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三岁看到老。”李珍这毛病看来是改不了了。现在她也已经步入老年,她的性格是从小时候便奠定好了的,她老年时候的生活怕是只能悲惨加痛苦了。底层人中自然也有品行不太端正,表现并不光明的人。
李珍的性格是阴暗、说谎,做作、虚伪,对于受到当地利益集团剥夺、吞噬正当合法权益的遭遇,她并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其本质。她不自尊,不自爱,不自立,不自强,当然首先她不从自身努力,于是她在困难面前倒下,专门想剥削他人的劳动果实,这种不劳而获的思想促成了她苦难一生的成立,这不能不说是上海知青中一个悲催案例的实例。
冯娜的性格是光明磊落,爽朗正直。尽管长期以来她也受到当地利益集团剥夺、吞噬正当合法权益的遭遇,但是她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尽管她在摸爬滚打中,经历过狂风暴雨的冲刷,激流暗礁的摔打,荆棘丛生的刺激,坎坷跌宕的打击,但她始终坚强不屈,依靠自己的力量,过好自己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充实生活。
李珍像蚂蝗一样会咬住人不放,她那套嘴上功夫还是如日中天,坏的会说成好的,死的会说成活的,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收敛。这在冯娜眼睛中已经成为李珍太明晰的心术,冯娜对她的惯行太明白了,一种不好的感觉一直留在冯娜的心中。
这以后,冯娜不敢再接李珍的电话。李珍如此窘况,盯住冯娜,只想借钱。冯娜感到为难,不借给她,有点难以出口;借给她,那必定是有借无还。这人咋就一生都穷困潦倒呢?!她不找找自身的原因,专门想依靠他人,剥削他人的劳动成果,这实在不能让人接受。她的信誉不好,让人不认可,这是她咎由自取。有道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李珍她也不想想,大家都是相同类型的上海知青,如今年老了,各自有各自的家庭,社会关系,你不在家庭之间,社会关系之间想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总想盯住曾经受她伤害过的人,居然还想骗钱。她把自己想得太高明了,太了得了。她这种伎俩早已被人识出、辨出。在认识、了解她为人的人面前,她没有再继续表演的余地了。谁对她同情、帮助,将是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的下场。原本她应该受到同情与帮助的,然而她自身不努力,本质太差劲,她的结果只能是悲催与悲哀。
2014年的6月上旬,李珍居然又变换了号码,打电话到冯娜家中,盯住冯娜不放,纠缠不清。在电话中,李珍又是甜言蜜语跟冯娜说了一大堆的好话,然后进入正题。
“冯娜,现在我自由了,孙子已经由我的媳妇,他的妈妈自己带领了。我可以到你家玩一段时间,我住在你这儿,不受时间的限制......”
“李珍,现在,我身体不好,去年年底我摔了一跤,现在还没复原。我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勉强应付......”
“不要紧的,我到你家住着,不会麻烦你的。”
“你无论如何不要过来,起码现在你不能过来。因为我连自己都服侍不周,更不能服侍你的......”冯娜用近乎于绝对命令式的口气,不接受李珍的再次光临。
6月下旬,李珍打冯娜座机,恐怕她不接,居然打冯娜手机。冯娜没注意是李珍的来电,因为冯娜手机上的来电号码太多了,也记不清电话号码谁是谁,而且冯娜根本想不到李珍怎么会知道她的手机号码。冯娜的手机响了,冯娜一接,居然是李珍。她向冯娜打听知青加工资的相关信息,并打听冯娜的身体状况,自然又想来冯娜家暂避一时,冯娜的头大了。
“冯娜,这次工资是加多少?”
“李珍,我也不清楚,因为上个月加在一起的养老金不知道是一个月还是几个月加在一起的补发养老金。要到下个月去领取养老金,便清楚究竟加了多少钱。”冯娜回答了李珍提出的问题。李珍又喋喋不休,在冯娜耳边响起她在上海的苦难经历。
“李珍,你最近在干什么?住在儿子媳妇家吗?”冯娜知道李珍不会说实话,但无奈的时候,李珍也会露出一丝隐隐约约的实话。
“冯娜,我这儿住住,那儿住住。”李珍说话含含糊糊,她这个人在冯娜面前不说真话,专门喜欢说假话,还想依靠冯娜,冯娜是傻子吗?!冯娜还会帮助她吗?!
“你回答我的问话,你在儿子媳妇家住吗?”冯娜干脆直截了当,紧追不放的问。
“我住在小姐妹家。”
“你有哪个小姐妹,我不知道。”
“噢,不是小姐妹,是我的妹妹家。我妹妹家现在经济条件也不好,他们家刚买了房子,他们的儿子要结婚了,现在装修房子。”
“你的大姐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吗?”
“我大姐家的经济大权都掌握在姐夫手中,宁波人没有好东西。”
“李珍,我要告诉你,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是一个独立的人,你不要指望谁能帮助你解决生活困难,每个人的生活都得自己想办法过下去。哪怕是你的兄弟姐妹,即便他们经济条件很好,帮困只是暂时的,不可能长期帮助你的。在这个世上,人要有自尊、自立的经济、身份地位,人要争气,要有志气,要坚强,要踏实,要努力,要奋斗,要有不依赖他人的思想。哪怕好的兄弟姐妹能够帮助自己一时,也不可能帮助自己一世的。在这里,我要告诉你的是,造成我们这批知青困苦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与农民结婚,我们的正当权益被当地利益集团剥夺、吞噬。经过我们维权,他们还给了我们些许的权益。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后代,知二代或多或少也遭到了灾难,但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苦难,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你在妹妹家住几天,短时间是客气的,长时间便不客气了,甚至于会翻脸的。我知道上海人家的经济条件比我们这些人自然要好,但是人是自私的动物,每个人都有自私心理,这是人的本性。尤其上海人有自私、小气的市侩习惯......”冯娜说着话,心想“这聪明脸蛋笨脑袋的李珍今天怎么不吝啬自己的长途电话费,浪费了钱财。因为李珍不想就此打住,她想让冯娜好好的给她上上课,她实在是不懂得如何勤俭节约过日子,这些道理作为一个老年人,不需要别人再跟她说。可能是李珍实在没有地方说话、倾诉,以至于获得放下、释怀,调整心态的心情,上海知青老年时代的生活太悲苦、悲催了。”
“冯娜,你说的太对了......”李珍实在是没话找话,继续说下去的话茬勉为其难。李珍是不是真明白了冯娜那一席话的意思,只有她自己去咀嚼理解了。冯娜诚然为李珍着急、担忧也是无济于事。尽管冯娜也经历过各种压制、打击,但是冯娜会计划、安排,会过日子,冯娜的生活过得很阳光,很充实。冯娜希望李珍改变思想、行为,重新过上顺心的日子,这只能看李珍今后自己的造化了。冯娜希望李珍能改变她可悲的余生,不知冯娜这美好的愿望是否能实现。
“我现在身体败坏了,我什么活都干不了,干不动了。我有严重的关节炎,我每天去医院治病。你要多吃钙片,老年人骨质疏松,要多吃钙片的,你让女儿为你去配钙片......”李珍果然一大堆的废话层出不穷,她对冯娜的关心,冯娜“感恩”答应,这样的事情作为冯娜还需要你李珍谆谆教诲吗?管不好自己的人居然像煞有介事,冒充能人、好人、懂人自居。对于李珍的自以为是,摆出一副老诚的面孔教导人,实在让冯娜感到真不知是厌烦,还是好笑,还是无话可说了。
“对了,我碰到杨莹了,知道杨莹的近况。杨莹很要强啊,居然在我建房三十年后的今天,依靠她一个人的力量,建起了三层土楼。好了,李珍,今天就聊到此吧,再见。”冯娜赶快刹住了长途电话那头,李珍浑浑呵呵,牵丝穿袜无谓的废话,她为李珍着想,为李珍节省长途电话费。
这儿再将曾经本乡镇,四名上海女知青的近况简单表述一下:沈萍继续在之前的乡镇企业,如今的私营企业中上班,讨生活。她无怨无悔,为着自己的儿子还房贷,做那无可奈何的“连带义务”房奴;杨莹在当地一个地区医院上班,做护理工作。去年她利用一个人的力量,建起了三层土楼。这几年中,她上班筹钱,将逐步还清建房借款;最近几年,冯娜没有再上班,从事其他工作的营生。在步入人生夕阳红的年代中,她有幸与文字结成终身伴侣;李珍的近况还是令人摇头叹息,她的生活步入恶性循环之中,借款过日子成为她生活中周而复始的主要循环程序。不能不令人感到“江山好移,本性难改”,这句话的正确。
杨莹告诉冯娜关于李珍的两件事情,冯娜相信杨莹说的是实情。
一是关于李珍是在上海的银行领取养老金。因为李珍在浙江农村已经没有靠谱的居住点,她颠沛流离,没有固定安稳的居室。哪怕在上海,她也是东荡几天,西逛几天,没有一个安身之处。尽管这样,她还是要求养老金打在上海的银行。据她自己说是躲避前夫吴明阳侵吞她养老金的概率,当然这是她的胡说八道。之前几年,知青们每个月被扣除60至100元不等的医保缴费。因为她的养老金在上海领取,上海银行没有扣除她的平湖医保缴费,几年下来共有4000多元的医保缴费,被她溜之大吉。当地政府的社保中心当然不是傻瓜,不会放过她,于是电话通知她,必须补缴这笔医保缴金,然后她才能享受如今不必再缴医保的待遇,而且每月能够享有100元左右金额的医保福利。她权衡利弊,当然不想放弃如今的福利,但是这笔4000元左右的人民币,又把她难倒了。于是她又四处借钱,当然又想向杨莹、冯娜借钱。人们知道她的素质,有借无还遭人嫌。于是借不到钱的李珍,只能拿每月的养老金充当像揭锅盖动作一样玩转借款、还款的游戏,归还这笔透支钱款的债务。所以她的生活永远在一个怪圈中循环,很难走出这个可怕的圈子。
二是关于吴明阳的老时生活。李珍说吴明阳每月在浙江拿着低保。杨莹说吴明阳在浙江根本不够享受低保的条件。因为浙江农村比吴明阳困难的农民抓一把起来,多得是。如今吴明阳的老父已经亡故,他养着90好几的老母,在浙江农村也算不上特困户。他与李珍俩人不是夫妻关系,不能以此名义,户口迁往上海。吴明阳只能以投靠儿子的名义,户口迁往上海。但是他的儿子吴雯斐在上海没有自己购买的产权房,只有挂靠在舅舅李俊产权房这儿的户口关系。如果吴明阳户口迁往李珍的弟弟李俊的产权房内,因为儿子吴雯斐的户口在舅舅这儿。但是李俊自然是不会答应的,所以吴明阳的户口要想迁往儿子吴雯斐的户口所在地也是万万不能的。不过吴明阳说了“他们即便让我迁入户口,我的户口也不会要迁到上海去的,我是一个农民,我不想自找麻烦。”
如李珍这样的上海知青,走到如今地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制的原因。因为她被上山下乡,被扎根,被农婚,被乡镇企业,被剥夺、吞噬与全国知青同等权益的待遇;但是不得不否认,她本人的问题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奴隶中本质不太好的人,日子更不好过。还是对应了这句老话“江山好移本性难改。”
李珍的一生,活在平民算计他人,虚伪做人,颠沛流离之中;李珍的老来夕阳红生活,更是活在孤单寂寞,折腾担忧,精神恍惚之中......
这个社会扭曲了,人也扭曲了,这是现实社会存在的真实事件,人们从中应该能够看出一点实质性的问题了: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社会中,她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会幸福吗?!
2014年6月底初稿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