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的今天

[复制链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850
345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7:13:29 | 只看该作者
王稼祥去世(1974年)
    1974年1月25日,王稼祥在北京病逝,享年68岁。
    王稼祥(1906—1974),原名嘉祥,又名稼蔷,安徽泾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1924年在上海大学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3月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学成回国。
    1934年补选为中共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被选为政治局委员。
    同年参加长征,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主张,批判“左”倾军事错误领导,会后担任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
    抗战时期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军事学院院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一年、宣传部代理部长。
    建国后,任首任驻苏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外联络部长,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七大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中共八大、十大都当选为中央委员。对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军队政治工作建设及党的对外联络,国家的外交工作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850
345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7:14:13 | 只看该作者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1941年)
   1941年1月25日,日本侵略军在冀东地区进行扫荡时,包围了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村,集中屠杀村民,焚毁全村房屋,被杀害者1237人,烧毁房屋1000间。潘家峪位于冀东丰润县城东北60里处。惨案发生前全村有220户人家,是丰润县联合抗日民主政权的常驻地。1941年1月25日拂晓,驻唐山、滦县、迁安、丰润等地的日伪军联合出动,突然包围了潘家峪村。日伪军先是逐户搜查,强迫群众到村西的大坑,然后开始屠杀。当时站在墙上的日军用步枪、机枪对准人群猛烈扫射,并同时放火焚烧老百姓的房屋。宅院中的群众除少数死里逃生外,其余的人全都惨遭杀害。日伪军射击后,仍不死心,又向尸体堆扔手榴弹,炸得尸骨横飞。日伪军还在村内四处搜索,将抓到的群众32人在南崖集中杀害,点火焚尸。有30多名妇女在白薯窖中被日军奸污后,也惨遭杀害。潘家峪惨案是在侵华战争中实施“三光政策”的一个具体罪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850
3455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7:14:45 | 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定名(1937年)
    1937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25日开始用新华社名义向全国发布新闻。社长为博古,社址设在延安城内。初期每日播发2000字左右的新闻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850
3455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7:15:1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第一部专门刑法典颁布(1911年)
   1911年1月25日,清廷颁布《清朝刑律》,为中国第一部专门刑法典。
    一、总则。规定法例、不为罪、未遂罪、累犯罪、俱发罪、共犯罪、刑名、宥减、自首、酌减、加减刑、缓刑、假释、恩赦、时效、时例、文例等内容。
    二、分则。规定了对36种罪名是:侵犯皇室罪、内敌罪、外患罪、妨害国交罪、漏泄机务罪、渎职罪、妨害公务罪、妨害选举罪、骚扰罪、逮捕监禁人脱逃罪、藏匿罪人及湮灭证据罪、伪证及诬告罪、放火、决水及妨害水利罪、危险物罪、妨害交通罪、妨害秩序罪、伪造货币罪、伪造文书印文罪、伪造度量衡罪、亵渎祀典及发掘坟墓罪、鸦片烟罪、赌博罪、奸非及重婚罪、妨害饮料水罪、妨害卫生罪、杀伤罪、堕胎罪、遗弃罪、私滥逮捕监禁罪、略诱及和诱罪、妨害安全信用名誉及秘密罪、窃盗及强盗罪、诈欺取财罪、侵占罪、赃物罪、毁弃损坏罪。
    三、暂行章程。对尊亲属有犯,不得适用正当防卫之例。其中6种处以死刑者,仍用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850
3455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7:19:12 | 只看该作者
近代化学的奠基人——波义尔诞生(1627年)
  1627年1月25日,在英国爱尔兰的芒斯特的一个贵族家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波义耳。
  波义耳幼年时期就显示出非凡的记忆力和语言才能。父亲非常喜欢小波义耳,给他请来最好的家庭教师,还给他送到意大利和瑞士去学习。但是,波义耳并不满足这种贵族子弟的优裕生活,不愿意把自己宝贵的青春消磨在舒适安逸的生活里,他希望自己在科学上有所作为。
  1645年,波义耳刚满18岁,他在多尔塞特定居了7年,博览科学、哲学、神学等方面的书籍,并开始了科学实验工作。后来他迁居牛津。1654年,他建立了牛津大学实验室,开始全力从事科学研究。
  波义耳非常重视科学实验的作用。他的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实验中获得的。有一次他做实验,偶然把一滴盐酸洒到一朵紫罗兰的花瓣上。他赶紧把花放进水杯里冲洗,不一会,花瓣竟由紫变红了。这使波义耳很惊奇,他用其他各种酸做同样的试验,结果紫罗兰同样都由紫变红。这一发现使波义耳大为兴奋,他用碱做试验,发现碱也能使紫罗兰改变颜色。善于思考的波义耳,不仅用多种花朵泡出各种浸液,还用药草、藓苔、树皮和许多植物的根,泡出很多不同颜色的浸液,一一进行试验,发现一种从石蕊苔藓提取的紫色浸液,遇酸会变红,遇碱则变蓝。就这样,他发明鉴别酸与碱的指示剂——石蕊试纸,为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波义耳还根据实验阐明了气压升降的原理,并发现了气体的体积随压强而改变的规律,后来在物理学中被称为波义耳定律。
  波义耳逝世于1691年。他一生著作很多,主要有《关于空气弹性的物理机械实验》、《怀疑的化学家》、《关于颜色的实验和考虑》等。他批判了当时点金术士的唯心主义“元素”观,将元素定义为未能分解的物质,使化学研究开始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恩格斯曾指出:“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850
345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7:19:48 | 只看该作者
民族英雄戚继光病逝(1587年)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人民进行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抗倭斗争。指挥这场斗争的就是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
  戚继光是山东莱芜人,1528年11月12日出生于将门家庭。他自幼立志从戎,酷爱军事,中过武举。1553年,他被派往山东担负从海上防倭的重任,后来又调到浙江镇守宁波、绍兴、台州。到浙江以后,他积极组织新军,进行严格训练,取得了慈溪、台州大捷,全歼了侵犯浙江的倭寇。后来,倭寇到福建沿海骚扰,戚继光又率军开赴福建、广东抗倭前线。他率领军队插进倭寇的大营,乘敌人不备,把倭寇全部消灭。从1562年至1566年,戚继光和俞大猷一起,率领军队肃清了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的倭寇。1567年,由于北边鞑靼南犯,戚继光被调到北方训练边兵,前后共有16年的时间,不仅使边地出现了太平景象,而且使都城北京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戚继光不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爱国名将,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制造专家。他一生在军事上有不少创造发明,其中之一便是地雷。早在嘉靖42年,戚继光就发明了一种叫做“木发FDDC”的火器,曾经炸伤倭寇数百人。不过这还是地面上的武器。埋在地下的地雷是戚继光53岁时发明的,当时叫“自犯钢朝廷便把戚继光调任到广东镇守,实际上是将他闲弃在一边。长年的劳累和精神忧郁戚继光得了肺病,1585年他旧病复发,得旨允许回乡养病。1587年 1月25日凌晨去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850
3455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7:20:21 | 只看该作者
耶律阿保机颁行契丹文字(920年)
    契丹原来没有文字,刻木契记事。耶律阿保机从任鲁不古和突吕不受命依仿汉字偏旁制成文字数千个,称为“契丹大字”。契丹大字制成后,于是日(辽神册五年正月初二日)阿保机立刻颁行。后来阿保机的弟弟迭刺学习了回鹘文,又创制了“契丹小字”,据说他的字“数少而连贯”,可能是用拼音字母所制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850
3455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7:22:07 | 只看该作者

    [url=]
  • 1504年1月25日 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完成大卫巨像雕刻
    [/url]

    • 原来的大卫像

        1504年1月25日,意大利古代伟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完成大卫巨像雕刻,《大卫》净高 4.1米,以完全的裸体表现传说中犹太少年英雄大卫战胜敌人哥利亚的故事。大卫体态壮伟,有坚如钢铁之意,寓意力抗强权、捍卫祖国的佛罗伦萨人民,具有显明的政治意义。此作原计划置于大教堂作为装饰雕塑,但因塑造极为成功,政府决定将其安放在市政厅大门前,作为城市的象征;后为保护原作 ,已移至佛罗伦萨美术博物馆 。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雕刻家,画家,建筑师。1475 年3月6日生于阿雷佐附近的卡普雷塞,1564年2月18日卒于罗马。早年在佛罗伦萨画家D.吉兰达约的作坊当学徒,后因爱好雕刻转入以保存古雕刻遗物最多的美第奇庭园工作。早期作品是17岁时创作的浮雕《阶梯旁的圣母》和《山陀儿之战》,粗朴壮实,沉静庄重,深得古典风格的真髓,表明他一开始就追求强烈运动中的人体表现。

        1494~1499年米开朗基罗游学威尼斯 、罗马所作《 酒神像》、《哀悼基督》更显露其卓越才华,以致整个罗马艺坛都难以相信这些杰作是出自他的手。

        1501~1505年主要在佛罗伦萨,雕像《 大卫 》和市政厅壁画《 卡西纳之战 》、《神圣家族》都是不朽之作。

        1505 年米开朗基罗应邀赴罗马,为教皇尤里乌斯二世设计和制作陵墓雕刻,因计划几经变迁,虽为此断断续续工作约40年而未能完成,这是他终身的一大遗憾。

        1508年米开朗基罗接受教皇和政府任务,为西斯廷礼拜堂顶壁绘制壁画。为了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经过多次斗争,使教皇保证不再干扰他的工作 , 在取得充分创作自由之后,他以无比的激情投入创作 。整个壁画以宏伟的建筑结构作边框 ,把整个长方形大厅的屋顶划成中央和周围两大部分,并以中央为主,全部绘以宗教故事和人物形象 。中央是取材于《圣经》中从开天辟地到洪水方舟故事的 9 幅画,周围是12男女先知、摩西、大卫等,全部绘画面积 500 多平方米,塑造了多数比真人还大的343个人物形象。在长达4年的绘制过程中,他拒绝助手协作,一切亲自动手。艰苦的创作获得了高度评价。壁画揭幕之后,举世公认为空前之作。艺术界更认为他所塑造的气魄宏伟、体态健壮、具有强力意志与力量的众多人物形象,是文艺复兴盛期美术最完美的创造.他的建筑设计,大胆运用古典柱式,开创了一代新风 ,并且善于突出柱式结构的立体感,对日后的巴洛克建筑有很大影响。

        米开朗基罗晚年除负责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工程外,还参与了法尔内塞宫、皮亚城门和卡皮托广场的建筑设计。其中代表作是为圣彼得大教堂大厅设计的大圆顶。这个大圆顶底座以古典风格装饰,檐部屏板雕以花环,给人以坚实富丽之感;圆顶本身外形曲线富有生气,是他在建筑设计方面体现固有的雄伟有力的艺术风格的典范之作,为以后欧美各国的大教堂和政府大厦的屋顶建筑树立了样板。其他重要作品还有晚年创作的祭坛画《最后审判》和为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陵墓所作雕刻;这座陵墓虽未完成,但许多雕刻却是他最成熟的作品,如《摩西》、《垂死的奴隶》以及其后为美第奇家族墓室雕刻的《昼》与《夜》和《旦》与《夕》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850
3455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7:22:51 | 只看该作者

    [url=]
  • 1587年1月25日 民族英雄戚继光病逝
    [/url]

    • 抗倭名将戚继光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人民进行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抗倭斗争。指挥这场斗争的就是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

      戚继光是山东莱芜人,1528年11月12日出生于将门家庭。他自幼立志从戎,酷爱军事,中过武举。1553年,他被派往山东担负从海上防倭的重任,后来又调到浙江镇守宁波、绍兴、台州。到浙江以后,他积极组织新军,进行严格训练,取得了慈溪、台州大捷,全歼了侵犯浙江的倭寇。后来,倭寇到福建沿海骚扰,戚继光又率军开赴福建、广东抗倭前线。他率领军队插进倭寇的大营,乘敌人不备,把倭寇全部消灭。从1562年至1566年,戚继光和俞大猷一起,率领军队肃清了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的倭寇。1567年,由于北边鞑靼南犯,戚继光被调到北方训练边兵,前后共有16年的时间,不仅使边地出现了太平景象,而且使都城北京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戚继光不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爱国名将,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制造专家。他一生在军事上有不少创造发明,其中之一便是地雷。早在嘉靖42年,戚继光就发明了一种叫做“木发FDDC”的火器,曾经炸伤倭寇数百人。不过这还是地面上的武器。埋在地下的地雷是戚继光53岁时发明的,当时叫“自犯钢轮火”。万历8年4月,戚继光当时任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总兵官,已是独镇一方、统兵十多万的大帅了,但仍亲自研究和改进武器。《戚少保年谱耆编》第12卷载:为了防止鞑靼和朵颜等卫的入侵,戚继光在“沿边台墙之下,择其平广虏可集处,掘地埋石炮于内。中置一木匣,各炮之信,总贯于匣中。而匣底丛以火药。中藏钢轮,兼置火石于傍,而伏于地上。虏马蹑其机,则钢轮动转,火从匣中出,诸炮并举,虏知其所自”。明朝人把这种埋在地下、不用人工点燃、让敌人自己踏上就会自动爆炸的新式杀伤武器,叫做“自犯钢轮火”。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雷。戚继光发明地雷是1580年,比欧洲人发明地雷大约要早300年左右。 尘土9207历9207史网

        在戚继光的一生中,有30多年是在战场上度过的,其中又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抗倭的战场上度过的。这位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抗倭名将晚年竟遭到排挤。1582年,主张改革的内阁首辅张居正逝世后,朝廷内反对改革的人便活跃起来。他们诬蔑戚继光是张居正的同党,到处散布流言,对他进行中伤。这时,北方边防已经平定下来,明朝廷便把戚继光调任到广东镇守,实际上是将他闲弃在一边。长年的劳累和精神忧郁戚继光得了肺病,1585年他旧病复发,得旨允许回乡养病。1587年1月25日凌晨去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8850
3456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7:26:12 | 只看该作者
1627年1月25日 近代化学的奠基人—波义耳诞生
  1627年1月25日,在英国爱尔兰的芒斯特的一个贵族家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罗伯特波义耳。

  波义耳幼年时期就显示出非凡的记忆力和语言才能。父亲非常喜欢小波义耳,给他请来最好的家庭教师,还给他送到意大利和瑞士去学习。但是,波义耳并不满足这种贵族子弟的优裕生活,不愿意把自己宝贵的青春消磨在舒适安逸的生活里,他希望自己在科学上有所作为。

  1645年,波义耳刚满18岁,他在多尔塞特定居了7年,博览科学、哲学、神学等方面的书籍,并开始了科学实验工作。后来他迁居牛津。1654年,他建立了牛津大学实验室,开始全力从事科学研究。

  波义耳非常重视科学实验的作用。他的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实验中获得的。有一次他做实验,偶然把一滴盐酸洒到一朵紫罗兰的花瓣上。他赶紧把花放进水杯里冲洗,不一会,花瓣竟由紫变红了。这使波义耳很惊奇,他用其他各种酸做同样的试验,结果紫罗兰同样都由紫变红。这一发现使波义耳大为兴奋,他用碱做试验,发现碱也能使紫罗兰改变颜色。善于思考的波义耳,不仅用多种花朵泡出各种浸液,还用药草、藓苔、树皮和许多植物的根,泡出很多不同颜色的浸液,一一进行试验,发现一种从石蕊苔藓提取的紫色浸液,遇酸会变红,遇碱则变蓝。就这样,他发明鉴别酸与碱的指示剂——石蕊试纸,为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波义耳还根据实验阐明了气压升降的原理,并发现了气体的体积随压强而改变的规律,后来在物理学中被称为波义耳定律。

  波义耳逝世于1691年。他一生著作很多,主要有《关于空气弹性的物理机械实验》、《怀疑的化学家》、《关于颜色的实验和考虑》等。他批判了当时点金术士的唯心主义“元素”观,将元素定义为未能分解的物质,使化学研究开始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恩格斯曾指出:“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6 18:04 , Processed in 0.492028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