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2723|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晨风与记忆】之回望北大荒系列文汇

[复制链接]

415

主题

6605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4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8 10:38:00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一〉那些年,那些歌儿

 

兵团时代,我们知青的文化生活几乎是空白,只好自己寻摸乐子吧,各色歌曲自然就闯进了我们的心扉。

19687月初到农场,充斥耳际全是清一色的样板戏的旋律没有更多的精神食粮,我的荒友小玖居然无师自通地哼起了名曲小调,歌词是下乡前在学校里听同学传唱的:离别了挚友,来到了这个地方已经是75天,看了又看,望了又望,眼前是一片凄凉…… ,嗓音嘶哑,跑调都当别论,我们喜欢的就是从软绵绵的歌词里浸出的那份温情。几天后,我们全都学会了边走边唱,其后这首名曲在我们连风靡一时。

转过年来,北京69届的弟弟、妹妹们到了,他们年龄虽小,却会唱很多我们不会的外国歌。比如我们3排的□□□特别喜欢对着他的中学女同学干嚎苏联歌曲喀秋莎,由于文化底蕴的缺失,他记不住那些优美的歌词,擅自作了改动,比如:歌词原本是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他竟然唱成喀秋莎站在无底的岸上,美感顿时消失殆尽。

知青唱外国歌曲的消息传到连领导那里,他们更是把想象发挥到了极致,副连长李金在全连批判修正主义大会上说:“有的北京青年不安心扎根边疆,唱黄色歌曲‘北京郊外的晚上’。”我们听了这句话,就差开怀大笑了,但这是革命批判会,所以必须强忍着。

伴随经典歌曲,诞生了多少凄美、荒诞的传说,连我们当事人都难以尽述。

 记得小莫的发小谢苏从内蒙莫里达佤到访,他带来的歌曲“白兰香”让我们耳目一新。

                            
白兰白兰朵朵香,
                            
青春青春处处藏。 
                            
哪有花香无人爱, 
                             
哪有青春是久长。 
 

 "流浪的人归来”是我们的保留曲目,尤其是那句“不知当年的小阿妹,如今在哪里?”更是引起了同为年轻的我们无端的遐思。我们连有一位南方男知青拿手好戏就是吟唱此曲,虽然他的普通话说得有些拗口。这位荒友不但歌子唱得好,反应也是异常敏捷。有一天,宿舍里因为烧炕出现火情,虽过火面积仅一平方米,火焰高度不足一米,他却麻溜地把自己的行李卷从窗户扔了出去,不偏不倚正落在窗下的小水坑里,须臾,火被扑灭,他的麻烦却来了,拆洗被褥,一通穷忙活,贤人自扰嘛。

 1971年深秋的一天,冷风吹拂,望着天空飘下的淅淅沥沥的小雨夹着雪花,当时我们在窑地,躺在炕头上心情比阴云还沉重。远山灰蒙,平畴空灵,眼前是一片水汪汪的世界,此情此景令我们心里好惨然。因为是雨休,工业三连的天津知青世华也到我们窑地来做客,还带来几首歌。他的嗓音嘶哑,可是节拍拿捏得特准,极富感染力,再加上那忽悠悠的歌词我们听得都陶醉了,仿佛歌中吟唱得就是我们自己。

 

世上人嘲笑我,精神病患者,

我的青春即将埋没,有谁来同情我?……

 

 记得1975年以后,很多知青调离了兵团,剩下的人心涣散,看不到自己的前途,神不守舍,一个个象没头苍蝇似的,于是我们只有借助虚无飘渺的歌词来慰藉自己的不安分的心。

 

  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忆童年时竹马青梅,两小无猜日夜相随。

  春风又吹红了花蕊,你已经也添了新岁。

  你就要变心象时光难倒回,

  我只有在梦里相依偎……

 

 伤感的歌词再加上吉他琴极富异国风情的柔美旋律,听得我们是如醉如痴,凄惶真情很动人。

  仲夏之夜,月色如盘、树影婆娑,我们三五好友,围坐在修配厂宿舍旁的原木堆上,浅歌轻唱、听凭晚风。我们通常是唱前苏联歌曲,而我的最爱则是《科罗拉多河上的月光》。“月光照在科罗拉多河上,我愿回乡和你在一起” 。微风袭来,歌声、琴声随意飘荡。场面真有些象保尔童年时的邻家小聚……

 

 最冒风险的唱歌经历当属唱南京之歌,好奇心让年轻人无所顾忌。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团部电影放映队。词曲也是一位天津知青探亲带回来的。顾及周边环境因素,我们一般不会唱整首歌曲只是唱前几句而已,这就足以欣慰了。

 

蓝蓝的天空上,白云在飞翔。

美丽扬子江边,是我可爱的南京古城

我的故乡。

……

 

 下乡10年间,我们失去的东西太多,时光、理想;忘不掉的是记忆、歌声。

 冬去春来,斗转星移,30年弹指一挥间。

 当年的黄色歌曲早就恢复了经典老歌的金身,被强加的指摘早已灰飞湮灭,而伴随老歌迈过的青春岁月则显得有些伤感,很多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4244
沙发
发表于 2013-11-18 12:44: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偷唱的是苏联歌曲,也唱世上人嘲笑我,精神病患者,更多的是唱兵团战士胸有朝阳,东风吹,战鼓擂,日落西山红霞飞等歌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板凳
发表于 2013-11-18 13:57: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黑土大哥的回忆文章,才真正体验到了北大荒的神奇,才初步理解了彭丽媛唱的【北大荒人之歌】的含义......在网庆上初识大哥,文笔好,文章好,文品好,大哥是我们的三好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地板
发表于 2013-11-18 14:03:00 | 只看该作者
 歌    趣
 

     俗话说:男愁唱,女愁浪。关于这女人愁的时候为什么浪和怎么浪,我只是听说可从没深入的研究过;可男人在愁的时候爱唱歌解闷这种现象我可是亲身的感觉到了。
    回想那年在我们下乡插队的时候,来到星星屯的大多数知青才刚刚十八九岁,一个个还都是个刚出中学校门的大孩子,其中就有不少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父母的人。这冷不丁的一离开家门来到农村插队当了农民,刚开始还觉得挺新鲜,可等头几天的热闹劲过去以后,再一看这地方的贫困现实,那来时还想改天换地、干一番事业的革命热情,就不可避免得低落下来。再说天天得在大地和知青点的两点一线之间反复奔忙的单调生活,对我们这些爱起群和凑热闹惯了的小青年来说,显然就不是那么适应了,感到了多少的有些失落。
    这白天还好办,跟着大帮当地的社员出工干活热热闹闹、忙忙活活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可一等到晚上,在知青点吃完了晚饭闲着没事干,尤其是躺在炕上睡不着觉望着天棚的时候,回想起在城里的家中无忧无虑的日子,就不由得都动起了想家的念头。于是女知青们就开始蒙着被子哭,男知青好赖也是小老爷们,哭嘛当然是不好意思了,于是几个人就躺在宿舍的炕上,摸着黑哼哼唧唧的唱。
    可那时候公开让唱的歌都是大吼大叫、慷慨激昂的革命歌曲,抒情、浪漫的情歌是绝对不会让唱的,尤其是表现男欢女爱方面的情歌更是干脆杜绝。在当时那个年代把这类的歌曲都被定为“黄歌”,即黄色歌曲的代称。主要就是指文革前流行过的电影歌曲。甚至连战争故事片里的《英雄战歌》、《九九艳阳天》、《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样的主题歌等等等等都在被禁之列。可当时的人们还偏偏就有那个逆反心理,你越是不让唱他就偏唱,只不过是转入地下偷偷盗的传唱罢了。
    我们大多数知青也喜欢唱这类的歌曲,而且这种现象还算非常普遍。当然在刚下乡来的那一段时间,还没有人敢在公开的场合大张旗鼓的唱,肯定是怕被哪个要求进步的人士举报到上边,难免会落下个有小资产阶级情调和思想不健康的罪名。
    而在背地里就不一样了,尤其是他在心情不佳、情绪低落的时候,你让他唱《炮打司令部》还是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这恐怕都不太适合。所以这男知青在难受的时候就是想要唱它两首抒情的歌曲来排忧解闷,于是先是几个人在被窝里小声的唱起了《愿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啦,《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啦;后来觉得还不过瘾,干脆就唱起了《阿哥阿妹情谊长》、《走西口》和当时在知青当中流传的《沈阳,沈阳》、《煤都,我可爱的家乡》等怀旧的知青老歌,借以排解心中的郁闷和愁苦。
    当我们下乡插队的知青都经历了两年的农村生活以后,已经逐渐得适应了当知青那种平平淡淡和没有生气的生活。刚来时的那满腔的壮志豪情早已不再,对自己将来的前途也没有太大的奢望和憧憬,艰辛生活的琢磨已经使我们都变得不求上进而玩世不恭。更有相当一部分能够互相体谅对方孤独的男女知青,都早已或明或暗的结成了地下连理,只是一门的追求实战,再也没有了唱情歌的情绪和心情。只有我们这些猪不吃、狗不啃,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王老五,还整天的编歌凑词的穷欢乐。
    在那时,老式的情歌早已被我们唱厌,接踵而来都是对低调的现实充满自嘲的内容,他们把当时农村流行的《祖国一片新面貌》的歌词改了个面目全非:“嗨——蚊子叫,跳蚤咬,咬得满身都是包,还得自己挠呀——”。更有得讽刺知青点单一的伙食编出的《土豆和辣椒》:“平常炒菜土豆和辣椒哇,你爸要想吃呀,你妈不给炒呀。你爸一撸胳膊,你妈一拤腰呀。就这样的支巴起来了呀……”甚至在公社开会拉歌的时候也唱。还搞什么二部轮、四布轮唱得十分艺术和诙谐幽默,连公社干部都哭笑不得:“唱得什么破玩艺,你们还有点正经的没有?!”
    四年下乡插队的经历,农村单调的文化生活和匮乏的娱乐形式以及艰辛的物质生活,已经严重扭曲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灵,在虚幻的光圈和五彩的皂泡迅速的破灭以后,剩下的就是失望、空虚和迷茫。只有那些留在记忆荧屏上的永唱不衰的歌曲,为我们驱走了无数个寂寞的黑夜,维系着我们唯一的精神依赖而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蹉跎的时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21
5#
发表于 2013-11-18 15:52:00 | 只看该作者
      当年南京知青创作的《南京知青之歌》传到我们大队时,是手抄的曲谱和歌词。大家传唱时,并不知道歌曲作者已经身陷囹圄。在山区插队的知青,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唱什么歌从来无人干涉。因此还有台湾歌曲在知青中流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838
6#
发表于 2013-11-19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知青下乡爱唱歌,

解愁解闷靠它多,

不同时段唱不同,

触景生情有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主题

6605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49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1:18:00 | 只看该作者

 “ 四年下乡插队的经历,农村单调的文化生活和匮乏的娱乐形式以及艰辛的物质生活,已经严重扭曲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灵,在虚幻的光圈和五彩的皂泡迅速的破灭以后,剩下的就是失望、空虚和迷茫。只有那些留在记忆荧屏上的永唱不衰的歌曲,为我们驱走了无数个寂寞的黑夜,维系着我们唯一的精神依赖而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蹉跎的时光。”

是这么个理儿,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主题

6605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49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1:2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麻沙老农在2013-11-18 15:52:00的发言:
      当年南京知青创作的《南京知青之歌》传到我们大队时,是手抄的曲谱和歌词。大家传唱时,并不知道歌曲作者已经身陷囹圄。在山区插队的知青,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唱什么歌从来无人干涉。因此还有台湾歌曲在知青中流传。

  谢谢知青好友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

主题

6605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149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1: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苦辣酸甜在2013-11-18 12:44:00的发言:
     我们偷唱的是苏联歌曲,也唱世上人嘲笑我,精神病患者,更多的是唱兵团战士胸有朝阳,东风吹,战鼓擂,日落西山红霞飞等歌曲。

  看来各团荒友的精神品位基本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1

主题

4132

帖子

1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7287
10#
发表于 2013-11-23 21:41:00 | 只看该作者
   黑土阡陌兄和闲人弟的描述非常准确。那时知青们由开始的豪情满怀逐渐变成了后来的落寞迷茫。而歌声却一直陪伴着我们,不同的是后来加上了很多即景生情的自创歌词,当然登不得大雅之堂,所以至今流传下来的很少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2 09:15 , Processed in 0.253014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