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图片】回忆童年时期的朝外大街(一)

[复制链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807
51#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13:18 | 只看该作者
小人书出租摊是小朋友最青睐的地方

41.jpg (47.7 KB, 下载次数: 0)

4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807
52#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14:19 | 只看该作者
克兰棋四个人玩,分红兰两组对门为一家,白色为母子,用母子放在小圈内去打自己的颜色棋子,全打进孔内为盈,输者付租棋款,还有玻璃面的。

42.jpg (29.07 KB, 下载次数: 0)

4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807
53#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15:33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流动无声电影棚,电影是最受群众欢迎的一整娱乐形式,可惜的是围观的人挡住了放映机。
    晓市
  从景升西街一直往南走有一片空地一直通到南中街,这里就是晓市,实际上就是一个旧物市场,“晓市”这个名词来自德胜门外旧物市场,这里离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及地安门的燕翅楼比较近,败落的王府和从宫中偷出宝物的太监常在这里出手,怕被熟人看见选择在拂晓时来卖,所以这样的市场称为晓市。朝外的晓市也很热闹,卖什么的都有,也有收购的,喜爱收藏的人这里是常客,很容易淘到有收藏价值的宝物,价格也很便宜。我在上学的时候因学费不够,曾把爷爷留下的清代铜钱拿到这里来卖,我记得好像是光绪年间的,大小和袁大头一样,一面有盘龙,一面是光绪年号,是青铜材料,那时只是按铜价卖了,要搁现在可值钱了。晓市的周围三座庙宇三宝寺、净住寺和三佛寺,这三座庙全是喇嘛庙,民国时期已经败落,只有三宝寺保存的比较完整,解放前还有喇嘛僧人,解放后僧人离去改为黄庙小学。

43.jpg (43.27 KB, 下载次数: 0)

4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807
54#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19:05 | 只看该作者
晓市都是摆地摊

44.jpg (65.26 KB, 下载次数: 0)

4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807
55#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20:11 | 只看该作者
三座喇嘛庙
  在朝阳门外晓市附近有三座喇嘛庙,是三宝寺、净住寺和三佛寺,三宝寺位于朝阳门外大街南侧的喇嘛寺胡同内,俗称黄庙又叫新寺,是一座喇嘛庙,解放前期寺庙保存很好,三进院落,前院主殿是天王殿,二进院主殿是大宝殿,有东西配殿,三进主殿供奉威德金刚,还有东西配殿,并有喇嘛居住。解放后喇嘛撤走把佛像拆除改为黄庙小学,文革期间将喇嘛寺胡同改为朝外四条;净住寺位于朝阳门外观音寺胡同,文革期间将其改为朝外三条,座东朝西。是一座喇嘛庙,早在《北京市志稿(八)》中有记载:“净住寺在朝阳门东郭迤南。清顺治二年。因明故刹别加缮葺而创构。康熙六十年外藩蒙古王、公、台吉等笵无量寿佛像供奉后殿,恭祝圣母鸿釐,特赐御书寺额。日久颓圮。乾隆时,章嘉国师重牒里藩院以闻,命出内帑金斥而新之。自乾隆丁亥一月即工,其年十有一月毕工。寺有碑一,为乾隆三十二年岁在丁亥仲冬月御笔。寺宇各处现多圮坏,额定喇嘛二十五人。”民国时期已废弃改为居民;三佛寺也在这条胡同内,位于净住寺的南面,座东朝西,在《北京市志稿(八)》中记载:“三佛寺朝阳门外观音寺胡同南口路东之东森里。寺旧共四进。年久失修,多已颓废。三进圮为平地,二进仅余殿柱,惟山门及四进尚存。寺内喇嘛额定十二名。”民国时期废弃改为茶馆,这三座庙宇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彻底清除。

45.jpg (32.21 KB, 下载次数: 0)

4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807
56#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21:23 | 只看该作者
甘博1917——1919年拍摄到的景升街日坛外残墙,图片中旗杆处是三宝寺,城楼与箭楼间的房子是三佛寺。
    四座清真寺
  在朝阳门外南侧南上坡到雅宝路一带居住回族人很多,所以这里的清真寺也多,在解放前这一带有四座清真寺,南上坡清真寺、南下坡清真寺、杜家楼清真寺、观音寺清真女寺。杜家楼清真寺位于日坛西侧,解放前夕国民党守城部队为修筑攻事需要木材,把杜家楼清真寺给拆了。观音寺清真女寺位于观音寺胡同内,始建于民国时期,解放后文革时期改为居民院,改革开放后旧房改造,清真寺建筑现已无踪迹,仅留下一块匾额保存在南下坡清真寺内。南上坡清真寺位于南中街内,改革开放后外交部扩建被拆除,现在仅剩南下坡清真寺保存了下来。

46.jpg (47.49 KB, 下载次数: 0)

4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807
57#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22:37 | 只看该作者
位于朝阳门外雅宝路北朝外西大街内西侧的南下坡清真寺
    日坛
  在神路街的南面就是日坛,小时候经常到哪里去玩,日坛的面积不大,有西北两座宫门,北西南三面的围墙呈直角形,北东南三面围墙呈圆角形,这表明太阳从东面升起照在大地上,符合天圆地方的逻辑。民国时期没有人员保护,坛墙以多处坍塌,日坛内长满了杂草,原有很多黑枣、柿子、毛桃、黑桑树等果树,原宫门是关着的就从残墙处进去采桑韧、黑枣吃,毛桃不好吃没人采,伏天中午常有人躺在宫门前的石面上睡午觉,这也是我小时候玩摔泥盆的地方,石面表面光滑摔出的声音又脆又响。西宫门外是一片几百年的松树林,松树长得非常茂盛,林子里见不到太阳,人们常叫它“黑松林”,这片松林毁于解放前夕,寡民党部队为守城修建攻事,把黑松林的百年大树全砍了,就连宫门也没放过,日坛内的建筑物没动这真是万幸。1951年日坛改为公园把坛墙拆除对建筑物进行了修复,只有钟楼没有修复,钟楼的原样很像大觉寺的钟楼,四面拱形门要宽一些,上部是木制的,木材全腐烂了被拆除,只剩下部改为小吃餐厅,楼上的大钟不知去向。

47.jpg (46.99 KB, 下载次数: 1)

4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807
58#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24:10 | 只看该作者
吉香庵
  在神路街南还有一座庙宇叫吉香庵,俗称皇姑庵,位于日坛东墙外大约150米,这里原是一片菜园子,处于朝外大街南部,所以叫南菜园子。吉香庵始建于何年无考,清光绪二十三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间山门殿,面积不大,正殿泥像3尊,东殿泥像9 位,两进院落比较小但很完整,一直有尼姑居住,解放后这些尼姑都还俗了。院后有塔,上世纪40年代末还耸立有三座宝塔,全是实心灰砖砌成,眼光门朝南呈三角形排列,中间一座塔基和塔身全是方形,大约是三米见方,塔身上方有十三层方形出檐,出檐往上逐渐缩小,塔顶有圆形塔刹;两侧各有一座覆钵式藏塔,塔基大约有两米五见方,塔身为圆形类似于白塔寺白塔形状。据传说:中间的方塔是苏麻喇姑的衣冠冢,吉香庵建于康熙年间是苏麻喇姑出家的地方,所以人们称为皇姑庵。苏麻喇姑圆寂后葬在沈阳,康熙皇帝特别尊重苏麻喇姑,为此在出家的地方修建了衣冠塔,便于祭奠。1951年修建日坛公园时连庙带塔全部被拆除,从此皇姑庵彻底消失。解放前朝外大街有一个车行,行主姓赵是个恶霸外号叫阎王赵,在他手上有好几条人命,50年8月份开始镇压反革命时,在芳草地女四中操场开完公审大会,就拉到南部皇姑庵塔后枪毙。老照片是由西德人尼.甘博1917——1919年拍照的,这些照片只有古稀老人还有点印象。

48.jpg (63.05 KB, 下载次数: 0)

4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807
59#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25:24 | 只看该作者
甘博1917——1919年下午由西北向东南拍照的

49.jpg (107.28 KB, 下载次数: 0)

4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0

主题

25万

帖子

1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0807
60#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27:36 | 只看该作者
护城河
  朝阳门脸的护城河最早是很旺很清的,河边的住户都吃河里的水,通州的船都能划到朝阳门,一到三九天河水冻成半米来厚的冰,朝阳门北开始起冰运到冰窖存起来,到夏天拿出来卖。伏天小贩子推个小车到冰窖批一大块冰沿街叫卖:“冰核(音胡)儿地败火的!”那个年代没有冰箱,伏天又怕剩菜剩饭变坏,拿一个碗买一碗冰块放在橱柜里,剩菜剩饭就坏不了了。卖肉的买块冰,把肉放在冰上,肉显得新鲜还不会变味。卖饮料的买点冰放在桶里做冰淇凌,换可以把西瓜、汽水放在冰上镇着吃起来又凉又解渴。有的人为了解暑直接吃起了冰块,常有拉肚子的。

50.jpg (40.64 KB, 下载次数: 0)

5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8 10:33 , Processed in 0.265015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