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南,我的情 【转帖】

[复制链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779
311#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6:49:53 | 只看该作者
修理棕绷是件技术活,捻丝成绳,经纬相织,张驰有度,木榫固定。如果是精心修理,一天(八小时)能够修好一张床就不错了。随着人民生活习惯和质量的不断变化,这声“阿有坏格棕绷修伐,阿有坏格藤绷修伐!”的呼叫声,或许将永远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779
312#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6:50:30 | 只看该作者
磨剪刀
削刀~~~磨剪刀!这个是阿拉小辰光听到最多个吆喝之一。随着一声声的吆喝,可以看见磨刀师傅在里弄、新村里穿来穿去的身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779
313#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6:51:15 | 只看该作者
那个时候,磨剪刀的通常都是有把年纪的老师傅,磨剪刀匠的行头较为简单,肩挑一条长凳,一头固定两块磨刀石,一块用于粗磨,一块用于细磨,凳腿上还绑着个水铁罐。凳子的另一头则绑着坐垫,还挂有一只藤包,里面装一些简单的工具,小锤子、钢铲、水刷、水布等等。磨剪刀匠时常走街串巷,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拉着长腔吆喝“削刀~~~磨剪刀。往往一嗓子,半条弄堂都听得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779
314#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6:51:53 | 只看该作者

在那一声“削刀~~~磨剪刀”从弄堂里穿进穿出的时候,常常会有小小恶作剧的孩童齐


声地跟一句:“奶油——鸡蛋糕”,倒也是非常押韵而且朗朗上口。但是要问这奶油鸡


蛋糕和削刀磨剪刀有啥子关系?大家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和修棕绷一样,随着生活的改善,过去时常回荡在里弄旧巷的这声吆喝也已经渐渐的淡



出了我们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779
315#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6:53:11 | 只看该作者
[tr][/tr]
修鞋
过去的修鞋和现在的是截然不同的。现在修的对象是皮鞋,不外乎开线、脱胶、上光,换跟;过去几乎都是布鞋。布鞋最容易坏的就是鞋面的脚拇指部分,自己补确实不易;鞋匠以其专用工具用一块黑皮就把洞补上了,而且往往做到左右对称。也有的干脆让鞋匠在新鞋的头部全部用黑皮包上,真正的防患于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779
316#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6:53:55 | 只看该作者
布鞋另一个易坏的就是布底,没关系,让鞋匠打个“掌子”:有的是针对后跟局部的月牙形的,有的是整个后跟的“后掌”,当然还有“前后掌”。 “掌子”的材料多数是各种车轮的橡胶外胎,通称“汽车底”,还有一种约为3、4mm厚的淡鸭蛋青颜色的硬皮,算高档些的,但至今还不明白这是那种动物的皮,这么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779
317#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6:54:38 | 只看该作者
补锅
随着风箱的拉动,炉火越来越旺,炉中小坩埚里的铁全部熔化成了红红的铁水。左手用东西在铁锅已清理好的漏洞下方顶住,右手从小坩埚里舀一勺铁水,倒在漏洞处,随即用一个圆柱状的东西一压,一阵青烟后,铁水凝固,漏洞补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779
318#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6:56:35 | 只看该作者
箍桶
昔日的上海人家里,谁家没有几个大大小小的木桶、木盆;用的久了,木底、木壁会烂、金属箍圈也会蚀断。修理时,师傅将木桶木盆全部拆散,从他的担子里挑一块合适的木头,锯、刨以后,大小形状和坏的那块完全一致的一块木料加工完毕;拼装、上箍,修好了。整个过程没有测量,没有计算,全凭师傅的眼光和经验。换箍圈当然简单多了。



    而箍桶师傅的吆喝声,常极其独特:“箍……”拖得很长,腮帮子鼓得圆圆的,最后爆破式的发出极响的“桶”声,现在还记得清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779
319#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6:57:19 | 只看该作者
篾匠
竹器:淘米的淘篓、买菜的篮子,晒东西的竹筛等是老上海人的生活必需品;所以那时走街串巷的篾匠比较多。他们的担子里一般有各种篾条,到时候选一种,稍微刮一刮,粗细合适了,就开始动手修了。那篾条穿进去、抽出来,他们粗超的手是那样的灵巧。修好的部分除了颜色以外,与原来别无二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779
320#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6:58:06 | 只看该作者
修磨(或叫“汏磨”)
有磨的人家不多,但多数人家都要用,特别是春节前磨水磨糯米粉,这时候磨的主人是不吝出借的,所以它的利用率是蛮高的。一盘磨,用到一定时候,磨盘和磨头接触面上高低不平的“磨道”就会磨损。修磨,就是用凿子将两个面上的“磨道”恢复应有的高低不平,当然“磨道”的走向是有讲究的。



    修磨的师傅绝大多数就是附近农村的石匠,修磨对他们只是“小菜一碟”,通常在春节前到上海挣点过年钱。修磨还有一项是更换磨心:固定在磨盘中心的轴。磨心磨损了,磨头很容易脱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7 23:31 , Processed in 0.20201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