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少立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延安甘谷驿后苏家沟知青点

[复制链接]

30

主题

627

帖子

19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7
2131#
发表于 2023-2-13 16:1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27

帖子

19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7
2132#
发表于 2023-2-13 16:1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27

帖子

19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7
2133#
发表于 2023-2-13 16:1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27

帖子

19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7
2134#
发表于 2023-2-13 16:17:27 | 只看该作者
下午,满载学生的绿皮列车缓缓驶离北京站向南开去,从那一刻起我们的身份就变成了知青,在车上每人发了面包和肉肠,火车在郑州转向西开,到潼关附近车外都是沟壑,车下有农村的孩子好奇地看着这一车学生,大家有向车下扔面包和糖果的,列车到了西安就掉头向北驶去,到了铜川再往北就没有铁路了,我们在铜川火车站呆了一晚上,第二天天不亮一辆辆带棚子的大卡车拉着我们向北开去,一路总觉得车在爬坡,实际我们已在黄土高原的梁脊上行驶,黑暗中看见一排排弯弯曲曲高低起伏的火把,这是陕北老乡在欢迎北京知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27

帖子

19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7
2135#
发表于 2023-2-13 16:18:24 | 只看该作者
九十年代我到铜川办事,和铜川耀州窑博物馆的同事说起插队时在铜川的那天早上,摸黑起来,在铜川中学领早餐,饼子夹牛肉,一人两个。耀州窑博物馆的副馆长说,“我就是那个发饼子的”。世界很大,也很小。

领饼子的那天是1969年1月9号,当天下午咱们就到了延安。(兵马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27

帖子

19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7
2136#
发表于 2023-2-13 16:19:09 | 只看该作者
在铜川发饼子夹牛肉还真想不起来了,到了延安一个中学晚饭吃的好像是炖肉,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大家分别坐上卡车向各个公社开去,咱们的行李被拉到甘谷驿公社大院,大队长拉着双轮木板车来公社接我们,公社到后苏家沟声称15华里,到村里天已经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27

帖子

19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7
2137#
发表于 2023-2-13 16:19:46 | 只看该作者
到了村里就住在了朱启发家的旁边儿那个窑洞,我们一直住到走。晚上,马世生作为大队派给咱们的厨师做了一锅面条和蒸馍,当时大家肚子里都有油水儿,谁也没去吃,结果都被马世生他们几个人给拿家去了。还给了他们面包,水果糖。(村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27

帖子

19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7
2138#
发表于 2023-2-13 16:20:19 | 只看该作者
迎接我们的有薛宝才,大队长,朱启发,杨增怀,杏儿,乔随子,杨思张,马振岗。(村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27

帖子

19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7
2139#
发表于 2023-2-13 16:21:0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天住的窑洞旁边还有一个小窑洞,作为厨房用,薛宝财母亲为咱们做饭,后来男女生分餐了,你们去二队后我和永琪搬到朱启发家南边的新窑,后来老博也过一队了,当天晚上做了一锅面汤,把分给咱们的白面用了不少,咱们谁都没吃,之后才知道白面的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627

帖子

19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97
2140#
发表于 2023-2-13 16:21:52 | 只看该作者
咱们走的那天北京站特别乱,车上车下全是人,车厢里先来的同学早已坐满了,也分不出哪班的了。大多数同学都是头靠头,肩挨肩的探出车窗外,将手努力伸向自己的亲人,含着眼泪听着亲人们的不断叮嘱。有个叫“许木匠”的老兄特别活跃,上蹿下跳,到处问同学们认识不认识他,还拿报纸包了块儿“镢头头”,号称要花了谁谁。大约十点来钟,随着火车汽笛一声低鸣,列车缓缓启动,同学们簇拥在车窗前,纷纷向窗外的亲人们招手,再见声、哭喊声响成一片,那阵势至今难忘。(梁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4-19 14:28 , Processed in 1.1076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