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蓝宝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珍(中篇小说)

[复制链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61#
 楼主| 发表于 2015-5-27 06:38:39 | 只看该作者
九十五、
一路走来,李珍的表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摆在那儿,她再标榜自己有多么善良、能干、聪明、优秀,都是白费口舌了。


李珍是本乡镇上海女知青中个子最高,生得最艳丽的一个人,但是她是命运最差的一个人,简直可以说是苦难、心酸,悲惨、悲哀伴随着她的一生。她与杨莹居住在同一个村,但是她与杨莹合不来,也与同一个乡镇的冯娜合不来。虽然她们之间也有一些走动,但没有知心话可说。冯娜做人的宗旨是与人为善,以心对心,真诚相待。冯娜为人正直,喜欢与善良的人打交道、交往。自以为是、虚伪狡诈的人难以交往,冯娜不愿与此等人交往,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同本质的人才有共同语言。


李珍姿色倒是有一点,但做人太差劲。她没有什么真本事,但什么都夸夸其谈,自以为是,最差的一点就是动不动以我自居,斥责别人。李珍喜欢背后做小动作,知青之间有什么事情,她会隐瞒真相,搞阴谋诡计,搞不团结,搞内部争斗,这些是她的强项。大多数人都与她噗之以鼻,保持远距离关系。在安排知青就业时候,李珍与杨莹被安排在同一个单位,杨莹为人真实、直率,李珍为人虚伪、有心机。按理说相同性质的两个上海知青被安排在同一企业工作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她们俩人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面合心不合。其实像李珍这样的人到哪儿都是不受欢迎的人。


进入乡镇企业一年后,企业对知青进行正式工资的定级。此时杨莹告诉冯娜有关加工资定级别的事情,那李珍非但不告诉冯娜此事,还让杨莹也不要告诉冯娜,此事是杨莹之后告诉冯娜的。此等恶劣行径在上海人中确实存在,她也不想想,既然同一个乡镇,欺众不欺一,知青们都会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想瞒也瞒不过去,瞒得了初一瞒不过十五,是政策总要真相大白,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此类人种实属小人也。不久知青加薪定级工作,乡镇农机厂比他们乡镇豆制社走在了前面,那李珍也真是白费“心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落得个败露自己的真面目,与人于己都不利。她自以为聪明,其实是愚民的心灵、素质,暴露无遗。虽然此事早已过去,但李珍这个为人、表现,给冯娜的脑袋中留下了很坏的印象。


知青加薪定级之后,也确有个别乡镇企业瞒天过海,克扣、打压知青工资的。那沈萍所在乡镇五金厂就是如此。沈萍每月工资比冯娜低了一个级别,当时的5元相当于现在的100元。冯娜随即告诉了沈萍,沈萍自然向单位讨回了公道,要回了自己应得的知青同等待遇。这件事情在冯娜的脑袋中,还像昨天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


李珍是直接来浙江平湖投亲插队落户的。年轻时候漂亮,五官端正、匀称,瓜子脸,桃花眼,开心时,眉开眼笑。尤其那双眼睛射出的情光就如五彩火花会勾动男人的心,男人见了为之动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她个子高挑,身材美艳,她的长相在女人之中也算上七寸之人,可她的心灵不太美,喜欢奉承拍马,做“聪明人”。但是她哪里知道马屁拍在马脚上,被那破马蹬一脚蹬得立地不起,从此身败名裂,不被人接受,秃子跌倒两头不着落。


她刚到单位时候,乡工办安排她担任镇办豆制品加工作坊开票职务,她就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与那单位头头却有了眉来眼去的暧昧关系。她与单位职工关系不融洽,识高看低,张扬自己,贬低群众,并不受职工欢迎;相反杨莹得到广大职工的尊重与认可,由于这也引起了李珍的妒忌,她时常在冯娜面前说杨莹的坏话。冯娜自然是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李珍的话只能当耳旁风,随风飘扬,可信程度不高。


职工对她的性格了解,也不与她多烦。她与那头头搞得火热,人们私下背后交头接耳,她也无奈。其实她做人并不高明,古人说聪明面孔笨肚肠,一点也没错。他们俩人就住在隔壁,人们眼睛无须瞪大,就能一目了然,钆出苗头。那头头妻子也是上海知青,头头的父亲是供销社书记,通过关系,把儿媳安排进了大集体以上单位。李珍应该想到她哪是头头妻子的对手,而且她的榆木脑袋并不怎么聪明。她独立完成任何一件事情相当困难,对什么稍带脑力劳动的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她居然还自夸自赞,夸夸其谈,批评、诋毁别人。这样的人居然想夺人之夫,真没有自知自明;她做事淌出世界,露骨显现,不自量力。她与那头头卿卿我我,不久消息传到吴明阳的耳朵,随即丈夫上到单位大打出手,一场美女救相好的闹剧在她的演绎中拉下帷幕,终于停止。其实那头头根本不是真要她,而是逢场作戏,与她玩玩。从此以后,她身心俱裂,便与吃药打针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小病常哼哼,大病闹天宫,她与医院打交道是二四六,三六九,家常便饭。


李珍在乡镇企业时候,工作得不到好评,她脑子并不聪明,却自以为是,虚伪不实。她工作能力实在欠缺,文化档次又不高,实在不能胜任什么工作。这样的人在当今极权社会更是难以度日。


“冯娜呀,每个月的生活费还不够支付我每个月的医药费,每个月我向别人借,借了以后,下个月先还上个月欠的钱,没办法呀,否则要借不到钱的。我的身体不行,一直要看病。”老年时候的她碰到冯娜,时常哭丧着脸如忆苦不思甜,痛说革命家史般的向冯娜诉苦。到头来这个虚伪之人如此这般,也够惨的。冯娜也只能用好话劝慰,安抚她受伤的心灵。


李珍的丈夫自然也是地地道道的当地农民,一般之人,个子比她矮上半截。不过这是她自己找的,她丈夫本来有已经对过小亲的女人。自从李珍与他好上了,他自然与那乡下女人一刀两断,解除婚约,于是与她有了正果。之前李珍的丈夫曾经开过豆腐店,但是终因小打小闹,不能与大市场竞争,马上关门歇业被吞并了。因为极权体制批准开豆腐店的人是经过点名确定的,任何能赚钱的行业都形成了垄断性质。吴明阳也没有其他什么专业技术,只能在家抓抓黄鳝、鱼虾之类去街上卖几个小钱,然后守着家里五至六亩的破荒田,搞搞种养殖,艰难度日。


自从进入乡镇企业,李珍就搬入单位宿舍,不回家中。丈夫听说妻子外面有桃色新闻,跟人好上之后,惶惶不可终日,经常出其不意,突然之间盯梢跟踪,但始终抓不到把柄,随即俩人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夫妻生活步入瘫痪状态。


乡镇企业倒台、散场之后,李珍不得不退回了老窟。后来在服装厂找到活之后,在厂里面李珍与冯娜相比之下,相形见拙,同样没有受到职工们的好评。吴明阳是最小的独生儿子,上面的几个姐姐早已出嫁,公婆大人都是年逾古稀老人。李珍回到乡下之后,什么也不会干,与丈夫、年逾古稀的老人打起了更尖锐的家庭战争,终因婚姻解体,分道扬镳,通过法院,协议离婚。


“离婚之后,她潜回老家,偷走我本打算建房购料的钱,害得我的建房计划搁浅。冯娜,你知不知道她在上海的住址与电话号码?”李珍的前夫吴明阳曾经来到冯娜家,向冯娜打听李珍家现在的住址与电话号码。


“我不知道啊,我们虽有往来,但是大家上海娘家的住址都是不知道的,而且是新住址更不知道了,你怎么会连她上海娘家住址都不知道呢。电话号码我也不知道,因为李珍更换电话号码的频率如熠熠闪动着的霓虹灯般的变化速度。”冯娜无奈的说。


“我想,她做贼心虚,有意躲避我的追讨,他们家搬场了。”吴明阳曾经这样沮丧的猜想着说。


没过多久,李珍前夫通过姐姐们的支助,以及自己的努力,还向其他人借了一些钱,以及村部的照顾帮困款,把二层楼小屋建造了起来。那是在冯娜建房十几年之后,哪里知道那李珍居然带着孙子,前往前夫所造新屋同享悲催的老年夕阳红日子。


上海实在不是她的家啊,李珍虽然户口迁往上海,但知青们的人权在上海是没有的,在浙江同样是没有的。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还不得不回到这并不想住的老窝里面。李珍与前夫是通过法院解除婚约的,但是她还是硬着头皮住到前夫的居住地。因为他在上海买不起房子,与儿子媳妇同住,多有不便。李珍在农村什么都不会干,不种一棵菜,不干一点农活。李珍难得烧一顿饭,那是老天有眼,恭喜发财。


李珍离婚之后,生活并不理想。与上海大弟媳间经常吵架。听杨莹告诉冯娜“她与弟媳妇最大的一次架打成了冤家,俩人大打出手,从屋里打到了屋外,从楼梯上滚到了楼底下。她险遭不测,危险酿成惨剧。由此弟弟与弟媳间可想而知也发生了土崩瓦解,分崩离析的结局,俩人离婚收场。父母临死前,告诫小儿子,一定答应让姐姐的户口迁进上海,那弟媳不离婚的话,这事准没门。”冯娜听后只觉伤感,不由得同情李珍苦难的遭遇。


为了生活,李珍到大弟这儿——金山,为大弟守小店,李良发工资给她,以维持最低生活。大弟在金山石化单位有工作,小店是他的副业。李珍做了没几年,小店惨淡经营,关门歇业;她又前往上海做保姆,很是艰辛,酸涩。


同乡镇四个上海知青中间,杨莹是最早把户口办出去的,冯娜与沈萍、李珍都差不多时间办出去,三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挡于圈外。


沈萍因为生育两个子女,之前被政策挡于圈外;冯娜虽生育独生子女,但之前被家父挡于圈外;李珍也生育独生子女,但之前被弟媳挡于圈外;杨莹生育两个子女,但别看她像山东大妈妈似的,但却机灵。她以小儿子作为过继他人做儿子的名义,大儿子便成为杨莹的“独生子女”,杨莹的母亲(户主)自然签字同意,故早早的就把户口关系办到了上海。


李珍离婚后,在上海同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苦难心酸。李珍的独生儿子户口迁往上海后,因为文化程度不高,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工作而言,生活相当不易。也只能干些简单劳动,维持底层生活。过了几年,儿子大了,娶了外来妹,一家四口挤在狭小空间面积的租赁房内,艰难生活,苦度时日。


“儿子租了一套很小的住房,作为新婚居室,我总不能与他们长期挤在一起。父母过世后,我与吴明阳离婚之后,我与那苏北人弟媳吵架后,我便在外租房居住。但是弟弟这点还是好的,母亲临死说的话,他答应兑现了。当然弟弟与那苏北人离婚了,否则的话,也难说。”李珍跟冯娜说这些话的时候,冯娜觉得李珍也怪可怜的。由于地方政府对上海知青个人经济利益的剥夺、吞噬,以及人权的压制、打击,使得知青们到年老没有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的安乐居所。


李珍儿子结婚时,李珍居然还是回到了前夫这儿,没办什么复婚手续,就住在一起了。李珍的儿子有了小孩,李珍带着孙子与儿子、媳妇一起挤在上海20多平米的出租房内。因为李珍要带孙子,等孙子大了一点,李珍有时带着孙子仍旧回到乡下居住,也够心酸、无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62#
 楼主| 发表于 2015-5-27 06:39:54 | 只看该作者
李珍带着孙子回到乡下,她还是像大家闺秀似的,更是不干什么活了。那婆婆公公都是九十好几的人了,还得烧饭,做农活,侍候她,就如侍候高楼小姐样。故当地人这样说“知青嫁农民,知青不好,农民也没有捞到好处,而是受不尽的牵连、苦难,就如犯了罪,犯了法样受折磨、打击。”


既然离婚了,没有感情,回到上海再嫁嘛,但是谈何容易。人老色衰,不是40岁左右的年龄,还可冒充半老徐娘,风韵犹存的年代了。李珍年轻时那样,身体已经败坏,满脸雀斑,脸色漆黑,不是健康肤色。她是生病过日子,经济条件又差,这个月到下个月生活开支费用时常接不上,这样的困境谁见了都逃得远远的,避之不及,谁都怕啊。故在上海的几年中她都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男人,只能又回到前夫的老窝,与前夫共度“夕阳红”。


农婚知青悲惨、生活悲惨、感情悲惨。前极权、后极权对这代人的迫害是人类罕见,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打击之深、迫害之惨,这批人深受其害程度,世间绝无仅有。尽管很大程度上有李珍本人的原因,但是这万恶的上山下乡恶果——农婚,造成的悲剧。这批人没有稳定的工作、经济来源、居无定所是毋容置疑的实质性真相,也可以说是贫困最根本的原因。以至于李珍颠沛流离,扎挣、荡漾在苦难的水深火热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363#
发表于 2015-5-27 08:22:17 | 只看该作者
李珍一生多坎坷,
只怪她那坏性格,
最后硬回前夫家,
老人还得伺候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64#
 楼主| 发表于 2015-5-27 16:48:5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5-5-27 08:22
李珍一生多坎坷,
只怪她那坏性格,
最后硬回前夫家,

谢龙行天下版主关注,并吟诗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6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07:53:12 | 只看该作者
九十六、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时间飞快,转眼之间,李珍已从中壮年时期步入小老年时期。但是李珍还是不改自己的劣行,我行我素。人的本质难以改变,古语说得好“三岁看到老”“江山好移本性难改。”不管在哪一个朝代,这两句话实在是具有其现实意义的。


时间一晃,十年已过,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瞬间的短暂闪烁。


人类历史进入新世纪,而普通的民众还是过着并不理想的生活。尤其那曾经被上山下乡,被扎根,被乡镇企业的这类上海知青,还是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折腾、煎熬。哪怕历史跨入新世纪,这些知青还是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这些知青在上山下乡期间的工龄,以及在企业期间的工龄被剥夺、吞噬得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在这艰难、漫长的岁月中,其中一些脑袋清醒,敢于维护自己权益,有思想的知青,互相联系,组织发动,联络起来,自发凝聚,产生力量。她们联合在一起,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向当地利益集团展开讨说法,争权益的行动。冯娜便是其中脑袋比较清醒的人之一。


李珍的儿子吴雯斐结婚后,与新婚妻子在上海租房居住。这一段时间,李珍已经不居住在娘家弟弟李俊的居室。因为李俊的儿子也已长大成人,到达谈婚论嫁的年龄,这个房间将是李俊儿子的新婚房间。当初李珍户口迁入上海李俊此居住房内,为此事李俊与姜英丽夫妻反目成仇,而让二姐李珍的户口入迁本居室。是李俊为了听从、完成母亲临终的遗言,在顾到同胞父母手足之情而不顾小家庭破裂的情况下,做到的大义之举。


当初李俊也早已将那父亲的福利分房买断产权,并出售那套房子,到别处另买了新房,作为儿子的婚房。在那种情况下,李珍没有与李俊再作父母财产,分配权益的争夺,乖乖的离开娘家老屋,母子俩人在外租房,蜷缩着活下去。


随着儿子雯斐与儿媳妇结婚后年份时间的增长,他们有了一个儿子,需要有人带领,于是这工作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李珍的头上。李珍已经有了第三代,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这是上代人责无旁贷的义务与责任。为带领孙子,李珍与儿子他们,一家四口挤在那20多平米,狭小的租赁房内,一起过生活。儿子媳妇有了下一代,李珍只能带孙子,不能再继续从事保姆、钟点工的工作,讨生活了。


李珍一向是大手大脚花钱习惯了的,自由自在生活习惯了的。如今为了儿子,她不得不为之。她在儿子的家中买汏烧,料理家务,带领孙子,忙得她头头转。她怨声载道,但也别无他法。尽管之前她的生活方式随心所欲,不顾他人,只顾自己,而如今她当了长辈,她只能忍受。但是在花钱方面,她还是不改月光族的老毛病。她甚至于提前花钱,透支花钱,不受约束、束缚。她比月光族更进了一步,她是上半个月花完整个月的养老金。因为养老金太少,真不够她花,她当然还是不会计划安排自己的生活。于是,到了下半个月,她又想尽办法,向邻居、朋友借钱,才能维持生活;到了下个月,她领了养老金先还债务,然后以此类推,实行她的循环生活方式。她成了贷款专业户了,她学习企业家贷款的方式,先还再贷,周而复始,循环运作,过起她的“进步”生活。


对于知青的维权活动,她懒得参与,对于花钱她是极其“专业”有研究,极其“认真”有经验。


有时,李珍会打电话到冯娜这儿,打听知青们维权活动的进展情况。她那种不劳而获,坐等丰收的行为还是根深蒂固,没有丝毫改变。


冯娜脑袋中出现,一次在乍浦小镇碰到李珍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秋天的下午,冯娜与李珍在小镇上相遇。李珍从上海回到乍浦,那是办理户口回迁知青下乡前原上海户口所在地手续之时,那种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盛气凌人,自以为了不起的姿态实在令人反感。她曾经跟冯娜说“教你怎么办理手续,你不好好听讲,你非要自作主张,你不听我的话,你这个人就是不识好歹......”
冯娜曾经毫不客气的回击她这样一句话“你以为你是谁,只有你知道,你以为人家都是傻瓜?!是上海人谁不知道这事情?!再说了我办了好几次的手续,我会不知道手续如何办?!我之所以几次手续搁浅,那是因为手续卡在了老父的手中。只要不是弱智,怎么样办手续,谁都会,关键在于户主签字这一栏。你在这儿装什么聪明人,灵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366#
发表于 2015-5-28 08:01:20 | 只看该作者
李珍有了第三代,
只能负责带起来,
还是花钱月月超,
冯娜气恼张扬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67#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09:57:05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5-5-28 08:01
李珍有了第三代,
只能负责带起来,
还是花钱月月超,

谢龙行天下版主关注,并吟诗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39
368#
发表于 2015-5-28 12:23:30 | 只看该作者
蓝宝宝 发表于 2015-5-28 07:53
九十六、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时间飞快,转眼之间,李珍已从中壮年时期步入小老年时期。但是李珍还是不改 ...

人真的应该懂得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才是有尊严的活着的基点。

楼主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69#
 楼主| 发表于 2015-5-28 16:22:41 | 只看该作者
雾梦 发表于 2015-5-28 12:23
人真的应该懂得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才是有尊严的活着的基点。

楼主辛苦~ ...

谢雾梦版主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370#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08:02:36 | 只看该作者
九十七、
且说,本乡镇的上海知青中除去方玲与费华俩女知青的丈夫在年轻时候便改变了农民身份,因此这两个上海女知青没有遭到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这儿忽略不计。


其他四位女知青,杨莹、沈萍、冯娜、李珍都遭到了当地政府反人类特色政策的打击与压制,她们的经济来源同时受到利益集团在同样上山下乡知青中人为框定三六九等不同等级,不公正的待遇。


不过这些知青中,大多数的人还是克勤克俭,努力工作,艰苦奋斗。尽管她们各有各自的不幸,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是她们都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得不至于太悲催,唯独李珍是这些女知青中,故事太悲惨的一个人。


杨莹这个一家之主,退休后一直在医院做护工,养家糊口;那农民老公吴大色年轻时花心放色彩,年老时趴窝老实持家了。在冯娜建房30年后,想不到杨莹利用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东拼西凑,想尽办法建起了三上三下的土楼。


沈萍这个家庭的主心骨,同样坚持在之前的企业打工,赚钱养家;那复员军人老公没有一点流光异彩,年老时同样趴窝退居二线了。更令人寒心的是,他的小儿子心态不平衡。因为根据上海市政策,知青子女的户口只能有一人回沪。于是他的小儿子与母亲间有了隔阂,他谈了个女朋友是外来妹。儿子买不起上海的产权房,便闹着一定让母亲在外地的县城为他买婚房。于是沈萍起早摸黑的干活,恨不得晚上当白天,脚提起来当手用,但是口袋中的银子还是冷冷清清不热闹,为儿子买房子榨干了她的油水。


冯娜在本乡镇的上海知青中,要算最心宽体泰的人了。进入老年时期,冯娜便不再上班工作,在家安享晚年。因为根据冯娜的计划、安排、打算过日子,冯娜可以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尽管冯娜在年轻的时候,路途艰辛,充满荆棘,投资失利过,命运跌宕起伏,苦难心酸,但是冯娜还是坚强面对,过得充实、舒心。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年老时的冯娜居然脑袋清醒,思想进步,在网上叱咤风云,与文字做起了老来伴。


最可悲的便是李珍这个上海知青,她在年轻时候便活在稀里糊涂之中,她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朝没有酒。年老时候的李珍更是相形见拙,显现可悲的下场。这有历史的原因,特色政策的原因,当然也有她自身的原因。为什么同样的上海知青,人家都能自力更生,过好活在夹缝中的日子,她却不能,总要不断的向人借钱呢?人家借钱、贷款是投资做生意,是企业家;她借钱、“贷款”是消费过日子,是底层平民,她赶什么时尚潮流,赶什么时髦超级啊。


李珍的眼睛盯住了冯娜,因为在她眼中,本乡镇的知青中就数冯娜最安逸,最善良,最能接受她了。


这期间,李珍在上海,有事没事打长途电话给冯娜,了解一些知青维权的相关信息。冯娜不计前嫌,总是耐心的讲解关于维权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知青相关信息。李珍那永远诉说不完这儿痛,那儿恙,喋喋不休的忆苦不思甜的长报告,总会在冯娜耳边响起。电话那头,李珍时常沙哑着喉咙做起废话连篇,不怕难为电话费的长报告,此时的她不会想到长时间长途话费的昂贵。冯娜清楚地记得那次通话中,由于冯娜苦口婆心的讲解、说话,甚至于闹起了严重的咽喉炎,之后花去了几千元的治疗医药费。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冯娜从街上回到家,又看到电话的来电显示中有李珍的电话号码。因为之前冯娜不想接李珍那些太多,没有价值的电话。但是李珍反复的打电话过来,冯娜想,李珍可能会有事。冯娜想想不好,还是回了一个电话过去。


在这次通话中,冯娜又将这儿的情况详细告诉了李珍,冯娜又作了耐心细致的说明讲解。那聪明脸蛋笨脑袋的李珍可能不理解冯娜的言辞,居然在电话中用脏话骂冯娜。这不得不让冯娜怒火燃烧,对李珍更加深了不好的印象。
“你可以不必说了,我操你妈。你知不知道这是长途电话?你不要浪费我的钱财。”这愚蠢脑袋的李珍居然这样对冯娜说话。
“你脑子有病,你那脑袋是患失心疯了?是进水了?还是被驴踢了。这长途电话是我打给你的,这钱是我在付出,你出哪门子钱?你需要付钱吗?!你要问我知青的情况,我打电话给你,我说给你听,你却雄猫不发雌猫发,你发的什么毛病?!你居然还无理骂我,你长有变性生殖器吗?!你拿什么操,你能操谁?!你自淫吧。”冯娜大为光火,压住了电话听筒。冯娜并不客气地给予李珍坚决的回击。


因为李珍此人太不可理喻,不懂道理,不知轻重。难怪连他的家人,兄弟姐妹都不愿帮助她,她还能怪谁呢?!谁都不愿跟她好,跟她相处,这是她咎由自取。


冯娜是个善良的人,她不计前嫌,总是愿意帮助人,但是这个李珍太令人失望。冯娜大为光火,她心想“我要好难为自,我出于好心,一次次的为大家的利益奔走相告,难为自己的电话费,你不讨好不说还无理谩骂我。你这个笨女人真是是非不分,不懂道理。我现在还落得个要好不好,你这个傻B,我不想跟你说什么了。”于是,有一段时间,李珍再有电话来,冯娜不想接她的电话,更不会回电话去,但是这一段时间终究维持不长。因为冯娜毕竟是个善良的好人,人的本质取决于人的行动,冯娜还是原谅了李珍,还是做出了好人的行为,要知详情,且看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9-23 08:27 , Processed in 0.22101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