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医院的故事

[复制链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072
91#
发表于 2017-1-2 08:18:48 | 只看该作者
医保里面故事多,
往往抓得净出错,
看看卖药业务员,
走过一路多缠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92#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20:46:05 | 只看该作者
                                   迎接挑战

     上周,一位退休的老同事也是老同学打来电话,力邀我去她现在工作的那家医院,她还向我具体讲述了待遇还是比较优厚的。她说,你就来吧,你单位的事不行就放下,歇病假,不给他们干了,你来这里,咱姐俩好好合作。对于老同事的邀请,我思考片刻便答应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兼职,主要是为退休后找到一个比较适合自己、比较喜欢的工作单位做些准备。
     她目前所在的是一家相当于二级规模的综合性医院,坐落在距市区数十里的郊外。在她退休前,我们一起工作了10年,在业务上互补,合作默契而愉快。她退休后彼此仍保持联系,有机会还一起聚聚。一年前,在一次学术会上,遇上了她所工作的那家医院的院长并坐在一起聊了聊,很投缘。他一再表示希望我将来能到他的医院去工作,而那家医院我也曾去看过,确实条件不错,各临床科室健全,CT都可以做,因此很适合干事业。自己也曾向往能够到这样的医院工作,只不过离家太远多少有些顾虑。
    如今这个机会来了,朋友伸出邀请之手,你还犹豫什么?所以我很快就表示了同意,也很快辞去了在另一家医院的兼职,准备全身心地再次和老同事合作。
     昨天,已经去上班,这是第一个班,但却是比较辛苦的。因为要连续上24小时,白班连夜班,而下班后我还要回单位上班,这对于我已经十年没有上过夜班的人来说,真是一个挑战。有句歌词说,我拿青春赌明天,而我却可能是拿生命赌今天。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有点不服输、想尝试一下、有些不服老的劲头。
     其实,当我明白了是这样的一种工作方式后便萌生了退意。倒不惧怕工作方面的事情,以自己的能力,业务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令人担心的主要还是身体,我想到了“过度疲劳综合征”,若如此会得不偿失甚至会来一个“过劳死”。但我不能让老同事为难,为了便于安排我,人家已经辞退了原来在这个位置上的一位主任。所以我只好暂时硬撑下来,更多的是想挑战一下,看看自己的身体底线,到底还能否适应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忙碌的医疗工作。
     一个24小时下来,的确很累。因为这一夜几乎没有睡眠,倒不是因为夜诊病人多,而是因为失眠。早晨早早地从那边出来,天气异常地寒冷,坐上郊区的第一班驶向市区的公交车,尽管出来的很早,人家医院也安排了专人提前替我,为的是不耽误我的工作,但是到单位还是迟到了几分钟,看来这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白天,单位的工作依然忙碌,冒着严寒前来取药、近似疯狂购药的人们依然络绎不绝,但自己的感觉还可以,还没有那种疲惫不堪的意思。
     对于最近发生的这件事情,暂时就如此吧,明天还要去郊外这家医院,一个月要上10个24,人家就是这样安排的,像正式在岗的职工一样,其难度可想而知。我也有了打算,先干上2周,不行就撤,这也没有什么,不过是挑战一下自己罢了。


                                         有点空
   近来,比较清闲。一方面是淡季,病人比较少。但主要是医院周围拆迁,除了少数钉子户外,已经没有了多少居民。另一方面,原先那些人寿保险养起来的老太太们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自然消亡,人数越来越少,住院病人也就相对减少了。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医保被停也快一个月了,也影响了业务量,一些老住院病人因此而不能住院,还有那些门诊医保取药的人也转向了他处。
    清闲,对我们医生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这不单单是因此减少了收入、进而影响到工资。主要是没有了病人,“英雄没有了用武之地”,业务必然会逐渐地萎缩和荒废。临床医生一旦脱离了临床,最大的变化就是业务上的退步。在这方面,医生是用则进,不用则废。所以,感到心里有点空——空虚、空荡荡的。时间在如此的静寂中悄悄地度过,这无异于慢性自杀。
    其实,一个淡泊了名利的人,对于这些都应该是很从容的。清闲也有清闲的好处,借此机会可以修养生息,可以恢复体力,也可以多看看书充实自己。总之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很赞赏我的一位年轻同事,胸中有目标,有追求,才有动力。在这一点上,我这个老同志,还真得向她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072
93#
发表于 2017-1-4 08:29:23 | 只看该作者
老骥伏枥真拼搏,
临时兼职付出多,
医院偶而闲两天,
还怕自己退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94#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4:35:09 | 只看该作者
                                     又该捐款了

     近来南方、西南重庆还有东北吉林各地都闹了水灾,甘肃舟曲的泥石流更是造成了数以千计人的死亡,损失巨大,灾区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看来又得捐款了。
     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当有天灾人祸时,政府就会发动大家进行募捐。起初主要是捐物、衣服、被褥等等,近两年要求大家捐款为主,说这样更便捷、更实效、更便于安排救灾物资。所以单位也就不用再动员,上级下来任务,干脆就直接从工资里扣除,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管你挣多挣少,一刀切没商量,你毕竟还没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此你就被捐款了,如此你的爱心就被捐献了。
     其实,爱心、怜悯之心人皆有之,同情弱者,救人于水火,相信绝大多数人也都愿意为之。只是总觉得应该出于自觉自愿,强加于人,也不征求你个人的意愿,用行政命令手段行之,毕竟让人觉得不舒服,这捐献也就变得不那么自愿了。但是你还不便于说什么,更不便于冒出来说,我不用你们替我捐献,那样又显得你有了些“隔色”,真有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有点很多年没有听到了的、只有家庭妇女抬杠吵架时才能说得出口的那句“养汉老婆让狗什么了的,生{声}不得也说不得”。
     其实,对于捐献,我更喜欢捐物。现在正值天热,将家里不用、不穿的衬衫、裤褂甚至冬天用的棉衣、被褥等捐献出来,即解决了灾区人民的燃眉之急,也清理了多年积累在家的那些既不能卖掉也舍不得扔掉的旧衣物,同时还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资源,岂不是一件双赢乃至三赢的利国利民的好事?用捐款去买新衣新被去救助灾民就恰到好处就经济实用了吗?

                                       又少了一个


     上午,一个病人家属来找,要求出诊。这是个94岁的男性老者,有慢性老年性痴呆,前几天发热后引发咳嗽气喘加重,在家静脉点滴抗生素等对症治疗无好转。近一天昏睡不醒、呼吸困难,家属便来请出诊。
     看病人时已呈深度昏迷,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急促伴喘鸣,不时有泡沫样分泌物自口腔咳出,面色灰绀,压眶无反应。脉搏摸不清,心率150次/分,血压80/60毫米汞柱。心音低钝,两肺布满痰鸣,肢体无水肿,各种反射基本消失。考虑有;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混合型即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并存),呼吸衰竭、休克(低血容量性)、重度昏迷、濒死状态。家属问情况如何,还能活多长时间?我说,如果不抢救,过不了今天。如果抢救呢?家属问。也许还能活1-2天,到了这种程度估计没有希望了。我说,如果愿意抢救,就给你们安排下一步治疗,比如用点中枢兴奋剂、升压药、静脉注射西地兰、速尿等。家属基本上表示了放弃,他还有个87岁的老伴,不愿看着老头整天地输液打针受罪。最后,我说,如果决定抢救就来医院找我开药吧。结果,他们没有再来。
     中午,饭后按惯例到医院不远的河边散步,远远地看见上午出诊的病人家门前摆满了花圈和纸马等,知道病人已经死亡。的确,一个90多岁的老人,一旦生命体征不稳,是很难存活的。
    如此高龄的老人,在医院辖区内还有很多,这主要源于他们原先都是农业社的社员,一辈子从事体力劳动,奠定了良好的身体基础。20年前,城市建设征用了他们的土地,这里的人们也都转为了非农业人口,成年人都被安排到工厂当了工人。那些接近退休年龄或丧失了劳动力的老年人以及残疾人,被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接管,每月发给十几块钱的生活费,并给予全额免费的医疗享受。最初,他们有300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和衰老的关系,这些人也在渐渐地减少。十年前,我来到这个医院时大约还有200多人。如今,10过去了,据说还剩下50多人,这些人中年龄最大者98岁,最小的也接近80岁了。他们之所以长寿,除了本人有较好的身体基础外,最关键的是由于他们看病享受着全额免费,个人不花一分钱,所以他们能够得到充分的医疗保健。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常年都服用着价格不菲、疗效较好的药物,尽管他们也都患有各种老年病、慢性病,但是治疗有充分的保障。好多高龄老人都常年住在医院或者办理了家庭病床,享受着一般高级干部都不能得到的周到细致的医疗服务,因此,长寿,不可避免。
     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在近20年医疗改革及医疗市场化的大潮中,这些老年人也为我们医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为他们提供服务,他们也为我们提供了高额的经济效益,这才是真正的双赢。同时,因为他们得天独厚的在中国几乎独一无二的医疗保障,他们的子女、亲属也跟着沾光,用他们的名义开药、治疗、医学检查等也很平常。这些年医药价格猛涨,他们的消费也大大增加,人均消耗每月约3-4千元,人年均消费约5万元而且呈逐年增高趋势。保险公司因此叫苦不迭,也曾经想出各种办法来限制医药费的支出,但无济于事。管得太紧,卡得太严,这些人连同家属就一同到人寿保险公司去闹,闹得他们心惊胆战,一点办法也没有,最后不得不听之任之。
     记得有一年,寿险公司的人来病房检查病人的住院情况,对某些病人一住就是几年的情况很是不满。当我跟他们说,某某病人已患癌症死期不远时,我可清晰地看出他们脸上微微露出的笑容,那是一种窃喜的笑,似乎是说,死一个少一个,快点都死了吧,我们好省点钱,这些年,我们可都赔死了!
     而今,这些老太太,老爷爷年事已高,寿命多是屈指可数、有今年没明年,所以,今天又走了一个,保险公司的负担也就又少了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072
95#
发表于 2017-1-6 08:27:04 | 只看该作者
捐赠搞成扣工资,
让人心中堵得实,
一批全额就医户,
保险公司念叨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96#
 楼主| 发表于 2017-1-8 19:58:22 | 只看该作者
                                             张和
      张和死了,这是那天上班后听到的第一个消息。其实,前一天的晚上,网友通过QQ就告诉我了;张和不行了,转院了。所以,听到他的死讯,我并不感到惊讶。
     张和,是个老病人,79岁,男性。大约半年前,因为气管炎伴有严重的腹胀住进我科。经过治疗,咳喘好转后,严重的腹胀成为了病人最痛苦的事情,想了一些办法也没效果。当时他的腹部胀得就像一面大鼓,敲起来嘭嘭的,触诊时还常常会有肠型出现。我考虑他有不完全性肠梗阻,但家属一直强调这个病已经十几年了,去了很多家医院,做了很多的检查,也没发现大问题,仅仅是肠胀气而已。后来,我们考虑可能与肠动力不足有关,嘱病人家属外购西沙必利。家属用了很多天才从某药房把药买来,仅仅服用了一片,就收到了奇效,腹胀明显减轻了,排气频频,大便通畅,病人高兴异常。
      几天前,病人家属又来找,言及张和因脑出血住在武警医院已经20余天,现病情已经平稳,因费用太高,要求转到这里来住院。门诊大夫相信了病人家属的话,也没看病人,就开了住院证。当天下午,病人就用120救护车转来抬入病房。结果一看不是那么回事,病人入院时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神志不清,右半身瘫痪,血压偏低,心率偏快,两肺散在痰鸣。情况如此危重,怎么能转院或出院呢?后来才知道是病人家属没跟我们说真话,其目的就是把病人弄到这来。因为,像我们这样的小医院,收费低,又随便,大夫也好说话,况且病人在武警医院这些天,虽然有医保,但自己也垫付了4万多元,兄弟姊妹之间因为照顾老人和钱的问题已经矛盾重重......
      既然刚刚住院,就不大可能再动员其转院或出院。所以立即给病人心电监护,吸氧,继续静脉点滴从武警医院带来的常规液体,继续抗生素、祛痰平喘剂等治疗。同时向其家属交待病情,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患者入院后的外周血象白细胞达6万多/立方毫米,这是多年来很少遇到的情况,对此也只有考虑严重感染或类白血病反应,它预示着病情的凶险。入院第二天发现发现病人体温持续升高,(后来了解到他在武警医院期间一直在发烧)第三天晚病情急剧恶化,出现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及濒死状态,家属立即自动出院,叫了120救护车将病人弄回家——办理丧事,张和,也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昨天,张和的大儿子来医院询问出院结账的事情,因为病人走时将医院的床单,被罩等自行带走未还,所以护士长问他拿回来没有,他说,太脏了,已经给扔了。按照医院的规定,他应该予以赔偿,但他不仅不认可而且还强词夺理并找到某位大夫来说情,使这件事情有些复杂化,也让人感到有些别扭。世上有些事情本来是可以按程序正常运行的,但是有了这些不知廉耻的人跟你胡搅蛮缠,弄得你也就没有了办法了。
     这个病历给我们的启示是,有时不要轻信病人家属的话,对于来住院的病人,大夫最好要亲眼看一下,了解一下病人的真实情况,千万不要为了那点蝇头小利(开住院证有提成)而不管不顾,否则收进来会使大家很被动。有时也不能一味地迁就病人家属,将自己卖得那么贱。经验告诉我们,不管你对他多好,一旦损害了他的利益,翻脸无情那是肯定的了。



                                            赵永琴
     上午,接到一个电话,是过去的病人——赵永琴的老伴打来的,他说;告诉您一声,赵永琴今天早晨死了,死在了三中心,刚刚住院3天。听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感到震惊,我只是安慰了他几句;这些年把你也累得够呛了,她的病情也实在是太严重了,总会有这一天的,你要节哀呀,快忙你的事吧,别太劳累了。
      赵永琴,是一个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人,二狭二闭、房颤,约7-8年前我接诊了这个病人,当时她是一种难治性心衰状态;增大的心脏占据了整个胸腔的近1/2以上,这是一种终末期心脏,顽固性的全身性高度水肿、肝大过脐、大量腹水,一般强心、利尿剂等治疗无效。后来,采用血管扩张药——酚妥拉明+大剂量的速尿,配合综合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很快病情得到缓解,出院后一直保持多年病情稳定,大约有5年没有住院治疗。但近3年,她并发了糖尿病,顽固性心衰也多次发作,曾多次住本院以及各大医院。最初几次采用酚妥拉明+较大剂量速尿,仍可取得理想效果,但后来逐渐的效果不明显,以致近1年来严重的水肿不能消退,病人不能平卧,只能取坐位睡眠,其所遭受的痛苦可想而知。
     随着病情的日益加重,病人的心态、性格也变得乖戾起来,脾气暴躁,跟她丈夫也总是无端地吵闹。对自己的病情也格外地敏感起来,求生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总是向我们提各种各样的要求,甚至对治疗也总是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办法。我知道她这是心理障碍导致的一种病态人格,但本着一切为病人的原则,我也总是尽量地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基础上满足她的要求,此时的病人,基本上属于临终关怀的范畴了。
     所以,今天得知了她去世的消息,我觉得对她这样的绝症病人,死亡无疑是一种解脱。很难想象她这一年多,腹水、双下肢肿得往表皮外渗水,长期坐着,不能躺下睡觉,她是怎样过来的,她所经受的这种痛苦,谁能承受的了?
     今天她走了,对她是一种解脱,对她的丈夫,辛辛苦苦地伺候了她20多年的丈夫也是一种解脱。我默默地祝福赵永琴,我曾经的一个老病人,一路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7-1-8 22:06:41 | 只看该作者
思歌腾的故事 发表于 2017-1-5 14:35
又该捐款了

     近来南方、西南重庆还有东北吉林各地都闹了水灾, ...

说的都是实话,我非常喜欢该作者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7-1-8 22:22:38 | 只看该作者
思歌腾的故事 发表于 2017-1-8 19:58
张和
      张和死了,这是那天上班后听到的第一个消息。其 ...

“思歌腾的故事 ”大夫:你好!请教您一个事情,我爱人血压的高压和低压之差不足30毫米汞柱,比如:高压113,而低压却是85.不知是什么问题导致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072
99#
发表于 2017-1-9 07:59:48 | 只看该作者
思歌腾的故事 发表于 2017-1-8 19:58
张和
      张和死了,这是那天上班后听到的第一个消息。其 ...

病人看到才能治,
莫听家属随意吱,
久病临终可理解,
早去未必不松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85

帖子

904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46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14:37:3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知青张希伟 发表于 2017-1-8 22:22
“思歌腾的故事 ”大夫:你好!请教您一个事情,我爱人血压的高压和低压之差不足30毫米汞柱,比如:高压1 ...

张希伟朋友您好,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也叫脉压,它是反应血管弹性的一个指标,一般正常脉压为40,但在30-50的范围内也是允许的。有些人脉压小于30,说明其外周血管的(主要是小动脉)紧张性比较高比如高压不太高而低压增高,或者是心脏的收缩力下降了比如有冠心病心脏功能减退的人也可表现为高压下降而低压不降,这些都可以导致脉压减小。老年人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脉压会随之增大,年龄每增加1岁,脉压也会增加1个毫米,这主要是大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退的一个标志。我觉得您爱人假如没有慢性病这样的血压还是不错的,高压113低压85也是正常的。不知这样的解答您是否能满意。感谢您的提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2 18:53 , Processed in 0.19001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