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屹梁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陈幼民: 回忆当年在陕北的苦日子

[复制链接]

2661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88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4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1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88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48:27 | 只看该作者
腊月里,家家户户都要摊“合子”,这是用发好的玉米面调稀了,再加上小米面,在个圆圆的小平底锅(老乡管它叫“鏊”)上摊的圆饼,摊好后趁热折成半圆形。每家都要摊上几笸篮,放到寒窑里冻着,正月里不蒸新馍,全靠吃它。这东西吃起来松软香甜,但不太顶时候,所以,多在农闲时才吃它。

我在城里时,不喜欢吃粗粮,总觉得粗粝难咽,到了乡下方知,新粮与旧粮的区别。城里人吃的多是旧粮,早已走了油性,所以乏味。乡下虽然缺油少肉,也没有丰富的菜肴,但就新粮的美味这一项,却是城里人难以享受得到的。

我们队里每年还要专门留出一块地来种高粱,这倒不是为了增加口粮,因为这高粱实在不好吃,甭说人了,连牲口都对它爱搭不理的。老乡们种它,主要是为了取那长长的穗杆儿,给婆姨们做蒸筚子和锅盖用。这东西坏得快,每年都得换新的,要是不种这种高粱,婆姨们会不答应。

口粮里的上品,自然当属白面,家家户户把那小麦宝贝似的存着,就像城里人在银行存的钱,不到当用的时候是不会拿出来的。谁家有多少小麦,也就成了光景好坏的象征。谁都知道白面顺口,老乡们有话,说白面捏成驴毬都好吃,只不过当年,小麦稀少,人们只能把顿顿吃面当成了一种奢望。但在乡间,有些日子是必须用到白面的,除了婚喪嫁娶之外,清明节祭祖,家家都要蒸白面馍馍,到坟上供一下,再拿回来大家分吃掉。“六月里,六月六,新麦馍馍包羊肉”。新麦下来的时候,再穷也得尝尝鲜儿。八月十五过中秋,要做月饼。我们村的月饼简单,也就是白面饼上压几道花纹,条件好点的家庭,还能放上一点糖。到了过年,就是白面最集中的消费时间,包扁食,做羊肉臊子面,还有走亲戚用的花馍。平日里千省万省,这个时候不能省,要不然,一年到头,过着还有什么劲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1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88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1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88
14#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50:0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插队的前半年,把粗粮都吃烦了,好容易等到新麦子下来,几个人一商议,要好好吃一顿面。我那时才知道,陕北人吃面是很少用纯白面的,要加进小一半的蔓豆面。这蔓豆在外地通常是做饲料用,在陕北,就成了白面的替代品。加入蔓豆面后,白面的韧性就少了许多,十分难擀,队里怕我们把面条做成糨糊,特地派了个麻利的婆姨给我们擀面。灶里的火烧得旺旺的,那婆姨将擀面杖舞得上下纷飞,面擀得均匀透亮,下到锅里,长而不断,捞出来,用个大号洗脸盆盛着,再浇上洋芋臊子,端到我们面前。我们几个早等得眼睛都绿了,几筷子下去,如风卷残云,一盆瞬时就没了,那婆姨忙着再擀。就这样吃着擀着,擀着吃着,到放下碗时一算,我们六个人整整吃了六大盆。我自己都觉得奇怪,把那洗脸盆放在肚子上比了一下,它可比我的膛儿大多了,真不知是怎么装下去的。

刚才说到蔓豆,陕北还产绿豆、红豆、芸豆、黄豆、青豆和黑豆等。黑豆在别的地方是喂牲口的,人并不吃。而在陕北,由于缺粮,人不得不与牲口争食,竟也将之发展成一种地方特色食品。将黑豆先用水浸了,上碾子压,压成一个个薄薄的小圆片,老乡们称之为“钱钱”,把它和小米在一块煮,就做成了“钱钱饭”。这饭吃起来有油性,老乡们很是喜欢,他们甚至在歌里唱道:只要能吃上钱钱饭,信天游三天三夜也唱不完。黄豆和青豆可做豆腐,我们做过几次,也是先将豆子用水泡,再磨成豆浆,上锅熬,用卤水点,捞出豆花放到一个木盒子里,我能干的活就是狠命的压。新做出的豆腐香味扑鼻,温润可口,我们一边做一边偷吃,待豆腐做完,一小半就已经进肚了。闹得帮我们做豆腐的老乡很没成就感,他不明白,同样斤两的豆子,为什么在我们家就出得少。

杂粮里边,我最喜欢的就是荞麦,一是因为它好吃,二是因为它好看。收罢小麦,在秋播之前,还能赶着种一茬荞麦。民谚里说,荞麦出土就开花,七十五天就归家。荞麦长得不高,杆儿是紫红色的,花是粉红色的,如果种得多,那满坡满岭,就是一片花海,鲜艳妩媚,风情流淌,在灰褐色的高原上,显得很奇特。就好像你在满耳沉重的喘息声中,突然听到了一曲少女娇嫩的清音。只不过这景色维持不了多久,艳丽之中也带着一种感伤。难怪在陕北的酸曲中,会时常提到荞麦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1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88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5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1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88
16#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52:48 | 只看该作者
荞麦皮是紫黑色的,磨出的面却雪样的白。但下到锅里又变了紫色,好像被墨水染了一般。荞麦面没有韧性,擀不成面条,乡里人用它来压饸饹。荞麦饸饹是一道美味,吃起来顺滑爽口,只不过荞麦产量低,所以吃这道饭,一年中也就那么有数的几回。压饸饹一个人做不来,一般得用三个人,一个专管烧火拉风箱,保持锅里的水一直开着。一个人管和面,下面,捞面,还有一个人专管压。有的饸饹床子很大很重,支在锅上,压饸饹的人得坐在压杠上,用自己身体的重量把面压下去。所以每次吃饸饹,总显得格外热闹,后窑掌里水气腾腾,风箱拉得像锣鼓点,人们边压边吃,饱了就走人。荞面饸饹最好是配羊肉臊子,我总认为这是最正宗的西域味道。可当年我们哪里有那么多羊肉,平日里有萝卜洋芋做的素臊子浇上,就已经满意的不行了。

如今城里人也喜欢吃荞麦,但基本上吃不到纯的荞麦面,天知道那些包装袋里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反正和我当年吃到的已经相去甚远。

陕北的农户,一般都有两到三孔窑洞,除了住人,专门有一孔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这窑洞从不生火,所以也称寒窑,确是存粮的上佳去处。放粮食的东西叫“桶儿”,用荆条编成,或圆或方,里边用牛粪与黄土和成的细泥抹平,干后光滑结实,听说还防虫。把粮食放在里边,阴凉干躁,经年不坏。我们的寒窑里,存放了全部的家当,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桶儿”,占了半个窑,几口缸里,腌着酸菜,地上,还堆着洋芋和红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1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88
17#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5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1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88
18#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55:2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洋芋和红薯应不应该算粮食,但在我们的食物中,它们却占了很大的比重。陕北的洋芋产量不高,可品质很好,皮薄肉白,又面又沙,可作主食,如洋芋擦擦,那是把洋芋擦成丝,裹上面来蒸,再蘸着蒜水来吃,倒也别有风味。也可做菜,炒片炒丝。记得有一年,我们有五六个月的时间断了油,每日吃的菜,就时水煮加盐。一天轮到我做饭,切好了一堆洋芋丝,却不想再用水去焯了,便把锅烧热,将洋芋丝倒下去,用锅铲狠翻,竟在干锅里把它炒熟,和干粮一起让送饭的带到山里去。同伴们收工回来,直嚷嚷今天的洋芋好吃,问我向谁家借的油。当我说了我的发明,众人叹息不已,一位同学的家里听说,赶忙寄来了一罐猪油,我们省吃俭用,又支撑了半年。

那年秋季,阴雨不断,陆陆续续下了近一个月,柴禾快没了,也磨不成面,只得每日烀一锅红薯,放在那儿,谁饿了就啃几口。红薯好吃,可连着几天只吃它,谁也受不了,胃里发酸不说,这东西滑肠,进得快也出得快,人一有便意,就得马上上厕所,夹都夹不住。

红薯分了很多,光煮着吃也不行,我们就想到了晾红薯干。把红薯煮熟了,切成片,撂到窑脑的石板上去晒,到半干不干的时候,最为好吃,有点像橡皮糖,有咬头,还甜。我们每日收了工,先去寻几块来嚼。插队时还能有零食吃,这是原来没想到的。

我们当年是一群十八九的小伙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农活耗体力,肚子里又没有油水,所以个个饭量惊人,还总觉得饿。人活着都是有理想有目标的,依着状况不同会有大小之分。说出来不怕人笑话,我那时对吃饭的企盼,超过了对理想的追求。在地里干活,眼睛却瞄着山路,就等着送饭的人出现,看到那个摇摇晃晃的人影,心里便欢呼起来,老镢也舞得带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1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88
19#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5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1

主题

7万

帖子

3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88
20#
 楼主| 发表于 2021-10-9 08:57:06 | 只看该作者
人们说陕北的饭养女不养男,此话可能有些道理,有的女生,眼看着胖了起来,但大部分男生,都干瘦干瘦的。我离开农村很长时间,还有人非常怜悯地对我说,你这娃身体太弱。

民以食为天,越穷的地方,人们对吃的欲望越强烈,这可能就是隔了这么多年,我还能对陕北的庄稼和饮食记忆深刻的原因。从不适应到适应,当年确实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改造”吧。那时的宣传,是把这种不适应,说成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影响的结果,是对城里的这帮洋学生进行“再教育”的理由之一。其实,知识青年们对陕北杂粮饮食的习惯,与其说是思想改造的结果,还不如说是对饥饿的一种服从。我后来到过关中农村,发觉那里的人们,对陕北艰苦生活的恐惧,甚至超过了北京城里来的学生,我才知道,这是生活环境与习惯使然,原本与什么阶级思想无关的。

时代在发展,陕北的生活也好了许多,吃糠咽菜逐渐成为了记忆。只是我有点弄不明白,如今城里人宣传的健康生活新概念,竟与当年陕北的苦日子多方契合,你看,居住在高原,每日上坡下坡,锻炼了腿脚,呼吸着新鲜空气,喝着山泉水,吃着粗纤维的杂粮,缺油少肉,基本素食,照理说已经是理想境界,可人们为什么觉得苦呢。恐怕没有人愿意回到过去,还是要争着往城里边奔,看来富贵时的想杂粮,和吃着杂粮想富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4 13:29 , Processed in 0.259015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