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半醉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圹圩农场十二年

[复制链接]

96

主题

387

帖子

77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65
351#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12:33:23 | 只看该作者
    连队成家的兵团战士,虽然工资和没成家的兵团战士一样,但小日子过得和单身战士却截然不同。
    因为有家庭的兵团战士是自己做饭,稻草和水自己挑,虽然辛苦,但不用花钱。有小家庭的人,还可以种菜,养鸡养鸭。有些家庭喂鸡,能喂十几只,每天都能收十来枚鸡蛋。
    就是懒汉如我者,每天也能在门边自家的鸡笼,捡上五六枚鸡蛋。
    这都是一种无形的可观收入,固然劳累,但可以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而单身汉,就没有这些条件了。
    人们算一下账,就是讨个没有工资的农村老婆,有了家庭,尽管生活会很清苦,小日子也要比单身汉过得舒坦。
    何况,农村姑娘都能吃苦,能干活。她们在连队做季节工,栽秧、割稻,收入可以糊口。
    因此结婚成家,是很多男性单身汉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为数极少的女性老知青,她们不是在家订婚或已婚,就是眼光高,不打算在这里结婚。而新来的女知青,更不愿在这里扎根。
    绝大多数单身男性老知青和老转们,不敢奢想和新来的女知青谈恋爱。
    那些没成家的老知青、退伍战士、单身汉们,都将目光投向了附近人民公社的农村姑娘。农村姑娘,一般也都希望能进场。国营农场,抑或是建设兵团,再苦也比农村有巴望。
    于是全团各连,又掀起一批结婚热。
    和我一起到太湖县调查岳中林的好朋友大鬼火李群,也结婚了。
    他找的也是农村姑娘。
    闻听此等喜事,我和裔师傅约好,得抽空去大鬼火家祝贺一下。
    不知道大鬼火是用的什么办法,调在团部运输连船队开轮船的。他住在团部,终于脱离了干农活的繁重体力劳动。
    但他经常随船外出运输,我们很少见面。
    这天他恰巧在家。
    李群很能干,不仅精于计算,还精于算计。除了非常聪明,还非常精明。他素来嘴上慷慨大方,心里克扣吝啬,外表胆大豪爽。内里胆小谨慎。
    李群抽烟,当时的香烟没有过滤嘴,抽烟很浪费,因为最后一厘米的烟屁股没法抽,再抽会烧到手指,烟也烫嘴。他抽烟总是在别人快要丢烟头的时候,将别人的烟头要过来含在嘴上,然后灵巧地掏出一支香烟,他将烟捏住,潇洒地往大拇指的指甲上碰撞两下,再熟练地将别人的烟屁股嫁接在自己的香烟上。
    别人没损失,他则省了一根火柴,香烟还多出一厘米
    他在待人接物上,不喜欢请别人吃饭,只喜欢别人请他吃饭。
    即使是到了快吃饭的时候,他若是来了客人,他都有本事慷慨地再三挽留客人,而客人必定会主动告辞,且会对他再三称谢。反之,他要是到别人家串门,三言两语,主人就一定会留他吃饭。他则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坚决告辞。直到主人生气了,他方勉为其难地留下,和主人一起愉快地用餐。
    这种优雅地打发客人,和潇洒作客的本事,是他的强项。
    生活所迫,环境残酷,使大圹圩农场、现在是建设兵团里的人,叫“鬼火”的人很多。
    “鬼火”,一般多指爱占小便宜和说话不算数的人。
    “鬼火”们的话,跟鬼火一样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在“鬼火”前面加个“大”字,可见我这位老朋友鬼起来贼精贼精的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大鬼火,并非浪得虚名。
    但我和裔师傅也不是好对付的。

一生钟爱诗书画 半世消磨烟酒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87

帖子

77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65
352#
 楼主| 发表于 2015-5-31 20:36:59 | 只看该作者
    这天,我和裔师傅来到场部大鬼火家。
    大鬼火十分高兴。
    高兴是高兴,但他想马马虎虎糊弄我们一顿饭。
    大鬼火在我们面前,再三声明现在是下午,买不到肉了,也买不到豆腐了。家里还有咸白菜,他再去别人家菜地里摘点辣椒,要我们凑乎着在他家随便吃顿饭。
为此他再三深表歉意。
    裔师傅笑道:“没事、没事,有酒就行。”
    大鬼火一愣。
    我则径自在他家里里外外、翻箱倒柜地寻找。最后,我终于在他家灶台后面的柴火堆里面,找到一只他临时藏起来的一只肥嫩的大咸鸭。
    我不由大喜,欢叫着:“你没有肉我有,我带来的有一只又肥又嫩的咸鸭子。美极了,今天就吃它了!”
    大鬼火苦笑。
    我毫不含糊,立即洗刷咸鸭,亲自操刀剁肉,掌厨炒菜,烧锅做饭,忙得不亦乐乎。
    裔师傅则笑着逼迫着大鬼火去买酒。
    大鬼火哭笑不得,知道今天躲不过去,赶紧去小店买酒。他居然慷慨起来,一下买了两斤洋河大曲。
    大鬼火的新婚媳妇没见过这阵势,以为大鬼火欠我们钱,看得她胆战心惊,目瞪口呆。
    她吞吞吐吐偷偷地问我,大鬼火到底欠我们多少钱?
    我骗他媳妇说,他欠我的钱不算多,也不是很少,但大鬼火不愿意还我钱。这次,他不还我钱,我们就住在你家不走了。
    他媳妇忧愁地问,我家就一间房子一张床,你们怎么住啊?
    我说,挤,挤在一起睡,你和你男人睡一头,我和裔师傅睡一头,我们保证不碰你。
    他媳妇吓傻了,不敢再言语。
    大鬼火一般只坑害别人,没尝过被别人坑害的滋味。
    这次得让他尝尝。
    喝酒的时候,大鬼火眉飞色舞告诉我们一个笑话。
    他说他上次他驾驶着轮船运送粮食,途径南京,被南京下关长江水上派出所的人,将轮船给扣住了。水上派出所的人说,这条船在这个航线上行驶了好几年,一直都是民用牌照,怎么现在忽然换成了军用标识?连油漆也改成了军队船只的颜色?他们怀疑,这里面一定有鬼。
    事实是,船队的确改成了军用标识,但军用的正式牌照、证件还没发下来,用的都是过去农场时的旧证件。大鬼火再三向他们解释,原来的农场改为了兵团,现在是军队编制了,奈何水上派出所的人却不相信。
    最后,船只上的负责人只好派人回天长县大圹圩团部去取证明。证明到了,水上派出所才放行。
    大鬼火还说,他刚到船队的时候,就碰到过轮船“鬼打墙”。
    他说那天他们是半夜从场部开船去天长县,一般轮船四十分钟就能开到县城,可他们的轮船行驶了一个半小时后,却开回场部了!舵手是老师傅,技术绝对没问题。而这条叫白塔河的河流,航道很狭窄。一般白天开船要是不熟悉航道的人掌舵,都有可能搁浅。深更半夜,这轮船是怎么调头转弯开回来的呢?而且船上有好几个水手,大家都没察觉到轮船转弯调头往回开了。此事根本无法解释,要解释,就是轮船遇到了老百姓说的“鬼打墙”。
    大鬼火说,他们当时都吓傻了。
    事后团党委也知道了这件怪事,团领导怕影响不好,要大家不要再说这件事情了。
    我们边说笑,边喝酒,我留意紧紧缠住大鬼火,不给他和他媳妇有单独说悄悄话的机会。
    大鬼火被蒙在鼓中,不知就里。他媳妇却在一边愁眉苦脸,不知所措。
    为此,大鬼火还向我们深表歉意,说他媳妇是乡下姑娘,没见过世面,也不会交友待客,请我和裔师傅原谅。
    我心中暗笑,对大鬼火说道:“你媳妇真不错,你这么穷,长得又丑,人家都不嫌弃你,你要好好对待人家。”
    大鬼火连连点头,说:“当然,当然,我会对她好的。不过,我长得也不丑。”
    我笑道:“你再不丑,也没媳妇媳妇好看。你以后要节省点,不要再借债了。”
    大鬼火听得一头雾水,说:“我没有借债呀?”
    我说:“哦,没借债就算了,现在不说这件事。我们豁拳喝酒!”
    爽快地在他家大吃大喝了一顿,三人喝了二斤白酒。
    嘴巴一抹,我和裔师傅笑嘻嘻告别离去。
    至于他俩口子晚上怎么打闹,我们就不管了。

一生钟爱诗书画 半世消磨烟酒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353#
发表于 2015-6-1 08:49:09 | 只看该作者
全团结婚也成风,
只为日子能稍松,
同去新婚李群家,
吓唬媳妇吃喝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87

帖子

77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65
35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0:14:56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一,批陈整风阶级斗争“活靶子”
    我们团部配备有一辆军用吉普。
    有一次,这辆车出了交通事故。
    团司令部熊协理员乘此车去南京公干,在六合县与一单位大车相撞,熊协理员被当场撞死。
    这当然是一起不幸的交通事故。
    熊协理员在三连蹲过点,他是个和善的小老头。见人就满脸是笑,很有人缘。
    事后,团部经过与肇事单位协商,最后达成赔偿协议。
    开追悼会那天,团部领导打电话邀请肇事单位领导前来参加,对方单位领导出于礼节和同情,应邀而来。会议毕,团首长留客人一行吃饭,以尽地主之谊。
    在吃饭的时候,团领导事先安排好的机械修理厂的技工,迅速将肇事单位的小轿车的四个车轮给卸了下来。
    吃完饭,肇事单位的领导要赶回六合,走到小轿车边一看,傻了眼。正想找团领导理论,死者熊协理员的家属、孩子们哭喊着围了上来,要肇事单位的人偿命。
    肇事单位的人知道上当,立即吓跑了。
    从此,我们团就有了一辆小轿车,只是没有牌照,不能出远门,只能在圩内使用。
    军人们对这种违反契约精神和不守信用的事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沾沾自喜、洋洋自得。
    一些退伍战士对此,认为这是团领导们的机智、勇敢,在四下到处炫耀。
    这种品行,是高是低不言而喻。
    有头脑、懂得人情世故的老职工、老知青,则对他们这种毫无诚信,强占其他单位财物的下作行为,无不摇头叹息。
    一九七一年一月,陈伯达被中央定性为反党分子。中共中央发出《反党分子陈伯达的罪行材料》。材料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陈伯达的反动历史”。第二部分为“投靠和追随王明、刘少奇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第三部分为“对抗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反党乱军,阴谋篡权”。第四部分为“投靠王明、刘少奇,招降纳叛,搞独立王国”。
    陈伯达是中央文革小组组长,中共九大政治局常委,排名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是党的“第四号人物”。
    在毛泽东众多秘书中,陈伯达担任秘书的时间最长,前后共达三十一年。
    他号称是中共的“理论家”、“中共一支笔”。
    他在一九四九年前写的《人民公敌蒋介石》、《中国四大家族》、《评〈中国之命运〉》等,影响巨大。
    他参与起草了“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二十三条”、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六条”等一系列党内重要文件。
    可一夜之间,他就变成“反党分子”了!
    这不太搞笑吗?
    也不想想,如果陈伯达的是这些事情是真的,那毛泽东不就是个傻子吗?
    他还能伟大的起来么?
    只要有一个正常的、尚未痴呆的平凡大脑,人们都会反躬自问。
    可惜,很多人已经被奴化得不正常了。他们从来不敢想象,毛泽东是人不是神。更不敢想象,毛泽东是个专制独裁者。
    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这样的精神奴隶。
    当时,连队派我和老知青周颂平、李永光到团部参加学习“批陈整风”文件。学习完毕,我们还要将文件精神和附加宣传材料带回来,在连队宣讲。
    我私下对周颂平说:“这些人又开始瞎扯了。以前王明、李立三、张国焘、张闻天反党。后来彭德怀反党,刘少奇反党。现在陈伯达又反党。怎么都是老牌共产党人反党?”
    周颂平笑道:“谁不顺眼谁反党,谁不顺心谁反党。需要杀鸡给猴看的时候,没鸡了怎么办?逮个鸭子当鸡也要杀。”
    我们抚掌大笑。
    上面一吹风,下面就起浪。
    每一次政治运动,下面为印证上面路线斗争正确,就要抓阶级斗争,制造阶级敌人,找活靶子打。
    罗指导员和党支部决定,在这次“批陈整风”运动中,我们连不能落后,要找个活靶子,开大会批判批判。
    可哪来那么多活靶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无绝人之路,党支部居然找到了两个活靶子。
    一个是偷粮食的老知青某,他家粮食不够吃,他就拿个麻袋去偷稻场的粮食。结果粮食偷的太多,他装脏物的麻袋太重,上不了肩膀,被值班人员看见。
    这位值班人员本来想装作没看见,打算溜走。
    不料这位老知青某居然要求值班人员帮忙扶一把,他对值班人员说:“劳驾,帮个忙,搭把手上肩。”
    只把值班人员气得直苦笑。
    值班人员对我说,都是可怜人,他偷粮食拿不动,倒掉一点,拿走就算了。可他妈的他竟然叫我帮他忙搭把手!我不汇报,我不是监守自盗吗?
    连部决定,将这个老知青某当成“批陈整风”的活靶子批。


一生钟爱诗书画 半世消磨烟酒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355#
发表于 2015-6-3 11:20:14 | 只看该作者
批陈整风又开始,
下边要找活靶子,
有个知青偷粮食,
非让看场来扶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87

帖子

77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65
356#
 楼主| 发表于 2015-6-4 09:53:03 | 只看该作者
    另一个是上海知青某,他手脚不稳,喜欢偷东西。一个寝室室友的东西,他也偷。
    他偷的都是一些袜子、香皂、粮票、饭菜票。量不大,但人人厌恶。于是,上海知青某也当成“批林整风”的活靶子批。
    这样一来,我们连的“批林整风”运动,就搞得“有声有色”了。
    在批判会上,一般都是被斗的人先检查,然后大家再发言批判。
    老知青某的检查,大意是自己生活困难,孩子饿,他没办法了。结果一念之差,做了件蠢事。还说孩子是祖国的花骨朵,万一孩子饿坏、饿死了,既是国家的损失,也给社会主义抹了黑。结果,他就去偷了公家的粮食。
    赵连长差点笑出声,却冷脸问:“照你这样说,我还得表扬你啊?”
    老知青某谦逊地说:“那就不必了。”
    指导员看不下去,大声斥责他说,你老实点!要做深刻检查!要上纲上线检!
    老知青某点头称是说,行,我现在要从灵魂深处闹革命!我的行为,质上是破坏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的战略方针,破坏了抓革命、促生产,我的罪行,不是孤立的,是有国际景的。目前,苏修在珍宝岛发动侵略战争,妄图侵略我国神圣领土。我是为了配合苏修帝国主义的国际强权政治,是卖国行为!象历史上所有的汉奸卖国贼一样,我将永远的被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说到这,老知青某环视一下全场,自言自语地说:“我想,在卖国贼中,我怕是最穷的一个啦!”
    引得全会场轰然大笑!
    批判爱偷东西的上海知青某的情况也很逗。
    在批判他的批判会上,另一个上海知青批判他时说:“你二百五啊?你不知道干我们这行,要兔子不吃窝边草吗?你看我,从来不在连队里面偷。我要偷就去南京、上海,跑大码头。小偷小摸的事情,我从来不干。”
    几乎把我们笑倒。
    结果那个喜欢小偷小摸的知青没事,发言批判别人的那位被关进鬼棚专了政。
    但他事后死活不承认自己是小偷,说那是为了加强“批陈整风”批判会的气氛,他是为了发言,为了配合批判会现编的假话。
    罗指导员也没招,将他关押了几天,又放了出来。
    不久,他就跑了,估计真是去跑大码头了。

一生钟爱诗书画 半世消磨烟酒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81
357#
发表于 2015-6-4 12:27:46 | 只看该作者
半醉汉 发表于 2015-6-4 09:53
另一个是上海知青某,他手脚不稳,喜欢偷东西。一个寝室室友的东西,他也偷。    他偷的都是一些袜子、 ...

出言不慎,祸从口出,所以生活中还是谨言慎行为好。
半醉兄的人生真是曲折多彩。
谢谢您的每一次每一个故事带给阅读者的启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358#
发表于 2015-6-5 07:55:05 | 只看该作者
半醉汉 发表于 2015-6-4 09:53
另一个是上海知青某,他手脚不稳,喜欢偷东西。一个寝室室友的东西,他也偷。    他偷的都是一些袜子、 ...

小偷小摸作对象,
无精打采逗得慌,
甲说自己是最穷,
乙时旁人经验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87

帖子

77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65
359#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12:57:27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二,割资本主义尾巴和夫妻吵架闹剧
   “批陈整风”的结果,最后是整到了我们这些成家的兵团战士们头上。
    落在实处,是团党委现在要结合本团实际情况,割下面各个小家庭的资本主义尾巴。
什么是“资本主义尾巴”呢?就是我们已经成家的兵团战士们家家户户种的小菜园和喂养的鸡。
    在极左路线指引下,团党委有人提出,各连家家户户私自开垦的小菜园,侵犯了国有土地,是非法的。各家各户样喂养的鸡、鸭,吃的饲料虽然是落在地上的稻粒,那也是国家的粮食。就是让它烂在地里,也不不能让它去培育资本主义,必须取缔小家庭喂鸡。
    团部将取缔小菜园和喂鸡,最后作为党委决议,传达到各连。
    连部的干部十分为难。
    连部的干部们知道,兵团战士们干的活重,收入却很低。已婚家庭全靠开点小菜园,种点菜和养点鸡、鸭,来补贴、维持生活。要是取缔了小菜园,再不准养鸡、鸭,他们的生活立刻就难以维持。这就必然要影响生产,会带来许多问题。
    各连意见,大同小异,他们将这些问题,反馈到团党委。
    基层干部都反对,团党委也不敢太过分,最后决定,各连各家各户,菜园面积不得超过两平方丈,鸡、鸭不得超过三只。
    菜园都是大家在荒地上开垦的,也不行。自己的辛苦劳动所得,也成了资本主义尾巴。
    这些年,大家的小日子只要过得稍微宽松点,就有人不高兴。要是人们整天都愁眉苦脸地难受,那些人才称心如意。
    连部的领导还有点人情味,根据实际情况,私下将政策放宽到每户小菜园不得超过三平方丈,鸡、鸭不得超过五只。
    这就很人性化了。
    我住的房屋前面一栋,跟我住斜对门的,是颍上县老知青李某家。
    李某是女性,长相端正,体壮身高。她为人处世,和她的身材一样豪放,颇有大丈夫气概。用现在的话说,就叫女汉子。
    只是有时候,她太汉子了点,她丈夫有点受不了。
    故二人经常争吵。
    不知为什么事,有天她俩口子又干仗了。李某的丈夫吵不过她,也打不过她。
    李某丈夫虽然长得没她高,但打架绝对打得过她。俩口子打架,来真的,肯定女方不是男方对手。之所以说打不过她,是李某丈夫心疼她、爱她,舍不得打她。
    自己有理,吵不过老婆,又舍不得打老婆,李某的丈夫很憋屈。
    恼恨之下,李某丈夫跑到团部,他在邮电局给李某,即自己的老丈人家里,发了一份电报。
    电报曰:“李某死了,速来人。”
    他的用意,是要老婆的娘家来人。他要跟老婆的娘家人谈谈,让老婆娘家的亲人给评说评说。如果不撒谎说李某死了,因为俩口子吵架小事,千里迢迢,他老婆娘家是不会来人的。
    李某家里人接到电报,都傻了。
    悲痛之中,都不明李某的死因。
    李某年纪轻轻,身强力壮,怎么一点症状没有说死就死了呢?于是,李某父母派李某的两个哥哥,立即动身来大圹圩奔丧。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没有电话。
    行前,李某家里的人给李某丈夫回了一封电报,说:“李某死,家人不到,不能出棺。”
    李某家里的人意思是要验尸,要追究李某死因。


一生钟爱诗书画 半世消磨烟酒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7
360#
发表于 2015-6-6 07:57:14 | 只看该作者
团里抽风整百姓,
割起尾巴不留情,
夫妻吵架男窝囊,
拍封电报娘家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3 16:10 , Processed in 1.24800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