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燕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燕津 .咬文嚼字》

[复制链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151#
发表于 2017-12-25 07:52:24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24 13:44
“龑”是五代时期一个皇帝为自己的名字造出来的字,意思是飞龙在天,现在也有家长用这个字为自己儿子命名, ...

家庭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7:30:4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24 09:51
这个字我始终没记住怎么念。我自己读它作“qiu"三声。嘿嘿!

应该还念 jiong的音,字典上的“囧”字,比这里的“囧”字多了一横。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7:37:08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24 13:44
“龑”是五代时期一个皇帝为自己的名字造出来的字,意思是飞龙在天,现在也有家长用这个字为自己儿子命名, ...


从这里才知道此皇帝造字的故事,武则天造“曌”字的故事人人皆知,已经纳入《新华字典》。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5 17:41:44 | 只看该作者

《咬文嚼字》之三十一:
           
       人读错,亿人读错

       一年一度,《咬文嚼字》编辑部都会把人们容易读错写错理解错的10条语文差错公布出来,今年也不例外。
   但今年不同的是,榜内的十大差错有些“暗淡”,而和十大差错结伴而来的另一个榜外之字却中了“头彩”,以致在央视新闻类节目中,专家都来谈这个字。

   这个字就是“嬛”。
      
     当电视剧《甄嬛传》热播之时,“嬛”字以“huan”的读音迅速传播,以致家喻户晓,几亿人都把它读作“huan”,而它在这里正确的读音应该是“xuan”。
      
   “嬛”不是常用字,其读音有三个,一个读“huan”(二声),一个读“qiong”(二声),一个读“xuan ”(一声)。
   
       读“huan”时,与“琅”组成“琅嬛”一词,意为神话中藏书的地方。
      
      qiong”和 xuan”的读音在现代汉语字词典中查不到,在《辞海》中能查到。

    读“qiong”时,意为孤独忧伤的样子,《诗.周颂.闵予小子》中,有“遭家不造,嬛嬛在疚”的例子;

    读“xuan”时,是形容女子柔美、妩媚、轻盈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柔桡嬛嬛”的句子,蔡伸的《一剪梅》中更有“嬛嬛一袅楚宫腰”的诗句。

    按理说,“嬛”不是常用字,又是用在人名上,不必较真,读“huan”也未尝不可,可正是电视剧剧情偏偏把读音给局限住了,剧中甄嬛出场自报闺名为甄嬛,皇上问她是哪个嬛,甄嬛回答:是“嬛嬛一袅楚宫腰”“嬛”,皇上说是取自蔡伸的诗,并赞美甄嬛“柔桡嬛嬛,妩媚姌袅”。

    巧了,甄嬛和皇上所说的两个不同诗句中的“嬛”字,读音均为“xuan”。

    可见,演员读错了字,把全国人民都带沟里去了。

   “嬛”字读音虽未入选十大差错,引起风波却不小,《咬文嚼字》编辑部总编、《甄嬛传》作者乃至央视新闻都有所表态。

   《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介绍说,在评选语文十大差错时,曾考虑过把热门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嬛“字收入,并作为读音差错的年度代表,但由于该字不常用,最后专家们还是选择了生活中有实际价值的“酵”(正确读音为“jiao”)字。

   《甄嬛传》原著作者流潋紫告诉记者,“嬛”在这里的确应该读“xuan ”,书中的“嬛嬛一袅楚宫腰”诗句为佐证,但“huan”的读音是古代女子人名常用音,多数人习惯了读“huan”,也不再深究了。

   我曾想过,倘若电视剧的编导和演员如果再细些心,再专业些,把“嬛”字读准,那么全国人民(包括我),不仅不会读错,而且对古汉语的知识又增加了一点,那该多好。

    一人读错,亿人读错,谬误可以堂而皇之进入“正册”,其魔力不可小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155#
发表于 2017-12-26 08:37:45 | 只看该作者
影视广播里如果错读了什么字,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115
156#
发表于 2017-12-26 09:57: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黄埔军校的“埔”字也是一人读错,众人也跟着将错就错。这个人是校长蒋介石。“埔”在广东福建作为地名读bu,但是蒋校长读pu,部下也跟着读,后来蒋校长权力越来越大,pu就成为正确的读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7:58:0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26 08:37
影视广播里如果错读了什么字,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咬文嚼字》编辑部和《甄嬛传》作者明知大家读错了,本想纠正,但力不从心,也只好以误为正,不再“追究”了。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8:00:57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26 09:57
黄埔军校的“埔”字也是一人读错,众人也跟着将错就错。这个人是校长蒋介石。“埔”在广东福建作为地名读bu ...


又是一个佐证。不知汉字里还有多少曾经以误为正,最后修成正果的词语。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18:02: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2-26 18:07 编辑

咬文嚼字》之三十二:

                雾与霾


    把“雾”与“霾”紧密结合在一起组成新词,是近几年的事。打开《现代汉语词典》,在“雾”字的栏目下,只有“雾霭”、“雾沉沉”、“雾茫茫”、“雾气”、“雾凇”等词,不见“雾霾”;而“霾”字的栏目里,只提到了“阴霾”。可见“雾”与“霾”尽管长得有些“近亲”,但尚未“联姻”。

    词典中对“雾”的解释为:气温下降时,在接近地面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对“霾”的解释为:空气中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通称阴霾。


    从词面解释看区别,一是微小的水滴,一是烟尘微粒形成的现象;一是气温下降时出现,一是不定时到访。

    从权威的中国气象局科普专题中可以更专业了解“雾”与“霾”的不同概念和两者的六大区别:


    概念:雾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霾又称灰霾(烟霞),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

   两者六大区别:
   1.能见度范围不同。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


  2.相对湿度不同。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的相对湿度小于80,相对湿度介于80-90%是霾和雾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3.厚度不同。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左右,霾的厚度可达13公里左右。

  4.边界特征不同。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5.颜色不同。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

      6.日变化不同。雾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霾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

   “雾”和“霾”尽管不同,但两个词自连在一起使用后便日趋紧密,越来越像“连体兄弟”了。

    众所周知,“霾”的形成更多原因是人为造成的恶劣空气环境,而“霾”与“雾”的“亲近”又拐坏了“雾”的名声,使得这个原本与“雨”、“雪”、“雷”、“电”“霜”等为伍的自然现象几乎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


    “雾霾”气候的危害几乎人所皆知,其容易导致对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甚至生殖系统的胎儿受孕、发育等多器官发病。

   “雾霾”天气的范围之大更是逼近半数国土面积,这些日子中东部地区大范围被“层林尽染”,至写此文之时仍依依不舍不肯离去。


    伴随“雾霾”走进人们生活的还有一个词,叫PM2.5
   
    PM2.5“PM”,是英语“particulate matter"的缩写,意为颗粒物 PM2.5 “2.5",指的是2.5微米,2.5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20,是肉眼看不见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能携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支气管进入人体的肺部,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对肺部健康伤害很大,引发俗称老慢支肺气肿的慢阻肺,同时也可能产生肿瘤、心血管等疾病。


   听起来似乎有些危言耸听,实则又有些防不胜防,但无论怎么说,“雾霾”危害的预防和治理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160#
发表于 2017-12-27 07:39:46 | 只看该作者
燕津 发表于 2017-12-26 18:02
咬文嚼字》之三十二:

                雾与霾

雾霾真的很不同,
百姓眼中却近拥,
结果连到一起说,
创个新词大家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2-16 19:33 , Processed in 0.25501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