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分享】萧红和萧军(转帖)

[复制链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571#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8:00:34 | 只看该作者
萧红想象着自己是萧军最爱的人,在信里营造着那份眷恋的情绪,她事无巨细的像爱人倾诉,读来让人动容:“我也没有胖也没有瘦,在洗澡的地方天天过磅。”“西瓜不好那样多吃,一起吃完是不好的,放下一会再吃。”“影戏一共看过三次。任何公园没有去过。”“一天二十四小时三顿饭,一觉,除此即是在椅子上坐着。但也快活。”
    萧红写信让萧军给她寄本唐诗,可能是遭到萧军的调侃,萧红于是回信说:“读读何妨?我就是怎样一个庄严的人,也不至于每天每月庄严到底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572#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8:01:17 | 只看该作者
萧红还将自己租住的屋子,画下来,寄给萧军看,然后写道:“这里的天气还不算冷,房间里生了火盆,它就像一个伙伴似的陪着我。”或者写道:“近来水果吃的很多,因为大便不通的缘故,每次大便必要流血。”也将自己去看郁达夫的演讲的感受写下来:“还好,看人还不讨厌。”
    而这一句更让我感到某种女子的柔软、敏感、倔强和调皮:“你说我滚回去,你想我了吗?我可不想你呢,我要在日本住十年。”随后输了一些闲话碎语,又接茬说:“你等着吧!说不定那一个月,或那一天,我可真要滚回去的。到那时候,我就说你让我回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573#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8:02:02 | 只看该作者
现实里,萧红死前的几年,痛着,病着,辗转于武汉、西安、重庆和香港等地,深陷于孤寂。在电影里,萧红和几位男人爱恨纠缠,而在现实中,其中几段故事,至今并不能说太清楚,至少有些当事人是否认的,比如骆宾基,他明确说,当年与萧红,只是爱慕,并未爱恋。
    31岁,萧红就死了。
    临死前,萧红对守在床边的丈夫端木蕻良说,死后骨灰送一些去鲁迅的幕边儿,“我要陪着先生。”而在现实里,萧红的骨灰下落,还是个谜。而电影这样的艺术处理,也把萧红和鲁迅的暧昧之情,又不经意重重渲染了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574#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8:03:03 | 只看该作者
             萧军日记里的萧红什么样
    从1932年7月至1938年4月,萧红和萧军共同生活了差不多六年时间。二萧“浪漫”的结合,富有传奇色彩的成名以及让人扼腕的劳燕分飞,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萧红的人生经历被一再叙述,初步统计,其传记多达六十余种。拘囿于能够见到的材料,以往人们对从1932年7月至1938年4月,萧红和萧军共同生活了差不多六年时间。二萧“浪漫”的结合,富有传奇色彩的成名以及让人扼腕的劳燕分飞,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萧红的人生经历被一再叙述,初步统计,其传记多达六十余种。拘囿于能够见到的材料,以往人们对于二萧分手前的情感状态,很大程度上充满想象与讹传。近年,《萧军全集》公布了1937年5月4日至1942年底的部分日记。而1937年4月23日前后,萧红自当年1月终结为抚平萧军1936年上半年的情感出轨而带来的情感创痛的东京之旅不久,因不堪再次面对对方更为严重的情感出轨,独自离沪北上,开始又一次疗治心灵之伤的旅行。在萧红传记研究上,二萧平沪间往还的书信(萧红自北平致上海七通,萧军上海致北平四通)素来被人忽视或误解,但却是了解萧红从日本归国后情感波动及思想变化的重要文献。参照此期及以后的萧军日记,则更有助于揭示二萧真实的情感世界,为今人理性认知二萧的最终分手,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575#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8:04:12 | 只看该作者
无论东渡扶桑,还是北上北平,萧红作为女性之“弱”在于,萧军与陈涓、许粤华等的情感纠葛,不仅给她带来心灵巨创,更扰乱了她作为一个痴迷创作的作家的生活方式。对她来说,这是非常无情的双重困扰和折磨。每一次逃离是追求“眼不见为净”的自我麻痹;而更主要的却是为寻得一个安宁心境的处所进入写作状态,以达到对现实的暂时忘记。因而,无论东京还是北平,对于萧红来说是逃离更是找寻,伤痛和焦虑始终伴随着她。1937年5月3日在致萧军第三信里,她自述“心情又和在日本差不多,虽然有两个熟人,也还是差不多”,同时更加明确地意识到:“我一定应该工作的,工作起来,就一切充实了”[1]。
收读前两信后,萧军于5月2日回信提及,送萧红北上当晚回家,日记里记下当时心情:“她走了!送她回来,我看着那空旷的床,我要哭,但是没有泪,我知道,世界上只有她才是真正爱我的人。但是她走了!……”[2]对比晚年萧军对萧红北上缘起的讳饰(如为了访友、怀旧),青年萧军当时的回信,坦率说出了其内心的愧疚,以及对萧红情感世界的真切感知。他也谈到自身心境烦乱,还有无法开始工作的焦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576#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8:05:07 | 只看该作者
也许,二萧同在上海期间,萧红无法当面向萧军直陈内心的伤痛。一旦时空间隔,萧红再次独自面对自我,终于有机会缕清内心,通过纸笔向对方倾诉。5月4日第四信基本上没有了前三封信里的寒暄,直截表达内心苦痛的深巨。这在二萧往来书信中实属罕见:
    我虽写信并不写什么痛苦字眼,说话也尽是欢乐的话语,但我的心就象被浸在毒汁里那么黑暗,浸得久了,或者我的心会被淹死的,我知道这是不对,我时时在批判着自己,但这是情感,我批判不了,我知道炎暑是并不长久的,过了炎暑大概就可以来了秋凉。但明明是知道,明明又作不到。正在口渴的那一刻,觉得口渴那个真理,就是世界上顶高的真理……
这回的心情还不比去日本的心情,什么能救了我呀!上帝!什么能救了我呀!我一定要用那只曾经把我建设起来的那只手把自己来打碎吗?[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577#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8:05:54 | 只看该作者
很显然,萧红让长久以来郁积的隐痛,有了一次痛快“说”出的机会,文字因情感起伏而错落有致,但是痛诉里亦充满理性,不再如此前组诗《苦杯》或《沙粒》那般哀怨。这封信是她与自身拉开距离之后的深刻观照。某种意义上,痛苦让萧红对自己甚至女性的命运有了更其深切的认知。这封信似乎逼着晚年萧军无法回避萧红痛苦呼告的根源,1978年9月19日,注释此信时坦承自己爱情上对萧红曾有“不忠实”发生:“那是她在日本期间,由于某种偶然的际遇,我曾经和某君有过一段短时期感情上的纠葛──所谓‘恋爱’……”[4]他对因此给萧红带去的“刺痛”引为终身遗憾,但随即还是极力对几十年前的逝者,尽可能保持那份道德优胜:“除此以外,我对于她再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地方:──对于她凡属我能尽心尽力的全尽过所有的心和力了!”[5]人之晚年,似乎恩怨早该平淡,但萧军却仍力图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578#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8:06:45 | 只看该作者
有限的自责中,尽力找到对于萧红的道德优胜,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晚年萧军所谓与某君“恋爱”,虽发生于萧红旅日期间,但后续影响却持续于萧红返沪后很长时间之内。自东京返沪,二萧的生活、写作都陷于巨大混乱,萧红再次离沪其实是他们力图重新厘清头绪,调整生活的努力。作为无辜者,如果说萧红此时是独自品尝伤痛的话;那么,作为当事人的萧军,则再次陷于“失恋”的苦痛。1937年5月4日萧军日记载有,头天许广平劝其珍惜才华“不要为了爱就害了自己”,应该“把失恋的痛苦放到工作方面去”。对于许的劝告,他亦坦率相告:“我但愿自己渐渐就会好起来的,不过,自己总是不能把握自己的热情……”[6]为了让自己早日超离“失恋”的痛苦和人事纠缠,萧军5月5日日记载有其自创的摆脱痛苦的方法:每日晨起告诫自己要“健康”、“安宁”、“快乐”。而正在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他,次日更反省到自己“不适于做一个丈夫,却应该永久做个情人”[7]。6日,他回复一封长信,将自己所认为的作为一个作家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情感变故的态度,介绍给萧红:
    我现在的感情虽然很不好,但是我们正应该珍惜它们,这是给与我们从事艺术的人很宝贵的贡献。从这里我们会理解人类心理变化真正的过程!我希望你也要在这时机好好分析它,承受它,获得它的给与,或是把它们逐日逐时地纪录下来。这是有用的。[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579#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8:07:33 | 只看该作者
这段规训意味浓郁的文字,居高临下地传达出一个极其怪异的逻辑:规训者的情感出轨,对于被规训者同时也是无辜受伤者及他自己这种“从事艺术的人”,都是一种很有益的经验,应该坦然接受并“好好分析”。命令的语气(“好好分析”、“逐日逐时”还带有着重号)和霸道的逻辑,自然让萧红难以接受。这一方面归之于萧军成名后的狂妄、自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源于二萧结合之初,他当年对张廼莹那“爱的哲学”的告知。
    萧军此时的自恋之态常流露于日记:5月15日,他首先对萧红作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判断,认为她“是一个不能创造自己生活环境的人,而自尊心很强,这样人将要痛苦一生”;接着更有一段对镜自怜:“我有真挚的深厚的诗人的热情,这使我欢喜,也是我苦痛的根源。晨间在镜子,看到自己的面容,很美丽,更是那两条迷人的唇……清澈的眼睛,不染半点俗气,那时我的心胸也正澄清”[9]。所谓“真挚的深厚的诗人的热情”,应该是他常常情感出轨的根源所在。可见,青年萧军将自己的多情视为可炫耀的浪漫。渐近中年其心态或许有所变化,1941年4月身在延安的萧军,听说黄源死于“皖南事变”,心有所感在26日的日记里写道:“听说黄源在乱军中死了!不知道是否真确。我对他是抱着终身歉疚的”[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626
580#
 楼主| 发表于 2015-9-8 18:08:25 | 只看该作者
正因狂妄与自恋,萧军无从体察自己给萧红带去的到底是什么。6日信中,在大段规训之后,还有类似“领导视察工作”般的指示:“注意,现在安下心好好工作罢,那时(指大约两个月后萧军自己也来北平──论者注)我要看您的成绩咧!”
    5月9日在对萧军6日信进行回复之前,萧红述及收读对方两信哭了两回,6日自己也有一封信,只是因为流着眼泪写的没有寄出,怕自己的恶劣心绪影响对方。然而,等到情绪稍稍平复回复萧军此信却是另番滋味。对方的规训、命令,令其大为反感。对于萧军所谓每天看天一小时变成美人的建议,她不无讥讽地回应道:“这个是办不到的,说起来很伤心,我自幼就喜欢看天,一直看到现在还是喜欢看,但我并没有变成美人,若是真是,我又何能东西奔波呢?可见美人自有美人在”[11]。而对那即将视察其长篇创作计划的“命令”,萧红更是将新旧帐算在一起反唇相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14 03:21 , Processed in 1.26360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