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百零五、
我娘家的弄堂,南京西路马路的斜东对面,有一条宽阔、四通八达的大弄堂。这条弄堂内有多幢大楼,是上海上层人士居住的地方。其中有一幢大楼名称为华业大楼,是众多演艺界、体育界明星,科技界、文化界人士居住的高层建筑。
在50、60年代,上海的高层建筑微乎其微,稀奇罕见。除了南京西路上的国际饭店24层外,以及南京东路上的四大公司,包括先施、(今时装公司)永安、(今永安百货)新新、(今食品公司)、大新(今中百公司),是上海滩上,十里洋场有名气的高楼建筑。除此之外,南京西路上的华业大楼虽然藏在一条大弄堂中,但也小有名气。
在百货公司内,一般附设有旅馆、游乐场、影戏院、跳舞厅、茶室等等,永安公司附设的大东舞厅,开创了商业与娱乐结合的先例。这家舞厅也是上海首先挂出 “舞厅”招牌的。于是,“到公司去”,成为上海人外出游玩、娱乐的代名词。到了夏天,南京路上的永安、先施等公司的游乐场就搬到了楼顶,号称“屋顶花园”。这是那时代上海人对四大公司的崇尚以及表现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我小学时代,班级中有一位女同学,她便居住在华业大楼之内,她的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演员。她身材苗条,脸蛋标致,是一位很漂亮的小女生。
那条大弄堂的东面是众多外国人建造的房子群落,街面作为商铺,有棉花胎商店,我上山下乡的时候,我的妈妈在那家商铺中为我购置床上用品;有蜜饯零食店,我的妈妈曾经在那家商铺中为我准备很多好吃的零食;有皮鞋店,我的妈妈曾经在那家商铺中为我购置我爱穿的黑色丁字形牛皮皮鞋;还有一家中型酒店,我的妈妈曾经带着我与我的大阿姨、大阿姨的儿子共进午餐,那糖醋黄鱼的美味,我至今还记得;再往东便是位于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十字路口,坐西朝东的平安电影院,我的妈妈曾经带着我与大哥、三哥观看过《红楼梦》,《追鱼》,《野火春风斗古城》,《秘密图纸》等故事片电影。
平安电影院的马路对面,也就是位于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十字路口,坐东朝西的是五开间门面的高档陶瓷商店;商店东隔壁又有一条大弄堂,这条弄堂内的建筑同样上档次,我小学时代的一个女同学也曾经居住于此;大弄堂东隔壁是上海滩上一个两开间门面,名气乓乓响的蓝棠皮鞋店,是上海滩上有名气的女鞋鞋店,那些名人,明星,文艺界人士都会光顾于此;再往东,大型日用品商店、百货商店、妇女用品商店、西药房、文具店、各品牌的皮鞋店,应有尽有......
我小时候所居住的弄堂东隔壁不知是上海第三加油站还是第四加油站,我已经无从考证;记得还是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忽然听见弄堂外面一声巨响,在家的人全部蹦出家门,从弄堂转弯处直奔弄堂口,只见南京西路上的加油站内火光冲天,火势蔓延到了马路上,吓得我们心惊肉跳,全身乱抖。那是加油站内有人把香烟屁股丢到了下面的汽油库内,引发的火灾。人们全都拿着水盆、木盆、提桶,杀出弄堂,赶去救火。人们立刻见到有救火车赶到现场,时间不多,很快扑灭了火焰。好在火情并不太严重,消防人员及时赶到,迅速完成了救火的任务。弄人吓出一声冷汗,幸亏没有造成大祸,这是我还记忆犹新的一件几十年前的往事,所以人们常说“加油站内严禁吸烟是必要的规则,水火无情,没人可以幸免。”这是千真万确的。
加油站东隔壁是一家名为白玫瑰的高档理发店,进入理发的人士大多都是有钱的成功人士,那店铺的消费与南京西路上南京理发公司的档次是同级的,属于高消费店铺。一般的上海小市民都往陕西北路上几家大众理发店剃头消费的。
白玫瑰理发店东隔壁有各家皮鞋店、百货店;在位于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十字路口北侧,也就是平安电影院的马路对面便是三开间门面的水果店,有四季新鲜水果出售,遇上价廉物美的时令鲜果,总会有像龙飞凤舞的队伍,排队购买。每年夏天,我的妈妈会让我去排队购买西瓜,这是惯例;水果店的东对面是一家名为泰兴,四开间门面的食品店,内中各种糖果、干货、糕饼、蜜饯、零食应有尽有,是我儿时喜欢光顾的商店;食品店东隔壁又是一条大弄堂,大弄堂通向时应菜场,时应菜场那儿是众多石库门建筑的房子,我小学时代有女同学居住在那儿。
大弄堂东隔壁是一个名为富丽,两开间门面的绸布商店。那时代我们的单衣裤、棉衣、外衣、睡衣裤、衬衫、裙子的布料大多是妈妈在此为我们筹划购买完成的;南京西路江宁路上也有一个布店,妈妈偶尔也去那儿为我们兄妹几个完成节约制作服饰的选料步骤、程序。
南京西路上还有各种商店,譬如童装店、照相店、文具店、皮鞋店等等商店;南京西路江宁路上的静安区体育中心,原本名为新成俱乐部。内有各种赛事活动的表演、展示,有室内游泳池,有新成溜冰场,有中国象棋训练基地。我的三哥曾经是中国象棋区队的主力队员,在那儿度过了训练时光。
我们小时候都在南京西路陕西北路丁字路口往北方向一带区域的地方活动,这陕西北路一带区域有生活的全套配置。有众多的早餐、点心店,汤团店,糕团店,馄饨店,生煎馒头店,大饼油条店,赤豆汤、绿豆汤、糖芋艿、糖莲藕等杂食点心店等等;光糕团店的品种就有十几种之多,有赤豆糕、黄松糕、方糕、定胜糕、薄荷糕、寿桃、红团、双酿团、豆沙团、芝麻团、条头糕、年糕、糖年糕、蜜糕、酒酿、豆沙大包、水晶大包、鲜肉大包、老虎脚爪等等,应有尽有;那生煎馒头店,每天早晨与下午都会有拥挤的人群排队购买,生煎馒头内一包鲜汤卤汁,那好吃的滋味简直难以形容,吃了还想吃,令人难忘;还有一个名为时应菜场,文革后改名为陕北菜场;还有两家粮食店,销售大米、面粉、面条、馄饨皮、饺子皮等加工的面制品。北面一家名为绿槽坊,那西墙上有用绿色大字标明“绿槽坊”的字样,那墙面砖的色彩也是带有绿色的色彩。南面一家名为“红槽坊”,红槽坊内另有油盐酱醋的销售,西墙上有用醒目的红色大字标明红槽坊的字样,西墙的北面墙上的上方并有用醒目的黑色字体,写有“酱园”两个大字,那墙面砖的色彩是红色的;还有多家各种南北杂货店;还有一家虽然设备简陋,天花板上看得见天空,但特显特色的店铺,那是一家专门制作高庄馒头的平民饮食店。小时候,我记得那高庄馒头发酵得松软美观,形状大而白,居然感觉口感很好,味美可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