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悠然南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杂咏

[复制链接]

56

主题

189

帖子

360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06
51#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4 16: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行(四)
七绝·青岩古镇(1)
2010年7月28日
小巷石屋酒幌红,    青岩古镇太白风。
偷闲买醉能来此,    不枉今生走一程。

青岩古镇的石头小巷

石头巷子中挂着酒幌子的小酒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89

帖子

360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06
52#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4 20: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悠然南山 于 2020-12-24 20:26 编辑

贵州行(五)
七绝·青岩古镇(2)
2010年7月29日
长袍宽带妙书生,    漫步怡然有古风。
不欲游人偷摄影,    佯观纸扇掩真容。
注:
    最后一句:在青岩镇浏览镇容时,发现一个身着古装的儒生模样的人,他目不斜视,旁若无人,闷头疾行,手中还摇着一把大纸扇。乍一碰到还吓了一跳,以为是神经病。等走了两条街后再一次碰到他,我就打算给他拍个照片,没想到,他潇洒地把大纸扇往上一举,得,“佯观纸扇掩真容”了!

在青岩古镇大街上疾走的古装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89

帖子

360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06
5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5 13: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行(六)
题记:
    在青岩古镇里有一座道观称万寿宫,不大,有几个道士,靠给游客看相、解签为务。这些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万寿宫一进大门就是一个照壁,绕过照壁回过头来一看,照壁之上竟是一座戏台,名之曰“悟道楼”,游客观罢感受各有不同,可一窥大千世界之真相。
七绝·青岩古镇(3)
2010年7月29日
万寿宫中悟道楼,    百年一瞬演春秋。
时人不解黄粱梦,    总认山青水自流。




绕过下面那个照壁就是道观的大门





这是万寿宫道观的大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89

帖子

360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06
54#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5 13: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悠然南山 于 2020-12-26 09:34 编辑

贵州行(七)
五律·万寿宫中悟道楼有感
2010年7月30日
缘何分贵贱,    谁解此中迷?
醉梦寻欢众,    修行悟道稀。
真言当鬼啸,    正论惹人疑。
落子棋局者,    黑白自有机。
注:
    分贵贱:不仅指不同人的不同地位,也指自然界的各种飞禽走兽、爬虫灵长的不同,是什么因缘造就各种生命的不同?是不是就如古人所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黑白:指围棋子。这里隐指人生就如一盘棋,执黑执白,如何落子,实际上早有天机(规律或曰因果)隐在其中了。

    万寿宫内的高明殿。来烧香磕头、抽签求解的人不算少,观里的道士都在忙于为香客解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89

帖子

360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06
55#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0: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悠然南山 于 2020-12-26 10:42 编辑

贵州行(八)
题记:
    去年在贵州的青岩古镇参观,看见镇上的排水的地漏都是用石头凿成铜钱状的,足见人们对发财的渴望。当时几个老师让我一定拍下来,说是很有纪念意义,于是拍了一张留念。今天看着这张照片觉得挺有意思,就顺口胡诌了两句。
七绝·观地漏
2011-3-2619:55:00
修改于2013-8-25 10:18:00
爱把铜钱作漏砖,    只流肥水自家田。
古今贫富皆如此,    天雨无由作币泉。
注:
    漏砖:漏水用的地砖。这句指自古人们都愿意将院子里的地漏做成铜钱的形状,来满足对发财的渴望。
   币泉:古代指钱币。水,历来被人们作为财富的象征,雨水流入地漏中也就被看作是积聚财富的兆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89

帖子

360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06
56#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0: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行(九)
七绝·参观状元府第
2010年7月31日
一门四榜世间无,    寡母含辛育幼雏。
论语传家真正道,    儿孙要好必读书。
注:   
    一门四榜:青岩镇有一院落,人称“状元府”,院落不大,也不豪华,但却在光绪年间一家四兄弟先后金榜题名。其中老二赵以炯是光绪十二年状元,老大同年考中进士;以后老四也是进士,老三则是经魁。其大门门框两边的对联是“论语传家,琴鹤谱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89

帖子

360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06
57#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6 11: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悠然南山 于 2021-2-19 19:17 编辑

题记:
    关于我国云贵两广一带不断出土或发现战国铜鼓之事,引发了我国与越南史学界的一场辩论。由于越南也出土过铜鼓,于是越南就武断地下定论说铜鼓是越南最早制作,而后传到中国来的,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云贵两广一带自古属于越南领土。
贵州行(十)
七绝·观贵州铜鼓
——驳越南谬论
2011-4-2411:49:00
曾因铜鼓论根源,  更昧良知辩属藩。
高祖若无封册事,  何由三郡作南番。
注:
    铜鼓根源: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及越南皆有战国时期的铜鼓出土,越南的史学家因此称中国广西、广东的铜鼓系由越南传过来的。
    辩属藩:辩,狡辩;属藩,即宗藩。中越历史上有过宗藩关系。但自1985年以来,越南不少研究人员便公然否认中越历史上曾有过宗藩关系,尽管如此,他们却又利用宗藩关系的一些事实,肆意歪曲中越历史上的一些战争,藉以煽动民族情绪。
    高祖: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曾封赵佗为南越王(治在广州)。从此南越王便成了汉朝属下的一个诸侯王,中越的宗藩关系,实际上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封册:即册封。
    南番:指越南。公元前112年,南越王丞相吕嘉发动叛乱,汉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等平叛后,将南越地分置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均在今天的越南境内。自此南越地区又成汉朝封建集权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央政府直接派官吏进行统治。


在贵州青岩古镇的“宝贵珍黔”馆内收藏的铜鼓


汉代南越国的疆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89

帖子

360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06
58#
 楼主| 发表于 2021-2-19 19: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题记:
    听闻上方山风景优美,便伙同两位同学去游玩,因不识路还差点迷失在无路的山腰。晚上睡在一个残破的古庙中,第二天才得以进入云水洞。
七律·游上方山
写于1968年5月
修改于2010-10-180:01:00
携侣同游岂畏难,  为观美景任攀缘。
上方缥缈春风暖,  蜡炬摇忽云水寒。
鬼斧神工钟乳秀,  藏龙卧虎睡佛闲。
幽燕自古多奇峻,  不愧京西冠万山。
注:
    上方:指北京西南周口店附近的上方山,是京郊旅游胜地。
    云水:云水洞。上方山云水洞位于京西南62千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溶洞,为京郊著名山水佛教游览胜地。其中擎天玉柱是高37米的巨型石笋,为中国第一大石笋。
    蜡炬:当时云水洞还没有开发,进洞全靠点火把、蜡烛或者用手电筒照明。
    卧虎藏龙:云水洞中有“二龙把门”“卧虎岩”等景点。
    睡佛:即云水洞中的卧佛岩。
    冠万山:上方山素有“燕郊诸山之冠”之称。
附原作:
七律·游上方山
写于1968年5月
携侣同游上方山,  东风正盛桃花残。
林梢一抹翠如画,  溪水独流清似天。
云水飘渺春风暖,  蜡烛摇曳电光寒。
上方留影应最乐,  祖国如此好河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89

帖子

360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06
59#
 楼主| 发表于 2021-2-28 23: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悠然南山 于 2021-3-4 09:17 编辑

题记:
    1967年夏,我从齐齐哈尔返京时在山海关逗留了半天,可惜是文革期间,上面什么都没有,倒是沿着城墙向山上爬去看了看风景。长城并不完整,断断续续蜿蜒在山岭之上,爬到一半就没有路了,只能从山上眺望海景。虽然海上迷迷茫茫,但仔细观看,还是可以看到几条渔船在打鱼。回京后写了一首《浪淘沙》,但格律不对,后来根据词谱重新做了修改。
浪淘沙·登山海关
改于2010年9月11日
初上第一关,鼓勇登攀。   
长城断续入云端。         
遥想当年征战处,大好河山。

回首眺天边,云水相连。   
碣石远望气如烟。         
三两渔舟归海港,满载鱼鲜。

注:
    征战处:自古修筑长城即为抵御外侮,从明朝抵抗清军入关到近代日寇侵华,都在长城处发生大的战争。
    碣石:曹操曾写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

附原作:
浪淘沙·山海关
1967年8月
初登山海关,乌云遮天。   
长城断续山中间,         
一片云雾都不见,时隐时现。

攀山眺海边,云水相连。   
薄雾淡淡罩渔船,         
疑是渔家早炊烟,满舱鱼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89

帖子

360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06
60#
 楼主| 发表于 2021-3-4 09: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悠然南山 于 2021-3-4 09:33 编辑

题记
    从插队离开北京后就再也没有调回去,吉林、江西、福建、山西、青海都转了一圈,最后落脚到深圳。身在异地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北京的香山,虽然夏天回京探亲也曾爬过几回,但都不如文革期间我与两个同学一块儿爬时那么值得怀念。那时的经历恍如昨日,那无人的公园(68年正是文革期间,北京刚刚开始上山下乡,香山一带根本无人来,显得十分清幽),香山饭店的炒香菇里脊,总勾起我对香山的无限怀念。2010年翻出当年的《游香山》旧作,修改后放到了北京知青网论坛,好歹算是“立此存照”吧。
七律·游香山
写于1968年10月26日
2010年10月23日修改于增城白水寨
少年最喜入山游,  今日重登鬼见愁。
阵阵松涛呼翠柏,  声声鹊语应斑鸠。
崎岖小路通溪谷,  烂漫鲜花乱眼眸。
薄雾京华遮万象,  香炉峰顶自清悠。
注:   
    重登:我是1966年班级组织春游时第一次爬香山。1968年算是生平第二次爬吧。
    鬼见愁:即香炉峰,在香山公园西部,因顶峰有两块巨大的乳峰石形如香炉,故名。又因为其地势陡峭,登攀困难而俗称“鬼见愁”。
    清悠:清静悠然,远离世俗貌。


香山秋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23 01:18 , Processed in 0.105006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