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亲的信——1969

[复制链接]

4736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722
21#
发表于 2015-7-22 07:56:08 | 只看该作者
儿行千里母担忧,
病体过冬怎不愁,
父亲母亲都担心,
小伙自己不知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20:44:07 | 只看该作者
1969年11月7日
禹辰吾儿:
我于11月3日接到你寄来的邮件和信,内情均悉。每次来信都要求我们对你放心,今后你可不必为这一点忧虑,我们对你的情况现在是很了解的,而且很放心,哪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家中的情况也很好,不必惦念……你那里的情况,最近你们的皮袍、皮裤、毡靴都已发到,我们也就放心了。不过,杨永年来津谈到今年不发皮裤,和你来信所谈有点出入。如果真的没发皮裤,那你就不该把蓝布寄回家中。前者给你的信时,已经谈到剩余的布,可以根据你的需要适当的做一件应该穿的,这个问题来信时还要讲清楚。
像片收到,底板已给你送去洗,洗好后给你寄去,不过,还希望你到照相馆照一张近身像片寄来。
关于天津近来的形势,主要是提高警惕,加强战备,准备打仗。以备战带动各项工作,人们的战备思想非常强。10月底前全市已全部完成挖防空洞的工作,每家都挖。另外对三届毕业生又进行一次总动员。学校配合工人、街道代表对尚未走的知识青年到家中去办学习班,家长的单位负责人也来参加办学习班,不分昼夜。家长和知识青年几时思想通了,学习班几时结束。然后当场退户口,派出所、街办事处、粮店都有夜班执勤,办理退户口手续。在办学习班期间,家长不得上班,待手续办妥后才能上班(对个别户)。目前已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都退了户口,同时社会青年也都退了户口,10月底已有一部分去黑龙江七星泡建设兵团,其他待分配去向可能是邢台、邯郸。另外对临时工也进行上山下乡工作,全市已有部分厂的临时工已被解雇。看来你大哥也有被解雇的可能。11月初第二个大战役是疏散人口,目的是备战。方法是,对在津的省级干部家属都到所在工作地点去,对休假的干部、退休的工人、长期病号,有老家的回老家,有亲属的投亲属,没有地方去的,统一由政府安排去向,由国家给四个月工资、四个月口粮,其他手续以后再办。对老弱病残和在城市吃闲饭的人员也统一由各单位或街道按以上方法安排去向,全市的医务人员百分之五十迁往农村……大专院校一律迁往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家庭妇女、儿童统一听从街道安排。在职的工人、干部统一由所在单位调动。目前主要情况大概是这样。虽然如此,但秩序仍正常,一点也不乱,这项工作,要求在11月底基本完成。国家的准备是这样,咱家根据当前的形势也应该有个安排,一旦战争打起来怎么办?看来我们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要造成很大的困难。我们的打算,如果你大哥被解雇,叫你大哥投奔你那里安家落户是否可以……另外现在的天气已经冷了,自从你们走后布票已经用尽,你母亲的棉衣没有,一兰、宪辰棉衣也不全,棉被只有三床,一旦分散开怎么办?……不管怎么样,我也要尽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把你妈妈的病治好,能够满足她的愿望——待明年看到她最可爱的儿子。本来我不愿向你讲这些无关紧要的话,但是在目前情况下,我怎能不对你说呢?咱家的事暂且写到这里,我已写不下去了,我已很累了。
在国庆节后我们五口人正好都在家,照一张像片随信给你寄去……。这封信是在10月11日以后相隔不到一个月写的,这是第十一封信,实在是因为我的精力有限,别的到没有什么。家中一切你不要惦念,有什么事我一定告诉你。
                                    祝你
学习进步
你的像片洗好后我负责给你寄去,你二哥可能是参军了。
                                               父字
                                                69.11.7
信的背面母亲又写了一些字,抄录如下:
种种的难题在妈妈的心里,我向谁说呢,千万保好你的身体。禹辰,妈妈的好儿子……你要提高警惕,注意自己身体,多多团结群众,不要像在家里一样出门到学校,出校到家里。你现在是社会上生活,各方面注意,妈就放心了。不知道我还能看见你和你的二哥(吗)?
                                                妈妈字
注:默默地读着这封信,我的心情不免沉重。40年前的现在,社会动荡不堪,上山下乡紧锣密鼓地进行,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被强迫性地下放到外地农村,从父亲的信中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景象何等惨烈!战争阴影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中,战前准备在紧张地进行,疏散城市人口,成为当务之急,正像父亲描述的那样,后来有大批的社会闲散人员、退休、无业,被裁减下来的临时工,还有许多没有正式城市户口的人都被迁出了城市,安排到农村、郊县或外地,由此对黎民百姓造成的伤害,也可以说后患无穷。我们家境贫寒,用父亲的话说,一家五口只有三床棉被,还有外债要还,母亲身体不好,因为我们离家而忧虑更加重了病情,还需用钱治病,此时可以深深感到父亲所身负何等巨大的压力,可谓心力交瘁啊!特别提到的我大哥临时工多年,此时也有被裁减的可能,父亲甚至提出了如大哥被裁减下来,被动员外迁时,就来投奔于我,到牧区来,那是何等的无奈之举。幸亏后来这事没有发生,否则真是不敢想象。看着母亲的字,我甚至可以想象出当年母亲写这些字的情景,那是用泪水写成的。如今,妈妈和父亲都已去世多年,但母爱犹存,父爱仍在。
父亲在信的开始还提到了10月11日写给我的第十封信,可能我没有收到。看来我真的没有收到,否则这封信也应该能够保持至今,放在我的面前。那时的牧区条件落后,公社没有邮局,来往的信件都是托人代为转送,一般和家里来往一封信件大约要一个月的时间,在这过程中就难免丢失,所以也就不足为怪。父亲还提到了我二哥可能参军了,这只是当时的一种猜测。因为那时二哥在兵团,是武装连队,被派外出执行任务,很久没有给家来信,当时战争迫在眉睫,所以以为参军了,这更加增添了他们的牵挂和心中的不安。


psb (1).jpg (86.94 KB, 下载次数: 43)

psb (1).jpg

psb.jpg (64.37 KB, 下载次数: 2)

ps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6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722
23#
发表于 2015-7-25 08:01:21 | 只看该作者
信中详说天津事,
动员下乡强硬实,
可叹慈母思儿切,
老父焦虑费尽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08:00:51 | 只看该作者
1969年12月27日
禹辰见字知悉:
   我于12月14日给你的信晾已收到。今有你的战友李继军定于12月28日由津返回你处,李继军在津期间曾到咱家来访两次,把你们的生活情况都给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使我们对你们那里的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得到更进一步地了解,因此就更加放心了。现在你们队里的知识青年回津人次据我们知道的,已经超过永红队了,因此盼望你回家探亲的心情就有些迫切。希望你根据你队的工作忙闲情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回来就回来一趟,不要怕花钱。
近来陈涛经常到咱家来,对你母亲很照顾。我们对你这样的好战友感到很亲切,并得到很大安慰。他谈到你在信中给他的鼓励,对他帮助很大,他对自己要求的也很严格,我们看他的确比以前大有进步。
润章于12月18日已完成珍宝岛的架线任务后调回团部,于23日已给家来信,毡疙瘩已收到,不知他给你来信否?
今烦李继军同志给你捎去麻酱一瓶和一些崩豆尝尝,另外带去一个热水袋用来挂在胸前暖胃用,我现在采用这个方法疗效很好,热水袋本身能产生紫外线,因此它的热能疗效很大,你试试看,有益无损。使用与保养的方法;使用时以90度以下的热水灌入,用毕将水倒出,倒挂于阴暗处自然晾干,防止油污等接触,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天气最近很凉了,可能你们那里要比天津冷,要注意冷热,增减衣服,饮食更应注意,别不多谈。另外又捎去箮茶20袋,用开水冲饮,暖肠用。
                  祝你
工作学习进步                           
                                         父字
                                            69.12.27
注:这是父亲在1969年写给我的第十二封信,也是该年度内的最后一封信。当时我正在西庙和七八个社员、知青一起从事收割芦苇的劳动。西庙位于达赖湖畔,湖边有庞大的芦苇荡,高高的芦苇足有一人多高,收割芦苇是为了来年春天接羔用芦苇编制草帘为羊羔遮挡严寒用的。那时牧区正值严冬腊月,夜间温度可达到零下40多度,达赖湖结冰可达1米多厚,冰面上面跑着拉东西的四挂马车一点也不用担心会塌陷下去,不时还可以看到附近渔场拉鱼的飞跑着的汽车。我们在那里迎来了伟大的七十年代。“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正是当时的一篇两报一刊社论(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记得那篇社论,针对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篇“玻璃罩里的演说”(尼克松说,到2000年,美国将庆祝诞生200周年)指出到2000年,世界革命人民将彻底埋葬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将在全世界取得根本的胜利。如今已是2015年了,45年过去了,当今的世界,不再提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概念,代之以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世界和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世界的巨变,在40多年前是无法预知的。当然毛泽东在他健在的时候曾经说过,从现在起,50年内外到100年内外,世界革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当然他预言的是帝国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而今看来,这个预言还没有实现,相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却是越来越猖狂了。
李继军是我们队的女知青,她是69届的,却积极响应号召提前一年跟我们一起来到了牧区,因为她比我们小一届,人也长得不大,因此大家都称她为“小不点”,这多少代表了大哥哥、大姐姐们对她给予的一丝爱怜、一种爱护的意思。这些年,大家还常有些联系,知青聚会时还是能够相见的,她现在生活的非常好。
那时是下乡的第一年,第一个冬天,已接近年底,大部分知青都已回津或者做着回津的准备。所以父亲提到了已经了解到很多知青回家的问题,而且也表达了盼望我回家的希望。但是我并没有满足父母的心愿,而是坚持在牧区过第一个年,倒不主要是考虑家里生活困难,怕花钱,给家里增添负担,而是想看看面对牧区第一个严冬,自己能否坚强地度过?我将第一年不回家,留在牧区当做对自己的一次考验,一次锻炼和一次挑战。因此我坚决地选择留下,这才度过了在牧区的第一个终生难忘的年。
父亲给我寄来的热水袋,好像我一直也没有用过,并在后来选调回城后将它带回了家中。没有用过的原因,一个是那时自己的胃病确实好了,不再需要。另一个原因是那时牧区的条件,用水是比较困难的,住在蒙古包、和草地牧民生活吃住在一起也不允许你用个热水袋来保温、取暖什么的,那将显得你有些个别,有些特殊,那怎么能和贫下中牧打成一片呢?

psb (1).jpg (85.64 KB, 下载次数: 44)

psb (1).jpg

psb.jpg (61.01 KB, 下载次数: 42)

ps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38
25#
发表于 2015-7-28 18:4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7-28 18:50 编辑
思歌腾的故事 发表于 2015-7-26 08:00
1969年12月27日禹辰见字知悉:   我于12月14日给你的信晾已收到。今有你的战友李继军定于12月28日由津返回 ...
儿行千里母担忧,字里行间透出的关爱,让人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6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722
26#
发表于 2015-7-29 08:09:18 | 只看该作者
父母思儿面面到,
极盼归来探亲笑,
儿子坚强在坚持,
身心进步不动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20:41:53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信——1969,到此就算抄写完了,总共十封信。其实,应该不止这些,起码有几封在邮寄过程中丢失了,在父亲的来信中也提到了这一点。的确,那时候牧区通讯落后,和家里的书信往来一般需要20天左右,最快也要两周,有时30多天或更长的时间也是有的。这完全取决于放牧点距离公社的远近,还有是否能够及时将信件交到能够去公社的人手中或者别人能够到你所在的牧业点来。在人们的往来传递中,发生信件遗失的情况也在所难免。
1969年是到牧区的第一年,那一年我刚17岁,还未成年。这一年也是我经受考验,在恶劣的环境中学会适应、学会生存本领,从身体上长大成人、从心理上走向成熟的一年。也是父母对我最为惦念、最为放心不下的一年。这十封信文字都比较长,内容除了家事之外,最多展现的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每当我重读父亲的信时,总会心潮澎湃。可惜,对于如山的父爱、如海的母爱都没有给我太多的时间来报答,这便是我永生的遗憾。
后面还有父亲的信1970、1971、1972等,我将尽快整理出来,继续发在咱们的知青网上。之所以将它放在网上,除了想与有着相似经历的知青朋友们分享和回忆那一段艰苦的岁月之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将父亲的信作为一种纪念而保存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6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722
28#
发表于 2015-7-30 07:26:12 | 只看该作者
下乡头年最考验,
十封家书全体现,
今后还要陆续发,
真是珍贵好纪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7-31 14:35:33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信——1970年
1970年2月26日
禹辰吾儿:
你于1月9日写来的信,于1月19日收到,内情均悉。不过由于我的工作较累,每天下班后休息不过来,实在没有精力再写信,对你的情况我们也很清楚、也很放心,再说在寒冬季节信件也太慢,也没什么要紧事,所以就没及时给你复信。
春节前你们那里的知识青年回家的很频繁,先后到咱家来的有,边喜春、姓鲍的(包以和)、秦德平、杨利生、小德子等人。他们都各自介绍了你们那里的情况,使我们越来越对你们那里就更清楚,就好像我们亲眼见到了一样,我们很放心,你就不必为我们而忧虑了。
去年12月28日你的同学李继军由津回去时给你带去麻酱一瓶、崩豆5斤,姜茶20袋、热水袋一个、信一封,不知你收到否,还没见你的回信(另外我们奉送李继军一瓶麻酱带走)。听说你们那里最近又重新分队了,你被分在阿尔山队是吗?情况有什么变化?你的工作近来怎样?
……
春节前,阳利、陈涛、小奎他们都回来了,他们经常到咱家来。特别是陈涛、阳利对你母亲非常关心和照顾,真好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我们非常感激,待通信时替我们谢谢。现在阳利已于2月22日回黑龙江了,目前陈涛、小奎还没走。
再告诉你一件不幸的事,你二姨于旧历正月初九因病已故,这很使你母亲难过。
今天叫小德子给你带点东西,计有长裤一条、球鞋一双、毡袜一双、布手套一副、饼干一包、闽姜二袋、花生一包、蚕豆二斤、稻米五斤、糖块一斤、信封2打。
正月十四你生日那天,阳利、陈涛、小奎他们都来了,在咱们家吃的饭(面条),祝贺你的生日,大家都很喜欢。另外在春节除夕那天他们也都在咱家玩一通宵,很是热闹,不知你在春节期间过得怎样?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父字
                                        70.2.26
注:1970年的春节我是在牧区度过的,这也是离家在外面过的第一个年。父亲在信的末尾特别询问了我是怎样过的年?现在想起来,那也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个年。1969年冬天开始,很多知青就开始闹着要回家。因为我们是边境地区,需要办理护照才能到满洲里乘火车回家。起初因为战备紧张,说不允许知青回家,但是公社革委会的头头们经不住大家去闹,后来到了年底也就没了办法,也就开始放人,所以大部分知青都赶在了春节前夕离蒙返津。1970年元旦前后,我是在西庙度过的,当时正在达赖湖边割芦苇。大约在中上旬,我们完成了任务,回到了队里,此时剩下的天津知青已寥寥无几。这段时间我曾被派去和满洲里知青付德江还有一个蒙族喇嘛名叫桥的格,我们三个一起在大队仓库的北边堆牛粪、铲羊盘,后来还有一些汉族社员和几位没回津的知青也参与进来,为队里在公社定居的社员户们准备过冬取暖的燃料——那时,草原的燃料就是牛粪、羊粪,而且羊粪耐烧,是取暖、烧水做饭的好东西。蒙族人民也是过春节的,因此到了年根底下,所有的副业劳动都停止了,人们都回家准备过年。只剩下了我们几个天津知青,具体都有谁已记不太清,好像有窦志勇、焦远东、邢来弟等,反正那是一个挺悲惨的年。当时我们已几乎弹尽粮绝,只剩下一点白面,还有一点肉干,甚至连取暖做饭的牛粪都没有了。那时我们不过刚刚迈入十八岁的门槛,什么也不懂,也不会,也比较懒散,后来实在是扛不动了,大家这才各自为战,每人都背个粪筐或端个盆什么的,到四周的山梁上捡牛粪,假如没有取暖的东西,不把我们饿死,也会把我们冻死。记得除夕那天晚上,我们几个知青,好歹做了一锅面疙瘩汤,里面还有几颗羊肉干,各自吃了一碗,然后就钻被窝,几声唉声叹气之后就睡觉了。因为不睡觉也不行,没有取暖的东西了,蒙古包里一下子就降到了零下20度,到外面去撒泡尿,尿到了地上立马就变成冰坨了。没有饺子,没有欢声笑语,更没有鞭炮。我们这些远离父母和亲人的18岁的孩子们,就是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度过了自己在草原的第一个难忘的年。但是,当给家里写信来回答父亲的询问时,我则要说,这第一个年我过得非常好,非常开心,吃的饺子,蒙古牧民大家也相互拜年,等等,总之是很有意义。报喜不报忧,是我那时给家里写信的一个原则。下乡的选择,是自愿的,是自己愿意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是满怀着理想到边疆来革命的。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点苦怕什么?何况怎么能让已经非常脆弱的父母双亲为我担心呢?
下乡的第一年,回津探亲的知青非常多,作为孩子,想家很自然,作为家长惦念孩子也很自然,这都是人之常情。于是父母召唤,子女响应,就这样大部分知青都回家了。回到家乡后,相互串联、并到没回家的知青家中去看望、去报个平安,这也成了一个习惯或者不成文的惯例,这都是必须的。知青之间相互吃请,家长们也乐于配合,由此大家都增进了感情,有些知青家长甚至由此成为了多年的朋友。我没回家,那些我熟悉和不熟悉的知青朋友也都不请自来地到我家中去探望,那种知青友情,今天看来是格外珍重的。当他们返回牧区时,都会大包小包地带回一些吃的、用的东西,有的是自用,有的是送给当地的社员、牧民,还有的就是为那些没回家的同学带回家里捎来的东西。那些年,父母没少托人给我带东西,有时甚至很多,也不管人家孩子拿得了拿不了,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十四,比较好记住再加上母亲对我有些偏爱,所以自小时候懂事起母亲就给我过生日,最起码吃个捞面什么的。自下乡后,母亲对我格外思念,我生日的那天更容易引起老人的惦念,我的几个小学时的朋友,为了安慰我母亲所以我没在家的那几年他们常来看望,赶上我的生日自然会赶来给母亲助兴的,这也是对我母亲的一个安慰吧。
“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父亲在1970年的第一封信中的末尾附上了这一行字,这是那个时代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口号。其实,这还是受了我的影响,记得那时给家里写信,信的结尾总要附上“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这几个字,而且在信封的后面总还要写上“永远忠于毛主席”这几个字。可惜当年我给家里写的信和那些信封没有保存下来,这些都是历史的证据。那个年代我们是如此的单纯,一心向着共产党,无限崇拜毛主席。40后的人们在看待那一段往事时,恐怕很难理解,当时的人们怎么竟会如此的幼稚、愚钝或愚忠?


psb (2).jpg (59.03 KB, 下载次数: 1)

psb (2).jpg

psb (3).jpg (52.09 KB, 下载次数: 91)

psb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36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722
30#
发表于 2015-8-1 07:51:34 | 只看该作者
春节小伙没回家,
父母自然好牵挂,
幸有同学去家中,
当年真是不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4-29 00:57 , Processed in 0.196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