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2-26 18:07 编辑
咬文嚼字》之三十二:
雾与霾
把“雾”与“霾”紧密结合在一起组成新词,是近几年的事。打开《现代汉语词典》,在“雾”字的栏目下,只有“雾霭”、“雾沉沉”、“雾茫茫”、“雾气”、“雾凇”等词,不见“雾霾”;而“霾”字的栏目里,只提到了“阴霾”。可见“雾”与“霾”尽管长得有些“近亲”,但尚未“联姻”。
词典中对“雾”的解释为:气温下降时,在接近地面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对“霾”的解释为:空气中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通称阴霾。
从词面解释看区别,一是微小的水滴,一是烟尘微粒形成的现象;一是气温下降时出现,一是不定时到访。
从权威的中国气象局科普专题中可以更专业了解“雾”与“霾”的不同概念和两者的六大区别:
概念:雾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霾又称灰霾(烟霞),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
两者六大区别:
1.能见度范围不同。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霾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
2.相对湿度不同。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的相对湿度小于80%,相对湿度介于80-90%是霾和雾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3.厚度不同。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左右,霾的厚度可达1-3公里左右。
4.边界特征不同。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5.颜色不同。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
6.日变化不同。雾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霾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
“雾”和“霾”尽管不同,但两个词自连在一起使用后便日趋紧密,越来越像“连体兄弟”了。
众所周知,“霾”的形成更多原因是人为造成的恶劣空气环境,而“霾”与“雾”的“亲近”又拐坏了“雾”的名声,使得这个原本与“雨”、“雪”、“雷”、“电”“霜”等为伍的自然现象几乎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
“雾霾”气候的危害几乎人所皆知,其容易导致对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甚至生殖系统的胎儿受孕、发育等多器官发病。
“雾霾”天气的范围之大更是逼近半数国土面积,这些日子中东部地区大范围被“层林尽染”,至写此文之时仍依依不舍不肯离去。
伴随“雾霾”走进人们生活的还有一个词,叫PM2.5。 PM2.5的“PM”,是英语“particulate matter"的缩写,意为“颗粒物”。 PM2.5的 “2.5",指的是2.5微米,2.5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20,是肉眼看不见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能携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支气管进入人体的肺部,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对肺部健康伤害很大,引发俗称“老慢支”和“肺气肿”的慢阻肺,同时也可能产生肿瘤、心血管等疾病。
听起来似乎有些危言耸听,实则又有些防不胜防,但无论怎么说,“雾霾”危害的预防和治理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