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7278|回复: 7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增订重发】足迹——知青长篇回忆录(陆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4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0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殊的年代,出于帮助整风的善心而因言获罪,而且8个工程技术人员就有7个获罪,真比窦娥还冤。

      有个回乡务农的右派分子对我说:当年因为在背地里议论,统购统销造成市场上农副产品紧张,被人检举揭发而戴上帽子。这个人当了20几年农民,总算熬到七十年代末,等到改正,重新安排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43
沙发
发表于 2013-10-13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知青的住房多数是村里的旧房,有的是所谓不干净的房子,村民忌讳而成为空房。我们村里就有这样的房子,原住户在文革中被批斗,想不开寻了短见。知青是外来的,不明真相,正好作为知青住房。朝夕相处一段时间后,有个别多嘴的村民告以实情。知青从小就受破除迷信的教育,而且自信血气方刚,百害不侵,果然平安无事。邻队有个女知青嫌住房条件太恶劣,只在村里呆了不到一个星期,户口也不要了,自行回城。后来,全大队的知青都想不起她的长相,并相传已嫁作他人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43
板凳
发表于 2013-10-15 1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堂哥堂妹文笔都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43
地板
发表于 2013-10-29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时,一家人团聚是传统的习俗。慈母盼望春节全家团聚,晚辈往往不能领会长辈的想法。而且在特殊的年代,有关部门年年都要号召:知青和贫下中农一起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所谓革命化,当然是在农村,不可能在城里。其实,我们村里的贫下中农很重视传统,如果有知青不回家团圆,村民还觉得反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43
5#
发表于 2013-10-31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集市上卖红苕,被当成嫌疑犯,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当年在农村集市上,最重要的两种农产品不能交易:大米和食油。只能暗地里买卖。还记得一日三餐必备的油用完了,只有去找熟人进行黑市交易。我们这里种植油菜,再用传统的榨油方法,把油菜籽榨成菜籽油。每斤菜籽油2元钱,当然比平价油贵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43
6#
发表于 2013-11-4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牛犁田有2000年历史,但我们村里的知青没有人尝试过。因为犁田算是技术活,队长平时安排经验丰富的村民,如果要培养接班人,队长也是首选本地青年,在他眼里,知青不堪重用,属于飞鸽牌,本地人才是永久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43
7#
发表于 2013-11-6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缺医少药,村里只有赤脚医生。我们村里的赤脚医生是个年轻人,原来是学理发的,提个剃头箱走村串户,上门为村民剃头,理发费到年底统一收取。后来经过短期培训,成为赤脚医生,剃头箱变成红十字药箱。看点小病还差强人意,遇到复杂一点的就慌了。有一次一个村民头疼不止,被他诊断为脑膜炎。我们村离乘班车的地点有10公里,队长急忙叫人砍竹子,制成担架,派人抬到公路边。送到县医院,医生说是耳朵里面发炎,虚惊一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43
8#
发表于 2013-11-7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照片,碓舂米还是用脚踏,费时费力,老人家帮忙舂米,还送腊肉,非常淳朴善良。

      我当年也是村民帮忙舂米,以米糠作为报酬。不同的是,使用水碓,比较省力。先用水力带动的土砻除去稻谷的外壳,土砻的外形就像磨盘,是用竹条和夯实的黄土制成。再把去掉壳的糙米放入一个个石臼中,水力带动的碓杆一起一落,渐渐把糙米打成白米。实际上,我从来没有实践过。因为村民为了得到养猪的最佳饲料米糠,人人都想帮知青的忙。从生产队仓库领取稻谷,到白米送到知青住处,全程由村民代劳。

      小黄侗寨曾经一游,看到侗族乡亲用碓舂红辣椒,制作辣椒酱。贵州少数民族的菜肴,好像对辣椒也情有独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43
9#
发表于 2013-11-12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鼎罐的照片,虽然没有尝过鼎罐饭的味道,感觉用传统方式煮的米饭,可能比电饭煲味道好。而且在冬天时,在火塘上用鼎罐煮饭,可以享受烤火的温暖。不过,房间内烟熏火燎,搞卫生是一大难题。

      我所在的山村,每日三餐也是烧木柴煮米饭,不过没人见过火塘和鼎罐。村民自己动手用砖头砌的柴火灶,上面安放两口大铁锅。如果叫村姑用鼎罐煮饭,一定是束手无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43
10#
发表于 2013-11-14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靠山吃山,没油还能烹饪出不少风味菜肴,很能干。

     想起当年,集体种的油菜地有限,全村人吃油都很节约,还有捉襟见肘的时候。我们这里每年12月种油菜,队里水稻收割后,闲置的耕地多的是,但不让村民私人种植,宁可长草。所谓宁可长社会主义的草,不可长资本主义的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3 11:30 , Processed in 0.21201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