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西荆村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蓬勃的篮球军旅

[复制链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1#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21:35:01 | 只看该作者
晋阳秋 发表于 2015-8-19 16:32
大风歌!
     地动天摇,黄沙漫卷,山呼海啸。
     令无数行人尽折腰。

老弟过奖啦,谢谢。当时仗着年轻还有雅兴,现在可真不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2#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21:4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8-19 21:54 编辑

(续前)

     这一天,装完最后一炮,蓬勃长舒一口气。他像往常一样蹲在台阶上,认真复查装炮的数量和质量。然后满意的吹了一声口哨,把头一摆,对小苗说:“收工了您那!”
     他俩爬下梯子,朝洞口走去。还像往常一样,蓬勃心里默数着脚步。
     14号洞的设计长度是×××米。蓬勃算好了,如果他每步走0.6米,应该是×××步。今天走到洞口是×××步,比昨天多了整整4步。也就是说,昨天的进度是2.4米。蓬勃心中暗喜道:“这几天的实际进度比设计进度平均每天多出百分之20,这可是个不小的成绩。如果顺利的话,提前完成14号洞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啦!”
     出了洞口,蓬勃在灯光下看了一下手表,是凌晨2点40分。这时装炮班的都出来了,大家自动排好队,静悄悄地朝营房走去。
     按照往常的习惯,当装炮班走到营房时,14号洞的排炮正好响起。可是今天却发生了意外:当装炮班离营房还有一百多米时,14号洞突然响起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14号洞方向一片寂静。
     装炮班的战士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回头张望。一个不详的预兆使蓬勃紧张起来,他瞪眼看着班长。班长也瞪眼看着蓬勃。路灯下,那个惊恐的眼神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时间似乎凝固了,周围死一般的寂静……突然,14号洞方向传来一连串的排炮声。班长说声“不好!”顾不得其他战士,撒腿向14号洞跑去。蓬勃的第一反应是:14号洞出事了!他紧跟班长跑向洞口。
     14号洞口弥漫着硝烟。灯光下可以看到两个受伤的战士被战友抱着。其中一个少了一条腿,另一个失去了半个脑袋。鲜血流淌,染红了他们的军装和脚下的碎石。战友哭着、喊着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已经停止了呼吸,再也不能回答。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使蓬勃喘不上气来。他认识这两个战友,一个是与蓬勃同年入伍的山西新兵,才19岁;一个是69年入伍的河北老兵,21岁的副班长。多么活泼可爱的两个年轻人,就这样地没了。好像思维被停止,在蓬勃的脑海里,炮声、硝烟和鲜血走马灯似的旋转,就是那独独的一声炮响,透着杀气,盖过所有的排炮。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直到救护车拉走两个牺牲的战友,蓬勃才离开14号洞口。
     第二天,王团长、周政委、冯参谋长以及三营马营长都来到14连,调查事故原因。
     王团长和周政委到14号洞看完现场后,阴沉着脸走了。留下冯参谋长和马营长做具体调查。
     进到连部,冯参谋长推开指导员让过来的香烟,对低头坐在桌边的连长高声说道:“宋铁梁,你是怎么搞的?一炮两个!今天你要是说不清楚,我就撤你的职!”
     连长宋铁梁的记事本早就拿在手中,赶紧打开。其实经过连夜的调查询问,事故的前后经过他都很清楚了,打开记事本只不过是下意识的动作。
     他抬起眼睛看着参谋长汇报说:“事故发生在今天凌晨2点45分左右。14号洞共装炮26个。装炮班撤离后,二排长在洞内指挥点炮。点炮的过程很顺利。台阶下16炮三个人点,台阶上10炮两个人点。台阶下的先完成任务后迅速撤离,台阶上的两人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开始撤离。正当两人抬着梯子撤离途中,突然有一炮提前爆炸。由于两人当时仍处于爆炸区内,所以就……”
     马营长打断宋连长问道:“你怎么能肯定是提前爆炸呢?”
     宋连长说:“我连点炮班有个死规定,就是每次点炮时班长一定要同时点燃手中的信号导火索。这根导火索比正式装炮中的首响炮的导火索要短20公分。也就是说,当信号导火索燃尽时,最迟还有40秒的撤离时间。今天凌晨2点40分左右,二排长下达点炮命令后,他看到班长点燃了信号导火索。班长是和台阶下的三名战士一起撤离的。他们刚刚走出爆炸区,有一炮就提前响了。当时班长手里的信号导火索还没有燃尽,他意识到回头抢救战友还有时间。于是和另外三名战士冒险抢出了受重伤的战友。当他们跑出洞口后,排炮才响。所以可以肯定地说,那一炮是提前爆炸的。”
     听完宋连长的汇报,马营长看一眼参谋长,想听他的指示。
     参谋长微微点了一下头说:“如果一切都执行了安全操作,那么提前响的这一炮就奇怪了。难道是一个鬼炮不成?     马营长,第一,你立即派人到事故现场模拟整个事故过程,以验证那一炮是否真的提前爆炸。第二,立即组织技术分析,迅速找出导致提前爆炸的原因,采取措施,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是!”马营长立正答道。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20:5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8-20 20:56 编辑

(续前)

     14连出了鬼炮!
     14连,14号洞,怎么这样巧,都是14?
     十四、十四,要死、要死!(幺四、幺四)
     流言蜚语压得连长抬不起头来。
     装炮班和点炮班是被审查的重点。他们每个人反反复复地向审查干部讲述那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
     经过多次模拟以及每次现场点炮时的视察,马营长证实14连使用信号导火索的方法是安全和可靠的,同时也反证了那一炮提前爆炸的确是一次意外事故。
     另外,三营技术员配合团里派来的工程师,对14连库存的炸药、雷管和导火索进行技术分析,最后怀疑对象集中到导火索上。因为控制炸药起爆时间的关键是导火索的长度和燃烧速度。正常情况下,同一批量截成同一长度的导火索,燃尽所需时间不会有明显区别。如果导火索的质量不高,万一某一段燃速过快,必然导致炸药提前爆炸。
     为了证明这个假设,他们将关系这次事故的导火索整批量的进行燃速测试。忽然有一天,他们发现整捆的导火索中有一段燃速超快。提前爆炸的根源终于找到了!
     连长宋铁梁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对全连宣布:“因为导火索的质量问题,我们牺牲了两个战友。惨痛的教训呀!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怕死就停止施工。我命令,每次装炮前,必须派专人把导火索给我一寸一寸的检查。有疑点的,绝不能使用!”
     充满悲痛的14连没有因为“暗藏杀机”的导火索而停止施工。沉静十余天的14号洞又传出隆隆的炮声。



                第十九章  篮球敢死队

     14号洞在哪呢?退伍老兵用光标从14连驻地出发,凭借记忆“步量”着距离,沿着记忆中的小路,向14号洞“走去”。
     到了,就是这儿!可是从卫星地图上却无法辨认,因为洞口是在侧面,而地图是从卫星上的垂直投影,所以除了一片绿,还是绿。
     老兵想起一件事:
     当年,哨兵在夜间经常看到在工地附近的山中突然向空中发射信号弹。一开始每当发现情况,部队便派人上山搜索。几次都是一无所获。后来才从山上找到定时信号弹发射器。这肯定是敌特分子的破坏活动。
     可是,他们是给谁发信号呢?发信号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个信号弹之谜困扰了老兵几十年。
     现在他明白了:定时信号弹是在给高空间谍卫星指示坐标。
     老兵自语道:“连我这个在14号洞里干了好几个月的老兵都看不到洞口,你个破坐标管屁用?”
     14号洞,至今是退伍老兵心中的痛……

     蓬勃从工地回到营房,胡乱洗把脸,赶紧到食堂去吃饭。因为大会战以来连续的“三班倒”,把他累苦了。他要抓紧时间早点休息,多睡会儿。
躺在铺上,远方传来低沉的爆破排炮声。那是兄弟连队。他们这个班的排炮何时响,已经成了定律。
     “一、二、三、四……”蓬勃心中默数着。
     数炮,是爆破排每一个老兵的职业习惯。每次点完炮,大家撤出洞口,一直等到排炮响起,然后开始数炮。当所有装炮一个不少的全炸响了,才放心地离开。
     万一少了一炮,麻烦事就来了。排除“哑炮”是最危险的工作,谁去?谁不去?不能单凭觉悟,最公平的就是轮班制。
     因此,这一班轮到排“哑炮”的战士没有不紧张的,直到数完了最后一炮,那悬到嗓子眼的心脏才算落肚。
     数炮,也成了蓬勃的习惯。炮声就像安眠曲,只要数完了炮声,他就能安然入睡。可是今天他太累了,还没数完最后一炮,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4#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22:2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8-21 22:31 编辑

(续前)
     忽然宝胜进屋对蓬勃说:“别睡了,快醒醒!告诉你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蓬勃忙爬起来问道。
     宝胜高兴地说:“团里修了水泥灯光球场。太棒啦!”
     蓬勃和宝胜飞快地从山上跑到山下,果然看到了灯光水泥球场。那场地,那篮架,那篮板,那篮筐,一切都是标准的。
     宝胜催促蓬勃赶快进场参加比赛。
     此时蓬勃发现自己已经穿着运动服,团篮球队与铜矿篮球队的比赛已经开始了。
     铜矿队的后卫做瞄篮动作,吸引蓬勃上前封挡。对方虚晃一下将球传给中锋。蓬勃回身一看,自己一方的篮下竟无人防守。奇怪!我们的队员都到哪里去了?蓬勃四下找人,原来他们都莫名其妙地跑到对方场地,还向蓬勃高喊:“防守!防守!”简直是乱套啦。
     对方中锋见篮下空虚,十分得意,双手持球,用放慢动作来了一个“空中大风车”,准备灌篮。蓬勃也不含糊,一个飞跃,占领空中制高点,瞄准飞转的篮球,准备致命的一击……
     突然,裁判的哨声响了——5号犯规!
     “我没犯规!还没出手那!”蓬勃在半空中大喊。
     “不犯规!不犯规!”其他队员也大喊。
     “嘟嘟嘟!嘟嘟嘟!……”裁判的哨声怪怪的,就像紧急集合哨。
     蓬勃一下从梦中惊醒。
     真的是紧急集合哨!他听到二排长在院中喊道:“紧急集合!”
     蓬勃迅速穿好衣服,冲出营房。路上碰到宝胜,小声问道:“怎么回事?”
     宝胜低声说:“可能又是演习。”
     队伍集合完毕,连长下达命令:“14号洞发生塌方。在里面排渣的民工还有一人被困洞内,生死不明,要立即组织排险抢救。
     “一排长:命令你排跑步到14号洞,清理落石,打通进入洞内通道。全力抢救被困人员。
     “二排长:命令你排在被困人员救出之后进行排险,同时清除塌落物,为搭建支护清理场地。
     “三排长,命令你排立即向14号洞搬运支撑木和搭建支护。
    “命令下达完毕。各排带开!”
     一排在连长的亲自带领下奔向14号洞。
     三排前往仓库搬运木料。
     二排则在营房待命,做排险的准备工作。
     连长走后,指导员径直来到连部,抄起电话接通马营长。
     指导员稍微清理了一下思绪报告说:“30分钟前14号洞突然塌方。排渣的民工除一人被困洞内,其他都已撤出。连长已做出救人和排险的安排,并随一排前往救人现场。现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请示,就是团篮球队安插在我连二排锻炼。二排现在待命,一会儿就要出发。排险任务太危险,请营长指示,篮球队是否参加?”
     马营长在电话中说:“篮球队是团长的宝贝,我不能做主,等我请示后再说。”
     几分钟后,营长打来电话:“团长的指示是八个字:慎重安排,保证安全。”
     指导员放下电话,马上前往二排。路上他按照团长的指示做出了决定:      临时将篮球队调到三排去搬运支撑木,同时从三排调出相等人数补充二排。
     来到二排,只见许多战士正在排队剃头。剃完的在一旁用手胡拉头发渣子。全是光头。
     排长见指导员来了,马上立正敬礼:“报告指导员,二排正在做出发前的准备。”
     指导员把二排长叫到外面,说出对篮球队的重新安排。
     排长叫出篮球队长东成荣。
     东队长听完指导员的安排意见后立刻表示反对。他说:“看不起我们咋的?告你吧,篮球队里没一个装怂的。”
     他用大拇指一指自己又大又圆的光头说:“战场上不是有敢死队吗?瞧瞧,我们哥儿几个刚才都剃头宣誓啦。关键时刻谁敢缩回去,就他妈是孙子。”
     说着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指导员。
     纸条上写道:“遗书:爸爸妈妈,万一见到此书时,儿已为革命牺牲,不要悲伤,让我大哥和小妹替我尽孝吧。儿成荣1971年X月X日。”
     排长见指导员沉默不语,插话说:“篮球队个个都是好样的,差不多都写了遗书。他们的表现带动了全排,许多战士也学着他们剃了光头。”
     二排的情景让指导员深为感动,对排长说:“好!我撤回刚才的决定。一切按原命令执行。”
     接着,他把遗书还给东成荣,风趣地说:“一定注意安全,千万不要让它落入我的手中呦。”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5#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22:1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8-23 07:00 编辑

         (续前)
     当指导员回到连部时,通讯员从14号洞带回连长的口信:“被困的民工救出来了,下肢重伤,连长已派人送往团卫生队。现在一排仍继续清理进洞通道。连长命令二排立即进洞排险和清除落石。”
     指导员让通讯员到二排传达命令,然后拿起电话向营部汇报。
     二排来到14号洞。一排长马上向二排长介绍洞内情况。因为照明设备被损坏,他们只能借助手电筒查看险情。
     塌方十分严重。在离洞口70多米处发生“落顶”,塌落的石块形成一座小山,将14号洞的巷道堵了个严严实实。
     一排为救人所开辟出来的所谓“通道”,其实只是他们用手搬开的一条窄缝。由于“落顶”处岩层酥松,还不断有石块落下。
     连长在洞口等两个排长出来后,布置任务:“二排先派三名机灵点的战士进入险区排险。其他人员在安全区域向洞外搬运石块。一排可以撤下来了。”
     一排长不同意,请战道:“洞内情况我们比较熟悉,还是留下一部分人配合二排吧。”
     连长说 :“好!就这样决定了。”
     电工接通了被砸断的电线。
     探照灯一亮,二排长看清了落顶的全貌:一个巨大的倒漏斗,失去支撑的悬石呲牙咧嘴,不知哪一块随时都可能跌落。落石带着风声砸下来,“啪啦啦……”的在洞内回响,令人胆寒。
     三个排险的战士,头戴安全帽。其中一人负责观察指挥,两人手举一根长长的竹竿,站在落石堆上,选准一个悬石,要把它捅下来。可是竹竿不够长,就差那么一点儿。踮起脚来,虽然够着了,但捅不上劲,还是不行。
     需要换个身材高些的战士才行。二排长用眼睛在人群中搜索着。忽然一个声音喊道:“排长,我上!”
     排长一看是篮球队的“小伙儿”,忙说:“不行!”
     “小伙儿”问 :“怎么不行?”
     排长说:“太危险。”
     “小伙儿”眯着眼睛笑起来道:“该死屌朝上。我才不怕呢。”
     排长同意了。
     “小伙儿”系紧了安全帽,慢慢盘上石堆,把那个小个战士换下来。
     灯光下,他仰起头,手举竹竿向悬石捅去——
     突然,悬石下落了。按照之前的测量,“小伙儿”所占的位置是没有危险的。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另一处躲在阴暗角落的悬石偷偷地掉下来。当时“小伙儿”的精力集中在他捅的那个悬石上,没有防备来自背后的袭击。随着石块落下的轰然声,“小伙儿”倒下了!
     另外两个战士赶快把“小伙儿”抱下来。
     “快送卫生队!”排长大喊着。
     蓬勃扶着,大谢背着,一路小跑的向团卫生队冲去。

     “小伙儿”牺牲了,他死了。那个万恶的石头砸断了他的脖子。
     蓬勃在卫生队门外,呆呆地坐在台阶上,他想哭,却又哭不出来。刚才“小伙儿”对排长像孩子似的笑眯眯的样子,探照灯的亮光下,他仰起脸准备捅下悬石那一瞬间,全都历历在目。还有。“小伙儿”在篮球场上飞跑的身姿,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切入上篮,那个得分后的庆祝手势……全都历历在目。
     他真的死了么?蓬勃不敢相信。他希望这就是一个梦。等他一觉醒来,一切都完好无损。
     远处,顺着山沟传来隆隆的爆破声。这,不是梦!
     十四、十四,要死、要死。
     14号洞里不但有鬼炮,而且还是个鬼洞!为了14号洞,已经牺牲三个战友了。

     蓬勃和大谢压抑着巨大的悲痛,浑身的血夜在涌动。小伙儿不能白死,他没有完成的任务,篮球队的哥儿们替你完成!
     “小伙儿”牺牲后,篮球队接过排险杆就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
     指导员不同意。
     大谢拿出“小伙儿”的遗书说:“指导员,这就是我们篮球敢死队的请战书!‘小伙儿’没完成的任务,我们去完成!”
     遗书上只有六个字:“遗书:爸爸妈妈”
     这显然是一封还没有写的遗书。
     指导员紧闭双唇,把“遗书”反复看了好几遍,强忍着眼框里的泪水,不让它掉下来。
     指导员为难了。一面是团首长“谨慎安排,注意安全”的指示;另一面是篮球敢死队的积极请战。
     孰轻孰重?指导员在思考。
     平时在连队的思想教育时,总是讲:“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真的面临考验,连队的战士们是好样的,篮球敢死队是好样的。我这个指导员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反正挨一刀是个死,挨两刀也是个死。就这么决定了:“篮球敢死队,上!”

    14号洞的排险仍在继续。此时拿排险竿的是篮球队的“长臂猿”杨金生,在一旁监视险情的是蓬勃。
     蓬勃嘴里叼着哨子,手把着滚烫的探照灯,搜索着洞顶,他不能放过一处隐患。虽然脖子抬的酸痛,眼睛瞪的干涩,但是高度的责任心使他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因为危险就在瞬间。只要发现险情,哪怕就是掉个石渣,他的哨子立刻响起,提醒同志们避险。
     因为过度紧张,蓬勃多次出现误报。排长要求换人。
     接替蓬勃“放哨”的是小裁判。因为他不但响哨的灵敏度很高,而且准确性也非常高,大伙儿信任他。
     经过一天两夜的奋战,终于排除了险情,同时也将塌落物清理干净。
     三排上来了。他们早已准备好大批的支撑木料。如同一场“接力大战”,三排接过战胜塌方的最后一棒——搭建支护。
     人困马乏的二排终于被换下来了。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79
86#
发表于 2015-8-23 16:36:14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当兵也不是那么好的事儿啊,不但随时有牺牲的可能,还要写遗书,随时准备牺牲。看了大哥的文章,触目惊心,对我们的子弟兵,有了切身的、发自内心的敬仰和敬佩,我们的子弟兵值得尊敬,小小年纪就牺牲了,真是遗憾啊,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
           西荆大哥接着写吧,太感动人了,文章写得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7#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9:02:26 | 只看该作者
天蓝 发表于 2015-8-23 16:36
原来当兵也不是那么好的事儿啊,不但随时有牺牲的可能,还要写遗书,随时准备牺牲。看了大哥的 ...

天蓝版主说得很对。可是大多数人却不这样看,认为和平年代当兵既光荣又有出路,不打仗,也不会流血牺牲。我当初也是这样想的。在九九九九的军旅生涯彻底颠覆了这个观念。14号洞只是国防建设浩大工程中的一个点,还有许多年轻战士的忠骨埋在了青山。他们的死并不壮烈,也没有留下豪言壮语。功臣簿上没有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名字在哪呢?在烈士陵园的墓碑上。
九九九九牺牲的战士有一个是功臣,他叫易锦深。1968812日傍晚收工回营途中,他看到两个战士到池塘拆除旧照明线,突然倒在水中。一定是中电了!易锦深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双手抓住电线,猛力一拽,用倒地的身躯将电线拖出水面。两个战友得救了,易锦深牺牲了。
……
不管是立功的还是不立功的,我说他们都是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8#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9:0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8-23 19:28 编辑

     (续前)

     小伙儿就长眠于泉城县烈士陵园。前年退伍老兵们来到这里悼念为08工程牺牲的战友。29快墓碑上篆刻着他们的名字、何年出生,何年入伍,何年牺牲……
     最大的24岁,最小的18岁。北京籍的有3个。

     有那么一段时间,团里几乎每个月都开追悼会。
     机械连的胡连长急眼了。他心疼自己带过的每一个新兵,特别是那几个篮球宝贝。
     “你个‘王老抠’,除了抠钱就是抠洞,就是不知道爱惜人才。不行,再这样下去整个篮球队就毁了。事不迟疑,必须去找团长谈谈。”想到这,胡连长来到团长办公室。
     胡连长第一句话就是:“王团长,我跟你要人!”
     团长已经猜到胡连长的来意,洋装不知地问道:“要什么人?至于咱们胡连长这么风风火火的。”
     胡连长没好气地说:“当初是你王团长生生地把我手里的人抠走了。现在可好,不要了,扔给14连,又生生的死了一个。剩下的这几个不是搬石头就是打风枪,他们的手还能投篮吗?王团长你也知道,打风枪的要跑马。东成荣、谢义生,多棒的小伙子,你看看,现在是元气大伤啊!跑马,腿都跑酥喽!
     我求求你王团长,赶快把这几个人还给我。”
     王团长嘴角叼着香烟,手中玩弄着铅笔,听胡连长说完,用铅笔点点桌子道:“你不要给我发牢骚!让他们下连锻炼怎么就不行?连队的战士可以牺牲,篮球队员怎么就不行?我说胡连长,你不要太感情用事。”
     团长见胡连长挨了批没敢做声,又接着说道:“不过,你的意见我可以考虑。经团党委研究后再做决定。”
     胡连长这顿批没有白挨,团党委决定:警通三班撤销,团篮球队全部进入机械连的编制,训练和比赛任务由团政治处下达,机械连必须无条件执行。
     胡连长对指导员笑道:“这个王老抠,又抠到机械连来啦!这样不就是等于他一个子儿不掏,反让我给他白养一个团球队吗?”


              
            第二十章 H山会战

     光标落到团部西侧500米处,L形排列的房屋,中间是一大片十分平整的绿色——如今长满青草的41年前的停车场。退伍老兵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太熟悉这里了:只有机械连才能有这么平整的停车场。那时他在一排一班,是推土机操作手……

     机械连是一个加强连,四四编制:四个排,每排四个班。机械连有些班的人数,蓬勃从来没有弄清过。因为空压机班、发电机班、碎石机班有许多战士在工地住外勤,家里还有一部分留守人员。他问连长机械连到底有多少人?连长也是一个模糊数字:“二百多人!”
     蓬勃刚到机械连不久,便被派出参加友邻部队的H山大会战。为了战备,紧急抢建一个军用机场。
     两个工程团的推土机全都集中到这里,突击土方工程。一天24小时不熄火地倒班作业,吃住在工地,人歇马不歇。
     工地上各种型号的推土机并肩作业,你来我往,马达轰鸣,土浪翻滚。这种大场面、大土方量的推土作业是新兵最爱干的。因为用不着太细的技术,只管把铲刀吃满,再将升降杆压到“浮动”位置,把油门一固定,剩下的就只是把稳方向杆,朝前拱着走了。
     每铲0.4立方,搬运距离50—80米,把土填进一个大洼地,然后再倒车回到取土处。每天这样无数次地重复着往返推土作业。
     蓬勃和副班长同在一台推土机。昼夜不停,两人实行轮班作业,每两小时一换人。吃饭时,饭菜直接送到工地。要睡觉,有临时搭建的帐篷。
     蓬勃在车上一边干活,一边看着那一台台推土机犹如万马奔腾的劳动场面,不由心中唱起一支“推土机手之歌”:
     把稳方向杆,
     马达震天吼。
     推开沉睡的土层,
     搬走挡路的石头。
     欢唱吧!
     我的老伙计,
     放开你粗狂的歌喉。
     前面泥土的巨浪翻滚,
     推波助澜我向前走。
     向前走,不停留,
     推倒千座山,
     填平万道沟,
     但永远填不满,
     推土机手的胃口。
     那是革命战士的胸怀,
     要装下四海五洲。

     连续十几天的兴奋之后,原先那种高涨情趣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单调引来的困乏。
     由于运土距离越来越远,一铲土的运送时间由两三分钟延长到七八分钟。
     乍听起来七八分钟似乎并不算长。可是连续几个小时看着一个目标,耳朵只听着一个匀速的引擎声音,身体只感受一个频率的车身颤动,操作手很快就会变成摇篮里的婴儿,发动机声变成了催眠曲。困倦袭来,难以抗拒。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白天还有办法克服。操作手可以看看天空、看看苍山、看看其他推土机的作业。用这种方法缓解一下困意。
     如果发生在夜班就十分危险。因为操作手的视野只有前面灯光照亮的一小片,所以更容易犯困。此时你可千万不能看其他推土机的迎面灯光。要是被强光一照,你会不由自主的闭上眼睛缓解“暂盲”反应。可就是这一闭眼,没准就真的睡着了。
     副班长实在熬不住了,提前和蓬勃换班。他找个僻静处,铺上军大衣,倒头便睡,而且一睡就过了头。
     这下可苦了蓬勃。换班时间到了,副班长没有来。做为一个新兵,没有与老兵讨公平的权力。只有接着干。
     谁不困哪?何况已经多干一班了。
     蓬勃到底是个有文化的人,他想出了办法:
     卸土时不再往洼地里面推,而是在边沿就地堆着。有了这个大土堆,下一铲运土途中就可以放心的打个盹儿。不过,打盹儿时不要靠在椅背上,保持坐直的姿势,同时用手按在离合器操纵杆上。当推土机自行到头,顶到土堆时,前进速度突然骤减,由于惯性作用,人必然失去重心向前一倾。此时离合器操纵杆被前倾的身体一压,动力立刻分离,同时人也醒了。
     这“自动停车”的一招果然不错,既不耽误干活又不耽误打盹儿。到副班长接班时,坑边积了好大一堆,只要集中突击推入洼地就行。
     连续40天昼夜不停的奋战,几十万土方工程终于顺利完成。紧接着大会战即将进入跑道铺设工程。
     疲惫不堪的推土机40天以来一直在轰鸣,现在终于可以熄火,进行保养了。
     长期生活在推土机上,听惯了马达轰鸣的蓬勃,倒不适应一下安静下来的环境,耳朵里发出令人心烦的蝉鸣。没想到的是,这个毛病竟然会陪伴他的一生。
     在推土机撤离之前,大家有幸参观了“鸡窝”——山体里的隐蔽机库。
     巨大的山洞已经完全被覆,洞内铺设的飞机跑道也已经完成。这是战备机场的核心。
     平时飞机就停在隐蔽的洞库内。战时应用航空母舰甲板起飞技术,飞机可以直接从洞库内起飞。犹如神兵天降,迎头痛击来犯者。
     这种起飞技术,在当时是绝对保密的。
     战争往往是以突然袭击的形式爆发。中国的军事部署能不能经受住第一次打击?是我国国防建设首先解决的重要课题。H山工程可以抵抗敌军的所谓先发制人的第一次打击,保存实力,后发制人。
     象这样的战备军用机场,在我国不同的地区还有许多。中国的飞机也能打“地道战”。这也许就是国际反华势力最顾忌的,不敢贸然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89#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20:3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8-24 20:41 编辑

(续前)

               第二十一章  一级战备
     
      H山军用机场在卫星地图上显示的十分清楚,因为机场跑道是无法伪装的。而“鸡窝”确实伪装的不错,只有到过那里的退伍老兵才能分辩出来。
     国家花了那么多的钱搞的战备工程、军用机场静静的躺在深山里40余年,没有用上是个好事。这正说明它们起作用了。不光原子弹是威慑力,这些中国的“土特产”照样也是威慑力。难得的和平,国家之幸,人民之幸。
     可是41年前中国自己却出了乱子……

     1971年9月13日凌晨4点,急促的电话铃声将睡梦中的胡连长惊醒。他匆忙抓起电话:“喂!我是机械连胡连长。”
     电话里传来团参谋长的声音:“胡连长,我是冯参谋长,现在传达王团长命令:根据中央军委国防部命令,命令我团立即进入一级战备!你连集合后,就地待命。”
     “参谋长,又是战备演习吗?”胡连长顺嘴问了一句。
     “你赶快给我醒醒胡连长!这次是真的!马上执行命令!”参谋长发火了,喊声把胡连长的耳朵震得嗡嗡直响。
     “是!”胡连长放下电话,赶快穿军装。
     他一边穿军装一边喊道:“通讯员!命令一排长马上吹紧急集合哨。一级战备,宿舍开灯,打背包,带武器。”
     通讯员来不及穿军装,先跑去通知一排长。
     胡连长刚扎好武装带,窗外就传来紧急集合的哨声。随后传来一排长的喊声:“一级战备,宿舍开灯,打背包,带武器!”
     以前机械连经常进行夜间紧急集合,团里也搞过紧急集合。那都是军事训练和战备演习,宿舍是一律不准开灯的。
     这一次却不同,连长为了加快集合速度,命令开灯整理装备。几个排长看到这个突然变化,军人的敏锐嗅觉使他们立刻紧张起来。
     部队很快在操场集合。经“整齐报数”后,一排长跑步到连长面前,敬礼报告:“报告连长同志,全连集合完毕。应到人数×××名,实到人数×××名,在外执勤×××名。请指示。”
     连长回礼道:“请稍息!”
     一排长转身下达口令:“稍息!”然后跑步归列。
     连长站到队前大声道:“我宣布团长命令!”
     “唰!”的一声,全连立正受命。
     连长继续道:“根据中央军委国防部命令,我团进入一级战备!
     “同志们,当前国际形势异常紧张,美帝、苏修南北夹攻,对我国实行军事包围,随时都会发动战争。
     “今天凌晨我团接到国防部一级战备命令。做为非作战部队的工程团,接到这样的紧急命令,说明我们的国家安全一定受到了严重威胁。
     “同志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一条,就是: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
     “各排排长听令:检查配枪,装填弹药。对违抗命令者,可以执行军事纪律!
     “全体注意:放背包。原地坐下待命。!”
     说完,连长跑步回到连部,接通团部电话,报告连队集合情况。
     参谋长听完汇报后说:“到目前为止,还未接到上级新的指示。你连除继续待命外,派人检查机械、车辆,保证随时出发。另外,我已经对各施工连队顺便下达了‘机械连执勤人员以及机械设备原地待命’的命令,你不用管了。”
     连长放下电话后,立刻向全连下达了“检查机械、车辆,保证随时出发”的命令。
     停车场上,各班战士忙绿起来。加水、注油、发动引擎。就连备用的发电机和空压机也撤掉支撑木,放下牵引钩,做好随时拖运的准备。
     天渐渐亮了。
     10点钟左右,团部来了命令:“解除一级战备。一切工作恢复正常。”
     这会不会又是一次军事演习?可是又不像啊。往常团里搞演习,各连都要全副武装的奔袭十几公里,到指定地点集结。可是这一回却不一样,除了原地待命,还把机械和车辆调动起来。
     一级战备把胡连长搞懵了,百思不得其解。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3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28
90#
 楼主| 发表于 2015-8-25 19:5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荆村民 于 2015-8-25 20:04 编辑

(续前)

     三天之后吃过晚饭,蓬勃来到十六班悄悄把大谢叫出来。
     刚走到停车场,蓬勃便神秘地说:“我告诉你个惊人的消息:几天前有一架中国的军用飞机飞越国界,坠落到蒙古国。飞机上没有携带攻击性武器,机毁人亡。据说飞机上可以辨别出,至少有一名中国的高级将领。”
     大谢问:“你这是哪儿来的消息?”
     蓬勃道:“昨晚站岗时我带着半导体收音机。莫斯科广播电台发出的消息。”
     大谢想了一会儿说道:“如果是驾机叛逃也不新鲜。以前就有从台湾驾驶军用飞机投诚大陆的,也有从大陆开飞机跑到台湾的。这一次奔蒙古国是啥意思?还是个大官儿。莫非是投奔苏修?”
     蓬勃严肃地说:“这事儿我想了一整天,没你说得那么简单。如果再把一级战备加在一块儿分析——”
     蓬勃故意停住不说了,好让大谢往深了想一想。
     大谢掏出香烟点燃,皱着眉头抽了一会儿,思忖道:“嗯,惊动中央了。这的确是个惊人的消息!”
     蓬勃道:“所以我觉得莫斯科电台的消息可以相信。你看,文化大革命以来,两条路线斗争多激烈呀,派仗打得昏天黑地,武斗的也动枪动炮了。那‘上面’是怎么回事?飞机上死的高级将领是谁?中国会不会某一天突然大乱?会不会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这些问题如果搞不清楚,真来事儿了,咱们逃跑都找不到北。”
     大谢捻灭烟头,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过两天我找机会到团部电话班,给老头子挂个电话,就什么全知道啦。”
     一连几天,蓬勃特别注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消息。中央台对坠机事件只字不提,然而“敌台”却在大做文章。说中国军用飞机侵入邻国,不排除有某种军事目的。“美国之音”也加入了对中国的攻击,说蒙古国已就此事照会中国大使馆,对中国军用飞机的入侵表示抗议。
     这一天,蓬勃开着推土机从工地返回机械连停车场,远远就见大谢在那里等着。
     刚一熄火,大谢就把蓬勃拉到一边非常神秘的说道:“你猜我爸在电话里怎么说?”
     然后又兴奋地自问自答道:“林彪摔死啦!在蒙古坠毁的那架军用飞机是林彪的专机。飞机上有林彪,还有叶群和林立果,加上随身侍卫和飞行机组人员,一共九个人。全玩儿完啦!”
     蓬勃大吃一惊道:“真的吗?”
     大谢点着一颗烟,深吸一口后接着说:“九月十三号夜里不知为什么,林彪带着老婆和孩子突然在山海关军用机场坐上飞机向北飞越国境。结果摔在蒙古的温度尔汗。于此同时,空四军军长周宇驰、秘书处副处长李伟信和林立果的秘书于新野驾驶一架军用直升机也向北飞行。直升机飞得慢,刚到北京怀柔上空,就被发现了。结果被起飞的战斗机逼到地面迫降。周宇驰和于新野开枪自杀,李伟信被活捉。”
     蓬勃着急地问道:“李伟信招了吗?就这一个活口啦!”
     大谢吐出一口烟道:“李伟信全撂啦。他说林彪和林立果父子俩想搞军事政变。”
     蓬勃的心里一紧,忙问道:“那军事政变搞了吗?”
     大谢嘿嘿笑道:“肯定没有搞成呗。我老爸告诉我,他只能说这么多了。他叫咱们放心,党中央毛主席已经控制了局面,国家不会乱的。”
     蓬勃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心想:“林彪,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被指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并且写进了党章。他板上钉钉的要当国家一把手了,为什么还搞军事政变那?等不及啦,他怕自己的身体熬不过毛老头子。咳!毛主席怎么选了这么个接班人呢?他也有走眼的时候。”
     想着,就不由自主地说出了口:“林彪一完蛋,毛主席他老人家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呢?”
     大谢赶忙说道:“林彪的事儿,在没有公开之前,咱可别乱说。谁知到九九九九是姓毛还是姓林?”
     “嗯!那是绝对的。我守口如瓶!”蓬勃点点头。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9 01:19 , Processed in 0.19901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