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天山雄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的今天

[复制链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745
501#
发表于 2015-10-2 07:33:53 | 只看该作者
莫斯科保卫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41年10月2日,德军统帅部集中了苏德战场上38%的步兵和64%的坦克,共53个步兵师、14个坦克师和8个摩托化师,大举进攻莫斯科,莫斯科战役开始了。但遭到苏联红军的反击,德军损失惨重,。这是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遇到的第一次大败仗,希特勒的军事部署从此被完全打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745
502#
发表于 2015-10-2 07:51:07 | 只看该作者
1964年10月2日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京公演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10-01  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64年10月2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盛大文艺庆祝晚会,演出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彭真、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出席了晚会,观看了演出。《东方红》是一场由3000人参加的大型歌舞,它以中国人民喜爱的载歌载舞的形式,将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革命历史歌曲作为各场音乐的基本主题,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40多年的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光荣历程。这一革命史诗是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是各族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获得新生的真实写照。构图宏伟,气势磅礴,在歌舞艺术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音乐舞蹈史诗简介
《东方红》通过歌舞概括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同志的领导下,所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反对官僚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这部音乐舞蹈史诗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北京、上海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七十多个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诗人、作曲家、舞台美术工作者,以及工人、学生、少先队业余合唱团三千多人,以满腔的革命热情成功地创作了这首革命史诗。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依照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集…
大凡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对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一定不会陌生,作为建国后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大歌舞作品,《东方红》以其恢宏壮美的场面,众多的民族表演艺术形式,在新中国文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东方红》的诞生
为了庆祝建国15周年,周总理倡议搞一台反映党的斗争历史,展现毛泽东思想发展过程的大型歌舞作品…… 1964年,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在第三个五年计划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举国上下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为了庆祝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党中央、毛主席决定这年10月1日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并邀请各兄弟党和友好国家的领导人来华参加。既是庆祝,大型文艺活动当然是少不了的。当时,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协会正筹办一起规模较大的“北京音乐节”。周总理对此很是关心,当他详细了解了音乐节筹办的情况后,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办“音乐节”条件还不够成熟,不如创作一部表现党的斗争历史,展现毛泽东思想发展过程的大型歌舞作品。中宣部、文化部对周总理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总理的建议是可行的,因为在此之前,上海在“上海之春”音乐节期间就曾排演过一部歌颂党和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大型歌舞节目。而空政文工团、中央歌舞团等文艺团体也先后演过“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以及舞蹈《大刀进行曲》、《飞夺泸定桥》等节目。此外,在党的各个革命时期也都产生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大量革命歌曲和新民歌,把这些节目和相关历史资料进行选择和编排,完全可以创作一部表现革命历史进程、高质量的大型歌舞。
文章来源: 中国网综合消息
责任编辑: 小溪
1   2   3   4   下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745
503#
发表于 2015-10-2 07:51:49 | 只看该作者
1964年10月2日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京公演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10-01  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64年10月,文艺工作者表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东方红》采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剧照。新华社记者 陈娟美 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参与人员
周总理在听取了中宣部、文化部的研究意见后,经与陈毅副总理商量决定,于7月31日成立以周扬为首的大歌舞领导小组,并将这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定名为《东方红》。此时离国庆节已不到两个月了,时间紧,任务重是可想而知的。好在编导和演员都是从各地挑来的顶尖人物,可以说是荟萃了当时国内一流的编导、作曲家、歌唱家、舞蹈家等各类艺术家。编导组以陈亚丁、周巍峙为首,音乐创作组组长是著名作曲家时乐蒙;指挥组组长是著名指挥家严良堃,舞蹈编导组包括了以查烈为首的29人。参加演出者达3000人之多,其中有五大军区的文工团、北京的所有文艺团体,还有数百名工人和学生业余合唱团的成员。8月12日,所有参演人员在北京进行了动员后便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之中。作为《东方红》的总策划、总导演,周恩来为《东方红》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忙完了一天的国务之后,都要在深夜一两点钟来到《东方红》剧组,和编导们一起讨论,大到指导思想,小到具体词曲,他都亲自参与。
筹划
《东方红》是一部政治性、历史性都很强的作品,某些历史事件的评价以及在戏中所占的份量都不是单纯用技术手段所能解决的。如何在大型歌舞中表现党的诞生、秋收起义、遵义会议这几次大的历史事件是周总理最为关心的。他不但要求突出地表现这些事件,还要求在艺术上尽可能完美。
“东方曙光”是一场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歌舞,当时尚没有现成描写和歌颂共产党诞生的歌曲。周总理对此很是着急,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周巍峙为此专门到音乐研究所找到了一首名为《北京吹来十月的风》的歌词。周总理看了歌词很是高兴,认为它很好地说明了马列主义传播和中国革命的关系,也表达了毛主席所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历史性结论。而作曲家李焕之参考大革命时期群众歌曲的风格为这首歌词谱的曲子也很受周总理的赞赏。周总理还亲自为这首歌设计了布景:天幕的左侧是光芒四射的马克思、列宁画像,在画像前同时升起两面旗帜,一面是党旗,一面是绘有毛泽东青年时代头像的红旗。在两面旗帜的导引下,行进着中国革命队伍。周总理说,当时代表党的正确路线的是毛泽东同志,所以决定在红旗上加上他的头像。
《东方红》的历史意义
1964年,为庆祝国庆15周年,在中央有关领导的直接支持下,由北京、上海的地方和部队系统70多个文艺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北京各业余合唱团成员共3500人集体创作编演了一场规模空前庞大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是一部以歌唱、舞蹈和戏剧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全面反映中国近百年民主革命斗争历史的气势恢宏的大型歌舞音乐。《东方红》的演出,开创了一种大型歌舞表演的新形式。
为了再现历史的真实性,在这部大型歌舞音乐中引用了许多历史上曾有过广泛影响的革命历史歌曲。作曲家们对这些深得人民喜爱的民歌和革命歌曲进行艺术加工,配上极具造型特点的大型歌舞场面,加上著名歌唱家和舞蹈演员的精湛表演,整个演出气氛感人。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哼上一首《东方红》中的歌曲,大街小巷时常传出人们熟悉的歌声。
文章来源: 中国网综合消息
责任编辑: 小溪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745
504#
发表于 2015-10-2 07:53:58 | 只看该作者
1964年10月2日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京公演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10-01  发表评论>>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节目单
歌曲34首
01.东方红
02.北方吹来十月的风
03.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之歌
04.农友歌
05.工农兵联合起来
06.就义歌
07.秋收起义歌
08.双双草鞋送红军
09.西江月·井冈山
10.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1.八月桂花遍地开
12.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13.遵义城头霞光闪
14.飞越大渡河
15.情深谊长
16.过雪山草地
17.会师歌
18.七律·长征
19.松花江上
20.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21.到敌人后方去
22.游击队歌
23.边区十唱
24.南泥湾
25.保卫黄河
26.坐牢算什么
27.团结就是力量
28.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29.解放区的天
30.七律·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2.赞歌
33.毛主席,祝你万寿无疆
34.歌唱祖国
场次
第一场:东方的曙光
第二场:星火燎原
第三场:万水千山
第四场:抗日的烽火
第五场:埋葬蒋家王朝
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
文章来源: 中国网综合消息
责任编辑: 小溪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745
505#
发表于 2015-10-2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1964年10月2日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京公演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10-01  发表评论>>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幕后故事
1964年10月2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此后,《南泥湾》、《长征组歌》等广泛传唱,成为红色经典。
林中华 78岁,原总政歌舞团演员。1964年入选《东方红》筹备组,担纲朗诵。
白慧文 78岁,原总政话剧团演员。1964年入选《东方红》筹备组,担纲朗诵。
在《东方红》的音乐声中,舞台的大幕缓缓拉起。五朵“向日葵”立在舞台中央,旋即开始舞蹈。舞台的背景,是一轮红日。
《葵花向太阳》的开场歌舞之后,林中华的朗诵声响起。
“在毛泽东时代,祖国的人民多么幸福,祖国的江山多么壮丽。可是,我们怎能忘记过去的苦难,怎能忘记毛主席带领我们跨过的万水千山!”
直到今天,朗诵起《东方红》中的片段,他的声音仍然高亢有力。
1964年,他和白慧文加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筹备组,担纲朗诵。
这个包含大量革命歌曲、舞蹈的音乐舞蹈史诗在人民大会堂连演14场。此后,《东方红》中的歌曲《南泥湾》、《长征组歌》等广泛传唱。
面试
“有一个朗诵会,你去参加一下。”1964年8月中旬,白慧文接到领导通知。
当时,白慧文在总政话剧团,经常参加各种朗诵表演。稍做准备后,她来到了西三环的外国语学院参加朗诵会。进场后,她就感觉不太一样:台下没有多少观众,只在前排坐着几个人。她朗诵了一首诗——《接近》。朗诵完后,下面的人也没说什么。等其他表演者朗诵完后,她就回家了。
“你被挑上了!”几天后,领导兴奋地对白慧文说,那次朗诵会就是为了挑选国庆大歌舞的朗诵者。在此之前,曾在全国范围挑选了好多人,算是进行了“海选”。
此时,林中华所在的总政歌舞团正准备去苏联访问演出。因为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演出被取消。国庆大歌舞的排练已于8月12日开始,还差一位朗诵者没有确定。因为曾在大合唱中担纲大段朗诵,林中华被领导要求去接受面试。林中华来到西苑旅舍(现西苑宾馆)10号楼,找到国庆大歌舞指挥部。他朗诵了几首毛主席诗词和《黄河大合唱》里的一段之后,导演组的几个人让他回团里等消息。
第二天,林中华接到通知,到西苑旅舍报到。
从此,林中华、白慧文住在西苑旅舍,开始封闭排练。
此前的1964年7月18日,周恩来在国务会议上提议,创作一部大型歌舞作品,向国庆15周年献礼。7月31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初步拟定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名单,成立国庆大歌舞指挥部。
这是为国庆15周年献礼的巨作,白慧文、林中华都很卖力地参与排练。这时,已经是8月中旬,距离指挥部定的9月15日彩排,只有一个月左右。
AB角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指挥部集合了当时全国的艺术精英。朗诵词由魏巍、徐怀中、阮章竞、贺敬之、乔羽等人创作。作曲方面,有安波、马可、吕骥、时乐蒙、严克等十来个作曲家参与。
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周巍峙写出了全剧大纲一稿。后经多次讨论,数易其稿,到第九稿时,才定名为《东方红》。总体思路是,收录大量革命歌曲、编排舞蹈、配以朗诵,以歌舞音乐的形式来表现革命成功之路。
在大纲不断修改的过程中,排练一直在进行。白慧文说,朗诵词都是当时最著名的诗人创作的。拿到手后,她和林中华再琢磨怎么用声音来表现。但是,往往是他们晚上刚琢磨好怎么表现,第二天上午又通知说词儿改了。
在第二场“星火燎原”中,开场朗诵原文是:“工农兵奋勇前进,大革命汹涌澎湃。突然间,天空出现了乌云,大地卷起了狂风——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大屠杀开始了。党和人民在遭到敌人突然袭击的时候,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大革命失败了。”后来,领导改了两句话,一是“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指使下背叛了革命”,一是“陈独秀投降主义路线使党和人民在遭到敌人突然袭击的时候”。
白慧文说,领导告诉她,这样改更符合事实。陈独秀投降主义是大革命失败的内因,不提内因是不合适的,也不符合毛主席的内因对事物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思想。
很快,林中华和白慧文适应了这种工作。正在他们为能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而高兴时,朗诵组进了一男一女两名新人。此后,林中华和白慧文排练时,这两名新人在另一个屋子排练,内容一样。双方在暗地里较劲儿,比谁的声音更高亢有力,比谁的感情色彩更加丰富。
“我们两组就是AB角。”林中华明白,谁上舞台还不定,只能更努力了。
首演
歌舞等节目的排练也在紧张进行。3000多名表演者分散在各个排练场,练好“内功”,准备合练、彩排。
临近彩排,白慧文和林中华得知,他们是A角,只要不出意外,就是他们上。两人异常兴奋,格外保护自己的嗓子,不吃辣椒,注意休息。林中华说,除了朗诵,他们很少和人说话。
接下来是8次带观众彩排。在林中华的印象中,A角、B角出场次数差不多。9月26日,总理等人确定了最后一次定稿。此时距离首次演出,还有一周的时间。
10月2日下午2点多,3000多名表演者一起进入人民大会堂,开始准备当晚的首场正式演出。A角林中华、白慧文准备上台。
白慧文说,当时心里紧张极了。词儿是新改的,怕不熟,打磕巴。又怕念错了,比如原来的稿子里有“日本鬼子”,但当天的观众中有日本友人,要改成“敌人”。还有,那么大的舞台,一个人朗诵的时候,真怕压不住台。想到最后,如果没朗诵好,那可真是辜负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啊!
在一遍遍的默念和自我鼓舞中,演出的时间到了。
当晚7点半,《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首演,刘少奇、董必武、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领导出席观看,前来参加国庆活动的各国外宾也应邀观看。
在《东方红》的音乐声中,舞台的大幕缓缓拉起。《葵花向太阳》的开场歌舞之后,林中华从后台走出,走了四步半,立定,灯光正好打在他身上,朗诵响起。
“在毛泽东时代,祖国的人民多么幸福,祖国的江山多么壮丽……”
林中华脑海中只记得要朗诵的词,感觉舞台下是黑的,不知道周总理也在观看。
全剧共18段朗诵词,林中华和白慧文未出任何差错。
首演大获成功。10月6日,毛泽东观看了演出。
主席接见
10月16日上午,白慧文等人接到通知,说将有重要活动,要穿最好的军装等着。当天下午1点多,白慧文、林中华和3000多名《东方红》演职人员离开西苑旅舍,来到人民大会堂。
到了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后,白慧文发现,很多中央领导同志都到了。她这才明白,是中央领导要接见他们。
曾任指挥部副主任的周巍峙回忆说,当时就三位没来,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大家等了一会儿,周巍峙准备去请他们。他来到上海厅左侧,发现气氛不一样。他看到毛泽东抽着烟在考虑问题。刘少奇在看稿子,准备修改稿子,总理在大厅边上的电话间里,讲话声音很大。
随后,周巍峙退到门外等候。在此期间,他看到毛主席和刘少奇面色凝重,而周恩来正忙着打电话。周总理打完电话,他们三个商量后,笑了笑,就出来了。周总理问毛主席,给不给他们说?毛主席说,说吧。
随后,周总理给大家讲话。白慧文说,总理挥了挥手,说要给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大家不要把地板蹬坏了。
这个消息是:当天下午3点,中国自己制造的原子弹发射成功。
周巍峙回忆说,此前,毛泽东等人就是在等原子弹发射的消息。
白慧文说,周总理宣布完,大家欢呼雀跃。这一天,是她一生都难忘的日子。
红色经典
1964年10月19日,舞台版《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最后一场。至此,《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连演14场,场场爆满。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多场实况转播。中国唱片社、音乐出版社等都发行录音和《东方红歌曲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各地的报纸,纷纷发表演出台本和剧照,还刊登了大量《东方红》的观后感。一时间,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至少会哼上一首《东方红》里的歌曲,大街小巷时常传出人们熟悉的声音。
1965年,在周恩来的主持下,《东方红》被拍成电影。当年国庆期间,电影《东方红》上映。
次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东方红》被禁。从此,林中华、白慧文不能再朗诵《东方红》,传唱的曲目在世间突然了无声息。
十年之后,“文化大革命”结束。又是十年之后,林中华和白慧文再次聚首——1986年,总政老干部艺术团成立,林中华、白慧文再次成为搭档。当时,上海、珠海等地邀请他们演出,《东方红》中的片段成为他们的必演节目。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走在各地,林中华和白慧文二人开始听到这熟悉的歌曲。收录《东方红》中的《南泥湾》、《长征组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情深意长》、《赞歌》等再次流行起来,红遍大江南北。
而立之年首次合作,古稀岁月仍能携手。如今,78岁的林中华、白慧文仍经常参与各种演出,担任主持、朗诵。为什么还邀请他们?林中华说,或许,观众们就想要《东方红》中的那个味儿。
今年9月,他们有一个演出,朗诵《东方红》中的四个片段。虽然身体还不错,但朗诵全部18段确实有些困难了。
“黑暗的旧中国,地是黑沉沉的地,天是黑沉沉的天。灾难深重的人民哪,你身上带着沉重的锁链,头上压着三座大山,你一次又一次的呼喊,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可是啊,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
不久前,在中山音乐堂的一次演出中,当林中华朗诵到这段时,很多观众在下面小声地应和着。这当中,除了60多岁的老人,还有20多岁的年轻人。

文章来源: 中国网综合消息
责任编辑: 小溪
   上一页   1   2   3   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745
506#
发表于 2015-10-3 06:59:27 | 只看该作者
两德统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90年10月3日零时,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德国重新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上午11时,在柏林举行了两德统一日国家庆祝仪式。德国总理科尔表示,德国将放弃生产和拥有原子、生物和化学武器的权利,并将把德国军队裁减到37万人。科尔还表示统一后的德国军队准备参加联合国维护与重建和平的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745
507#
发表于 2015-10-4 07:2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拥抱快乐 于 2015-10-4 07:43 编辑

南极环保议定书签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91年10月4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第11届4次南极条约协商国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26个南极条约协商国中,包括中、美、英、法、苏等23国签署了议定书。该议定书将于1992年10月3日生效。议定书规定南极地区为专门用于和平和科学目的的自然保护区。该议定书是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一大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745
508#
发表于 2015-10-4 07:46:38 | 只看该作者
1947年10月4日 人类首次突破音速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10-03  发表评论>>
  1947年10月4日,查克·耶格尔成为第一位做超音速飞行的人。
  这位美国前战斗机驾驶员登上贝尔X·1型喷气式飞机。从加利福尼亚的一个秘密陆军基地起飞。几分钟后,他的时速就达到了960公里,突破了音障。耶格尔驾驶的飞机取名为“魅力格伦尼斯”,以一种新型火箭为动力,机身为流线型以减少加速时产生的颠簸。其它国家也在改进自己的飞机使其速度超过音速·“马赫·1”。
文章来源: 人民网        责任编辑: 老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745
509#
发表于 2015-10-4 08:02:49 | 只看该作者
越南党政军领导人武元甲去世[size=1.2]李斯        [size=1.2]2013-10-05[size=1.2]3994
[size=1.6]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武元甲
[size=1.6]据越南媒体2013年10月4日报道,越南共产党、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越南人民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曾参与指挥越南抗法、抗美战争的越南人民军大将武元甲当天在河内去世,享年102岁。
[size=1.6]报道说,武元甲2009年开始在越南108号中央军队医院接受治疗,4日晚在该医院去世。
[size=1.6]武元甲1911年8月25日生于越南广平省,1938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今越南共产党),1946年任国防部长,1947年兼任越南人民军总司令,1955年任政府副总理,1958年晋升为大将军衔,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90年,武元甲出席北京亚运会,为改善中越关系做出了不懈努力。
[size=1.6]抗法战争中,武元甲作为国防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指挥作战,越军1954年在奠边府战役击败法国侵略军,震惊世界。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越通社称,武元甲大将是越南与世界军事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人物之一。武元甲最初并非军人出身,他学习过法律和政治经济学,后来加入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抗法战争爆发后,武元甲作为国防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多年指挥作战,越南军队1954年在奠边府战役中击败法国侵略军,震惊世界。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越南)对西方第一次的大胜”。武元甲在越战期间三次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
[size=1.6]越南百岁大将武元甲传奇人生
[size=1.6]他是越南抗法、抗美战争中主要的军事领导人之一,而这两场战争的胜利,无可置疑地应该给他记上大功。可是,在越南历次战争的关键时刻,武元甲的实际表现却冲淡了他自己的所谓“传奇式人物”的色彩。
[size=1.6]2011年年初,越南国家领导人频频前去探望一位百岁老人———越南人民军大将武元甲。2010年8月25日武元甲度过了其百岁生日。作为越南仅存的开国元勋,武元甲大将在越南拥有巨大的威望和影响力。武元甲也见证了越南百年的巨大变化,人们对他的故事也深感兴趣。
[size=1.6]武“秀才”带兵
[size=1.6]1911年8月25日,武元甲出生在越南广平省,是南越伪总统吴庭艳的同乡。武元甲从小就在法国统治下的学校接受殖民主义文化教育。1926年,武元甲参加了新越革命党,参加了反对法国殖民当局的学生运动,学校将其开除。从那时起他便成为法国殖民当局眼中的“危险分子”。1930年殖民当局再次将他逮捕,遣返其家乡进行管制。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不久后,武元甲进入河内大学历史系,他一边靠打零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一边积极地从事政治活动。他的学习始终名列前茅,并获得法学学士的学位。毕业后,他在一所中学里任历史老师。
[size=1.6]1936年,在国际反法西斯潮流的冲击下,法国组成了有法国共产党、社会党参加的“民主阵线”联合政府。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当时,在越南的法国殖民主义者也不得不实行比较民主的“开放”政策,印度支那共产党获准进行公开活动,1938年,武元甲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他和当时党的公开刊物《消息报》主编长征合著《关于越南农民问题》一书,引起法国殖民当局的注意。
[size=1.6]1940年德国法西斯军队攻陷巴黎,在法国成立了以贝当元帅为首的投降政府;印度支那政局也急转直下,法国殖民当局采取野蛮的镇压手段,到处捕杀共产党人;武元甲元配夫人也因参加共产党而被法国殖民当局杀害。
[size=1.6]武元甲因此被迫逃亡到中国,跟随胡志明、范文同、黄文欢等人在滇、黔、桂一带组织越侨进行革命活动。
[size=1.6]1941年5月,越南独立同盟成立,武元甲负责越盟总部军事委员会,主要任务就是建设武装力量,准备反抗法国和日本的侵略。
[size=1.6]1941年底,日本入侵东南亚。1944年12月22日,在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武元甲组织了越南解放军宣传队(越南人民军的前身),成为越军创始人之一。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据悉,当时胡志明已任命几位曾经在中国黄埔军校受过军训的越南革命同志(冯志坚、黄文树等人)搞武装斗争,可是他们先后遭敌人杀害,后来不得已才任命这位“秀才”带兵。
[size=1.6]公正地说,武元甲在越南人民心目中、特别是在知识分子出身的高级军官中以及知识界人士中有一定的威望;大家都称呼他为“文兄”或“武大将”。
[size=1.6]武元甲是越南抗法、抗美战争中主要的军事领导人之一,而这两场战争的胜利,无可置疑地应该给他记上大功。可是,在越南历次战争的关键时刻,武元甲的实际表现却冲淡了他自己的所谓“传奇式人物”的色彩。
[size=1.6]指挥越南抗法
[size=1.6]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武元甲随胡志明进驻河内,日本投降后的第二天印度支那共产党成立以胡志明为首的民族解放委员会(实际上是越南临时政府),并决定从日本侵略军和傀儡政府手中夺取政权。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胡志明任临时政府主席,宣布越南独立,废除与法国签订的旧约,取消法国在越南的一切特权。
[size=1.6]1945年9月,英国军队和中国国民党军队分别进入印度支那北纬16度线南北地区,接受日本军队投降。而法军乘英国军舰9月21日在西贡登陆,23日占领西贡,1946年3月18日进入河内,接着进驻越南北部其他地区,进攻老挝和柬埔寨。
[size=1.6]1946年12月19日,法军对越南进行大规模进攻。抗法战争爆发,武元甲被任命为政府国防部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国家军队和民兵自卫队总指挥,武元甲指挥了7年零8个月的抗法战争。1950年,武元甲已建立起一支包含4个步兵师的正规部队,总兵力达1万人。
[size=1.6]越军在进攻战役取得胜利后,为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大力进行运动战,先后发起中游、和平、西北等进攻战役,并协同老挝解放军取得上寮战役的胜利。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在越南争取解放这场战争中刚刚经历了内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私地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援助。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划下,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官陈庚将军,尽管他刚刚从朝鲜战场返回,甚至来不及治疗由于美军凝固汽油弹所造成的面部创伤,就开始投入到了帮助越南人民反抗法国的战斗。接着,韦国清将军率领更多的人民解放军教官带着装备赶来支援。
[size=1.6]中国共产党人的援助使越南革命起死回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顾问帮助武元甲指挥了边界战役,一举打通中越边界。随后人民军进入中国休息、训练、集结,并且进行重新编组,迅速的补充使人民军战斗力得到了质的加强。
[size=1.6]1953年12月起,越南人民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直接帮助和中国人民大力的支援下,在越西北和西原地区发起战略反攻,并结合老挝和柬埔寨解放军解放中、下寮地区和柬埔寨东北地区,打通纵贯印度支那南北战场的战略交通线。
[size=1.6]越南抗法战争历时7年零8个月,歼灭法国军队14万多人,解放了越南北方,结束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
[size=1.6]抗法战争胜利后,越南人民军于1958年仿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衔制度重新授衔,武元甲被授予大将军衔。
[size=1.6]指挥抗击美军
[size=1.6]1954年,越南在奠边府战役取得胜利后,法国被迫签订《日内瓦协议》,以北纬17度为界,越南北方获得解放。《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美国取代法国殖民者的地位,在越南南方扶植吴庭艳政权,企图进而控制整个东南亚。1960年,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随后,由各地游击队统一的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建立起来。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当时武元甲对意大利记者说:“全世界每一分钟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亡,一百、一千、一万、成千上万的人的死亡,为了革命与国家的统一,即使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也算不得什么。”他的抗美决心举世震惊。
[size=1.6]1968年美国在越南战场兵力高达54万人。1968年,随着阮志清大将的去世,武元甲开始策划“春季攻势”,这个方案最初由中国制定,但越军总参把这个方案改得面目全非才通知中国。其实这个修改并不好,最后结果也如此,越军付出了巨大代价,只拿下了一些次要的战略据点,虽然南越军队和美国也受到了重创。
[size=1.6]超过8万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对南越西贡、顺化和另外90多个城镇和50多个村庄发动了大规模战略进攻。北越这次进攻首次使用了装甲部队,由于出色的伪装能力,这些部队在美军严密的空中侦察下成功地完成了远距离机动,美军和南越军队最初被突如其来的进攻打懵了,但是他们随后立即组织发起了反攻。
[size=1.6]尽管北越正规军和越共游击队勇敢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促使他们不顾一切的进攻,但是攻势在敌人的强大火力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在面临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攻坚战情况下,武元甲明智地选择了撤退。
[size=1.6]舆论一般认为“春季攻势”越军获得了胜利,但顺化城中的6万北越士兵尸体和不到200具美军尸体则告诉世人,就算是胜利也只能算是惨胜。战斗结束以后,双方都宣布自己给对方造成了巨大损失。事实上,作为攻击一方的北越正规军和越共游击队收获很小———它本来的战役目标几乎没有一个实现。
[size=1.6]1972年3月,武元甲以为南越部队已经不足为惧,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北越军事力量,发动了更大规模的“[size=1.6]复活节攻势”。但是在美军强大的海空优势下,北越的“复活节攻势”以失败告终,损失逾10万人,武元甲也因此被撤职,由文进勇接任。“复活节攻势”使美国意识到战事已不可为,开始决定摆脱深陷日久的泥淖。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文进勇大将指挥的“胡志明”战役大获全胜,西贡解放的消息传到河内总司令部———武元甲迎来了一生中最为激动的时刻,他在以后回忆道:“总参谋部的同志们紧紧拥抱着我们和在场的战士们。我们都哭了(这是人生的宝贵时刻)本世纪最长的战争结束了。”
[size=1.6]1973年1月27日美越签署停战协定,美军开始全面撤退,1975年4月30日,越南人民军解放西贡。这场全面攻势的规模给华盛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开始转而反对在越南进行规模更大的卷入,同时,越南人民的革命斗争使美国在全世界名誉扫地,美国国内的反战浪潮也达到顶点。
[size=1.6]因亲华遭排斥
[size=1.6]上世纪60年代,武元甲两次访问苏联,看到了苏军的现代化机械部队,很受震动。回到越南后就说中国的经验过时,以后主要要搞机械化之类的话,让胡志明很生气,一怒之下安排武元甲“修养”了两年多,直到武元甲向胡志明承认错误并表示忠心后才复出。
[size=1.6]1969年,胡志明去世之后,武元甲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越南党政军大权逐渐被黎笋集团把持住,而黎笋则是一个亲苏而又极端反华的人。经过一系列政治斗争后,黎笋在越南党政军里安插了大量的亲苏势力。但由于有武元甲、黄文泰等将领撑着,大体上还是保持了亲华与亲苏的平衡。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但1972后,武元甲因“复活节攻势”的失败,实际上被解除了军事指挥权,而由文进勇替代。此后武元甲虽然一直担任着越南的国防部长,但其实在军内一直走下坡路。
[size=1.6]武元甲大将在遭到胡志明的批评后,对苏联一直很警惕,对黎笋完全倒向苏联一直颇有微词。原来武元甲和黎笋两人的个人关系很好,但从1974年前后,两人之间就出现了问题。后来1975年两越统一后,华侨开始受到不公平待遇,武元甲对此很不平,公开指责黎笋“太霸道”。
[size=1.6]1978年前后,中越两国分歧越来越大,一场危机就在眼前,武元甲提出要“和中国同志缓和矛盾”,再次遭到黎笋的批评,武元甲大将因此也被暂停行使国防部长职务,由文进勇大将代理。1980年,中越两国刚打完仗,关系下降到了冰点。黎笋也对武元甲再下狠手,解除了其已经担任了30年的军委书记的职务,由自己亲自担任,并正式任命文进勇为国防部长、兼军委第一副书记,第二年,任命黎仲迅为总参谋长(1981年)、军委常委,取代了武元甲大将的政治盟友黄文泰大将。
[size=1.6]1981年,武元甲大将在政治局公开反对黎笋入侵柬埔寨的政策,这在政治局里是唯一一个公开反对黎笋的,也只有武元甲大将有和黎笋较量的胆量,也只有他有这个资格。此后,武元甲大将又在公开的场合说越军在柬埔寨“前途不光明”,这对黎笋反华集团的威望打击是很大的,但武元甲付出的代价更大,1982年,他被踢出了政治局,只保留了副总理的空头衔,直到1986年越共六大才退休,从此开始了政治上的休眠。
[size=1.6]1986年,铁杆亲苏的黎笋去世,中间温和派的阮文灵上台,加之一直在黎笋反华活动中保持沉默的“亲华派”人物长征开始重新出山掌权,中越关系开始出现缓和的迹象。而当时已经“赋闲在家”的武元甲找到当时的总书记阮文灵,告诉他自己愿意为中越关系的恢复发挥作用。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1990年,武元甲作为越南政府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亚运会,在开幕式上,武元甲身着大将军衔的军礼服,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武元甲在北京期间,会见中国国家领导人,为中越关系的改善作出了他个人的巨大努力,第二年,中越关系就恢复了正常。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关键词: [size=1.6]武元甲 [size=1.6]党政军 [size=1.6]越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5745
510#
发表于 2015-10-4 08:14:14 | 只看该作者
墨西哥成立共和国[size=1.2]李斯        [size=1.2]历史上的今天 [size=1.2]2012-07-10[size=1.2]1444
[size=1.6]
[size=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6]1824年10月4日,墨西哥成立共和国。
[size=1.6]墨西哥合众国位于北美洲,北部与美国接壤,东南与危地马拉与伯利兹相邻,西部是太平洋,东部有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的阻隔。首都墨西哥城。

[size=1.6]评论:在1860年代墨西哥人民才最终赶走了侵略者。

[size=1.6]关键词: [size=1.6]墨西哥 [size=1.6]共和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9 20:58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