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2-29 13:29 编辑
《咬文嚼字》之三十四:
读pai还是读po ?
这些天,根据区里的安排,我们这里几个社区正在联合排练一个大合唱——《长征组歌》,准备在七一演出,大合唱中有《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首历史老歌。为防万一,我们准备了两个男声领唱,结果在唱“金沙水拍云崖暖”这一句时,出现了不同的情况:一个把“拍”唱成“pai”,一个唱成了“po”。
我以前也多次听过这首歌曲,两种字音的都听过,但大多还是唱成“po”音。
到底哪个正确,为什么“拍”字会出现两个读音?如果查找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拍”字只有一个读音,那就是“pai”音,如果查找《辞海》,则有三个读音,一是“pai”,读阴平,一是“po”,读去声,一是“bo”,通“膊”,读阳平。
之所以把“拍”读成“po”,是按照历史上的文读音形成的。
元代以来,北京方言一直存在着文读和白读的差异。所谓文读音,就是诵读诗书时用的读音;所谓白读音,就是平常说话时用的读音。比如现代语言中,“剥削”中的“削”念xuē,“削皮”中的“削”念xiāo,前者是文读音,后者是白读音。
一般来说,白读音是当地历史流传下来的方言读音,而文读音则是吸收权威方言的读音(类似如今的普通话)而形成的。如果当地的话是“普通话”,读书音和平常说话的发音基本一致,不会形成文读和白读两套语言;但如果当地的语言非“普通话”,读书人又要按“普通话”的读法去读,这样,一个方言区内就形成了一个字有读书音和白读音两种读法,
金元之前的北京,只是边远地区,即使金代北京成了北方的政治中心、元代北京成了全国的政治中心,甚至到了明清时代,但人们心目中的汉文化根源和中心仍然是在中原一带,开封、洛阳一带的话才是官话、雅音。
其实,北京话、东北话、河北话等与中原地区的话差别并不是很大,主要差别在一些古代入声字的读音上(包括韵母和声调)。所以,文读和白读的不同也基本上是古代的入声字才有。元代的《中原音韵》中,有些古代的入声字分列两个韵部,说明有两种读音,根据音韵学家的研究,其中一种属于文读,另一种属于白读。
再说“拍”字的读法,1891年出版的《华英袖珍字典》中,“拍”字一读po,标注“文”,(即文读书音);一读pai,标注“俗”,(即白读音)。
民国之后,推行的“国语”中以北京音为标准音,“拍”的文白两读音均被吸收进“国语”。如果我们去查解放前的字典词典,是可以查到”拍“字po的读音的。例如民国21年(1932年)由当时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编的《国音常用字汇》中,”拍“一读po,标注为“读音”,即读书音;一读pai,标注为”语音“,即白读音。
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关部门对普通话的字音进行了审音,陆续淘汰掉了一些字的多音。例如”凿“字原来有záo和zuò两读,前者是口语读音(如“凿子”、),后者是书面语读音(如”确凿“、”言之凿凿“),后来去掉zuò的读法,这个字就只读záo了。”拍“字的pò音就是这样被去掉,从而在字典词典上消失的。
这样看来,“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拍”字读音应该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艺术家们按照当时“国语”的文读音来读的。这首诗是古体诗,又是领袖的作品,用文读音po自然应该更典雅、庄重一些,后来,虽然“拍”字的pò音在字典上消失了,但在这首诗的歌唱或朗诵中的读法却被很多人延续下来。
当然,把这里的“拍”读为pāi,我也不敢说您错,因为现在的读音规范就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