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杨七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风相送到瑶台》杨七芝文集2014马年新版1.2..

[复制链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17:2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七芝 于 2014-8-11 17:28 编辑
杨七芝 发表于 2014-8-11 17:08
009风雨三清翰墨缘4.迟 到 的 春 天   /散文
            去年冬至前的一个深夜,我在梦中被窗外淅淅沥沥 ...

    新春的爆竹刚打响,这个缺失得到了补偿,我先生从街上买回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他是位惜人爱才的好老师,我感激之余如获珍宝地读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仿佛自己进入了一个非常儒雅文明、善良美好的境界,尤觉乎童心再现,没有了烦恼,心情油然舒畅,使自己又想写文章了。有二位作家说过:写作是心灵的需要我没有见过世上有人爱上文学他会抛弃文学。我由衷感怀,心想这一定是人类的最高境界!哪知,这个问题被我先生否认了!于是我俩展开了讨论。
  
那是春节中,一个悠闲的日子里,正是细雨朦胧咋暖还寒时候,内心里隐隐感到涌动着一丝丝春天的气息。我俩面对窗外的冰溪河坐着,画案上摆放着三盆绿色的兰竹,事先沏好两杯三清茶,于品茶闲话中谈起:什么是文学?先生说:文学是人类的灵魂,也是每个人的灵魂。儒家、朱熹一生研究的是天、地、万物(包括人)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比如大自然的海啸、地震、雪灾、旱、涝等等都非理性的。那么人要检查现在,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这是理性。人要不断清理自己的非理性,尤其要用理性对照自己心灵上的非理性,包括贪污腐败、损人利己、祸国殃民。文学就是心灵上的镜子那么,文学在人类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为什么不是最高境界呢?我反问道。别急!让我慢慢告诉你,先生转身去给茶杯里添了热开水,又慢慢悠悠地说开了:比方说,文学艺术是美的体现,人可以通过欣赏与创作文学书画来洗涤自己的心灵,其中人格精神就是表现一个人的理性升华的境界。然而,文学并不是人类灵魂理性的最高境界,人类理性的最高境界是——在世界上叫哲学。在中国叫”“!我惊奇地喊了一声,赶快又咽声往下听,我亦趁热饮了一杯清香的好茶,只见杯间的茶汁比先前清淡了些,可幽幽的香气却扑鼻而来,不知是精神的力量还是茶香的作用,感觉到兴趣越发浓厚,真可谓品茶论道其乐无穷!……先生音色洪亮,底气十足,继续说:道与哲学是什么?通俗地说就是天、地、人包括万事万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总规律,当然包括社会。经典说:就是宇宙法则,举例说:人类社会历史上的兴、盛、衰、亡,一个人的生、老、病、死都是有规律和法则的。明白它就是明白了理性,就可以选择人生正确的道路,为祖国人民做好事,做贡献,成功地度过一生,达到胜利的彼岸。违反理性,听任个人的非理性,贪欲膨胀,利令智昏,就是走上了违背祖国人民愿望的邪路,那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毁掉自己的一生,死于非命!……”
一想到彼岸,那该有多远?道又有多难啊!转眼间我低头望见茶中热气腾腾的雾气上升了,恍惚中领悟到:道是看得着摸不到,想得到又深奥的东西吧,不容易一下子理解透彻的……“再讲下去!”这会是我催先生讲,几十年来我听他讲学问,除了受教育,吸取知识,增长智慧,便又是一种享受。他的性格虽如兰竹一样的清雅高洁与世无争,他的风格却有满腹经纶过目不忘的记忆力,生动思维高度概括的演讲力,敏锐洞察、宏观分析也有铿锵雄壮的声音。他的学者气质,在三清山基本上为省级以上干部及全国著名教授、作家、学者、新闻人物开讲道的学术报告,讲一次成功一次,让人们久久难忘!也为人民日报等大报专栏作家多次撰文报道。
       “就人的健康与生命来说,他又继续说:人应该遵循做到法本自然清心寡欲,修生养性,这乃是治病的最好良药。黄帝内经中有心是一身之君欲治病先治心的说法。春秋时期的老子、孔子、汉代的张良,都属于得了道之人。官职的高低、财富的多少都不是衡量得道的标准,而恰恰是一个人一生的思想、言行以什么为指导?留下那些功绩给祖国人民为标准。我听得目不转睛,脑子在深深地思考着……
对你的亲朋好友,传达天道、地道、为人之道,旋即,我先生又像聊家常一样平和婉言地说下去:成功的道路、失败的原因、经济发展的周期、市场变化的法则甚或健康人生的教训等等的法则天机……明白了这些道理就获益无穷、幸福一生。
      

良久···我的思绪还沉浸在先生那意味深长的道理中,不觉闻到一缕缕幽兰文竹的醒人清气,感叹那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孔子思想精髓,似乎自己也有同样清醒之感觉······
室内品茶论道,清茗飘香。此时,我抬眼往窗外,只见烟迷津渡,雾失楼台,于濛濛泷泷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彼岸·····


写于2009年正月初九
修改于三清山2013.3.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960
202#
发表于 2014-8-12 07:55:33 | 只看该作者
春节前夕喜事连,
瑞雪礼物奖励添,
春来再听夫论道,
最高境界在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6:5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七芝 于 2014-8-13 16:57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8-12 07:55
春节前夕喜事连,
瑞雪礼物奖励添,
春来再听夫论道,

眼前尽是好版主,
任劳任怨不怕暑;
秋风秋雨淅沥沥,
燕山凉意舒心腹。



1993年先生与我在讨论创作三清山全山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960
204#
发表于 2014-8-14 12:03:32 | 只看该作者
郎女双方皆俊才,
比肩作画美谈在,
同绘巨幅全山图,
携手同心齐拓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17:11:21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8-14 12:03
郎女双方皆俊才,
比肩作画美谈在,
同绘巨幅全山图,

开创未来实为难,
全无古贤前人展;
风霜雨雪秉烛夜,
高山流水自凭栏。

——答谢龙版赞美!
华年已过也,是花甲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4-8-18 17:5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七芝 于 2014-8-19 19:13 编辑

2000琴笛和鸣在三清

009风雨三清翰墨缘
5.三清山上度中秋    /散文

       白露已过,就是中秋佳节,我们中华民族特别重视这个传统的节日。月儿圆,象征着千家万户团聚的喜庆;桂子香,意味着花好月圆,千里共婵娟······

       多年来,我与先生时常在三清山上度中秋,即便免去了老来怕如火如荼的城市烦恼,在大自然中可以体察仙境般的清静幽雅,今年中秋就爱在山上度过。热情的山里老乡早早招呼着我们、请到他们家共赏中秋之乐,可是我们有自己的过节方法,则婉言谢绝了!
       此时的三清山南天门下的响波桥山庄(三清山管理局)住着的职工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剩下零零落落的职工值班,年轻人感到很委屈那是自然的,谁不想家共团圆?现在食堂大厅里二桌人会餐就算过中秋节啦!因为怕我们寂寞,管理员杨金福回家前、亲自关照小何姑娘、五点来请我们会餐过节。先生的心里感到很安慰,毕竟是自己十几年培养磨练出来的年轻人,尊师重教没有忘记。先生与我商量:我们拿几只碗打几个菜回家,笃悠悠地品茶饮酒赏月、不是更有诗情画意吗?我觉得蛮有意义呀!于是我们转辗上了几层石阶梯、来到食堂和范师傅商量,蔼然可亲的他立马帮我们打好了热气腾腾的佳肴:有当地人讲究中秋吃的“红烧方鸭块”、辣椒鱼块、五香牛肉片及先生最喜爱吃的13味猪蹄子,我特意要了炒素菜与下饭的榨菜,真是香喷喷美味馋人啊!刚刚走出门,就听到食堂内会餐的小青年喝醉酒在大声啷啷,乱作一团。难怪先生不愿意去会餐,缺少点高雅气氛,这个中秋节怎么过得好?
       我们不善于吃甜食月饼,即用苏打咸饼干替代,配上新煮的带壳花生、西瓜子及一小坛绍兴黄酒“女儿红”,依然很满足啦!有关女儿红的来历极有趣味!说是女儿一生下来,其父亲就酿成一坛酒埋在墙根深土处,等到女儿出嫁那天才挖出来作为陪嫁之一,陈酿置酒散发出难以忘却的令人欣喜的浓浓香气。“酒正酣时情正浓”,“女儿红”——代表着几千年越国人民酒文化的乡土风情;表达着作为父母亲对女儿的自小重视与宠爱(有家父亲曾经说过:四子无力,还不如女儿好);发挥着地域情怀对婚姻喜庆的热烈淳朴。有了这个蕴含古老美妙的民间醇酿传统,今天的中秋节我想一定过得分外精彩神韵!
       您瞧瞧!吊脚长廊的屋顶钴蓝色翘脚尖上、停着一对青鸟仰首在叽叽喳喳地对话;黄白色小花猫仰天躺在树下悠然自得;连一向不调皮的小白狗也高兴地围着柏树打圈寻找柏子果吃。尽管山里金秋冷得迟、院内的金桂银桂还未开足、但也能闻到氤氲的清香气;后院大鱼池旁的含笑树灌木群,18年来早已茁壮成长,那醉人的洁白剔透与沁人肺腑的馥郁、正在秋风中孤芳自赏,她那碧翠欲滴的小圆叶满载着旺盛的生命力。此刻,大自然的神韵与人间的灵气、惺惺相惜遥相呼应,似乎皆想领略到中秋明月的纯净洗礼······


       彼时,我与先生自得其乐,饭后在朱栏木雕的长廊周围散步、欣赏葳蕤花草们不亦乐乎!“长风万里送秋色,可以一醉酣高楼。”先生脱口地朗诵起酷爱的李白诗句。是啊!在这寂静无尘的三清山,享有青山绿水的环抱,相得益彰相敬如宾地拥有世外桃源的情侣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呀!
       亦然想到曾经的罹难:有些至亲至友的骤然冷漠、钱财的纠纷、瞒不在乎的离异,想那世态的炎凉、贪夺无厌得寸进尺、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后患······在大自然面前均显得身外之物微不足道了!因此,寻求法本自然、领悟道德传承,只有在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时、才能虚怀若谷渐行渐进。


       斯刻,我拿着笛、他捧着箫,倚栏远眺。仰望东边的象鼻峰,耐心地等待着月上中秋。那刻的响波桥西面高拔的“酒盏尖双峰”似一对忠贞不渝的恩爱夫妻、映照在日落余晖的灿烂里、插入云霄大朵大朵的银河中、凸显威武雄壮;金边的云层镶嵌、不断地变化着五彩缤纷的黄昏彩霞的壮美···她们都在吐露对阳光雨露的万般感恩。
须臾,落日褪尽,夜幕降临,秋风寒气吹向桥下一股股的“涓涓”溪水流泉、与天籁之声的“沙沙”松针轻音和弦······
       天际一片湛蓝,天地一派迎合,淡黄的月亮从“东坳”冉冉升起、渐渐圆润。我们的古曲“妆台秋思”也悠悠吟奏,正合初唐四杰——扬州才子“张若虚”的诗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冉冉碧波千万里,何处春江不月明···今夜谁家扁舟子,何处相思月明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常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笛箫和鸣慢慢呼唤心田的美意,浮云消失,只见天空中明月当空,亲和妩媚;那碧海丹心的无限惊轮是如此地淡定释然,嫣然微笑,让人从心底里、顿觉平和宁静······
       陪着山里中秋的月、中秋的夜,古今萦回传媒、一年一度花好月圆、幸福美满。我们的音乐声声传到天上人间,山下的老百姓以为演戏的来了,从几里外的村子纷纷赶来看热闹······
       “吹箫引凤”,我们一直吹到月上东山、月挂南天门,依然不舍得离去。多么美妙的心灵之约,多么流连忘返的真诚,多么久别重逢的中秋团圆美好啊!
       这博大精深的大自然与漫长人世界的岁岁月月,永远拥有一个明亮的中秋月,泻下一片银光金桂,慰给家家户户和睦圆满的吉祥;赋予我们、赋予全球,只有她才是永远不变的温存冷静与和蔼可亲,让人美不胜收、遐思万千······


       夜深深天蓝蓝,月明明分外柔静,先生鼓励我唱一曲他填写的昆剧词:“何处望玉京?满眼风光在三清。千古沧桑多变幻,悠悠。乾坤无几,起风云。松涛合泉鸣,九天朗月水龙吟。苦海茫茫,缘底是?猛醒!留取丹青照三清。”


                                撰写于2005中秋三清山响波桥
                               修改于2014.8.18.冰溪河画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960
207#
发表于 2014-8-19 11:06:35 | 只看该作者
中秋佳节好意境,
笛箫合奏向天鸣,
自编自吟自歌唱,
夫妻和谐润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585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954
208#
发表于 2014-8-21 15:37:33 | 只看该作者
金火鸟 发表于 2014-8-2 16:36
历尽坎坷,笔耕不辍,师法自然,勤奋创作,收获丰厚,知青楷模。

这几句话写得太好了!高度概括,言简意赅,深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144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429
209#
发表于 2014-8-22 08:44:22 | 只看该作者
孙伯江 发表于 2014-8-21 15:37
这几句话写得太好了!高度概括,言简意赅,深有同感。

谢谢!祝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162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566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17:15:13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8-19 11:06
中秋佳节好意境,
笛箫合奏向天鸣,
自编自吟自歌唱,

情趣盎然在感同,
陌路相逢也信忠;
此地笔耕多修炼,
诸位才气当为兄。

谢谢龙版点评。
请看一下您的消息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6 12:08 , Processed in 0.210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