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4
6万
136万
超级版主
全家参观博物馆,
知青情节忘却难,
伯江桂荣并肩伴,
女儿外孙陪身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586
4万
论坛元老
龙兄说得太好了,确实如此。谢谢老兄精彩的诗评,握手致意!
454
1645
1万
大 爱 无 疆
桂荣——您是大草原上的一朵奇葩,
奔放在“挚热深情”的沃土上;
伯江——您是一只大雪山上的感恩雄鹰,
翱翔在“大爱无疆”的霞光白云上;
您把忧愁藏在乌云的缝隙里,
您把快乐写在广袤的蓝天上;
草原因您们天更蓝,
雪山因您们纯而刚。
32年的岁月打磨把您们的真金淬砺,
牺牲自己、维护美丽家园是勇者的担当;
从青丝到鬓霜、所有的付出一切的人生代价,
饱经风霜不弃不离、朝夕真诚祈望。
春蚕吐丝丝未尽,
生命写作努力前往!
“与共和国同命运”人们永远记得您们,
祝愿——幸福家庭、儿孙满堂!
从青丝到鬓霜、所以的付出一切的人生代价,
杨七芝网友您好!我们夫妇俩看了您写得散文诗,倍受鼓舞,激动不已!谢谢您对我们夫妇俩的赞扬和鼓励,以及美好的祝福,鞠躬致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5-vert5.jpg (100.43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2014-3-14 08:25 上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5_副本1_副本1_副本1_副本1.jpg (114.72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2014-3-14 08:26 上传 八十、亲哥们树下倾谈 我哥转换了话题说:“雪莲刚见到我有点儿认生,过一会儿就跟我熟了。” “孩子头一回跟你见面,肯定认生。” 我哥面带怜爱的笑容说:“雪莲长得真爱人儿,倍儿懂事儿。我一看见这孩子,打心眼儿里就那么喜欢。哎,对了,雪莲的学习怎么样?” 我备感欣慰地说:“在舍伯吐一小整个年级、四个班当中,雪莲的学习成绩考第一。” 一听此言,我哥抬起手,啪的一声拍了一下大腿,非常兴奋地连声说:“太棒了,太棒了!” 我转喜为忧,皱着眉头说:“正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我和她妈也正为这事犯愁。在咱天津,上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外语。这地区的小学四年级不教外语,而是学蒙语。要是学蒙语、往长远看,将来孩子考大学可是个问题,出不去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的范围。雪莲她大表姐玉秀,在这镇里上中学倒是学外语,但是教学水平比天津差远了。” “我看雪莲的脑子倍儿聪明,要是学不着外语就把孩子耽误了。这可不是小事儿,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前途和命运。”说罢,我哥紧皱着眉头,目视远方若有所思。 我甚为忧虑地说:“就是,我们俩口子也是这么想。” 我哥表情郑重地说:“去年冬天你给我写信,提到这地方太冷,不适合你长期疗养和生活,你想回天津。我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跟你们两口子商量,我想把你们三口人的户口都办回天津,不知道你们俩有嘛打算?” “去年这一冬天我算是看透了,要是在这长期住下去,就冬天这冷劲儿,我真受不了,恐怕离死就不远了。我就是不死,也得把桂荣累出个好歹的。我是特别想回天津,可是桂荣……”说到这,我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我哥看我心有顾虑,于是说:“一会儿咱哥儿俩跟桂荣谈谈,看她是嘛态度。” 我毫无信心地说:“桂荣是一方面,主要问题、咱就是个平民百姓,一无权二无势。咱家又没有身居高位的亲戚朋友,没人帮忙走后门儿根本进不去。要想把我们三口人的户口办回天津,真比登天还难!” 我哥颇有信心地说:“这事你不用担心,这是我的事。只要你们两口子思想统一了,无论如何我也得想办法,把你们三口人的户口办回去。” 我有些犹豫地说:“我琢磨,桂荣十有八九不同意。” 我哥惑然问道:“那为吗?” “桂荣从小就在这农村长大的,她不乐意过城市生活,总想过当地这样的田园生活。这完全可以理解,人都是这样,哪儿好也不如家乡好。别看这地区冬天寒冷,夏天倒比关里凉快多了。到了这遍野绿色的季节,真是爽心悦目,使人感到特别痛快。桂荣她们家的亲戚朋友,只要是上舍伯吐来办事……”说到这,我手指着南边说:“你看那条公路了吗?他们来回都走这条道,说来就来倍儿方便。你也看到了,我们家房后是一大片树林,空气倍儿新鲜,你听这鸟叫的多好听。我这是动不了完了,要不然我也不愿意离开这地界儿。”说着话,我用非常欣赏和留恋的目光,望着房后林研所里郁郁葱葱的杨树林。从茂密的树林中传来,唧唧啾啾的鸟鸣声,清脆悦耳,婉转动听。 我哥回头望着我们家的房子和树林说:“要说房子盖在这地方是真不错,就是离镇里远点儿。” “盖房子的地点是我自己选的,一九七七年我在这工作的时候,我就看上这块地方儿了。这儿不但空气好,水土也好,种嘛长嘛。你看桂荣整的小菜园子,那蔬菜长得多好。” “你想在哪儿盖房子就给你在哪儿盖,你们单位领导对你真不错。”说到这,我哥收敛了笑容,有些顾虑地说:“话又说回来了,要是往天津办你们的户口,你说桂荣会不会反对?” “那倒不至于。我们两口子的感情一直都挺好,我要是乐意,我考虑她不会反对。”说着,我把话锋一转说:“咱爸咱妈的身体怎么样?” “咱父母的身体都挺好,有我们哥儿仨呢,你不用惦着。你只要把你自己的身体保养好了,你多动动脑子,帮着桂荣把你们的家庭生活安排好了,那就都有了。” 我进一步表明心里的顾虑说:“我们三口人真要是回到天津,住哪儿?” 我哥好像早有思想准备,毫不犹豫地说:“我住在咱家的小屋里,等你们三口人回去了,你们还住小屋。我一个人怎么都好办,晚上在大屋里搭个折叠床,能有个地方儿睡觉就行。” 我很不过意地说:“我们真要是回到天津,你可就不方便了。” 我哥淡然一笑说:“这事你尽管放心,我怎么都能就乎,谁让咱是亲哥们儿呢。” 我深深地点点头,“亲哥们”这三个字在我心头久久萦绕。 (待续)
45-vert5.jpg (100.43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2014-3-14 08:25 上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5_副本1_副本1_副本1_副本1.jpg (114.72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2014-3-14 08:26 上传 八十、亲哥们树下倾谈 我哥转换了话题说:“雪莲刚见到我有点儿认生,过一会儿就跟我熟了。” “孩子头一回跟你见面,肯定认生。” 我哥面带怜爱的笑容说:“雪莲长得真爱人儿,倍儿懂事儿。我一看见这孩子,打心眼儿里就那么喜欢。哎,对了,雪莲的学习怎么样?” 我备感欣慰地说:“在舍伯吐一小整个年级、四个班当中,雪莲的学习成绩考第一。” 一听此言,我哥抬起手,啪的一声拍了一下大腿,非常兴奋地连声说:“太棒了,太棒了!” 我转喜为忧,皱着眉头说:“正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我和她妈也正为这事犯愁。在咱天津,上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外语。这地区的小学四年级不教外语,而是学蒙语。要是学蒙语、往长远看,将来孩子考大学可是个问题,出不去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的范围。雪莲她大表姐玉秀,在这镇里上中学倒是学外语,但是教学水平比天津差远了。” “我看雪莲的脑子倍儿聪明,要是学不着外语就把孩子耽误了。这可不是小事儿,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前途和命运。”说罢,我哥紧皱着眉头,目视远方若有所思。 我甚为忧虑地说:“就是,我们俩口子也是这么想。” 我哥表情郑重地说:“去年冬天你给我写信,提到这地方太冷,不适合你长期疗养和生活,你想回天津。我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跟你们两口子商量,我想把你们三口人的户口都办回天津,不知道你们俩有嘛打算?” “去年这一冬天我算是看透了,要是在这长期住下去,就冬天这冷劲儿,我真受不了,恐怕离死就不远了。我就是不死,也得把桂荣累出个好歹的。我是特别想回天津,可是桂荣……”说到这,我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我哥看我心有顾虑,于是说:“一会儿咱哥儿俩跟桂荣谈谈,看她是嘛态度。” 我毫无信心地说:“桂荣是一方面,主要问题、咱就是个平民百姓,一无权二无势。咱家又没有身居高位的亲戚朋友,没人帮忙走后门儿根本进不去。要想把我们三口人的户口办回天津,真比登天还难!” 我哥颇有信心地说:“这事你不用担心,这是我的事。只要你们两口子思想统一了,无论如何我也得想办法,把你们三口人的户口办回去。” 我有些犹豫地说:“我琢磨,桂荣十有八九不同意。” 我哥惑然问道:“那为吗?” “桂荣从小就在这农村长大的,她不乐意过城市生活,总想过当地这样的田园生活。这完全可以理解,人都是这样,哪儿好也不如家乡好。别看这地区冬天寒冷,夏天倒比关里凉快多了。到了这遍野绿色的季节,真是爽心悦目,使人感到特别痛快。桂荣她们家的亲戚朋友,只要是上舍伯吐来办事……”说到这,我手指着南边说:“你看那条公路了吗?他们来回都走这条道,说来就来倍儿方便。你也看到了,我们家房后是一大片树林,空气倍儿新鲜,你听这鸟叫的多好听。我这是动不了完了,要不然我也不愿意离开这地界儿。”说着话,我用非常欣赏和留恋的目光,望着房后林研所里郁郁葱葱的杨树林。从茂密的树林中传来,唧唧啾啾的鸟鸣声,清脆悦耳,婉转动听。 我哥回头望着我们家的房子和树林说:“要说房子盖在这地方是真不错,就是离镇里远点儿。” “盖房子的地点是我自己选的,一九七七年我在这工作的时候,我就看上这块地方儿了。这儿不但空气好,水土也好,种嘛长嘛。你看桂荣整的小菜园子,那蔬菜长得多好。” “你想在哪儿盖房子就给你在哪儿盖,你们单位领导对你真不错。”说到这,我哥收敛了笑容,有些顾虑地说:“话又说回来了,要是往天津办你们的户口,你说桂荣会不会反对?” “那倒不至于。我们两口子的感情一直都挺好,我要是乐意,我考虑她不会反对。”说着,我把话锋一转说:“咱爸咱妈的身体怎么样?” “咱父母的身体都挺好,有我们哥儿仨呢,你不用惦着。你只要把你自己的身体保养好了,你多动动脑子,帮着桂荣把你们的家庭生活安排好了,那就都有了。” 我进一步表明心里的顾虑说:“我们三口人真要是回到天津,住哪儿?” 我哥好像早有思想准备,毫不犹豫地说:“我住在咱家的小屋里,等你们三口人回去了,你们还住小屋。我一个人怎么都好办,晚上在大屋里搭个折叠床,能有个地方儿睡觉就行。” 我很不过意地说:“我们真要是回到天津,你可就不方便了。” 我哥淡然一笑说:“这事你尽管放心,我怎么都能就乎,谁让咱是亲哥们儿呢。” 我深深地点点头,“亲哥们”这三个字在我心头久久萦绕。 (待续)
35_副本1_副本1_副本1_副本1.jpg (114.72 KB, 下载次数: 19)
2014-3-14 08:26 上传
八十、亲哥们树下倾谈
我哥转换了话题说:“雪莲刚见到我有点儿认生,过一会儿就跟我熟了。”
“孩子头一回跟你见面,肯定认生。”
我哥面带怜爱的笑容说:“雪莲长得真爱人儿,倍儿懂事儿。我一看见这孩子,打心眼儿里就那么喜欢。哎,对了,雪莲的学习怎么样?”
我备感欣慰地说:“在舍伯吐一小整个年级、四个班当中,雪莲的学习成绩考第一。”
一听此言,我哥抬起手,啪的一声拍了一下大腿,非常兴奋地连声说:“太棒了,太棒了!”
我转喜为忧,皱着眉头说:“正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我和她妈也正为这事犯愁。在咱天津,上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外语。这地区的小学四年级不教外语,而是学蒙语。要是学蒙语、往长远看,将来孩子考大学可是个问题,出不去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的范围。雪莲她大表姐玉秀,在这镇里上中学倒是学外语,但是教学水平比天津差远了。”
“我看雪莲的脑子倍儿聪明,要是学不着外语就把孩子耽误了。这可不是小事儿,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前途和命运。”说罢,我哥紧皱着眉头,目视远方若有所思。
我甚为忧虑地说:“就是,我们俩口子也是这么想。”
我哥表情郑重地说:“去年冬天你给我写信,提到这地方太冷,不适合你长期疗养和生活,你想回天津。我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跟你们两口子商量,我想把你们三口人的户口都办回天津,不知道你们俩有嘛打算?”
“去年这一冬天我算是看透了,要是在这长期住下去,就冬天这冷劲儿,我真受不了,恐怕离死就不远了。我就是不死,也得把桂荣累出个好歹的。我是特别想回天津,可是桂荣……”说到这,我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我哥看我心有顾虑,于是说:“一会儿咱哥儿俩跟桂荣谈谈,看她是嘛态度。”
我毫无信心地说:“桂荣是一方面,主要问题、咱就是个平民百姓,一无权二无势。咱家又没有身居高位的亲戚朋友,没人帮忙走后门儿根本进不去。要想把我们三口人的户口办回天津,真比登天还难!”
我哥颇有信心地说:“这事你不用担心,这是我的事。只要你们两口子思想统一了,无论如何我也得想办法,把你们三口人的户口办回去。”
我有些犹豫地说:“我琢磨,桂荣十有八九不同意。”
我哥惑然问道:“那为吗?”
“桂荣从小就在这农村长大的,她不乐意过城市生活,总想过当地这样的田园生活。这完全可以理解,人都是这样,哪儿好也不如家乡好。别看这地区冬天寒冷,夏天倒比关里凉快多了。到了这遍野绿色的季节,真是爽心悦目,使人感到特别痛快。桂荣她们家的亲戚朋友,只要是上舍伯吐来办事……”说到这,我手指着南边说:“你看那条公路了吗?他们来回都走这条道,说来就来倍儿方便。你也看到了,我们家房后是一大片树林,空气倍儿新鲜,你听这鸟叫的多好听。我这是动不了完了,要不然我也不愿意离开这地界儿。”说着话,我用非常欣赏和留恋的目光,望着房后林研所里郁郁葱葱的杨树林。从茂密的树林中传来,唧唧啾啾的鸟鸣声,清脆悦耳,婉转动听。
我哥回头望着我们家的房子和树林说:“要说房子盖在这地方是真不错,就是离镇里远点儿。”
“盖房子的地点是我自己选的,一九七七年我在这工作的时候,我就看上这块地方儿了。这儿不但空气好,水土也好,种嘛长嘛。你看桂荣整的小菜园子,那蔬菜长得多好。”
“你想在哪儿盖房子就给你在哪儿盖,你们单位领导对你真不错。”说到这,我哥收敛了笑容,有些顾虑地说:“话又说回来了,要是往天津办你们的户口,你说桂荣会不会反对?”
“那倒不至于。我们两口子的感情一直都挺好,我要是乐意,我考虑她不会反对。”说着,我把话锋一转说:“咱爸咱妈的身体怎么样?”
“咱父母的身体都挺好,有我们哥儿仨呢,你不用惦着。你只要把你自己的身体保养好了,你多动动脑子,帮着桂荣把你们的家庭生活安排好了,那就都有了。”
我进一步表明心里的顾虑说:“我们三口人真要是回到天津,住哪儿?”
我哥好像早有思想准备,毫不犹豫地说:“我住在咱家的小屋里,等你们三口人回去了,你们还住小屋。我一个人怎么都好办,晚上在大屋里搭个折叠床,能有个地方儿睡觉就行。”
我很不过意地说:“我们真要是回到天津,你可就不方便了。”
我哥淡然一笑说:“这事你尽管放心,我怎么都能就乎,谁让咱是亲哥们儿呢。”
我深深地点点头,“亲哥们”这三个字在我心头久久萦绕。
(待续)
198
666
5万
兄弟二人倾心谈,
兄长仗义弟坦然,
为了孩子要回津,
分析桂荣心思全。
感谢龙兄一直的帮助和精彩的诗评,握手致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5-vert4.jpg (98.3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2014-3-21 08:16 上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5_副本1_副本1_副本1_副本1.jpg (114.72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2014-3-21 08:18 上传 八十二、商量决定办户口 当天晚上,雪莲和老姨、表姐在西屋里看电视。我们哥俩和桂荣在东屋里谈话。 我开门见山地对桂荣说:“去年冬天我给咱大哥写信,我把打算回天津的想法在信中说明了,这事你也知道。这趟咱大哥来,就是想把咱三口人的户口办回天津,不知你有嘛想法?” 我哥口气沉稳地对桂荣说:“我打算把你们三口人的户口办回天津,其中有两个原因;我听伯江说,这地区到了冬季天气特别寒冷,不利于他疗养。无论是伺候病人,还是在生活上都给你增添了不少困难,这是其一。其二,这地方的教学水平比较差,雪莲在这儿上学,对孩子将来的前途和命运都会造成很大影响。把你们三口人的户口往天津办,不光是伯江的想法,我也有这个打算,咱爸和咱妈都很支持。话又说回来了,主要还得看你们两口子的态度。” 桂荣沉思片刻,语气平和地说:“要是为了伯江和孩子,我无话可说。我辛辛苦苦为了啥?还不是为了让伯江好好的活着,再把孩子抚养成人。俗话说得好,故土难离。从我内心里来说,不管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我也不愿意离开家乡的这片土地。” 我哥深深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我用征求的口气问桂荣说:“那你同意不同意大哥给咱办户口?” 桂荣有些含糊地说:“大哥要是能办,那就办吧。” 我哥立刻接话说:“你们两口子要是都同意这事就这么定了,有一件事儿我马上就得办。” 我说:“你说吧,嘛事?” 我哥说:“去年我被释放以后,没过几天我就到变压器厂上班了。我一边上班,一边打听给你们办户口的事。区里和市里的信访办我都跑遍了,记不清跑了多少趟了。要想给你们办户口,必须得在这当地开一张证明信。要不然,无论我上哪个部门去办事,我空口无凭没有说话依据。” 我有些犹豫地说:“在我们单位开证明信,能行吗?” 我哥说:“不光是你们单位的,还得你下过乡的大队和公社、旗政府都得盖章才行。” 我颇为犯难地说:“那可麻烦了,谁去跑道儿办这事?” 我哥大包大揽地说:“这你不用犯愁,我就是为了办这事来的,当然我去办。” “你请了几天假,不上班了?” 我哥口气坚决地说:“我这次来就下定决心了,无论如何我不能空着手回去。一定要把证明信开到手,然后再返回天津。”说到这,突然想起来说:“对了,我还想起来一件事,她们娘儿俩是农村户口吧?” 桂荣说:“为了给我们娘儿俩转为城镇户口,去年十月份舍伯吐工区就给报上去了。可能报到了旗养路段,养路段再报到旗公安局,也许快批下来了。” 我哥格外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你们娘儿俩要不是城镇户口,要想往天津市里办,那难度可太大了!这两天,我就得上旗公安局去催催他们。现在我得写个证明信的底稿,明天我就着手办这事。” “大哥,你们哥儿俩商量着写吧。我得上厨房里看看,把窗户关上。”说着话,桂荣站起身来。 我哥说:“噢,你忙去吧。” “嗯哪。”桂荣答应着走到门口,伸手拉开门走出东屋。 我哥从手提包里拿出来信纸和钢笔,趴在床铺上,垫着我写字用的木板儿,与我商量着写了证明信的底稿。 证明信的内容:天津市劳动局知青办负责同志:兹介绍孙伯江,男,1952年出生于天津市。天津市河北区志成道中学68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5月1日,来到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中旗腰忙哈公社塔本扎兰大队插队落户。1977年5月1日与当地女青年--尹桂荣结婚。当年12月15日其女儿在当地出生。1979年7月27日,本人在修桥施工中不幸受伤。经天津市医院确诊为:颈椎4、5、6压缩性骨折,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经多方治疗,终不能痊愈。至今衣食起居大小便,完全依赖妻子护理。由于当地的气候恶劣,医疗条件差,生活中有诸多不便,不利于本人长期疗养和生活。综上所述,恳请贵处将其一家三口人的户口迁至天津市为盼,万望周全。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2 7:39:07编辑过]
45-vert4.jpg (98.3 KB, 下载次数: 4)
2014-3-21 08:16 上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5_副本1_副本1_副本1_副本1.jpg (114.72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2014-3-21 08:18 上传 八十二、商量决定办户口 当天晚上,雪莲和老姨、表姐在西屋里看电视。我们哥俩和桂荣在东屋里谈话。 我开门见山地对桂荣说:“去年冬天我给咱大哥写信,我把打算回天津的想法在信中说明了,这事你也知道。这趟咱大哥来,就是想把咱三口人的户口办回天津,不知你有嘛想法?” 我哥口气沉稳地对桂荣说:“我打算把你们三口人的户口办回天津,其中有两个原因;我听伯江说,这地区到了冬季天气特别寒冷,不利于他疗养。无论是伺候病人,还是在生活上都给你增添了不少困难,这是其一。其二,这地方的教学水平比较差,雪莲在这儿上学,对孩子将来的前途和命运都会造成很大影响。把你们三口人的户口往天津办,不光是伯江的想法,我也有这个打算,咱爸和咱妈都很支持。话又说回来了,主要还得看你们两口子的态度。” 桂荣沉思片刻,语气平和地说:“要是为了伯江和孩子,我无话可说。我辛辛苦苦为了啥?还不是为了让伯江好好的活着,再把孩子抚养成人。俗话说得好,故土难离。从我内心里来说,不管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我也不愿意离开家乡的这片土地。” 我哥深深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我用征求的口气问桂荣说:“那你同意不同意大哥给咱办户口?” 桂荣有些含糊地说:“大哥要是能办,那就办吧。” 我哥立刻接话说:“你们两口子要是都同意这事就这么定了,有一件事儿我马上就得办。” 我说:“你说吧,嘛事?” 我哥说:“去年我被释放以后,没过几天我就到变压器厂上班了。我一边上班,一边打听给你们办户口的事。区里和市里的信访办我都跑遍了,记不清跑了多少趟了。要想给你们办户口,必须得在这当地开一张证明信。要不然,无论我上哪个部门去办事,我空口无凭没有说话依据。” 我有些犹豫地说:“在我们单位开证明信,能行吗?” 我哥说:“不光是你们单位的,还得你下过乡的大队和公社、旗政府都得盖章才行。” 我颇为犯难地说:“那可麻烦了,谁去跑道儿办这事?” 我哥大包大揽地说:“这你不用犯愁,我就是为了办这事来的,当然我去办。” “你请了几天假,不上班了?” 我哥口气坚决地说:“我这次来就下定决心了,无论如何我不能空着手回去。一定要把证明信开到手,然后再返回天津。”说到这,突然想起来说:“对了,我还想起来一件事,她们娘儿俩是农村户口吧?” 桂荣说:“为了给我们娘儿俩转为城镇户口,去年十月份舍伯吐工区就给报上去了。可能报到了旗养路段,养路段再报到旗公安局,也许快批下来了。” 我哥格外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你们娘儿俩要不是城镇户口,要想往天津市里办,那难度可太大了!这两天,我就得上旗公安局去催催他们。现在我得写个证明信的底稿,明天我就着手办这事。” “大哥,你们哥儿俩商量着写吧。我得上厨房里看看,把窗户关上。”说着话,桂荣站起身来。 我哥说:“噢,你忙去吧。” “嗯哪。”桂荣答应着走到门口,伸手拉开门走出东屋。 我哥从手提包里拿出来信纸和钢笔,趴在床铺上,垫着我写字用的木板儿,与我商量着写了证明信的底稿。 证明信的内容:天津市劳动局知青办负责同志:兹介绍孙伯江,男,1952年出生于天津市。天津市河北区志成道中学68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5月1日,来到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中旗腰忙哈公社塔本扎兰大队插队落户。1977年5月1日与当地女青年--尹桂荣结婚。当年12月15日其女儿在当地出生。1979年7月27日,本人在修桥施工中不幸受伤。经天津市医院确诊为:颈椎4、5、6压缩性骨折,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经多方治疗,终不能痊愈。至今衣食起居大小便,完全依赖妻子护理。由于当地的气候恶劣,医疗条件差,生活中有诸多不便,不利于本人长期疗养和生活。综上所述,恳请贵处将其一家三口人的户口迁至天津市为盼,万望周全。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22 7:39:07编辑过]
35_副本1_副本1_副本1_副本1.jpg (114.72 KB, 下载次数: 8)
2014-3-21 08:18 上传
八十二、商量决定办户口
当天晚上,雪莲和老姨、表姐在西屋里看电视。我们哥俩和桂荣在东屋里谈话。
我开门见山地对桂荣说:“去年冬天我给咱大哥写信,我把打算回天津的想法在信中说明了,这事你也知道。这趟咱大哥来,就是想把咱三口人的户口办回天津,不知你有嘛想法?”
我哥口气沉稳地对桂荣说:“我打算把你们三口人的户口办回天津,其中有两个原因;我听伯江说,这地区到了冬季天气特别寒冷,不利于他疗养。无论是伺候病人,还是在生活上都给你增添了不少困难,这是其一。其二,这地方的教学水平比较差,雪莲在这儿上学,对孩子将来的前途和命运都会造成很大影响。把你们三口人的户口往天津办,不光是伯江的想法,我也有这个打算,咱爸和咱妈都很支持。话又说回来了,主要还得看你们两口子的态度。”
桂荣沉思片刻,语气平和地说:“要是为了伯江和孩子,我无话可说。我辛辛苦苦为了啥?还不是为了让伯江好好的活着,再把孩子抚养成人。俗话说得好,故土难离。从我内心里来说,不管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累,我也不愿意离开家乡的这片土地。”
我哥深深地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我用征求的口气问桂荣说:“那你同意不同意大哥给咱办户口?”
桂荣有些含糊地说:“大哥要是能办,那就办吧。”
我哥立刻接话说:“你们两口子要是都同意这事就这么定了,有一件事儿我马上就得办。”
我说:“你说吧,嘛事?”
我哥说:“去年我被释放以后,没过几天我就到变压器厂上班了。我一边上班,一边打听给你们办户口的事。区里和市里的信访办我都跑遍了,记不清跑了多少趟了。要想给你们办户口,必须得在这当地开一张证明信。要不然,无论我上哪个部门去办事,我空口无凭没有说话依据。”
我有些犹豫地说:“在我们单位开证明信,能行吗?”
我哥说:“不光是你们单位的,还得你下过乡的大队和公社、旗政府都得盖章才行。”
我颇为犯难地说:“那可麻烦了,谁去跑道儿办这事?”
我哥大包大揽地说:“这你不用犯愁,我就是为了办这事来的,当然我去办。”
“你请了几天假,不上班了?”
我哥口气坚决地说:“我这次来就下定决心了,无论如何我不能空着手回去。一定要把证明信开到手,然后再返回天津。”说到这,突然想起来说:“对了,我还想起来一件事,她们娘儿俩是农村户口吧?”
桂荣说:“为了给我们娘儿俩转为城镇户口,去年十月份舍伯吐工区就给报上去了。可能报到了旗养路段,养路段再报到旗公安局,也许快批下来了。”
我哥格外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你们娘儿俩要不是城镇户口,要想往天津市里办,那难度可太大了!这两天,我就得上旗公安局去催催他们。现在我得写个证明信的底稿,明天我就着手办这事。”
“大哥,你们哥儿俩商量着写吧。我得上厨房里看看,把窗户关上。”说着话,桂荣站起身来。
我哥说:“噢,你忙去吧。”
“嗯哪。”桂荣答应着走到门口,伸手拉开门走出东屋。
我哥从手提包里拿出来信纸和钢笔,趴在床铺上,垫着我写字用的木板儿,与我商量着写了证明信的底稿。
证明信的内容:天津市劳动局知青办负责同志:兹介绍孙伯江,男,1952年出生于天津市。天津市河北区志成道中学68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5月1日,来到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中旗腰忙哈公社塔本扎兰大队插队落户。1977年5月1日与当地女青年--尹桂荣结婚。当年12月15日其女儿在当地出生。1979年7月27日,本人在修桥施工中不幸受伤。经天津市医院确诊为:颈椎4、5、6压缩性骨折,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经多方治疗,终不能痊愈。至今衣食起居大小便,完全依赖妻子护理。由于当地的气候恶劣,医疗条件差,生活中有诸多不便,不利于本人长期疗养和生活。综上所述,恳请贵处将其一家三口人的户口迁至天津市为盼,万望周全。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9 02:09 , Processed in 1.252400 second(s), 22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