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蓝宝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家的小宝宝(不定期添加)

[复制链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09:00:43 | 只看该作者
二百零三、
    在宝宝继续做课外作业的时候,宝宝又拿出一个新的玩具给我看。


    “这是我的班主任老师送给我的礼物。”宝宝告诉我。
    “宝宝,老师怎么会送给你礼物的?”我问宝宝。
    “妈妈送了我们老师一个女性礼品,老师送了我这智力玩具。”


    这礼物是一个古典智益玩具,是浙江大圣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智力玩具。


    这是一个解环、卸环的游戏。一个金属U型支架上有九个金属环,游戏最终的成功结果是能够将这九个金属环从金属U型支架上卸下,也能将这卸下的九个金属环重新套入金属U型支架上。这样以此类推,周而复始,玩动脑动手游戏,达到锻炼人的脑活量,提高人的智力的目的。


    本游戏的优点是让游戏者越玩越聪明,进而增强判断事物速度与能力。常玩本游戏,能够培养人们的耐心,生活也能更有情趣,还能激发你的潜能,锻炼你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你变得更有信心,成为一个快乐的成功者。


    老师知道宝宝天生聪明,智商不低,所以送了宝宝这么一个玩具。老师让宝宝玩出技巧与智慧。宝宝拿出玩具,让我研究,是否能够玩出智慧。可是我年纪大了,怎么也玩不出圈套。
    “宝宝,奶奶老朽了,卸不了这个环。还是你与妈妈研究解套卸环吧。”姥姥我研究不出窍门,又自认脑袋愚蠢,甘愿服输。
    “奶奶,我与妈妈也玩过了,研究过了,也都不能将所有的金属环卸下来。”
    “可不是嘛,这个游戏或许是骗人的把戏,或许玩具本身的设计配置有问题,随便怎么样搞,都搞不出名堂的。宝宝这么聪明都走不出圈套,我怀疑这玩具的设计有问题。”
    “奶奶,不是的,妈妈说我们都笨,脑袋不聪明,所以走不出圈套。”
    “宝宝,奶奶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奶奶的摆弄、研究已经到了煞费苦心、竭尽心思的地步,还是没有收获,我只能放弃再研究卸环的高深技术了。”


    国庆节晚餐的菜水很丰盛,有红色的大爆虾,酱红色的肉鳎鱼,淡绿色的葱花炒奶白色的芋艿,雪白色的茭白丝与翠绿色的甜椒丝炒粉红色的肉丝,水白色的冬瓜与淡粉红色的咸肉煲汤。如今姥爷搞的菜水数量不再多,恐怕家人当天吃不了,倒掉浪费。因为放到第二天吃,有害健康,他也不再吃剩菜。


    姥爷在上海居住也已有7年左右的时间了,对于上海的烹饪技艺大有长进。妈妈夸奖姥爷已经学会一些上海人的做事方法与知晓一些上海人的习惯、习俗,姥爷料理家务的工作得到家人的认可。姥爷烹饪出的菜肴,吃得宝宝摇头晃脑,心花怒放,开心欢乐。


    晚饭后,爸爸妈妈带着宝宝,开着小车去大街上溜达、游玩去了。姥爷收拾碗筷,洗碗,整理器物。我进入楼上书房,浏览一会儿网页,上一会儿网。


    接着,我在家继续研究解环、卸环游戏的技术、方法,可是再怎么样折腾都是无济于事,只能卸下7个金属环,还有2个金属环无论如何,终究不能脱离金属支架。或许我们运用的方法不对;或许我们的脑袋暂时淤堵、邪门了,思考进入死胡同;或许在游戏的过程中,那金属环被我搞坏了,搞出格了,搞别扭了;或许真是玩具本身的设计有问题,那是一个永远也无解的题目,那九个金属环永远也不可能全部从金属支架上滑落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09:02:58 | 只看该作者
红樱桃 发表于 2015-10-18 19:34
宝宝成长日记,姥姥写的蛮仔细,长辈对孙辈疼爱有加,教育还得数父母。
祝蓝宝宝全家秋安!

谢红樱桃版主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06:5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蓝宝宝 于 2015-10-23 06:31 编辑

二百零四、
    我从小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是上海市静安区延中街道(现在归属于南西街道)南京西路上的一条弄堂内的一个门牌号码的某号老屋。

    先从我小时候读书的西康路小学说起。西康路小学坐落在西康路上,34号的位置,它的南端分别有三条居民住宅的弄堂,有两个小学同学分别居住在南端其中的两条弄堂之内。这两个男同学一个姓刘,一个姓金,至今我还有印象。他们是我的好同学,我记得,其中一位男同学是我小学时代班级中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每天放学回家,我便到他的家中一起做功课。他家有一个老爷爷,是我儿时最害怕的一个人。因为这老人见了我,时常做鬼脸吓我,令我害怕、颤抖,甚至于使我不敢再去他们家参加学习小组的活动。


    南京路是东西走向的马路,西康路是南北走向的马路,南阳路是东西走向的马路,陕西路是南北走向的马路。我们小学的很多同学都居住在这四条马路的各条弄堂之内。


    西康路小学的南隔壁似乎是一条大弄堂,西端是居民住宅区域,东端似乎是一处成人学校的宿舍,似乎又像一个大型工厂的礼堂与办公场所。


    西康路小学的北隔壁的一片建筑是坐落在西康路、南阳路转角处的住宅区——南阳新村,这南阳新村的弄堂位置在西康路的转弯处——南阳路的中间处,南阳新村内有我小学时代的女同学,女闺蜜居住于此。位于南阳路上,西康路十字路口的西端是当年新成区的一个大会堂。有时作为各种重大赛事的场所,有时作为各种会议的场馆。记得我小学时代到位于南阳路铜仁路同学的家玩,经常路过那儿。在90年代,有一段时间,我从浙江农村回上海的时候,经常见到那儿人群拥挤,东一堆西一堆的人像蚂蚁般的涌动,交头接耳,好像在议论什么,商量什么,后来才知道那是上海新成区最早首批证券交易的场所。


    西康路小学,马路对面的一片建筑在我的印象中依稀是解放日报报社的记者站,它的大门正好开在位于南京西路上,西康路的南端,丁字路路口的西面,位于草地正对面的位置,那时的“中苏友好大厦”,如今9号门的斜对面。我们小时候把位于南京西路上“中苏友好大厦”街道两旁的绿化,称作为“草地”。那记者站,一片红砖灰瓦的法式建筑被笼罩在一大片草丛绿茵,鲜花树荫之中,时隐时现,衬托出其神秘感与庄严感,是我儿时喜欢联想的地方。


    西康路,南京西路丁字路口,记者站往西是一个大型的工地,那儿似乎居住着众多的打工者;再往西是位于草地的末端位置,出现一幢奶白色的欧式建筑,同样是一片鲜花绿茵,绿树成荫的景色围绕着白色建筑,增添光彩。与记者站不同的是那色彩不诡秘,给人阳光欢乐的感觉,那是设立在中国境内,上海南京西路上的波兰领事馆。

    记者站马路对面是我们儿时都知晓的“中苏友好大厦”。此建筑的前身是在我们还没出生的时候,便存在了。它是一个犹太人在上海这冒险家的乐园中建造的一处花园别墅,它的名称为哈同花园。我们孩提时代,那是毛时代,称俄罗斯人,也就是苏联人为老大哥,中国人正与苏联人打得火热的时候。那时代,国人所受教育,普及到家喻户晓。那是大谈特谈八路军、红四军、解放军、党代会、共产党与近卫军、禁卫军、党卫军、苏维埃、布尔什维克,两国间政治词汇具有同义、近义词汇的政治年代;那是是政治形势、保家卫国、阶级斗争本质、性质具有相同、相通之处,以及具有借鉴、学习、友好之必要的政治年代。此建筑便在那时代出土,此建筑的风格、造型是根据俄罗斯人的建筑造型,据说这是俄罗斯人帮助中国人设计、安装、建造的。它的前门在延安中路上,它的旁门左道很多,边门侧门后门大多在南京西路上。最后一道门是9号门,就在记者站的东斜对面,在我家弄堂的西斜对面。

    在我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后,这些美好的记忆已经逐渐淡漠,那些建筑可能改过多次名称,可能有所改建,有所迁移,但是那“中苏友好大厦”的原型还在那儿,没有迁移。只是名称有所改变,有我之后知道的“工业展览馆”,“上海科技展馆”,“上海展览馆”等等。

    小时候的我,每年暑假,我都与小伙伴们到“中苏友好大厦”外围的草地上追逐、嬉闹、玩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01

主题

9981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6094
314#
发表于 2015-10-20 18:35:22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蓝宝宝好!
               又见佳作妙文!谢谢!
            祝宝宝愉快的成长为栋梁之才,老公的厨艺锦上添花!
       祝愉快!
小豆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07:31:13 | 只看该作者
小豆子 发表于 2015-10-20 18:35
哈哈!蓝宝宝好!
               又见佳作妙文!谢谢!
            祝宝宝愉快的成长为栋梁之才,老公的 ...

谢小豆子版主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07:31:53 | 只看该作者
二百零五、
    我娘家的弄堂,南京西路马路的斜东对面,有一条宽阔、四通八达的大弄堂。这条弄堂内有多幢大楼,是上海上层人士居住的地方。其中有一幢大楼名称为华业大楼,是众多演艺界、体育界明星,科技界、文化界人士居住的高层建筑。


    在50、60年代,上海的高层建筑微乎其微,稀奇罕见。除了南京西路上的国际饭店24层外,以及南京东路上的四大公司,包括先施、(今时装公司)永安、(今永安百货)新新、(今食品公司)、大新(今中百公司),是上海滩上,十里洋场有名气的高楼建筑。除此之外,南京西路上的华业大楼虽然藏在一条大弄堂中,但也小有名气。


    在百货公司内,一般附设有旅馆、游乐场、影戏院、跳舞厅、茶室等等,永安公司附设的大东舞厅,开创了商业与娱乐结合的先例。这家舞厅也是上海首先挂出 “舞厅”招牌的。于是,“到公司去”,成为上海人外出游玩、娱乐的代名词。到了夏天,南京路上的永安、先施等公司的游乐场就搬到了楼顶,号称“屋顶花园”。这是那时代上海人对四大公司的崇尚以及表现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我小学时代,班级中有一位女同学,她便居住在华业大楼之内,她的爸爸是工程师,妈妈是演员。她身材苗条,脸蛋标致,是一位很漂亮的小女生。


    那条大弄堂的东面是众多外国人建造的房子群落,街面作为商铺,有棉花胎商店,我上山下乡的时候,我的妈妈在那家商铺中为我购置床上用品;有蜜饯零食店,我的妈妈曾经在那家商铺中为我准备很多好吃的零食;有皮鞋店,我的妈妈曾经在那家商铺中为我购置我爱穿的黑色丁字形牛皮皮鞋;还有一家中型酒店,我的妈妈曾经带着我与我的大阿姨、大阿姨的儿子共进午餐,那糖醋黄鱼的美味,我至今还记得;再往东便是位于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十字路口,坐西朝东的平安电影院,我的妈妈曾经带着我与大哥、三哥观看过《红楼梦》,《追鱼》,《野火春风斗古城》,《秘密图纸》等故事片电影。


    平安电影院的马路对面,也就是位于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十字路口,坐东朝西的是五开间门面的高档陶瓷商店;商店东隔壁又有一条大弄堂,这条弄堂内的建筑同样上档次,我小学时代的一个女同学也曾经居住于此;大弄堂东隔壁是上海滩上一个两开间门面,名气乓乓响的蓝棠皮鞋店,是上海滩上有名气的女鞋鞋店,那些名人,明星,文艺界人士都会光顾于此;再往东,大型日用品商店、百货商店、妇女用品商店、西药房、文具店、各品牌的皮鞋店,应有尽有......


    我小时候所居住的弄堂东隔壁不知是上海第三加油站还是第四加油站,我已经无从考证;记得还是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忽然听见弄堂外面一声巨响,在家的人全部蹦出家门,从弄堂转弯处直奔弄堂口,只见南京西路上的加油站内火光冲天,火势蔓延到了马路上,吓得我们心惊肉跳,全身乱抖。那是加油站内有人把香烟屁股丢到了下面的汽油库内,引发的火灾。人们全都拿着水盆、木盆、提桶,杀出弄堂,赶去救火。人们立刻见到有救火车赶到现场,时间不多,很快扑灭了火焰。好在火情并不太严重,消防人员及时赶到,迅速完成了救火的任务。弄人吓出一声冷汗,幸亏没有造成大祸,这是我还记忆犹新的一件几十年前的往事,所以人们常说“加油站内严禁吸烟是必要的规则,水火无情,没人可以幸免。”这是千真万确的。


    加油站东隔壁是一家名为白玫瑰的高档理发店,进入理发的人士大多都是有钱的成功人士,那店铺的消费与南京西路上南京理发公司的档次是同级的,属于高消费店铺。一般的上海小市民都往陕西北路上几家大众理发店剃头消费的。


    白玫瑰理发店东隔壁有各家皮鞋店、百货店;在位于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十字路口北侧,也就是平安电影院的马路对面便是三开间门面的水果店,有四季新鲜水果出售,遇上价廉物美的时令鲜果,总会有像龙飞凤舞的队伍,排队购买。每年夏天,我的妈妈会让我去排队购买西瓜,这是惯例;水果店的东对面是一家名为泰兴,四开间门面的食品店,内中各种糖果、干货、糕饼、蜜饯、零食应有尽有,是我儿时喜欢光顾的商店;食品店东隔壁又是一条大弄堂,大弄堂通向时应菜场,时应菜场那儿是众多石库门建筑的房子,我小学时代有女同学居住在那儿。


    大弄堂东隔壁是一个名为富丽,两开间门面的绸布商店。那时代我们的单衣裤、棉衣、外衣、睡衣裤、衬衫、裙子的布料大多是妈妈在此为我们筹划购买完成的;南京西路江宁路上也有一个布店,妈妈偶尔也去那儿为我们兄妹几个完成节约制作服饰的选料步骤、程序。


    南京西路上还有各种商店,譬如童装店、照相店、文具店、皮鞋店等等商店;南京西路江宁路上的静安区体育中心,原本名为新成俱乐部。内有各种赛事活动的表演、展示,有室内游泳池,有新成溜冰场,有中国象棋训练基地。我的三哥曾经是中国象棋区队的主力队员,在那儿度过了训练时光。


    我们小时候都在南京西路陕西北路丁字路口往北方向一带区域的地方活动,这陕西北路一带区域有生活的全套配置。有众多的早餐、点心店,汤团店,糕团店,馄饨店,生煎馒头店,大饼油条店,赤豆汤、绿豆汤、糖芋艿、糖莲藕等杂食点心店等等;光糕团店的品种就有十几种之多,有赤豆糕、黄松糕、方糕、定胜糕、薄荷糕、寿桃、红团、双酿团、豆沙团、芝麻团、条头糕、年糕、糖年糕、蜜糕、酒酿、豆沙大包、水晶大包、鲜肉大包、老虎脚爪等等,应有尽有;那生煎馒头店,每天早晨与下午都会有拥挤的人群排队购买,生煎馒头内一包鲜汤卤汁,那好吃的滋味简直难以形容,吃了还想吃,令人难忘;还有一个名为时应菜场,文革后改名为陕北菜场;还有两家粮食店,销售大米、面粉、面条、馄饨皮、饺子皮等加工的面制品。北面一家名为绿槽坊,那西墙上有用绿色大字标明“绿槽坊”的字样,那墙面砖的色彩也是带有绿色的色彩。南面一家名为“红槽坊”,红槽坊内另有油盐酱醋的销售,西墙上有用醒目的红色大字标明红槽坊的字样,西墙的北面墙上的上方并有用醒目的黑色字体,写有“酱园”两个大字,那墙面砖的色彩是红色的;还有多家各种南北杂货店;还有一家虽然设备简陋,天花板上看得见天空,但特显特色的店铺,那是一家专门制作高庄馒头的平民饮食店。小时候,我记得那高庄馒头发酵得松软美观,形状大而白,居然感觉口感很好,味美可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1

主题

8万

帖子

4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5855
317#
发表于 2015-10-21 08:47:27 | 只看该作者
蓝宝宝知青朋友你的记忆力超强,儿时的事情记忆很深。
感谢蓝宝宝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1:33:57 | 只看该作者
红樱桃 发表于 2015-10-21 08:47
蓝宝宝知青朋友你的记忆力超强,儿时的事情记忆很深。
感谢蓝宝宝佳作!

谢红樱桃版主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07:35:31 | 只看该作者
二百零六、
    社会趋势永远是向前发展的,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并不归功于统治阶级,而是归功于民众,是民众创造了社会。某个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倒行逆施,只有危害民众,让广大民众走回头路,受二次穷,吃二遍苦。老毛时代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如我这代人,生在长在繁华的大上海,如今却被丢弃在偏僻破落的浙江农村,过着悲苦凄凉的生活。


    其实我小时候看到上海那繁荣的景象,早在民国便已经成型了,这些上海的街景都是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盛况。之后,老毛把这个社会搞得狼烟四起,支离破碎。中国大地上政治运动不断,到处出现阶级斗争的白色恐怖景象。历史上几次大的政治运动,从土改到工商改造,从工商改造到反右,从反右到三面红旗,从三面红旗到五反,从五反到两种制度,从两种制度到社教,从社教到文革,以及上山下乡运动,虽然各政治运动的对象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斗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那时代,我还是孩子,进入初中年代,社会上阶级斗争的教育已经普遍。那时我已经知道,社会的政治纲领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提醒人们的警句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我为何要怀旧,原因在于我怀念民国时期上海大都市遗留下来的盛景,我要说的是我小时候的生活并不错,那是我的爸爸妈妈在民国时期打拼下来的财富足以让我们一家大小九口人丰衣足食。几十年后,我却被丢在遗忘的荒郊野地,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我没有能力再过回小时候那种美满欢乐的生活,这只能说明那时代的统治阶级倒行逆施,还能说明什么呢?!


    几十年过去了,岁月的流逝,小时候的我已经步入老年。上海的变化早已是旧貌换新颜,日新月异,连老上海人都不认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了。我儿时的那种民国时期的遗风盛景已经难有过目,只能在这回忆中显示它曾经的繁荣。而如今的既得利益者也没有解放如我们这部分遭受上山下乡最深重、心酸、残忍打击的受害者,我们这批人还是被遗忘在苦难的旮旯头,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生活、经济、精神上的三重迫害、压制与打击,没人伸出温暖的手,救我们出于苦难之中,从此过上活得有尊严,真正像个人样子的生活。


    宝宝对于什么事情,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他问我道“奶奶,什么叫怀旧?”我说道“怀旧就是怀念过去了的事情。”宝宝问道“奶奶,你为什么要怀念?”我说道“宝宝,这个问题,你还不需要知道,因为你还小。奶奶只想去我小时候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看,所以带着你一起去,也算故地重游,游玩游玩,开开心心,游游乐乐吧。”


    10月1日,大雨磅礴,此事搁浅。2日,我们决定带着宝宝去我的出生地游走了。这天早晨宝宝睁开眼睛,起床不晚。自觉洗漱后,在房间内不知道捣鼓了什么玩意一会儿的时间,接着玩起了投掷保龄球玩具的游戏,然后又玩了一会儿时间的强手棋。因为宝宝玩什么都没有恒心,不长的时间内,他会变着法儿玩多样性的游戏。


    我催促宝宝快吃早餐,我告诉宝宝做好出行前的准备工作,我们今天的行程安排是到奶奶我出生地的南京西路游览、观光。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剩下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不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今后我怀旧的机会不会很多,趁现在还走得动的时候,我必须完成这个心愿。宝宝不想去,因为他不想走路。我带着宝宝一起去,一是有祖孙同乐的幸福感,二是培养姥姥我与宝宝的祖孙亲情感。


    姥姥我与姥爷好说歹说不起作用,宝宝都不愿随同前往。妈妈说话了“宝宝,今天妈妈有事,不能带你同行,今天你跟爷爷奶奶出去玩。老师说了,节后上课,你们可以把国庆节期间游玩娱乐的事情写成作文,并且可以把拍摄的相片上传到网上,或者上传到老师指定的网页上,到时晒晒自己的美好形象。”宝宝听完妈妈的话,勉强同意跟着我们去游玩。其中主要原因,当然是他知道妈妈今天没空带他,他只能跟着我们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3 07:13:23 | 只看该作者
二百零七、
    上午,我们从家出发,在大华三路乘坐738路公交车,那一头终点站是南京西路陕西北路。


    到达终点站,我站在陕西北路上放眼望去,陕西北路上曾经的商店,包括各种食品店、点心店、饮食店、绿槽坊米店、红槽坊米店兼油酱店、南货店、杂货店、生煎馒头店、特色高庄馒头店、时应菜场,以及我小学时代同学居住的居民住宅,全部踪迹全无。这些曾经生活配套的商店以及居民住宅区所在的地皮全部早已被国家征用,这些民房全部搬迁,居民得到拆迁安置。


    我们站在陕西北路,南京西路上的十字路口,我再放眼一路望去,寻我儿时的踪迹。我儿时的利群文具店,大公照相店,富丽绸布店,五善记童装店,大上海皮鞋店,通向时应菜场的大弄堂,泰兴食品店,陕西北路水果店,白玫瑰理发店,上海第三加油站,我家那曲曲弯弯的向四处发散的长弄堂,向阳大型日用品商店,利民钢笔店,两开间门面的西药房,妇女用品店,蓝棠皮鞋店,陶瓷商店,各名号的服装店、皮鞋店,南货店、蜜饯店、棉花胎店、大酒店、饭店,包括平安电影院,全部生活配套的设施,全部销声匿迹,小学时代同学居住的弄堂房子也都踪迹全无。


    我曾经出生、生活、成长的那条曲曲弯弯的长弄堂早已没有任何痕迹,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由一幢高耸入云的写字楼替代。南京西路江宁路上的静安区体育中心也不复存在,在人们眼前展现的同样是一幢高楼。


    在蓝棠皮鞋店东隔壁那条我同学居住的大弄堂还存在,因为那一带的房子是外国人建造的;原本平安电影院区域的那大楼还存在,那条华业大楼的大弄堂还存在,华业大楼也存在,原因都是那些建筑都是洋人建造的好建筑。之前的“中苏友好大厦”,之后的上海展览馆倒还是存在,只是增加了些许建筑与旁门左道,最偏的一扇后门之前是4号门,如今成为9号门;记者站不见了;波兰领事馆不见了;草地还是存在,不过早已辨认不出原先的面貌了。南京西路上到处是高楼大厦,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伸入云天,比赛谁高。


    西康路上南端的三条弄堂,西康路小学,五四中学大操场,新成会场,南洋花园,南阳新村众多建筑也已不复存在,但南阳路上有三处建筑仍旧保存完好。那是西康路南阳路十字路口北侧的一幢洋人建造的大楼公寓,与南阳路铜仁路丁字路口北侧一个区域的欧式建筑群,以及这一片建筑群的对面,也就是南阳路铜仁路丁字路口南侧的一带小洋房建筑。同样道理,这些建筑是洋人建造,房屋结构完好,也没有遇到城市道路拓宽或者地下管道改建等因素的市政建设,于是没有拆迁改造。那些建筑在我儿时是属于有钱人居住的好房子,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洗涤,如今看上去似乎失去了当年的风光与亮色,不过与现代建筑相比较,还是各有特色吧。我的几个小学同学是居住在这儿的,不知如今他们的境况是什么状态,那是不得而知了。


    我们一路观赏上海的巨大变化,我一路回忆儿时曾经生活过的点点滴滴,一路辨认我儿时那些商店与生活配套设施,如今成为了什么样的情景。


    我们从陕西北路南京西路十字路口拐弯,上南京西路,一路往西走,到达南京西路西康路丁字路口,然后往北走,然后在西康路南阳路十字路口往南阳路的西面方向走,至同仁路口,接着弯入愚园东路,往静安公园方向前进。


    宝宝不愿看路边的景色,但他爱玩水。现在建造的大楼广场前都有喷水池,这下满足了宝宝的愿望。我们到达一处大楼底下,这是一处高消费的场所,内有服饰、鞋帽、食品各种物品,餐饮、美容各种服务消费。我想带宝宝进入场内看看、兜兜,姥爷阻止我这样做,他说“这里的消费不实惠,价格都高,你不要带着宝宝进入。他又不懂,看见什么都嚷着买。如果你带着他进入高消费大卖场,他定让你领教他的大闹腾,有你够受的。我们要买商品,也应该在我们的生活区消费,不必在高档消费区域购买食物、商品。”于是我取消了带宝宝入场观瞧的意念。


    宝宝根本不懂我的用意,他不愿走路,总是叫苦喊累,嚷着“奶奶,我们是到静安公园去玩吗?”
    “是的,我们正在往静安公园的路上行进。”
    “奶奶,我累死了,怎么还不到?”
    “宝宝,我的老家距离静安公园就两站的路程,不远,马上就到了。奶奶告诉你,这次我们出来就是走走看看的,怀旧怀旧就是看看奶奶原先居住的地方,变成什么样子了。再说了,你不是自己也说过,出来玩就是累的嘛。”我说完,宝宝无话可说了,只能跟着我们步行走路。
    “宝宝,静安公园不是到了嘛,你看就在眼前。”姥爷说着,手指马路对面的静安公园的大门,静安公园大门口一派热闹的景象,那情景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1 06:27 , Processed in 1.2636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