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月映长弓 于 2018-11-24 09:44 编辑
第十一章 花轿迎亲
淮川乃千年古城,民风民俗极具特色,婚丧嫁娶尤其讲究。郑文斌与方兰香的婚事,既然已经定下来,一概筹备工作方雄夫妇自然是大包大揽。
作为上门女婿,郑文斌什么都不用管,只有全力经营好小店。方兰香也在店堂忙前忙后,完全放下了小姐的身份。外人看来,这里就是小夫妻店。
魏芳置办的是床上的龙凤喜被,春、夏、秋、冬四铺四盖;龙凤喜服,姑爷、小姐的四季新衣;鞋、帽、丝巾;胭脂、首饰以及洞房姑娘包。都是精挑细选,量身定做,整整装了两担挑箱。
方雄忙碌的是请客、酒席和婚房。请的是淮川县城商界同仁、朋友,街坊邻居。婚房不能在自己家里,得另外安排了。不远不近,他在城西客栈预定了大厅摆酒席,楼上订一间作婚房。又请了一套迎娶班子和主婚、司仪。
方雄看看黄历,选定十月五日。他发放喜帖请柬,又给当地王保长送了一份礼,结婚圆房筹备就基本就绪了,单等好日子来临。
郑文斌每天工作喜滋滋的,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也不觉得累。可是一想自己作为上门女婿,总得有所表示,不然姑娘怎么想。一日得闲,拉着方兰香就往张万昌珠宝店走,想给她买一件首饰。
两个人进到店中,那柜台伙计看到一对青年男女进来,立刻满脸堆笑:“两位真是郎才女貌,本店都是真材实料,款式新,价格实惠。”
郑文斌说:“好,我们先看看。”拉着方兰香先看金器柜。
方兰香说:“文斌哥,金耳环、金项链我妈妈都准备了,这边不看了。”
郑文斌又拉她来到银器柜:“兰香,银首饰这边看看吧。”
方兰香又说:“文斌哥,银发簪、银手镯我妈妈也买了,不看了。”
郑文斌有点急了:“兰香,我是诚心诚意要给你买件礼物的。我的积蓄不多,所有银元我今天都带来了,你就自己挑一件吧。”
那伙计看见他们两个恩恩爱爱,笑着问郑文斌:“听口音,先生不是淮川本地人吧?”
郑文斌答道:“我是江西高塘人,来淮川学徒、帮工,已经七年多了。”
伙计又问:“先生贵姓?”
郑文斌说:“免贵姓郑,叫文斌。”
那伙计进前一步:“我叫张仁毅,家父张康你可认识?”
郑文斌双手揖礼:“原来张兄是恩公之子,失敬、失敬!”遂将张康、张建等邻居昔日帮助之事细说一番,不胜感叹。
张仁毅于是引他们到玉器柜,仔仔细细挑了一个玉镯:“他乡遇故知,也是人生一件美事。我今天做主给先生打个九折,再少就要请示老板了。”郑文斌将玉镯套在方兰香手上,看着合适,于是付了钱,两人欢欢喜喜包好玉镯回家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到了大婚之日。大清早郑文斌提前到了城西客栈,梳洗打扮自有人指导,全身上下焕然一新,完全按照淮川风俗的新郎官装扮。
十时许,聘请的迎亲班子来到客栈。计有花轿一顶轿夫四人;白马一匹马夫一人;彩旗四面、喜牌四块八人;锣鼓、唢呐六人;放鞭炮、放鸟铳各一人,加上班主共22人。意为双双对对之吉祥数字。
郑文斌峨冠博带,穿上大红喜服,头戴状元帽,斜披大红花,跨上大白马。准备停当,只听班主一声:“起!”一干人等吹吹打打、鼓号齐鸣,从城西往城南来。方家饮食店歇业三日,早已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店内摆好喜糖、瓜子、花生、香烟和水果。
方雄夫妇也换了绸缎新衣,笑容满面,招呼迎亲人员店内休息,派发喜糖、红包。方兰香早在闺房梳妆打扮完毕,有喜婆指导。从闺房到新房,新娘一切都要听从喜婆的调排。淮川风俗对喜婆的要求很高,必须是父母双全、有儿有女的中年妇人,口齿伶俐,八面玲珑且对圆房过程拿捏准确、经验丰富之人。
郑文斌由班主领着到闺房门前,高喊:“娘子,我来接你啦!”喜婆开了一道门缝,郑文斌塞进一个红包。喜婆接了红包,大声说:“恭喜、恭喜!”打开门让新郎进去。郑文斌背起盖着红盖头的方兰香,送入花轿,自己骑上白马。
接亲队伍整队,依次是:班主、喜牌、彩旗、白马、花轿、锣鼓唢呐,鸟铳和鞭炮手在两侧。班主一声号令,大家各司其职,鼓乐喧天,抬起花轿就走。
金秋十月的阳光温馨恬静,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金秋的蓝天白云飘逸,金秋十月的田野一遍金黄。大喜的日子,淮川县城更显得喜气洋洋,路过的邻居家都在门前燃放鞭炮,小孩子们跟着花轿追逐嬉闹。过往的行人驻足观看,郑文斌骑着大白马,带着花轿,行走在浏阳河大桥上,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心情特别舒畅。
花轿上了浏阳河大桥,鸟铳手向桥侧鸣放三声巨响,鞭炮手放了两个礼花弹,在大桥上方炸开两朵五彩缤纷的焰火。锣鼓和唢呐一声高过一声,迎亲队伍起了小高潮,四个轿夫开始走交叉步,晃得轿子左右摇摆。喜婆跟在轿子侧面,一手扶轿子杠,一手甩红手帕,嘴里咿咿呀呀不知唱的什么小调。她跟着轿夫迈着交叉步,扭动着腰身。新娘子在轿子里往左边侧、右边倒,惊慌得直叫,大家嘻嘻哈哈反而更加开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