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自强不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增订重发】足迹——知青长篇回忆录(陆续添加中)

[复制链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0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0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麻沙老农在2013-11-14 18:32:00的发言:

      图文并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靠山吃山,没油还能烹饪出不少风味菜肴,很能干。

     想起当年,集体种的油菜地有限,全村人吃油都很节约,还有捉襟见肘的时候。我们这里每年12月种油菜,队里水稻收割后,闲置的耕地多的是,但不让村民私人种植,宁可长草。所谓宁可长社会主义的草,不可长资本主义的苗。


    谢谢老农老友!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想象荒唐岁月的荒唐事的。顺祝周末快乐!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0
5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0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假条

 尊敬的各位朋友:你们好!

本人即日起为陪护高龄老母亲,特向各位告假一月。在此期间无法上网回复各位朋友的评论,也无法回访朋友们,如果因此怠慢朋友,万望海涵!顺祝各位冬日安康!

2013-11-15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0
5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5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版、伯江、千版:你们好!

    看到你们情真意切的留言和祝福,非常感动。谢谢你们!

    因为我就职的单位属于必须在年底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本地首批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正处于接受上级检查验收阶段,而我又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编制者之一,因此被单位紧急召回。不得已只好请兄弟代为照顾老母亲,提前结束假期,回单位履职。今天先抽空前来报到,并向大家鞠躬致谢!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0
5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版说得对:常回家看看。中知网就是我的家,这里的朋友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回家的感觉真好。感谢的话我就不再说了,我绝不会辜负千版、龙版和朋友们的厚爱。真诚地祝福大家!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0
5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7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七、买油

 

“盐香”(详见拙作《盐香》)再好,抵不住清汤寡水的折磨,耐不住呱呱叫唤的肚子,咽不下直往上涌的清口水,怀揣仅有的五元钱,我决定冒险到场坝上碰碰运气,看看是否能够买到食油以解多时的油荒。

 

有过插队经历的知青朋友一定记得,自打下了城市户口交了购粮本,除了第一年国家继续定量供给粮油之外,此后的粮油需求就全靠生产队了。

我插队的地方粮食虽然欠缺,但杂粮、瓜菜还可以抵挡一阵,加之时不时还有返销粮救济,倒也基本没有断炊。只是队里茶油树极少,收获的那点茶籽打出的油实在是杯水车薪,乡亲们全靠饲养生猪解决食油问题。而我们连自己的肚子都只能勉强填饱,喂猪就想都别想了。

常年不见油腥,似乎多少东西都不够填肚子,谷物、杂粮和瓜菜没一样坐肚(坐肚:贵阳俗语,抗饿之意——笔者注)。哪怕吃饭时已经撑得不行,转眼就会饥肠辘辘,清口水直往上涌,仿佛消化功能特强,成天总是饿痨痨的。

最令人头疼的是,粮油属于统购统销物资,只定量配给非农业人口。而乡民们即使略有富足,也严厉禁止上市流通。否则以破坏统购统销政策甚至投机倒把罪论处。上市的粮油一经发现悉数没收,违禁人员弄不好还会有牢狱之灾。

每逢赶场天,市管会的执法人员就会戴着红袖箍在场上转悠,那鹰隼般的目光反复在人群中仔细收寻。更有甚者,摘下红袖箍藏于衣袋,假装买主混迹于人群伺机而动,随时准备收缴违禁物资。

于是乎,有心买卖粮油的人都成了惊弓之鸟,慎之又慎暗中相互提防,唯恐落入陷阱。食油是愈发难以购买了。

 

惶恐中,我两次到白市赶场都无功而返,只得到毗邻的湖南蒲稳乡场碰碰运气。

蒲稳距我们生产队仅五、六里地,是会同县郎江区蒲稳公社所在地。之前没有到这边打主意,完全是因为那场坝太小了,整条街不足30米,街头一站,全场动态尽收眼底,隐蔽交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然而事情偏偏就是那么凑巧,就在我转了两圈,垂头丧气到供销合作社称了斤糕点准备打道回府途中,无意间竟然发现街边一位大嫂掀开手中菜篮上盖着的玫瑰红毛巾一角,露出装着半瓶油的瓶子。

我喜出望外,上前悄悄讪。她慌慌张张四下望望,才和我讨价还价起来,最终以二元七角成交。我迅速付清钞票,慌乱地接过油瓶塞进挎包,逃也似地离开乡场。

离开蒲稳很远确信安全了,我才把油瓶拎出来以防污染挎包。

这时一位大塘的乡亲挑着担米糠走过,看见我手中的油瓶诧异地问我:“老王,你买桐油做么个?”

“桐油?”我如五雷轰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老乡看出我的窘态,没再追问,自顾自大步流星朝前走去,同时柔声提醒我:“桐油不能吃,吃了要拉肚子!”

那一刻我肠子都悔青了。桐油的价钱不到茶油的一半,我真是愚蠢到家了,花两倍多的钱不说,买到的竟然是不能食用的工业用油。心中那份纠结、恼怒和对那位农妇的仇恨别提有多大了……

 

2011年国庆节期间重返蒲稳,我把这段遭遇告诉同行的挚友老孔和林泽生。老孔很奇怪:“桐油的颜色,气味应该辨得出来啊!”

“那时我哪里见过桐油呢?当时提心吊胆只怕被市管会抓,哪里敢拿出来仔细查看?再说气味,你知道我自幼有萎缩性鼻窦炎,根本也嗅不出味儿啊!”

四十年过去了,我对那位农妇的仇恨早已烟消云散,自己不识货,怎能赖别人?况且她也没有告诉我那是茶油啊?

幸运的是,还有善良的乡亲点拨,否则发生意外,那才冤到家了呢!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0
5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龙版、千版和伯江!那瓶桐油我最终用来刷杉木打制的水桶和木盆等用具了。即使在当年,家境殷实的人家都会将桐油刷在新造的木房上,这样既可保持木质的本色又可防水防蛀,是天然的低碳装饰材料。缺点是一旦失火则无疑是火上浇油了。
至于茶油的味道,我还真没法形容。当年只觉得不如菜籽油香,更不如猪油腻,仿佛放多少茶油炒菜都没油腥味似的。我想,正是这种低脂的特点才让它如今身价猛涨备受消费者青睐吧。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0
5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麻沙老农在2013-11-28 12:29:00的发言:

      买一瓶食用油要像谍报人员接头一样如履薄冰,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像。

      当年遇到没油吃了,到邻村的榨油作坊买高价油。每年春末油菜收成,村民分到油菜籽,都拿到榨油坊按一定比例兑换菜油,因此榨油坊有菜油结余。一斤2元,当然也是私下交易。


    谢谢老农老友!您说得对,现在的年轻人的确难以想象我们经历的那个年代。缺粮少油,面有菜色,绝非耸人听闻。从老友的留言中不难看出,你们所处的环境相对要好得多。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0
5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3-11-29 8:10:00的发言:
还是我们草原好!一般情况下最起码也还有羊油可用的。
确实如此!没有油水再多的食物即使撑破肚子也无济于事,何况当时常年缺粮还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呢。平心而论,比起那些祖祖辈辈在贫困山区修地球的乡亲们来说,我们所受的罪就不足为怪了。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0
5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八、理发

 

    知青时代外出打工,记不起哪位老兄出过一谜语:我动你不动,你动你就痛;我动你舒服,你还得拿钱给我用。

    常言道,十厂九流烂工地,工友们自然而然就往歪里猜邪里想,往色情上靠,殊不知谜底却是理发。

    说起理发,刚下乡那会儿的确让人头疼。只要一坐上农村理发店那古老的理发椅,就不由人不由得不为发型纠结。

    不知看过电影《南行记》的朋友对王志文饰演的男主角那头颇具时代特色的发型是否还有印象:除了脑勺上下黑白分明外,头顶耷拉下来的长发与下边剃过的短发交界处形成的棱角十分惹眼,那也许是二十世纪初非常时髦的发型吧?

    不过,随着社会变迁,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变化。特别是城市里的小知们,发型的变化随着电吹风及发油、发腊等东东的出现越来越考究。原先发型中的棱角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自然优美的曲线。

    即使到了文革时期政治干预发型,哪怕理最寻常的学生头,头上也绝不会出现黑白分明的棱角。

    有棱角的发型那时被我们戏称为“马哥头”或“马桶盖”。街上出现这种头式时,便会引起我们的侧目和讥笑。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上山下乡后我们自己却不得不接受让人讥笑的事实:农村理发师傅的作品与二十世纪初流行的发式——马哥头——如出一辙,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理发成了令人纠结的事情。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用争取到手的安置费买了一套理发工具:一把理发推剪和理发专用剪刀。从此我就和知青点的另外两个男生互相理发,再也不去理发店了。

    尽管此前谁也没有使用过理发工具,我们居然无师自通,理出的头发还像模像样,彼此都非常满意。

    都说熟能生巧,可我们毕竟只有三个人,每人每月仅有一次操练的机会。待两位男同学回家,我更是孤掌难鸣,技痒难熬,队里那些男童的脑勺便成了我操练理发的绝好场地。本来我义务理发完全是出于练手艺的私心,谁知孩子们的家长竟然送来糍粑答谢,反倒弄得我有些难为情了。

    不过,队里的男子汉们却从来不要我为他们理发。倒不是不相信我的理发手艺,而是他们历来都由家人用剃刀解决,清一色地刮光头。

    后来我们因故分家,我与二位男生形同路人,无人为我理发,我又不甘心上理发店,就请桂花佬的儿子泽坤哥用剃刀将满头乌发全部刮掉。那一刻,我仿佛与乡亲们真的融为一体了。当然,刮光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避免他人对我“重色轻友”的中伤和诽谤。

    再后来,我与小孔、小青交往,理发剪又重新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

    那套理发工具伴我走完了知青岁月,我把它送给了还在另一个县插队的二弟。

    听二弟说,他曾经用这套工具到场坝上为乡亲们理发,倒也解决了不少生活困难。老实说,这一点我远远不如他有经济头脑。之前我也并不是没有动过这种念头,但实在抹不开面子,没有上街卖艺的勇气。


图为2011年国庆期间返乡探望乡亲们时在白市街头拍摄,当年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椅子上理发。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666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520
6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伯江、龙版和老农等朋友的精彩点评!
老农说得对,在农村男人的头是绝对不会让女人碰的。此外还有许多莫名其妙的禁忌,有时真让我们这些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青年学生哭笑不得。
相信你,我的灵魂!但我绝不使别人对你屈尊;你也不该对人自低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12 19:37 , Processed in 0.239013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