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复制链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960
1421#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6:53:33 | 只看该作者
【钱文忠】随着金朝逐渐衰弱,蒙古的势力开始强大,逐渐摆脱金朝的统治。泰和四年,也就是公元的1204年,蒙古族的领袖铁木真,通过非常激烈和残酷的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个部落,把蒙古高原先统一了。而泰和六年,也就是公元的1206年,铁木真就被各个部落推举为举世闻名的成吉思汗。他被推举为成吉思汗以后,就在漠北建立政权。国号是什么呢?叫大蒙古国,当然这个是汉文,用当时的蒙古语念是。成立一个大蒙古国,成立这么一个国家。在成吉思汗以后,汗王蒙哥,因为在这里,我们碰到的都是蒙古族的名字,大家听着都会觉得不像听汉族的名字那么习惯和顺耳。在他之后的汗王蒙哥,1259年在四川去世。因为那个时候,蒙哥带着一支军队打到四川。而他的弟弟忽必烈和另外一个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汗位就是皇位,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皇位,开始争夺汗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960
1422#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6:54:11 | 只看该作者
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大多数蒙古正统派的支持下,在蒙古帝国的首都哈拉和林,通过了忽里勒台大会。这是蒙古的一种制度,推举大汉叫忽里勒台大会,就是大家可以推举的,这跟清朝早期是一样的。清朝没入关之前,八话旗共主。所以那个时候,并没有像后来皇帝确立了以后,嫡于一系。通过忽里勒台登上了大汗之位。而与此同时,忽必烈和南宋完成了议和。他和南宋交战的过程当中,还是有议和的。返回了开平,也就是今天内蒙古的多伦,在中原的儒臣、一些儒家的臣子,和蒙古宗王的支持下,他也集会自称大汗。也就是到那个时候,其实蒙古大帝国的范围里边,出现了不止一个汗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960
1423#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6:54:49 | 只看该作者
1260年,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1260年5月,忽必烈颁布《即位诏》,颁布一个诏书。建元中统。但是元朝还不是从这个时候开算的,1260年没有元朝这个名字。由于忽必烈在中原地区,自己开会、自己称汗,并且推行汉法,他运用汉地中原的法律。明显违背了蒙古的传统,就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这些部落贵族的反对。这两个人一起打了四年仗,两个汗打仗。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定为一尊。
    但是忽必烈他推行汉法,引起了蒙古贵族和部落的不满,所以好多蒙古贵族和部落拒绝归降忽必烈。所以忽必烈的政权,实际上只包括中国、当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中国,它包括这么一块地方,中国还有蒙古高原地区。至元八年,也就是公元的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他也发布一个诏书。取了《易经》当中的“大哉乾元”,《易经》里有一句话,叫“大哉乾元”,正式建国号为“元”,所以这就是元朝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960
1424#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6:55:33 | 只看该作者
  1260年,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1260年5月,忽必烈颁布《即位诏》,颁布一个诏书。建元中统。但是元朝还不是从这个时候开算的,1260年没有元朝这个名字。由于忽必烈在中原地区,自己开会、自己称汗,并且推行汉法,他运用汉地中原的法律。明显违背了蒙古的传统,就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这些部落贵族的反对。这两个人一起打了四年仗,两个汗打仗。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定为一尊。
    但是忽必烈他推行汉法,引起了蒙古贵族和部落的不满,所以好多蒙古贵族和部落拒绝归降忽必烈。所以忽必烈的政权,实际上只包括中国、当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中国,它包括这么一块地方,中国还有蒙古高原地区。至元八年,也就是公元的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他也发布一个诏书。取了《易经》当中的“大哉乾元”,《易经》里有一句话,叫“大哉乾元”,正式建国号为“元”,所以这就是元朝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960
1425#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6:56:18 | 只看该作者
    当时的南宋朝廷,长时期以来,被一些投降派大臣所把持。还在1259年,这时间还早一点了,它的这个宰相叫贾似道,就提出向蒙古称臣,割让整个江北地区,每年还要贡献多少万多少万的银两啊、丝绸啊、布帛啊,来求得这种偏安。但是当时伯颜,就是这个蒙古贵族,已经非常清楚:你再向我称臣有什么意思啊,我本来就要灭了你,没打算跟你议和。所以不停地还是在推进他南侵的步伐。1275年,伯颜将贾似道的13万大军全部消灭。这样的话,南宋朝廷实际上已经没有可用之兵了,主力军都被剿灭了。这个时候,宋恭帝在位,但是只有4岁。由太皇太后谢氏临朝摄政,不得不发出了《哀痛诏》,很哀痛,发出这样一个诏书,号召天下举兵勤王。因为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军队13万被伯颜给消灭了,他只能寄希望于全国各地的官员,组织当地的部队来勤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960
1426#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6:57:07 | 只看该作者
  文天祥那个时候,在担任什么职务呢?赣州的知府,在担任一个知府。他捧诏涕泣,接到了皇帝宋恭帝、才4岁的宋恭帝,以他的名义发出的《哀痛诏》,马上就哭了,非常悲伤。立即行动,在两三个月之内,他组织起一支一万人左右的勤王部队,几经周折,赶到了临安。大家知道,南宋的地方官员成千上万。我们很难想象,皇帝的《哀痛诏》发下以后,率兵来勤王的,居然只有三个人,其中就有文天祥。别的大臣都已经各顾各的,有的内心在做投降的打算,有的赶快再把民脂民膏捋一捋,准备回家躲起来。大家看看,这南宋的政权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960
1427#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6:57:55 | 只看该作者
【字幕配画外音】【字幕配画外音】南宋末年,国势衰微,偏安一隅,整个王朝摇摇欲坠。面对元朝军队的摧枯拉朽之势,南宋王朝已经苦苦支撑了将近半个世纪,现在根本无力抵抗。而南宋的大部分官员,更是抱着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想法。那么南宋王朝的这些官员们,为什么会如此惧怕元朝军队呢?
   【钱文忠】我们知道蒙古族的特点的是“亦民亦兵”的。他打仗的时候,整个一个部落打过去,每个人都带着几匹马,一匹马累了换一匹。所以他始终保持高速的行军,后面的马来驮一些小孩子啊、驮一些武器啊、驮一些粮食。甚至在打的过程当中,我们讲一支部队,可能一路越打越少,大量出现伤亡。蒙古族的军队、蒙古兵,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增多。为什么?他一路打一路生孩子。而这孩子很小就是战士,他生长在马背上,10岁左右开始弯弓射箭,所以这个战斗力实在太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960
1428#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6:58:39 | 只看该作者
1276年正月十八日,伯颜已经兵临一个地方,叫皋亭山,已经离南宋都城很近了,已经马上就要攻破南宋的都城了。当时南宋的一个左丞相,早已投降,其他大臣有的投降,有的逃掉,并且派人去跟伯颜谈判:算了,我们投降。伯颜在这个时候提出,要朝廷一位右丞相,叫陈宜中,说:你要谈判可以啊,你到我的营地来跟我谈啊!这个右丞相一听这个消息,自己要到蒙古的兵营去谈判,吓的当天就逃掉了,他不敢去。这个时候,谢太后身边可派的人,只有文天祥了,没有什么可派的人。文天祥毅然受命,但是他不是去投降的,他跟伯颜不谈投降。他的考虑是“战守迁皆不及施”,因为南宋已经一蹋糊涂了,蒙古军队的速度又非常快,无论是打仗还是守,还是迁都,都来不及,所以他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到伯颜的军营里,去探探虚实,看看还有没有机会,击破伯颜的军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960
1429#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6:59:39 | 只看该作者
但是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他所效忠的、他所为之拼命的那个南宋朝廷,根本不值得他如此忠诚。文天祥在伯颜的军营里,指着伯颜据理力争,指着伯颜大骂的时候,那么他当然一时回不了宋营,因为他在伯颜那边嘛!居然他千辛万苦,带来勤王的那支军队,被南宋的朝廷命令解散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想象,文天祥的内心,有一种多么巨大的创伤和挫折感。
   【字幕配画外音】元朝的军队,已经兵临城下。文天祥希望能够通过谈判,来刺探军情。但这无疑是羊入虎口,文天祥被元军大将伯颜,扣在了军中。然而此时,他所为之效忠,为之拼命的南宋朝廷,是根本不可能来解救他的。那么深陷囹圄的文天祥,又该怎么脱身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6960
1430#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07:02:55 | 只看该作者
【钱文忠】1276年二月初九,文天祥被押送去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因为伯颜不让你走了。当他被押到京口的时候,京口是哪里?就是今天的镇江。有一群义士、民间的一群义士,把文天祥给抢过来了,所以文天祥逃脱了虎口。根据文天祥自己,在《指南录后序》这篇文章里面讲,他一生经历过十六次危难,十六次都是幸免于难,这就是其中一次。
    他被那些义士救出来以后,文天祥在南剑州,也就是今天福建南平,公开打出帅旗,号召四方的英雄豪杰,各地自己起义,收复失地。号召各地豪杰,在蒙古军队的后方,或者背后起义。1277年3月,文天祥率兵进攻江西,收复了几十个州县,同时围困赣州。湖南湖北都响应文天祥,所以整个江南开始震撼,开始风起云涌。这就使蒙元的统治者非常惊慌,发现文天祥的号召力太大,所以调来40万大军,来解赣州之围。另外派兵5万、精兵5万,专门追击文天祥。文天祥整个部下只不过五千人,这一仗一打,当然是大败。他手下的将领,好多都牺牲了,文天祥的妻子和儿女也都被俘。这个时候,靠了他手下,有一位姓赵的部下,假扮成文天祥,换上了文天祥的衣服,吸引了元军,文天祥才得以有机会脱身。这位姓赵的将军,后来也很惨,也被杀了。但是文天祥并没有灰心丧气,经过那么多的锉折,反而坚定了他抗击元军的这个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 05:04 , Processed in 1.10760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