描述的?

    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三十六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471
1419#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6:52:14 | 只看该作者
【钱文忠】在中国历史上,接着宋朝的、来统一了整个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那就是元朝。《三字经》讲元朝的时候,是这么讲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什么意思呢?到了元朝兴起的时候,金朝也灭亡了,因为金朝是被元朝和南宋联合灭亡的。“有宋世,一同灭。”连宋朝捎带着也灭亡了。而不仅如此,元朝终于把整个中国、我们传统概念当中的、这么大的一片国土给统一了。不仅统一了中国,他还“兼戎翟”。这里的戎翟,就包括了好多好多的民族,其中还包括好多不在中国传统版图之内的民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471
1420#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6:52:54 | 只看该作者
元朝,按照我们最标准的说法,是建立于公元1271年,亡于1368年。也就是说他整个一个朝代100年不到。它是由蒙古族的贵族忽必烈,也就是元世祖,在1271年所建,建立以后不久,1279年灭亡南宋,定都于哪里呢?大都,就是今天我们的北京。今天在北京,还有元大都的遗址,还有元朝的一段城墙保留着。
    【字幕配画外音】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王朝。那么这个曾经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如何建立起大元王朝的?而元世祖忽必烈,又是怎样当上皇帝的?作为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又为什么要把国号并为元?这个“元”字,有什么特殊含义?它的出处又取自哪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24 07:41 , Processed in 1.2168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