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分享】萧军的文学世界(转帖)

[复制链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561
27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8:27:38 | 只看该作者
  经过他们“顽强地、不懈地努力和斗争”,没过多久,在1938年6月2日这天的《民国日报》上,刊载出了王蓬秋刊登的“小女德芬于本年5月30日已与萧军君订婚,因国难时期一切从简,祈诸亲友见谅是幸。”的订婚启事。
    从此后,他们相依相偎、携手走在了漫漫人生风雨路上。他们先从兰州到西安,从西安又辗转达到成都,然后又从重庆赴延安。又先后到过张家口、齐齐哈尔、哈尔滨和佳木斯、富拉尔基等地。后又来到沈阳、抚顺,最后定居在了北京。他们的足迹可以看出是从西北到西南、又从西南到了东北,其间的艰难困苦是可想而知。当然生活中的苦和难还算不了什么。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心灵上的苦,一次次暴风骤雨般的政治运动,并没有将他们淋垮,而是历难弥坚。文革中,身陷囹圄的萧军冒着生命危险传出一封信给他的孩子们,信是这样写的:“好好关心你们的母亲!她的身体多病,又没经过什么风浪的折磨,她天真的犹如一个孩子!……她是这世界上唯一能谅解我的人。尽管我们思想常难一致;我们的生活习惯、为人作风———各不相同,但我们却是不可分解的一对!”即使红卫兵将萧军、老舍、端木蕻良等人进行了殴打,甚至把萧军的背心打的嵌进肉里,他都没有想到自杀、想到死,因为他的心里装着他的妻子、儿女,因为他对他们充满了深深的爱恋,他怎舍得离开他们呢?因为这是一种巨大无比的力量支撑着他,可以使人度过一切艰难困苦。相关链接
名作家萧军先后有过3位妻子,王德芬便是萧军的第三位妻子。抗战时期,王德芬父亲运用文艺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组织了一个家庭剧团———“王家兄妹小剧团”,排练抗日剧目《放下你的鞭子》。在兰州颇有名气。大姐王德谦扮演剧中的观众女学生,大儿子王德彰扮演卖艺的老头,妹妹王德芬扮演老头的女儿香姐,弟弟王德威扮演打鼓的小伙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561
27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8:2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561
27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8:2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拥抱快乐 于 2015-11-28 08:31 编辑

                       萧军在“文革”中的遭遇
                                                                                                                                      王德芬 /  作
    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后,从六月二十二日萧军参加了北京市文化局的政治运动。七月二十三日上午在批斗文化局局长赵鼎新的大会上,主持大会的现役军人薛焕文上校,在作报告时提到赵鼎新网罗包庇了一批“牛鬼蛇神”,被点名的一些老作家、老艺人、老干部都一一站了起来。突然,萧军听到也叫了他的名字,虽然出乎意料,但却沉着冷静地坐着没有站起来,因为他认为自己根本不是什么“牛鬼蛇神”,而是一个响当当的革命作家,不能随便站起来,混淆是非!在薛焕文的鼓动下,到会的五百多人中,有很多人站起来甚至登上了椅子对着萧军吼叫道:“站起来!站起来!”想以人多势众威胁他屈服。萧军扇着扇子笑眯眯地说:“我不是牛鬼蛇神,干嘛站起来?”革委会主任葛献挺走到萧军身边悄悄地说:“你就站一下嘛!”是劝他“好汉不吃眼前亏”。萧军斩钉截铁地说:“头可断,不能站!你不懂!”人们再怎么吼叫,他也不起,仍然坐着,处境尴尬的薛焕文只好说:“萧军是反党老手,他跑不了,以后再说,继续开会……”算是自己下了“台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561
27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8:31:38 | 只看该作者
散会以后萧军往外走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后面嚷着:“别让萧军跑了!”萧军故意回头看了一眼,放慢了脚步,看看谁敢来拦他?结果没有一个人敢来拦他,只是不停地叫嚣,因为人们都知道萧军会武功,身体特别健壮,遇到敌对场合显得杀气腾腾,一股子凛然正气足以震慑住歪风邪气!
    那时,很久没有听到毛泽东主席的消息了,忽然从报纸上看到毛主席七月十六日畅游长江的照片,毛主席站在船头上穿着睡衣挥着手。萧军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为了向毛主席问候,也为了避免自己会发生意外,特意将毛主席在一九四二年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写给萧军的十封亲笔信、一本《鲁迅研究丛刊》第一辑和全部十二期《文艺月报》,作为礼物于七月三十一日派长子萧鸣送到了中南海毛泽东主席处,传达室给了收条,也就放了心。
八月十六日下午,文化局干部金和曾、曾伯融、朱行言,张觉非和四名外来的红卫兵斗争了萧军,他们对萧军拳打脚踢,萧军看那几个都是十几岁的中学生,都和自己的儿女一般大小,没忍心反抗,但事后立即给革委会写了“抗议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561
27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8:32:24 | 只看该作者
八月二十三日中午,萧军回家吃午饭时告诉家里人,文化局当权者找来工人强迫他从今往后每天劳动半天作为惩罚,被他拒绝了,下午去上班也许会出事,如果他晚上没回来不必去找他。下午离家时他带走了面包和一行军壶白开水,做好了准备。
    下午,文化局造反派找来了十几个女八中的红卫兵,怂恿她们将萧军按倒在地又踢又打,因为都是十四五岁的学生,他仍然没反抗,忍受了侮辱。接着她们又给萧军脖子上挂了几块黑色的大牌子,上面写着“老牌反党分子萧军”“反动文人萧军”“反动作家萧军”“反革命分子萧军”,名字上画了大红叉。萧军的头发也被剪得参差错落成了“阴阳头”,吃饭上厕所都有人押着失去了自由。下午四点多钟,北京市文化局和市文联的一些老作家、老艺人、老干部,有萧军、老舍、骆宾基、端木蕻良、荀慧生、白云生、侯喜瑞、顾森柏、方华、郝成、陈天戈、王诚可、赵鼎新、张梦庚、曾伯融、苏辛群、季明、张国础、商白苇、金紫光、王松生、张增年、宋海波、张治、张季纯、田兰、江风等男男女女共二十九人,他们被赶上了两辆大卡车,拉到了东城区国子监文庙的院子里,在焚烧着大批珍贵京剧戏装的大火堆前,被勒令跪在周围,头杵地,挨了三个多小时毒打。打手们以北京印刷学校的学生为主,都是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约有二百多人,分成几十人一批,轮番用戏台上用的道具:木刀、竹剑、长枪、藤条、金瓜锤……以及他们腰间系的皮带,使出最大的力气,不停地毒打着这些文艺界手无寸铁毫无反抗力的人们。萧军弯腰伏地听到旁边有熟悉的声音在吆喝:“荀慧生是资产阶级臭权威,每月工资三百三十元,打他个三百三!”于是荀慧生身上挨打挨得更重了!又听到:“萧军在延安的时候就反党,是老牌反党分子,老顽固,使劲打!”于是萧军头上背上又多挨了重重的几十下,背心嵌进了肉里,黏在了一起,实心的金瓜锤打得他痛彻肺腑,几乎要背过气去。按萧军平时的性格和他练就的武功,这种侮辱根本是不能忍受的,但是他考虑到如果自己一动手反击,肯定尸横一片,可这二十八个同伴也就全完了,一个也活不了!自己也会寡不敌众当场毙命,每个月一百一十元生活费也就没有了,孩子们还小,怎么生活下去呢?想到这,只有咬紧牙关忍了!使他吃惊的是这挨打的受难者居然没有一个告饶的,连哼一声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561
27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8:33:10 | 只看该作者
天已黑了,红卫兵们打人也打累了,挨打的人又被赶上了卡车送回了文化局,人们都被释放回家了,只有萧军一个人被禁闭在传达室隔壁一间小屋里罚站,不给水喝更不给饭吃,他终于晕倒了……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时,忽然听到长子萧鸣和女儿萧耘被喝斥毒打的声音,那是他们被骗到文化局,却不见父亲踪影,文化局的造反派张斌、牛文等人和动员来的红卫兵正在殴打和推搡他们,萧耘因上前护卫哥哥,被红卫兵的皮带铜环打破了额头,鲜血浸透了衣裳,萧鸣被五花大绑扔上了一辆卡车拉走了,不知去向。萧耘逃了出去,跑到国务院接待站状告文化局实施武斗……
    萧军一直被关押在文化局,到九月二十八日才被释放回家,全家才得团聚,国庆节后仍回文化局羁押,继续接受审查。
    从八月二十五日开始,我家被市劳动局技工学校(我的工作单位)、日坛中学、第四女中、河北北京中学、农机学院的红卫兵,文化局、第一清洁车厂(萧鸣的工作单位)的职工抄家七次,我家全部贵重的文物、字画、萧军的文稿等珍贵资料、几千册图书、硬木家具……都被抄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561
27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08:33:5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租住的四间屋子,萧军的卧室、写作室不久即被街道主任车淑英霸占了,屋内的家具、衣物、用品也被居委会没收拍卖了,还封了一间不让住了。老少三代人十几口子挤住在一间屋子里,没了回旋余地。
    为了八月二十三日国子监大武斗事件和八月二十五日开始被抄家,萧军作诗为志。
                              国子监
                 烈火堆边喊“打”声!声声入肉地天惊!
                 藤条皮带翻空舞;棍棒刀枪闪有风。
                 俯伏老翁呈瘦脊;恐惶妇女裂褫裎。
                “英雄”猛士多年少,袒露臂章耀眼红。

                        家破人离·并叙
    1966年8月23日,我在文庙被大武斗后,即囚押于北京市文化局后院黑窝中。一天,孩子们来探视,秘密告诉我,8月25日家中诸物已被抄没殆尽矣!屋子也被封闭了两间,妈妈被抓走,不知去向了……夜深难入睡,口占此律以志之耳。
                 家破人离燕覆巢,漫漫长夜坐迢迢。
                 难分石玉昆冈火;一混鱼龙怒海潮!
                 信许丹心托日月;敢将四体试兵刀。
                 虫沙劫历斑斑在,生死荣枯余“弁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561
27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2:3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拥抱快乐 于 2015-11-28 12:44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561
27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2:33: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拥抱快乐 于 2015-11-28 12:45 编辑

             父女如影
                  
—我与萧军的父女情
                        
作者:鲍旭东
    如果说,没有父亲的童年,人生是不圆满的,那么,我的人生就是不圆满的--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父亲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过一天。
    如果说,不能亲自教养女儿的父亲,心中是有缺憾的, 那么,我的父亲心中是有缺憾的—他一生中从未听我叫过他一声“父亲”。
    这一切只因为我的父亲虽然是文坛宿将、“拼命三郎”萧军,但是我的生母却不是他的夫人王德芬,而是另有其人,一位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知识女性。
    我原来的名字叫张萧鹰,是萧军的亲生女儿,1953年出生在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561
28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2:3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拥抱快乐 于 2015-11-28 12:46 编辑

  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种种原因,使我一直生活在父母亲手制造的影子后面,不仅在萧军子女的名单中找不到,甚至不为父母双方亲朋好友所知。
    对我因此而受到的伤害,父亲萧军很内疚,当年他曾经几次不无伤感地对我说:“……他们(指他的其他子女)都在我身边,只是苦了你一个人在外面……”
    如今,父亲已经带着那份缺憾永远地离去了;我也早已走过不圆满的童年,心灵的伤痕随着岁月的打磨,已经结痂,化成了我最不肯触碰的记忆。
   纵观父亲萧军多磨难的一生,承受的痛苦远远多于欢乐,更谈不上享乐。他的一生是坦荡、磊落、真实、正直、不可扭曲的一生。而坦荡磊落的人生,是用不着遮掩或粉饰的。我认为,只有真正有血有肉、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的萧军,才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才会获得读者由衷的热爱和尊重。
    在萧军已经离去22年后的今天,仍旧有许多人在关注着他,关注他的作品。有人说,“萧军是一部大书,书中蚀刻下许多历史的痕迹,对研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心灵史无疑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价值,因为他是苦难中国的见证人……”我认为,这部书的内容首先得够真实。
    所以,能够如实地把我和父亲萧军的故事告诉世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首先是对父亲未了心愿的补偿。他生前多次对我说过:“你对谁、在任何场合都可以说,你是我的女儿……”--可见他并不想隐瞒事实。
    更重要的是替父亲将一段真实的人生写照奉献给世人,避免以后出现以讹传讹的不实之词以及难以查证的疑团--那将会损害萧军的形象,伤害读者的感情。因为,作为文坛斗士,萧军不只属于他的家人,他更该属于他热爱的祖国和人民、属于热爱他的读者们。
   能够展现一段真实的历史事实,既是对作家、对读者、对历史及所有当事人的尊重,也是身为子女者及所有当事人、知情者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5 22:44 , Processed in 0.136008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