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批陈整风和阶级斗争“活靶子” 我们团部配备有一辆军用吉普。 有一次,这辆车出了交通事故。 团司令部熊协理员乘此车去南京公干,在六合县与一单位大车相撞,熊协理员被当场撞死。 这当然是一起不幸的交通事故。 熊协理员在三连蹲过点,他是个和善的小老头。见人就满脸是笑,很有人缘。 事后,团部经过与肇事单位协商,最后达成赔偿协议。 开追悼会那天,团部领导打电话邀请肇事单位领导前来参加,对方单位领导出于礼节和同情,应邀而来。会议毕,团首长留客人一行吃饭,以尽地主之谊。 在吃饭的时候,团领导事先安排好的机械修理厂的技工,迅速将肇事单位的小轿车的四个车轮给卸了下来。 吃完饭,肇事单位的领导要赶回六合,走到小轿车边一看,傻了眼。正想找团领导理论,死者熊协理员的家属、孩子们哭喊着围了上来,要肇事单位的人偿命。 肇事单位的人知道上当,立即吓跑了。 从此,我们团就有了一辆小轿车,只是没有牌照,不能出远门,只能在圩内使用。 军人们对这种违反契约精神和不守信用的事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沾沾自喜、洋洋自得。 一些退伍战士对此,认为这是团领导们的机智、勇敢,在四下到处炫耀。 这种品行,是高是低不言而喻。 有头脑、懂得人情世故的老职工、老知青,则对他们这种毫无诚信,强占其他单位财物的下作行为,无不摇头叹息。 一九七一年一月,陈伯达被中央定性为反党分子。中共中央发出《反党分子陈伯达的罪行材料》。材料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陈伯达的反动历史”。第二部分为“投靠和追随王明、刘少奇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第三部分为“对抗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反党乱军,阴谋篡权”。第四部分为“投靠王明、刘少奇,招降纳叛,搞独立王国”。 陈伯达是中央文革小组组长,中共九大政治局常委,排名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是党的“第四号人物”。 在毛泽东众多秘书中,陈伯达担任秘书的时间最长,前后共达三十一年。 他号称是中共的“理论家”、“中共一支笔”。 他在一九四九年前写的《人民公敌蒋介石》、《中国四大家族》、《评〈中国之命运〉》等,影响巨大。 他参与起草了“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二十三条”、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十六条”等一系列党内重要文件。 可一夜之间,他就变成“反党分子”了! 这不太搞笑吗? 也不想想,如果陈伯达的是这些事情是真的,那毛泽东不就是个傻子吗? 他还能伟大的起来么? 只要有一个正常的、尚未痴呆的平凡大脑,人们都会反躬自问。 可惜,很多人已经被奴化得不正常了。他们从来不敢想象,毛泽东是人不是神。更不敢想象,毛泽东是个专制独裁者。 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这样的精神奴隶。 当时,连队派我和老知青周颂平、李永光到团部参加学习“批陈整风”文件。学习完毕,我们还要将文件精神和附加宣传材料带回来,在连队宣讲。 我私下对周颂平说:“这些人又开始瞎扯了。以前王明、李立三、张国焘、张闻天反党。后来彭德怀反党,刘少奇反党。现在陈伯达又反党。怎么都是老牌共产党人反党?” 周颂平笑道:“谁不顺眼谁反党,谁不顺心谁反党。需要杀鸡给猴看的时候,没鸡了怎么办?逮个鸭子当鸡也要杀。” 我们抚掌大笑。 上面一吹风,下面就起浪。 每一次政治运动,下面为印证上面路线斗争正确,就要抓阶级斗争,制造阶级敌人,找活靶子打。 罗指导员和党支部决定,在这次“批陈整风”运动中,我们连不能落后,要找个活靶子,开大会批判批判。 可哪来那么多活靶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无绝人之路,党支部居然找到了两个活靶子。 一个是偷粮食的老知青某,他家粮食不够吃,他就拿个麻袋去偷稻场的粮食。结果粮食偷的太多,他装脏物的麻袋太重,上不了肩膀,被值班人员看见。 这位值班人员本来想装作没看见,打算溜走。 不料这位老知青某居然要求值班人员帮忙扶一把,他对值班人员说:“劳驾,帮个忙,搭把手上肩。” 只把值班人员气得直苦笑。 值班人员对我说,都是可怜人,他偷粮食拿不动,倒掉一点,拿走就算了。可他妈的他竟然叫我帮他忙搭把手!我不汇报,我不是监守自盗吗? 连部决定,将这个老知青某当成“批陈整风”的活靶子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