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半醉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圹圩农场十二年

[复制链接]

3

主题

11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2127
341#
发表于 2015-5-24 10:38: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麻沙老农 于 2015-5-24 10:47 编辑

       嫉恶如仇、扶危济困,楼主不愧真正男子汉。
       像刘连长这样利用手中的一点权力,行苟且之事的好色之徒,当年并不少见。距离我们村几公里的一个大队,驻队工作组的公社干部,有意安排一位女知青在大队部专职煮饭,以便图谋不轨。后来一大型企业招工指标下达,每个大队可上调一位表现优秀的知青。结果公社干部指定这位女知青招工,全大队知青愤愤不平,因为大家都是在农田里日晒雨淋、胼手胝足,论表现谁都比她优秀。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女知青实现了招工的愿望。此人到工厂以后,肚子逐渐隆起,终于东窗事发。查到事件的如作俑者是这个公社干部,起初处理很轻,仅受到党纪处分,干部照当。1972年,我省莆田县的小学老师李庆霖告御状,最高指示一级一级传达下来。我们大队召集知青开会学习,并解决实际困难。例如一位知青晚上把煤油灯放在床头看书,不小心把蚊帐烧着了。很快得到一床新蚊帐。公社干部的风流事件也被重新立案,以破坏上山下乡的罪名判了5年有期徒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342#
发表于 2015-5-25 14:41:45 | 只看该作者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5-5-24 10:38
嫉恶如仇、扶危济困,楼主不愧真正男子汉。
       像刘连长这样利用手中的一点权力,行苟且之事的 ...

李庆霖信后整治这些混蛋的力度明显加大了!
感谢李老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87

帖子

77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65
34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7:16:35 | 只看该作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有天,我们惊悉五连(墩圩队)淹死三个才来到兵团不久的上海女知青。
    这自然是大事,上海知青办和死者家属都来到我们团,和团党委商量,如何善理后事。
    五连党支部和团党委,经过统一口径,都说这三个女知青是私自下河游泳,不慎落水而亡。
    大部分人都相信了这个说法。
    死者家长也无可奈何,只能自认倒霉。
    但五连好友柴俊铁告诉我,事实是,连队突然增加了几十名知识青年,热水供应不足。她们要洗澡,一时半时打不到热水,而大家干的都是很累的体力活,要抓紧时间洗澡、洗衣服,好早点休息。无奈之下,她们只好下河洗澡。结果这三个上海女知青不知河水深浅,不幸身亡。
    这就与“私自下河游泳,不慎落水而亡”性质不同。
    “私自下河游泳,不慎落水而亡”是个人不幸事故,还带有不遵守纪律的意味。而“连队没热水供应她们洗澡,她们只好下河洗澡”,连队就有连带相关责任。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编制的建设兵团,为推卸责任,竟用这种办法来欺骗死者家长,欺骗全团干部战士。
    做人行事,必须公正。而这些军人为减轻责任,隐瞒事实的做法,使他们失去了光彩,也失去了人心。

一生钟爱诗书画 半世消磨烟酒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87

帖子

77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65
344#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7:29: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醉汉 于 2015-5-26 12:20 编辑

五十九,担任文书
    我们连队按团党委的指示,也成立了持枪排。
    持枪排下设三个班,两个男生班,一个女生班。女生班都是新知青,男生班有部分老知青。按照要求,持枪战士都必须是出身好的贫下中农和工人阶级子弟,以及社会关系单纯“清白”的人。
    我注意到,连长刘金太在挑选持枪排女战士时,选的都是美女,长的不好看的人,通通靠边站。
    持枪战士是为“备战”成立的,又不是搞宣传演出,挑选长得漂亮的女性做什么?显见其心不良。
    我也被分到了持枪排。
    别人干活我们军训、练习队列、刺杀和打靶,时而,还来点实弹打靶。
    好玩。
    紧接着又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别人干活我们去宣传毛泽东思想。
    舒服。
    说实话,真希望一年到头过这样的日子。管他们宣传什么,我鹦鹉学舌,我照本宣科。反正我打定主意,只当他们说的是“麻雀日老鹰了”,你讲是你讲,我听是我听,但就是不信。
    原连长刘金太调到六连后,接任的三连连长的是现役军官赵廷良。
    赵连长和刘连长大不一样,他既实际,也忠厚,能体谅群众。和我们这些老知青都能谈得来,因此很快在连队站稳脚跟,树立起威信。指导员罗思敏虽然严厉,但很务实,他二人配合的比较协调。
    各项工作,三连在团里都能名列前茅。
    全团各连队兵团战士的构成,分三大部分。一是我们这些文革前进场的老知青和老农工,在比例上人数最多。二是文革中各城市陆续下放来的知识青年,人数也不少,但他们后期绝大多数都进厂或回城了。三是一部分兵团成立时分配来的退伍战士,他们都是从农村入伍的,大部分没什么文化。但他们这些人不是党员,就是团员。在政治上有优势,人数最少。
    从团党委到各连党支部,都将这些退伍战士作为心腹骨干,让他们担任班、排长。排长属于半脱产,不定工作量。而他们这部分人除了在干苦力活上有点优势,其它事情,能力均很差。他们缺少见识和处理日常人事关系的能力,却都有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
    管理者以阶级斗争为纲,不相信党外人士,甚至将一些有能力的家庭成分不好的老知青,视为隐患,让许多有能力、有威信的老知青心寒,也让一些家庭成分不好的善良胆小的老知青恐惧。
    所以,一开始团党委就错了,他们人为地在兵团战士之间制造矛盾,也给自己制造了麻烦。
    各城市下放来的新知青,开始看不起我们这些老知青。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了解,他们都意识到,我们这些老知青,才是真正关心、爱护他们的人,才是他们为人行事的良师益友。他们由对我们这些人的轻视,逐渐转为尊重。但凡遇到什么困难或有什么想法,都愿意请教我们这些老知青。而对那些开始他们所尊敬的退伍战士老转们,慢慢失去兴趣,甚至开始轻视。
    管理领导我们的军人和被管理的兵团战士,在公有制体制下,必然会产生矛盾。形成了军人是一帮,地方干部和工人中的老职工、老知青和新知青,是一帮的两派。
    原先老职工、老知青中“保孙派”和“保岳派”的对立矛盾,随着老场长孙家禹的含冤去世,和岳中林担任副团长的任命,在逐步化解。
    三连原先仇视我的那些“保孙派”干将们,很快都和我成为了好朋友。
    原王台孜队二连有个“保岳派”老朋友,对此大为惊奇。曾问过我,你是怎么征服他们这些“保孙派”的?
    我老老实实地说,别想着“征服”别人,你越“征”,别人越不服。对他们好,尊重他们,和他们交朋友。力所能及的尽量帮助他们,说话做事力求公正客观就行了,没别的高招。

一生钟爱诗书画 半世消磨烟酒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345#
发表于 2015-5-25 18:49:39 | 只看该作者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346#
发表于 2015-5-26 09:04:02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女娃被淹死,
兵团各级赖帐实,
内部成员分了派,
老甄道出秘诀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87

帖子

77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65
347#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10:3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醉汉 于 2015-5-28 10:39 编辑

    不管怎么说,当初军人想利用派性孤立我、打击我的计划,实际上失败了。
    军人人数少,权力大。他们的工作能力差,管理水平低。使他们的威信在不断下降,势力也在迅速减弱。
    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初建,开始接收的单位,全部是原省农垦厅下辖的农场、林场和园艺场。
    后来又从劳改单位接收了几家工厂,兵团为平衡这些工厂工人的组成成分,除了充实一些退伍军人外,还从各团抽调部分知识青年去了这些工厂。
从农场到城市,从农工到工人,这对从城市下放到农场的知识青年来说,自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我们团也抽调了几批知青去兵团编制的工厂,三连第一次就调走四是多名男女知青。
羡煞人也!
    其中,有一名是文书。
    连队的日常生产,各班、排干什么活,去哪干,都是头天晚上由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副指导员和文书在一起开会定好。插秧、割稻、挖沟、运输、打田埂以及拖拉机机械作业,所有的工作都有制定的数额定量。第二天一早,再由文书带领各位排长,按队部的分工和定额,将工作的任务量,按实际出工人数,在工地实地丈量分配给他们。文书记下事假和旷工人员名单,然后交给会计,扣发这些人的工资。病假需要医务室出示病假条,不扣工资。轻伤不下火线,还得干活。但可以不下水田,干旱活。
    连队文书还兼任统计,日常工作除了给各班、排丈量分配工作量,还要兼顾检查各班、排和拖拉机等大型械的工作质量,监督返工,收发报纸、文件和书信,上报各种生产进度和数字,包括饲养班、耕田班的猪、牛、家禽等存栏数。验收临时工、家属工栽秧、割稻的工作质量和进度,也是文书的工作。
    此外,文书还要通知召集班、排长会,发放连、排长们公用的低值易耗品(如煤油票、办公信纸、笔记本等),保管宣传队文艺演出的乐器、道具。
    应该说,文书实际上的权利很大,工作量也大。
    原文书调走,临走前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向指导员和连长建议:根据三连的实际情况,应该安排甄远东担任文书最为稳妥。
    他的意见被罗指导员拒绝,赵连长没表态。
    文书虽然工作量大,但毕竟是美差。
    美差,就轮不上老知青。你有这个能力,也不让你干。
    队部先安排退伍战士、一排的洪排长担任文书,三天下来,洪排长就坚决辞职。
    后来队部又安排一名退伍战士干,干了两天,干不下去了。
    文书的工作量大、累人是其次。但需要会写会算,能迅速丈量田亩,熟悉连队的地理环境各类庄稼土地的分布。这就难倒了很多退伍战士,何况,分工中工地的远近、庄稼的稀疏稠密、地况的干湿、栽秧秧地耙的均匀粗细与否,都直接涉及到劳动强度,会引发各班、排矛盾。而各班排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关系,更加微妙。
    退伍战士们根本不会处理这些事情,平衡不了这里面错综复杂的关系。
    队部一连换了三个退伍战士,都干不下来。眼看才来的知青肯定也干不了,最后,队部领导才将目光放在我们老知青身上。
    老知青中大多数人,不是出身成分不好,就是社会关系有问题,数来数去,数到了我头上。
    我这个地道的小学本科毕业生,以前不经意间自学丈量田亩和打算盘,曾经被许多人讥笑,这下派上了用武之地。老母亲“人有百艺好防身”的谆谆教导,又在耳畔响起。老人的先见之明,来自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
    连队的会计是天长县的老知青孙大刚,保管员是阜阳的老知青秦正华,现在在加上文书让我担任,而且我们三人都相处得很好。这样一来,明显是知青得势,这实在让军人帮很不情愿。
    会计孙大刚是老好人,但有原则。保管秦正华精明能干,有点脾气,但做事稳当、公平。对他两人,罗指导和赵连长都放心,唯独对我忧心忡忡。
    我到三连时间短,他们只是在别人的嘴中听说过我,知道我名气很大,但并不了解我。
    有人说我懒,爱无事生非,胆大妄为。还喜欢抗上、刁难领导。也有人说我为人正直,有能力,会处理事情。兵团成立前,三队“保孙派”里面的人,居然还有人将我说成是妖魔鬼怪,用我的名字来吓唬不听话的小孩。
    据说,爱哭的孩子一听到我的名字就不敢哭了,不爱哭的孩子一听到我的名字就吓哭了。
    嘿嘿!
    总之,罗指导员和赵连长还比较实际,连队领导们通过研究,决定让我担任文书。
    可能是“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吧,勉勉强强,先让我给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再说。
    我初任文书,一连三天下来,一切都很顺利。
    第四天,罗指导员终于对我说,他一直在悄悄观察我,我丈量土地、分配全连工作的速度,每天都比调走的文书快半个多小时。
    我笑笑,没说话。对我,这只不过是雕虫小技。
    看起来他很满意。

一生钟爱诗书画 半世消磨烟酒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348#
发表于 2015-5-29 08:09:27 | 只看该作者
人有百艺好防身,
文书重担恰缺人,
左挑右选皆难任,
最后还得找老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87

帖子

77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65
349#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21:30: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醉汉 于 2015-5-29 21:32 编辑

六十,老实头之死和船只军用牌照风波
    上海知青中有个小伙子,外号叫老实头。他矮矮的个子,不善言辞。为人忠厚老实,也比较笨拙,不会干农活。
    谁都能看出来,他的能吃不能干,不是装的,是天生的。
    他一是没力气,二是真笨。
    可工作量是按人数分配到各个班、排的,因此各班、排都不要他。也难怪,谁要他,谁受累。
    最后,连队为照顾他,将他分配到耕田班。
    他不会耕田耙地,就让他赶牛车,这是最轻松的工作。
    老牛是温顺的,牛车也慢,赶车的技术简单,容易掌握。老实头虽然笨拙,也很快就学会了。
    老实头给我的印象极深。
    他随时随地,会不自觉地有节奏的频频点头,时而,还会用指头有节奏地凭空弹点。别人都以为这是他的毛病,其实他是在背样板戏乐谱。
    他可以将几个样板戏的总谱,一个音符不差,准确地背出来!
    他会唱乐谱,却不会唱样板戏。但我在哼唱样板戏的时候,他能指出来我那句的什么地方曲调,唱的不准确。
    他实际上是个音乐天才。
    可他赶牛车,却并不了解老实的水牛习性。
    在一次赶牛车运送稻把的时候,他没经验,不知道牛渴了要饮水,还在一个劲地赶。水牛渴急了,拖着车、带着老实头就冲下了主干渠。
    结果发生不幸。
    老实头不会水,被淹死了。
    老牛下到水渠里,牛车并没有卸架,老牛无法脱身,只能拖着牛车站在水里,它上不了岸。
    有人看见没卸架的牛车泡在水渠里,却不见了赶车的老实头,就将情况汇报到连部。
    耕田班的人赶来,下水将老牛卸下车架,牵上岸,后设法又将牛车拖上来。
    人们发现,牛车上老实头随身带着的挎包还拴在车上,但不见了老实头的身影。
大家这就知道不妙。
    主干渠的水是流动的,连队组织人顺着渠道寻找、打捞。结果,一直到第二天,我们才在离牛车很远的地方,找到老实头的尸体。
    可怜,他屁股朝上,两手紧紧插在淤泥里,头也扎在淤泥里。尸体已经被水泡得泡胖,解放鞋还紧紧勒在他脚上。
    我们将老实头的遗体运到团部医院,天气很热,医院从滁县调运来一些冰块,用冰块将他的遗体冷冻起来。
    团部将这个不幸的事故,用电报告知了老实头的父母。
    老实头的父母闻讯,痛不欲生,不能自己。老实头的姐姐和姐夫,接到电报后第二天从上海赶来料理后事。
    团党委给出的结论为,老实头的死亡是意外不幸事故。
    意外事故,抚恤极低,甚至可以没有抚恤。
    老实头的姐姐和姐夫不知就里,虽然痛苦悲哀,还是接受了这个结论。
    这就惹恼了我。
    前不久五连,即墩圩队的三个女知青溺水,固然连部有一定的责任,但的确是意外事故。可老实头是在工作中被老牛拖下水淹死的,这明明是因公死亡啊!
    团党委此为,很让我不齿。
    我十分愤慨,将实情悄悄告诉了老实头的姐姐和姐夫。
    这是和团党委作对,我只能悄悄对他们说。
    好在上海知青多,别人怀疑不到我头上。
    老实头的姐姐和姐夫知道真相后,十分愤怒。他们原来是同意尽快安葬老实头的,现在不同意了。他们要求团党委必须按因公死亡,给予抚恤。
    团党委自知理亏,只得按规定向他们发放抚恤金,这才平息了死者老实头亲人们的哭闹。

一生钟爱诗书画 半世消磨烟酒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350#
发表于 2015-5-30 07:47:18 | 只看该作者
上海知青老实头,
老牛喝水他淹丢,
领导假说是意外,
小甄点明因公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 03:05 , Processed in 1.1544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