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分享】萧红和萧军(转帖)

[复制链接]

848

主题

25万

帖子

1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9445
371#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06:30:03 | 只看该作者
  在女人的观念中,“身体也许就是生命之意义的起点和归宿”她们把身体交付一个男人之后,就意味着把自己的灵魂也托付给了这个男人,她们需要异性的呵护,希望异性的温存,企图实现肉体和灵魂的统一——希望和幸福感受的最高境界,这就是女人最大的满足。但是,现实生活的残酷,作为人妻的艰难,使得她们现实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发生了严重的分离,如同“牛或马在不知不觉中栽培着自己的痛苦”,致使她们生命的一半永远缺失;她们的灵魂如四处游荡的孤坟野鬼,在旷野中发出了凄厉的呐喊。金枝在经历了成业的虐待、进城受到男人的欺侮之后,感到男人是“炎凉的人”,万念俱灰,想出家做尼姑。成业的嫂嫂在丈夫面前就像一匹小鼠:“我怕男人,男人和石头一般硬,叫我不敢触一触他”。她们找不到希望和幸福的彼岸,屈辱地生,屈辱地死;被打入地狱,万劫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8

主题

25万

帖子

1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9445
372#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06:30:54 | 只看该作者
可以看出,萧红在对女性的生存和命运的表现方面显示出她独特的视角,在鲁迅对被损害被侮辱妇女形象塑造的基础上又有拓展和挖掘。
  如果说,鲁迅是以理性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式,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切入女性文学题材的创作领域,塑造出祥林嫂等生活和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典型妇女形象,反映封建意识和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摧残,借以证明反封建思想革命的必要性,那么,萧红则是以女性细腻而深刻的情绪体验和女性代言人的真实叙述,从女性视点切入同一领域,诉说在以男权为中心的中国社会里女人从生理至心灵所遭遇的一切痛苦和不幸,用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生活体验来印证反封建思想革命的深刻主题。她以女性作家的独特视角,将女人从生至死的一切过程和体验真实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并以女性代言人的身份倾情叙说,向封建意识和封建桎梏对妇的残害发出了愤怒的控诉。应该说,萧红的这一创作视点,确实是反映和表现中国妇女生存状况、不幸命运的最佳“好望角”,弥补了以鲁迅为代表的男性作家由于性别限制而难以深入表现女性生理、深层意识和情感体验这一“死角”而带来的缺憾,有利于对鲁迅开创的被损害被侮辱妇女形象塑造和题材进行拓展和挖掘。显然,选择女性情绪体验和倾情叙说的体验这一角度,切入中国妇女形象或题材的表现领域,这是萧红对鲁迅批判精神的发扬光大,也正是萧红小说创作深刻的内蕴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8

主题

25万

帖子

1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9445
373#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06:31:54 | 只看该作者
鲁迅和萧红由于性别、年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情绪体验和文化视野等差异的原因,自然而然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如果说鲁迅是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发起反封建文化的思想革命,那么萧红则是以女性的切身体验和倾情叙说印证了反封建思想革命的必要性;如果说鲁迅是在反封建意识的正面战场冲锋陷阵,那么萧红则是紧随鲁迅这一旗手侧面迂回;如果说鲁迅的创作充满着理性色彩和批判精神的阳刚之气,那么萧红的小说则体现了女性心灵表现和低吟浅唱的阴柔之美;如果说鲁迅的创作为阐述深刻的思想而表现了对写实手法的刻意追求,那么萧红的小说则体现了她对写意手法的情有独钟……萧红一生将鲁迅奉为精神导师,她的创作深得鲁迅的精髓,鲁迅也十分看重这位才华横溢的私淑弟子,给与特别的指导和关爱,他们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鲁迅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成长和发展倾注了心血,萧红没有使先生失望,她以自己的勤奋和才华绽放出现代女性文学的灿烂花朵,她和其他女性作家一起,顶起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半边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8

主题

25万

帖子

1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9445
374#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06:32:55 | 只看该作者
如今,萧红静静地躺在香港的浅水湾。在这个充溢着浓郁商业气息、讲求实利、嘈杂而喧嚣的城市,人们是否还记起她?这个一生漂泊,孤苦无依,命运多舛,寻找光明的弱女子,在上个世纪中国社会面临更新和转换的时期,以自己的青春、热血、真情和杰出的才华,忠实地实践着鲁迅开创的对国民劣根性进行批判的精神。她试图在有限的生命和创作生涯中,以孱弱的身躯默默地扛起国民精神重铸的大纛,通过对我国北方的一个地域的深入剖析,批判我们国民精神中的痼疾,探寻中国社会发展停滞和徘徊不前的根源。她以不懈的努力追求和不朽的小说创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重铸添砖加瓦,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是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8

主题

25万

帖子

1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9445
37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5:48:07 | 只看该作者
                 天涯红泪——萧红传
  萧红一这个名字,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特别是文学青年)所怀念了。并非仅仅是由于她的文笔优美和她的小说写得好。当然,以上这点也是敬仰和怀念她的原因之一。但是,我想还有一些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作为一位女姓作家的她,凄凉飘泊的身世,以及死神过早地夺走了她的生命一一她死时才30岁。这种种原因,引发了人们对她的敬仰和深切的哀思。
  1911年(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身在呼兰河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户富裕的大户之家。萧红父亲张廷举,终身为官。母亲姜玉兰,生有一女三子。萧红即是长女。1919年8月,母亲姜玉兰病故,萧红当时只有8岁。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乃莹。她深受祖父张维祯的宠爱,在她的童年时代,她感到最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祖父陪她在家中大花园里玩耍的日子。祖父又从小教她读《千家诗》,使萧红自幼就有了文学基础。
  1924年,萧红进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她学习成绩优良,作文尤其突出。就在此时,萧红的父亲包办把她许配给呼兰河县驻军帮统王廷兰之子王恩甲。
  1926年,萧红的父亲要萧红出嫁王恩甲,萧红坚决拒绝。父亲因此阻挠她继续上学。但是萧红坚持抗争,父亲不得不表示将此婚事暂时搁下。
   1927年秋,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在第一女中,除绘画外,萧红还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
  1929年,萧红的祖父去世,她悲痛万分,因为祖父是萧红最亲的人。萧红的母亲去世早,而她的父亲对她并不关心。祖父一死,使萧红对自己的家已没有留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8

主题

25万

帖子

1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9445
376#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5:49:25 | 只看该作者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父亲又要她与王恩甲结婚,萧红不从。为了逃婚,她去到北平,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
  1931年2月初,由于没有经济来源,而原来从家里带出来的钱,也已用完,生活面临山穷水尽之境。萧红只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河。春节后又随家搬到阿城县,被迫与外界隔绝。
  1931年I0月,萧红又不辞而别,离家出走,只身前往哈尔滨。原想在哈尔滨求得一谋生之职,但举目无亲,无人可帮,她只能困居旅馆。待到所带之钱花光,已面临住、食断供的地步。在无可奈何的情急之下,她不得不违心地去找她父亲要她嫁的人王恩甲,(王长期住在哈尔滨,)想求得王的一臂之力。在王的花言巧语之下,萧红与王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待到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1932年8月,萧红产下一子,因无力抚养,不得不送给别人。萧红又一次面临山穷水尽。幸亏此时萧红遇到了一位好心人,此人是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他向萧红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裴馨园处,她结识了青年作家萧军(代表作有《八月的乡村》),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过了一段时期,萧红与萧军开始共同生活,两人暂时住在欧罗巴旅馆,生活非常清苦,仅仅靠萧军做家庭教师和稿费维持生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8

主题

25万

帖子

1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9445
377#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5:50:22 | 只看该作者
1932年11月,萧红和萧军搬进道里商市街25号(今道里红霞街25号)有了自己的家。 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33年5月,萧红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
  I933年I0月,萧军与萧红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这在当时的东北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受到读者广泛的好评。由于《跋涉》集中揭露了日伪统治下东北社会的黑暗,引起了特务机关的注意。为避免迫害,萧红与萧军于1934年6月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在青岛,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完成了著名的长篇小说《生死场》。同时,与上海的魯迅有了联系。1934年10月,萧红与萧军离开青岛去了上海。
  到达上海后,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萧红的作品开始在上海的各种刊物上登载。如《小六》、《饿》、《三个无聊人》等先后发表。萧红成了上海文坛上的一颗新星。1935年12月,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在上海出版,当时在文学界引起轰动。《生死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社会影响大,萧红因此而成了一位著名的女作家,确立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8

主题

25万

帖子

1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9445
378#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5:51:13 | 只看该作者
萧红的文学创作开始于I933年,到她去世,一共只有8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8年中,她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三部短篇小说与散文合集《跋涉》、《桥》和《牛车上》。另有《商市街》、《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等三部散文专集。
    正当萧红、萧军的生活在上海逐渐安定下来,文学创作也比较顺利时,,两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在精神上以极大的打击,使她感到无法再进行创作。她孤身一人再次外出飘泊,这一次她走得可远。I936年7月16日,萧红东渡日本。
  萧红在日本过着孤独而寂寞的日子,四顾茫茫,举目尽是异国人。于是她用写作来打发时光,她在日本完成了六、七个短篇小说,寄往国内发表。
  1937年一月,萧红从日本回国。1937年9月,萧红、萧军与一些文化界人±撤往武汉。在武汉,萧红结识了青年作家端木蕻良。
    面对抗日战争,萧红坚定地加入了抗战的文艺队伍,发表了多篇以抗日为主题的短篇小说。并开始着手写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8

主题

25万

帖子

1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9445
379#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5:52:03 | 只看该作者
I938年2月,萧红、萧军与端木蕻良等,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西安。在西安,萧军与萧红感情彻底破裂,从此正式分手。此时,萧红已怀孕。五月,萧红与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
    日军迫近武汉,端木蕻良去重庆。萧红独自一人辗转于汉口、重庆、江津之间。1938年底,在颠沛流离之中,她在江津产下一子,孩子生下不久即夭折。1939年一月,萧红又回到重庆。在此她写了一系列纪念鲁迅的文章。
  I940年一月,萧红随端木蕻良去了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
  194I年4月,萧红在香港玛丽医院检查出患有肺结核。10月住院治疗,因受医院冷遇,11月返回九龙家中养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8

主题

25万

帖子

1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9445
380#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5:52:50 | 只看该作者
1942年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萧红病情加重。1月I5日,端木蕻良和骆宾基将萧红又送进玛丽医院,1月22日,萧红与世长逝,时年30岁。
  可以这样说:死神中断了萧红的创作之路。从她所已经完成的叁部长篇小说(《生死场》、《马伯乐》和《呼兰河传》),以及其它多种短篇小说、散文来看,无论从艺术、风袼及思想境界上,她都够得上一位现代第一流作家的水平。如果不是这样早逝,如果命运之神不让她如此不幸,那么,她肯定能写出更优秀更辉煌的巨著来。鲁迅对《生死场》的评价是:“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掙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生死场》序言)可惜鲁迅没能看到萧红于1940年完成于香港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后来由茅盾为《呼兰河传》写了序言。茅盾为《呼兰河传》写序言时,萧红已经去世。茅盾在序言中写道:“……如果有使我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老压在心上,因而愿意忘却,却又不忍轻易忘却的,莫过于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呼兰河传》序)。茅盾对萧红30岁就孤寂地辞世香港表达了深沉的悲悯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15 22:48 , Processed in 0.18901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