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雷区》有说是儿童版《拆弹部队》
战争之下没有强者——我看《拆弹部队》~陆无为
在人们疯看《阿凡达》的时候,我翻出了2008年的《拆弹部队》。
一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夺尽眼球后挺进“金球奖”,奥斯卡风向标里《拆弹部队》有实力给卡梅隆造成麻烦?
二是《拆弹部队》导演是卡梅隆前妻凯瑟琳·毕格罗,曾执导《K-19:寡妇制造者》,擅长男人戏战争戏,什么惊喜?
三是《拆弹部队》获美国制片人协会和影评人协会的高度好评,如此打动专业领域的老爷们?
影片英文名《Hurt Locker》,指拆弹防护服。直接译成《拆弹部队》感觉不妥,像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片,其实它更像一个独立电影。不如直译《拆弹服》,给人遐想同时不会给影片打上标签。
B连拆弹小组三个人组成,一次任务中他们牺牲了拆弹队长,于是影片主角詹姆斯加入了进来。他根本不遵守作业程序,总是单枪匹马的去拆除炸弹,甚至脱掉拆弹服。但偏偏是这个不畏惧自我死亡的人,却被他人的死亡所触动着,包括美军战友和伊拉克人,这些人的死影响着他的心理和行为。
打一场不知道该和谁打的战争,这一切都让他有些不知所措,貌似虚幻的战场上,战友们的伤亡却是实实在在的。于是在影片的结尾,回到祖国的他选择重返伊拉克,“那里更需要拆弹人员来避免战友的生命受到威胁”。真正的伊拉克战场,到处是胆战心惊的美军士兵和蚂蚁一样的伊拉克人。身处战争之中,大家都是弱者,双方的任何一个小小冲突,就足以碾碎他们。
没有紧凑的叙事和迭起的高潮,但却真实的让我窒息。导演貌似冷眼旁观的态度,却难以掩藏她那颗反战的心。
片段一:前任拆弹者之死
影片一开始,由大名鼎鼎的盖·皮尔斯所饰演的拆弹专家出场了,这个主演了《时间机器》、《记忆碎片》的名演员几乎把我欺骗了,大英雄肯定百战不死,最后拯救了战友拯救了人民拯救了国家拯救了世界然后抱得美人归。然而,几分钟后,拆弹失败,皮尔斯挂了。她严正的声明,面对战争谁都是弱者,没有不死的兰博,包括“按道理”应该不死的明星。
片段二:奖金猎人之死
詹姆斯的拆弹小队在一次任务之后,遇上了四个伊拉克打扮的英国人,他们的工作是按照扑克通缉令来抓人。他们装备有能打下直升机的大狙;他们对赏金非常重视,姑且叫奖金猎人吧,奖金猎人居然是主演《辛德勒名单》的拉尔夫·范恩斯饰演,彪悍装扮,手中巴雷特酷死一大片,可是,几分钟后,范恩斯大帝就被伊拉克人一枪狙中心脏,壮烈的完成客串历程。
片段三:上校医官之死
要求一起去体验生活。结果很不幸,一枚土质炸弹要了上校的命。上一分钟还在一起吹牛打赌侃大山。战争,就是这样。
片段四:“贝克汉姆”之死
詹姆斯常在军营附近买DVD,于是和一个名叫贝克汉姆的卖DVD的孩子熟识了,当突袭一个炸弹制造窝点发现了“贝克汉姆”的尸体,肚子里塞满了炸药。同车的军士劝他不一定是“贝克汉姆”,“伊拉克人长得都一样,谁能分得清?”多少天后,当贝克汉姆再次出现在军营门口的时候,詹姆斯迷茫了,但充做尸体炸弹的孩子是真实的,下一个不是贝克汉姆?
片段五:“人体炸弹”之死
一个伊拉克大叔不想做“人体炸弹”,央求美军拯救他,留给詹姆斯只有两分钟,争分夺秒推向高潮。但时间到了,伊拉克大叔被炸成粉末。詹姆斯被气浪掀翻在地,看到了天上的风筝,那般鲜艳,那般自由。面对惨淡的事实,我们都是弱者。
片段六、片段七:
詹姆斯撤离,伊拉克孩子们跟着悍马吉普狂扔石头;詹姆斯重返伊拉克战场。这两个片段的交相呼应让我感到绝望,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双方都是牺牲者,都被一个叫“战争”的魔咒驱使着,即使走得再远,终难逃被碾碎的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