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复制链接]

851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2228
1541#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7:16:12 | 只看该作者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是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在长期的流传中,经多人修改补充。这也可能就是出现误差的原因。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可能就是民间的一个误传。但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文人学士,梁灏为什么会被民间传颂?他还有什么其他的独特之处吗?
   【钱文忠】梁灏有三个儿子。为什么我们在谈到别的《三字经》里面的人物的时候,一般不讲还有几个儿子。为什么在讲到这位梁灏的时候,要讲他三个儿子?因为梁家父子,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美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2228
1542#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7:16:50 | 只看该作者
【梁固,公元985年出生】,也就是正好是他的父亲考取状元的那一年,生了这么个儿子。这个儿子叫梁固,公元1017年去世。这个人也是少有大志,而且非常崇尚节操,是一个人品非常高尚的人。他在父亲去世以后,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个官,所以受到了所谓被荫赐。就是受到祖辈的福荫、受到父辈的福荫,以荫赐被赐为进士出身。丧期满了以后,他辞去赐进士出身。一般有人不用考试,赐了我一个进士,那高兴得不得了。但是他非常有志气,把这个赐进士出身给辞掉,自己主动参加科举考试。而在公元1008年,又考取状元。在父亲考中状元当年生的儿子,后来又考中状元。这样的父子两状元,在中国历史上,我还真不敢说是不是只有这么一对。但是就我所知道,在我有限的知识范围里,我知道的就这么一对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2228
1543#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7:17:32 | 只看该作者
他的儿子“为人爽直,才调俊雅,善与人交,慷慨好施,尚义气,有吏才。”宋朝的这一对父子状元举世罕见。宋金以来,就已经为他们修建过父子状元的牌坊,这个牌坊原来还一直在的,是个木质结构。到了清朝的康熙五十八年,兖州太守奉旨重修牌坊,把这个牌坊在康熙年间重修过。上面有一对对联,也是比较有名的“是父是子同作状头千载少,为卿为相流传历代一门多”,这个对联就很说明问题了。
    【字幕配画外音】像梁灏、梁固这样父子状元,在中国历史上确实罕见。也许正因为此,梁灏才被收入《三字经》中。虽然年龄上弄错了,但也让我们了解到一对父子状元的故事。虽然《三字经》认为学习不分年龄,但年幼而聪明好学的,就更加被称赞了。那么《三字经》中所提到的莹和泌,又是怎样的两个神童呢?
   《三字经》“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2228
1544#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7:18:14 | 只看该作者
【钱文忠】中国的传统,毕竟是长久以来,都很羡慕那些少年神童的。而确实,按照教育学的一般原理,人确实应该在小时候就开始学习。人的每一个人生经历,都有他应该做的事情。而在少年时代,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学习。
    所以《三字经》接下来,又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幼年开始,就学有所成的人物。“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两个人,一个八岁,这个八岁就开始能够吟诗了。一个七岁,七岁的就能够根据一盘棋来赋诗,有机智。讲了历史上两个神童。莹八岁的莹,就是北魏的祖莹【祖莹,字元珍,范阳人】,他的父亲是中书侍郎、钜鹿太守。所以他应该是出身一个官宦家庭,祖莹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诗》《书》。所以大家对祖莹就格外地器重,觉得这个孩子不得了。当时大家都叫他什么?叫他圣小儿。圣人的圣、神圣的圣,就叫他圣小儿。他特别喜欢写文章,当时有一些官员就经常感叹说,这个孩子的才华,很多大人都达不到,最终一定会大有作为。他后来也凭借着自己的勤学,他一路还走得比较顺,到后来成为了一名学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2228
1545#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7:19:00 | 只看该作者
而“泌七岁,能赋棋。”这个泌,就是唐代的名臣,一代名臣李泌。【李泌,公元722-789年】他在幼年的时候,就聪明非常。又能写文章,还能写赋,同时还非常擅于下棋,当时就有神童之号。而所谓《三字经》里边,能赋棋的故事,就发生在李泌七岁的时候。这个事情说起来和唐玄宗李隆基有关。唐玄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风流天子,有一夜,他突然发出一个奇想,要遍观天下的贤士。就亲自坐在一个高楼上,下令在下面摆了好几桌酒席,广设座位。召集了儒、道、释三教的各种高人,共同辩论,讲论学问,来比较三教的优劣。李泌有一个表哥,这个表哥当时也只有九岁,都很厉害。就穿上了大人的衣服,穿上了儒生的衣服,混在人群当中,九岁。开讲以后,这个九岁的孩子十分敏锐,辩论精微,满座皆惊。大家一看,怎么才一个九岁的小孩,大家惊呼神童。唐玄宗在上面看到了也很高兴,就把他召到楼上来,那唐玄宗不是坐在楼上。就问他:你太聪明,才九岁。那么你的家人和你的亲戚当中,是不是还有你这样的人?是不是还有像你这样精通经义、读书很多的人?这个表哥回答,我在我家不算什么。我还有个表弟,叫李泌,才七岁,比我还小两岁。但是已经遍观经史,而且心思敏捷,比我强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2228
1546#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7:19:39 | 只看该作者
唐玄宗一听,这太好玩儿了,居然还有一个小神童,一心想见见李泌。就命令宫里的宦官,你要想办法把李泌带到宫中来。但是唐玄宗很有意思,怕走漏这个消息,让家里人恶补、给李泌恶补。如果李泌没有说的那么神,一听说皇帝要召见,那么家人不要给这神童恶补一番?所以他就叮嘱这个宦官:你把李泌接来,但是你别让李泌家人知道。所以第二天早晨,太监就来到李泌家门口,像做贼一样,找一个角落先猫起来。过了一会儿,李泌出来玩儿了,七岁的小孩。这个太监就扑上去,把李泌一把抱住,扛起来就跑。
   【字幕配画外音】只有七岁的李泌,突然被一个陌生人抱住,还被抗起来跑离家门。他会有什么反应呢?而小李泌见到唐玄宗之后,又是如何以棋为诗,表现出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2228
1547#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7:20:21 | 只看该作者
【钱文忠】李泌这孩子被这样抱了一下,扛在肩上,不声不响。一般的孩子都叫救命,他不叫。悄悄地看看这个太监到底想干嘛,他在跟太监斗心眼。
    到了宫中,唐玄宗正好跟宰相在下棋,李泌被扛进来了。玄宗一看李泌,唇红齿白,还是个孩子,很可爱。当时就非常喜欢,就命令李泌,你不是看到我和宰相在下棋吗?那你就吟诗一首,而且要在这个诗里面,咏出四个关键的概念:方、圆、动、静。这道题很难,诸位,一个棋当然有动静、有方圆。你要即兴赋诗,要把它吟出来。而那个宰相一看这李泌,一个小毛孩,但是也很喜欢他。那个时候,怕孩子一下子赋不出诗来,这不皇上也不高兴,对孩子也不好。所以他就带头做了一首示范。叫什么呢?“方如棋盘,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做得很好,宰相做了一首,他觉得自己做得很牛。我是宰相,我做出来给你做个示范。然后对李泌讲,诗就是这种做法,要扣住方、圆、动、静的这个意思,而不是以物咏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2228
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7:21:05 | 只看该作者
你不要去描写这个棋盘是一块方的、棋子是一个圆的;棋盘是木头做的、棋子玉石做的;这个不行。李泌听了,歪着头看看丞相,歪着头看看他。双手叉腰,不慌不忙,也吟了一首:“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若聘才,静若得意。”明显比宰相高。方如行义,你就是在仗义直行的时候,应该什么?堂堂正正。我们原来讲“智圆行方”,就是人的智慧要很周全、要进退舒缓,人的智慧不能是直来直去,直来直去这是憨、不是智慧。但是你的行为要堂堂正正、方方正正。所以古人叫“智圆行方”,所以他讲“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的时候,就像你的才华横溢,才华横溢的时候,你要动、飞扬。静若得意,当你一旦领悟到意思的时候,当然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得意洋洋的得意,但在这里不是。你一旦真的看透了真正的含义的时候,你要很静,因为你到了另外一种境界。这两首诗倒过来还差不多,就这首诗如果是宰相做的,宰相的诗是这个七岁孩子做的,还差不多。所以玄宗一听大喜,马上就称赞李泌才思敏捷,而以皇帝之尊把李泌拦在怀里爱抚,喜欢这个孩子,因为他本身是个风流天子。然后命令太监、中使赏了很多果子给这个小孩子,让这个中使带着这个小孩子,在皇宫里边随便地玩儿。李泌在皇宫一玩儿,不回去了。家里的人急了,谁把我们家的神童给拐走了?整天在大街小巷里找李泌,只有李泌的爸爸毫不在意,李泌的爸爸讲,如果别的孩子走丢了,那得找。但是如果是泌儿,根本不妨事,他碰到什么事情都会随机应变,安然归来的。果然过了两个月,唐玄宗突然想起来,这李泌我再喜欢,也不能不让他回家,唐玄宗喜欢他,就把他留在宫里。所以就命令中使,把李泌送回家。而且传达了自己的旨意,什么旨意?这个孩子太了不起了,但是年龄太小,我不能给他官职。但是我相信,这个孩子长大了以后,一定是国家的栋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2228
1549#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06:24:20 | 只看该作者
唐玄宗是一个长寿天子,他终于等到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他的重要谋臣。李泌后来就是唐玄宗重要的谋臣,在安史之乱当中,在唐朝性命交关的时候。正是这位李泌,为唐玄宗出谋划策、制定方略,为平叛下了大功,所以这个李泌后来被封为邺侯。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吟咏。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三字经》在讲完两个神童之后,又列举了蔡文姬和谢道韫两个女子的故事。蔡文姬和谢道韫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但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么代表着中国传统思想的《三字经》,为什么要收入两个女子的故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1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2228
1550#
 楼主| 发表于 2015-7-11 06:25:04 | 只看该作者
【钱文忠】《三字经》是传统文化的产物,但是《三字经》之所以能流传那么久,除了它符合我们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和经义以外,它一定还有传统文化当中特殊的这样一种部分,也就是说,它符合我们的传统,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又高出我们的传统,只有这样的著作才会流传百世。
    接下来《三字经》用宝贵的篇幅,赞扬了勤奋好学的女子,在中国传统当中,我们知道一直讲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中国传统当中,一般来讲、不是全部,好多官宦世家的小姐也是不读书的。而《三字经》不这么看,《三字经》在这里赞扬了好几位女子,“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吟咏。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2-12 05:29 , Processed in 0.18801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