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你需要静静…… 【转帖】

[复制链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480
17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25:43 | 只看该作者
同时,为了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年轻大学生找到自主创业空间,园区除了保留老厂区的“原汁原味”之外,还将提高入园企业的工作舒适度,使园区环境更加优美。建设方将统一配备制冷和供暖设施,并将专门留出如休闲广场、咖啡吧等互动空间,使不同领域的工作者和各类时尚元素在这里互相碰撞。与此同时,还将运用光伏发电、雨水收集利用、智慧造景技术以及配置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把园区建设得更加节能、绿色、环保。
    千龙网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二热厂转型后,其原有的300多名职工将开现有相关的电热工作,根据产业园区的发展逐步服务于产业园区,他们大部分将在园区里从事物业、修理等相关性的工作。王武从2009年来到了二热厂,出身于电力技术的他也将面临管理工作的转型。“我们从外招聘了一些文化管理人才,我们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厂里的员工对于转型也很开心,因为我们厂工资并不高,转型后大家都将以新的形象和精神面貌继续为首都人民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480
17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26:45 | 只看该作者
留住老胡同韵味 迎来新创意业态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专家的指导,然而,如何让居民参与、让社会各界协同做好这项工作,一直是政府部门潜心思考的。2015年年底,记者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召开的西城区2015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年会上获悉,随着“文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提出,近年来西城区以“文道”为引领,加快“名城、名业、名人、名景”工作体系建设,使“文”的理念“化”入城市发展的细节,融入百姓生活的角落,在保护区域文化遗产方面,推陈出新了一系列新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480
17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2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480
17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28:46 | 只看该作者
过去,一提到房屋腾退,就算居住条件再差,百姓也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顾虑,总觉着是要将自己从老城区疏解出去。其实不然,在近年来加快推动白塔寺、什刹海、杨梅竹斜街“老三片”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西城区总结出了一套“居民自愿、平等协商、整院同步、外迁平移”的腾退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护辖区内的各种历史文化遗产。
    2015年5月,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西城区调研时强调,推动这地区的风貌保护、人口疏解、群众居住条件改善,需要动员更多的空间资源。这些空间资源从哪里来?一方面要走出去,通过外部置换来实现;另一方面要善于就地整合,把资源调配出来。
    与热闹熙攘的大栅栏西街相比,杨梅竹斜街显得有些内敛。夜幕降临,胡同里安静下来,老住户辛美君吃过晚饭,在胡同里悠闲地“溜达”。胡同西口连接着琉璃厂,胡同东边是繁华的大栅栏商业街,多走几步就是天安门广场,这让在杨梅竹斜街住了53年的辛美君颇感自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480
17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30:05 | 只看该作者
三年前,杨梅竹斜街成为地区最早开始腾退改造的街巷,这次改造不同于一般商业改造,而是采取原住民自愿腾退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住民的生活形态。这次改造,杨梅竹斜街1700户居民中,529户选择了迁出,1171户居民选择了留下,辛美君一家就是这次腾退中留下的原住民。辛美君说,自己有很深的“平房情结”,即使住得挤一点,也还是喜欢这老胡同的“接地气”。
    随着腾退改造工程的推进,胡同变得越来越舒适宜居,这让辛美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几年前,胡同里特别乱,抬头是天线织成的‘蜘蛛网’,脚下是一个挨一个的煤棚子,胡同里一过车,车轱辘带起来厚厚的一层土。”辛美君说,胡同改造后,架空线入地了,地面铺上了青砖,各式各样的时尚商户相继入驻,让胡同突然年轻起来。他激动地说:“你们可以晚上来体验一下,胡同里的夜晚才是最美的,粉色、绿色、黄色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起来,如果再下点下雨,撑一把伞走在胡同里,那就更有情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480
17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30:58 | 只看该作者
在杨梅竹斜街努力“变身”的同时,它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各类文化元素如同满天繁星洒落在大栅栏的每一个角落,错落有致又交相辉映。前门西河沿街经过整修改造,恢复了百年前的风貌,胡同里的正祀词、裘盛戎故居、百年老店也一一呈现在眼前。大齐家胡同、棕树斜街、杨威胡同、大耳胡同、茶儿胡同、三井胡同等18条精品胡同,经过改造,也重现了胡同原有的风貌。
    此外,大剧院西、宣西北、天桥北是西城区2015年相继启动的三个院落保护修缮项目,又被称为“新三片”。作为2015年最早启动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宣西北项目位于旧城保护风貌协调区内,包含了杨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会馆、东莞会馆、龚自珍故居共5个市、区级文保单位和文物普查登记单位。据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3月底正式启动宣西北项目以来,西城区已在这一区域腾退了80个整体院落,涉及居民300余户。2015年11月底,涵盖5个市、区级文保单位和文物普查登记单位的腾退公告也已向百姓公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480
171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32:13 | 只看该作者
西城区最大的棚改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
    除了胡同的改造,2015年的棚户改造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其中最大的一项工程就是白纸坊棚户区改造,而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就是光源里地区。
    2015年,新城区改造老旧房屋,保护胡同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480
171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33:23 | 只看该作者
光源里地区情况复杂,该地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低点”,改善该地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不仅是民生工程,对地区整体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过程中,改善居住条件是光源里地区居民反映最多、最强烈的问题。
    据光源里社区党委书记于海清介绍,光源里棚户区内房屋大多是上世纪50年代搭建的工房,设计年限只有10年,但实际上却居住了60多年。由于设计缺陷、使用年限过长、居住负荷过大等原因,该区域内环境极差。因为返潮很严重,家家户户房子的墙上都贴着塑料布。此外,棚户区违建众多、电线老化、路面不平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而棚户区旱厕问题、防汛隐患也越来越影响居民生活质量。该地区现有的16个厕所中,3个是旱厕,且为院内居民公用。由于无法通过管道抽水清理,厕所清洁全靠时传祥式的背粪工人。除此之外,该地区地势较低,且存在排水系统阻塞问题。每当大雨,院子里就一片汪洋。据于海清介绍,由于经历的多了,光源里社区的社工各个都是“抗洪好手”,每人都会沙袋堵水的绝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480
17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34:26 | 只看该作者
令人高兴的是,标志着近年来西城区体量最大的白纸坊地区重点棚户区改造项目也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总占地面积约29.2万平方米,涉及居民总户数近5600户。
    2015年10月,白纸坊棚户区改造项目贴出“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此次征收补偿方案,居民可选择货币补偿,也可选择产权调换,也就是回迁安置。选择货币补偿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还可享受平房、简易楼住宅困难补助及住房困难家庭补助,同时可申请购买定向安置房,定向安置房在大兴旧宫。不选择定向安置房的居民,可获得每平方5000元的“一次性不购买安置房补助”。此外,居民也可选择回迁安置。
    据统计,2015年,西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共有52项,计划改善全区约1万户居民的住房条件,占全市5.4户总任务的1/5。截至2015年11月,全区已完成棚改6400余户。同时,在环境整治方面,截至11月底,西城区综合整治79条街巷,打造了18条精细化管理胡同,翻建、解危修缮平房5400余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8480
172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 07:35:22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西城区基本完成了西海、红莲、白纸坊东片、天桥演艺区南片等环境达标区域和16条市区级达标道路、莲花河滨水公园景观提升工程(一期)、环二环城市绿廊等亮点工程;积极推进了“三道”建设、架空线入地等工作;高标准治理二环路沿线、地铁七号线站口周边环境,努力为市民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今后,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如何治理好“大城市病”?西城区区委书记卢映川给出答案。他说:“等待观望没有出路,亦步亦趋也不可能突围,唯一的选择就是改革创新,而且还要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许多情况下,敢于涉险滩才能啃动硬骨头。新的发展时期,西城区将倡导改革、鼓励创新,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治理模式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要尽快探索形成一批符合区位特征、可复制、能推广的改革成果。”


                                (文/千龙网记者 欧阳晓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9 12:16 , Processed in 1.2480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