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晋阳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晋阳秋的博客

[复制链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81#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1:37: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晋阳秋 于 2015-4-7 11:49 编辑

知音、知心,大哥解得彻。回想那时的形式主义,穿的洋气一点,梳妆洋气一点,都与小资挂钩。到了运动开始,竟容不得了。那时盛传北海遛鸟的老头,因为心爱的鸟被人掐死,自己也一命呜呼。何为百花齐放,何为万紫千红,一身绿蓝黑,齐齐的短发,褪色补丁露棉花的袄,中间勒根草绳••••••
谢谢您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82#
 楼主| 发表于 2015-4-7 11:48:4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努力工作与培养孩子,与当时的青年人相较相争,小胜之时已然身心俱疲,确实很累,几乎没有闲暇再想其它事。何故养起花来?想到哪说哪,养花纯属偶然。
      我爱人与我同届,只不过是在县城中学读的书。大规模武斗结束后,这些学校同学的户口就从中学所在城镇迁回各自的公社生产队,都务农挣工分去了。某年师范招生,全村属她(曾经)学习成绩好,于是大队革委会和大队贫协就推荐了她。毕业后先教带帽中学,后来学校摘帽,就教了小学。她们小学离公园近,有学生家长在那里养花,不时送些淘汰的小苗或形状不太美的弱花给老师。如前所述,我们对养花没有兴趣,一直是拒绝的。架不住大多数老师都收下了花,我们不收倒显得是嫌弃花不好、看不上小苗似得,于是就收下了一株茉莉。这株茉莉原来放在办公室,花是主枝朝一个方向分了俩杈,就像是歪着头,或像是弓着腰。三条枝上都带着白白的骨朵,含苞欲放。
      其实,收这第一株茉莉也是一件趣事引起。我的孩子就在这个小学上课,他的班主任也收了一株类似的茉莉,放在教室还没有拿家走。我的孩子进教室时,闻到了茉莉花香,竟然马上顺口大声说出一句:“哇!茶叶味儿!”当然是哄堂大笑,同学们都猜到我家平时喝茉莉花茶。后来办公室教研室里也都传开了,于是我爱人所在的高年级数学办公室的这盆较大一点的茉莉,就送给了我的孩子。
      “茶叶味儿!”哈,源于我一直喜欢喝稍浓的茉莉花茶,虽然品过毛尖龙井铁观音,还是习惯茉莉花茶。谁让咱曾经买的最多的是花茶“高末”,习惯了呗。就像插队回来,喜欢面食和醋,哪怕是掺了杂粮的面条呢。直到现在,家里有人去北京,还经常捎回一些“张一元”,就要茉莉花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主题

1万

帖子

1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5194
83#
发表于 2015-4-7 20:06: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荷塘月色 于 2015-4-7 20:22 编辑

       晋阳秋同学爱喝茉莉花茶,我也爱喝茉莉花茶,也是在山西插队,我教的孩子是村里最小的学龄前的孩子。大的五岁多点,小的不到两岁。队里叫妇女们都下地,让我在一个旧院子里,办个托儿所,还有队里的一个女孩,不到三十个孩子。屋里的大炕上是小小孩,大点的孩子坐在自己带的板凳上,不到两尺见方的小黑板放在一个凳子上。文的教背毛主席语录,数学教教加法口诀,1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我小时候玩的丢手绢。上午茶是每个孩子带的生土豆,我在灶上给蒸熟了,唯一不一样的是我给孩子们烧开水喝。
      你的小文勾起了我的回忆,想想那会还真风光了一回呢。村支书报到公社.县里,县里还让各公社大队来我们村参观学习。我让孩子们背语录,大点的孩子在小黑板上做算术题。县广播站的还来照相,在县小报广播上报道一番。
      谢谢你的好文,让我又回忆了那段苦中有乐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84#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10:1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晋阳秋 于 2015-4-8 10:17 编辑
荷塘月色 发表于 2015-4-7 20:06
晋阳秋同学爱喝茉莉花茶,我也爱喝茉莉花茶,也是在山西插队,我教的孩子是村里最小的学龄前的孩子 ...

     我们初下乡,还能背诵“老三篇”,其中《纪念白求恩》的最后一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当初真的想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不过可真难。
      我们的卫生习惯是脱离贫下中农的,有人说这是令农民学习讲卫生的开始,我不以为然。农民多数一是因为经济条件买不起卫生用品,二是当时限量供应买不到。我看到您插队那里,还有陕北那里,水都不是容易打来的。农村真正改变陋习,是需要经济发展,农民吃饱穿暖后,有了闲暇,有了闲钱,你不说,他也会学着做。
      我能体会您苦中作乐的风光一回的心情,我们学习农业技能,学的再好超不过农民。我们讲时事、讲形势,讲理论,农民应付着睡觉。再教育何时有成果,何时毕业?当您的做法得到认可,觉得自己终于是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了,那心情不亚于得了100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85
85#
发表于 2015-4-8 11:52:11 | 只看该作者

           开始情景再现了,好好回忆吧,同学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95
86#
发表于 2015-4-8 22:45:50 | 只看该作者
面对100分,我欣然的笑了,面对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痛苦的哭了。面对晋阳秋的杂文,我又笑了!幽默中隐藏含义,好看!不只是䒹莉的香味儿,还有品味人生的趣味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95
87#
发表于 2015-4-9 08:41:37 | 只看该作者
早一个月看到你的这篇文章,我一定会带从福州市带莉花茶回来,福州市苍山区是中国茉莉花的最有名的产地,苍山的茉莉花茶是世界名茶之一,
今后去保定只能帶张一元,吴欲泰的茉莉花茶去拜访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88#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22:07:28 | 只看该作者
荷塘月色 发表于 2015-4-7 20:06
晋阳秋同学爱喝茉莉花茶,我也爱喝茉莉花茶,也是在山西插队,我教的孩子是村里最小的学龄前的孩子 ...

        提起背语录,想到老三篇,想到当年学习《纪念白求恩》,在学校里曾经不太理解什么是“低级趣味”,到了农村,和老乡们一聊,哇,原来如此。八个样板戏之外,就是情哥哥爱妹妹,聪明长工涮傻财主,还有涉人体涉生殖的,涉及旧社会花街柳巷的。久了,我们也不常听样板戏了,和老乡聊天有时有些也靠近这方面了。
        理想茫然,前途未卜,实际的落差这么大,而又无指路明灯。随他去吧,反正是来接受再教育,学习他们的。
       于是一起吼“走西口”,一起聊“晋绥”赞贺龙,一起胡侃“一双绣花鞋”、“第二次握手” ……
       现在看,好像也没什么错儿。情啊爱啊的,人之常情,原生态。破案卧底,谍战先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89#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22:41: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晋阳秋 于 2015-4-9 23:20 编辑
烛光 发表于 2015-4-8 22:45
面对100分,我欣然的笑了,面对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痛苦的哭了。面对晋阳秋的杂文,我又笑了!幽默中 ...

        我想大哥当年学习没少得100分,高兴。估计大队的工分挣多少,也是高兴不起来。
        其实我是经常给我的父亲沏茶。我们家离开北京,我自己住校学习。放假回家就带茉莉花茶回去,不是下面买不到,是我的心意,老爷子喜欢。运动了,乱了,他时常在各级学习班集体住宿,限制行动。我给他送烟送茶送换洗衣服,好像探监。市面上烟只有中档的,茶倒是没有太缺货,终归是买便宜茶的人多。我下乡了,妹妹继续。
        谢谢您的回复,您要能来,我可高兴极了。     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9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13:53:49 | 只看该作者
        养开了花,就一发不可收拾。工作之余,家务完成,就会去看花,鼓捣花。那盆茉莉到了秋天就扦插成了几盆,还添了不少街坊邻居给的花。我们原来是不要的,现在知道大部分花修剪下来的枝条都可以插活。花一多就热闹了,和街坊的花一比,显出差异了,农村那些种地的经历经验都翻了盘子。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八字宪法一样也使不上。
        花养的不是太好,但是花本身的生命力令她在时常缺水的卫生田(花盆里不太施肥)里,顽强的生存,除了吐露娇艳、芬芳之外,还启示着一些什么。
        养花就要不断转盆(转zhuàn盆)否则就成了我那第一盆茉莉。从祖国的花朵转到社员都是向阳花,我一直以为向阳花是向日葵的专利,葵花朵朵向太阳。养花以后才知道,闹了半天花花草草都是向阳花草,几天不转盆就朝阳光方向低了头、鞠了躬,第一盆茉莉就是人们疏于管理之结果。
        其实人民也是这样,阶级阶层士农工商都是希望能稳定的过日子,过好日子。最基层的人们总是希望不要动乱,希望动乱之后是祥和。输了的一方,受挫的一方,也会适应新的局面,新的形势,努力使自己转变过来,随大流,也就是 “臣遵旨。”怀恨在心韬光养晦策划翻天的是少数,付诸言行宣传组织公然对抗的更是极少数。

        之所以做“养花”这篇,也是因为想起了我的语文老师,《养花》一课就是他教的。老师是初中组最大年纪,最高级别的老师,威望很高。
        老师要求我们熟记《养花》课文最后一段:“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要求我们说出为什么“有”那些“喜、忧,笑、泪,花、果,香、色”,实际就是让我们背诵第四五六七段,大半篇课文呀。
        老师讲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讲各段的联系,各段的过渡,各段的段落大意,说这是名家作品,绝对的范文。还记得他总结这课的中心思想时说:养花首先要劳动身体,还要学习养花知识,养好了花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乐趣,激发人们热爱我们的新生活,热爱我们的新中国。
        文革时,有人揭发他曾做过日本关东军的中文教员,我们不辨真伪,倒是希望这些都是假的。不过在我们下乡时,他是没有“解放”的最后几个人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10 03:11 , Processed in 1.24800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