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亚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巴彦淖尔知青录(25万字)

[复制链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838
41#
发表于 2013-11-12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这位朋友我熟悉,

当年求教并学习,

两千年时天津会,

最近一段没消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10:03:00 | 只看该作者

河套的守梦人 ————高崇毅


高崇毅出生于天津南市的高家大院,其祖上几代人都是大官僚。他15岁初中刚毕业,以一张血书的形式,随了一批下乡知青,他来到了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五原县白银公社红丰二队。同行中,他是年龄最小的知青。几年下来,他的个长高了,体魄健壮,性格刚强,什么农活都会干了,连掏大粪都得心应手。


村支部书记请他当民办教师。他摇头宁可种地也不当“娃娃王”。村小学校长“三顾茅庐”,才动了他只想务农的决心。决心是出于他对农村缺少师资的情况了解。从此,在一个破烂不堪的教室里,他给一年级的学生讲课时,二、三年级的学生就趴在膝盖上写作业。高崇毅会拉小提琴、二胡、吹笛子,这些还是他在家中幼学的手艺。这手艺让他成了这所村办小学第一个教音乐的老师。学校第一次举行升国旗仪式时,就是高崇毅用笛子吹奏的国歌。孩子们向国旗敬礼时,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多才多艺的高崇毅,当时颇得村里几位漂亮“小芳”的喜欢,最终天缘而成的,是镇里的医院药剂师于秀珍。两人相识相爱最终结合,工资相加月收入是39元钱。结婚一年多后,知青开始大返城。高崇毅却考上了巴彦淖尔盟师范学校。众人劝他返天津,他觉得好容易有一次上学的机会,怎么能放弃呢?高崇毅毅然上了学,当时全家人就靠妻子每月32元糊口。


高崇毅毕业后被分配到五原县六中,不久又以优异成绩考上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再度回来,高崇毅在教学上如虎添翼,学生中考升学率大增,他的“名气”也大增。各地不少重点中学要用高薪来挖他,天津市一所重点中学也请他返回故乡教书。高崇毅都拒绝了,他舍不得县里的这所中学,舍不得学校里这群农村学生。


在高崇毅的努力下,五原六中的小记者站成立了,《绿叶》文学社开业了。《绿叶》杂志13年间出了50多期,刊登学生习作1500多篇,全国及省级刊物转载达200多篇。校园刊物扬名全国,文学社连续10年全国获优,杂志多次被评为全国中学文学社团报刊一等奖。语文报主编陶本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啸、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鞠萍,作家浩然、叶辛、贾平凹……许许多多名人为小小的《绿叶》写来寄语或题词。


 高崇毅1999年创办的学生心理咨询室,在学校开设的“心语”服务热线,领先全国,属内蒙古第一。现在发展成全县和全市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免费热线。每天,来自各地的学生和家长的电话,把高崇毅忙得团团转。他的老伴是患癌症晚期的病人,十几年做过四次大手术,被医生几次判了“死刑”,结果竟奇迹般地活下来,支持着他的事业。


曲指算来,高崇毅在五原当了近40年的教师。桃李满天下的他,先后获过市级百名优秀骨干教师、自治区师德先进个人。先后担任过学校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校党支部副书记,现任五原县政协委员、县文联副主席。几十年来,高崇毅一直没有离开教学一线,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好教师。 他将青春和才智全部献给了五原的教育事业,他的事迹感动着河套大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838
43#
发表于 2013-11-16 08:52:00 | 只看该作者

天津知青高崇毅,

扎根五原搞教育,

毕生奉献名气大,

成就显赫河套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18 7:43:0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交给黄河的青春————贾凤岗    苏士伦


这二位都是当年誉满兵团的二师十七团宣传队的干将。贾凤岗,天津知青,性格温和、善良、早熟,平日里乐于助人,和蔼可亲,每逢开口,总先露出两颗小虎牙憨厚一笑。他是乐队吹笙者,得绰号“贾笙”。苏士龙,北京69届知青,早年丧母,家境不佳,性格开朗,个头中等偏高,颇有几分帅气,舞台形象正适合演“英雄人物”。


 

1970年底,团宣传队大胆学演全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并一举成功,轰动了整个兵团。从全团到全师,从包头到呼市,巡回演出一发不可收。初夏的一天,宣传队受命过黄河,对屯垦河南湾的二十团战友们进行慰问演出。过河时,道具车辆和一应人员都坐上了两条捆绑在一起的大渡船上。


 

贾笙坐于船尾,神情有几分忧郁,默然叠好一只小纸船,俯在船边小地把纸船厂平稳放进水里。目睹小船很快被浪卷走,贾笙不无伤感地对战友说:“这小船是我过黄河时给家人和奶奶捎得家信。我告诉他们等我演出回来后我再给他们写一封信报平安。如果他们没有收到我的第二封信,就说明我再也回不了天津了……。”战友打断了他不吉利的话,贾笙微微一笑,叹了口气。


当晚的演出如打仗一样,一人平均三个角色,“红军战士”、“团丁”和“群众”走马灯似地换。苏士龙是“洪长青”B角,插空再演一个“党棍”。间隙中与战友开玩笑说:“所有给南霸天祝寿的家伙都被红军捉住了,就我先走一步,告辞了。”


演出完成,回头过黄河时,船要拉纤逆流而上。看着船工艰难,男队员们不忍,纷纷下水。余下的人齐聚船头喊叫助威。船离河岸只有二百多米了,水却越来越深,船工收缆回船,队员们不约而同,朝河岸游去。老船工皱起了眉头,紧盯着浮水的队员。受了感染,有人开始数人头,忍不住喊了起来,“少了一个,快救人呐!”女队员已经急得哭出了声,老船工跳上一条小救生船快速划了过去。


午后,船靠了岸,八名下水的队员抽泣着,望着水面发呆。人们立刻明白了,顿时哭成了一片。由于逆流而上,不熟悉水性,终因体力不支的贾笙先发出呼救,苏士龙欲返身救护,呛水后,两人一起被漩涡卷走了。黄河水卷走的是两个年轻的知识青年,他们用生命祭奠的是什么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18 8:47:1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838
45#
发表于 2013-11-18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首都津门两青年,

青春奉献北疆间,

火红年华叹早逝,

黄河浪卷也呜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4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0 14:33:00 | 只看该作者

逃避饥饿的大角色————陈佩斯


北京知识青年,69年来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被分配到一师三团八连,也就是现在的哈腾套海农场。到了兵团之后,他所在的连队是农业连,与所有兄弟连队一样,都是先盖房,后开荒,再种树,再挖渠。每天累得贼死,躺下就不想动。但那时候人年轻,精力旺盛,睡上一觉起来,又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大后生。陈佩斯当年的兵团生活,可以说是和大众的兵团战士没什么大区别,不同的一点,大概要算他“傻帽”一样的闹剧本事了。按当地话说,天生就是一个“秧宝”。


这样一个角色说来还有些渊源。陈佩斯只上了小学六年级,可就是在这学习内容最简单的六年里,每年的期末考试都会“大意失荆州”。按他的话说:“没错,我小时候学习成绩特差,考试基本没上过60分。小学六年,我补考了五年,只有最后一年没补考,”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那是因为‘文革’开始了,我们再也不用上课了。” 要说他学得最好的课程,大概要算自然课了。因为他特喜欢到煤堆里挖矿石。最大的理想是:“当农民,或者是工人”。


兵团里的生活非常单调,根本吃不饱饭,还要去修建黄河大堤。人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能生存下来。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陈佩斯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几年。从兵团回到家探亲,老爹陈强为儿子讲吃饭计划,手把手教了他一点儿演戏的技巧,他自己还不喜欢。再回到兵团里,无聊的时候,他常用父亲传授的技巧给大家表演,慢慢地,大家都接受并喜欢上了他的表演。表演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生存的好一点。比如大食堂的师傅看了他的小品,觉得不错,可能在吃饭的时候就会多给两勺菜。


“当时回北京很难,由于我‘出身’不好,在北京什么都干不了,而当时惟一能够接收我的就是文工团了。到文工团不仅能够有粮票,还能把户口调回来。所以我爸爸费了很大的力量说服我考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陈佩斯说:“我是为了45斤粮食才一不小心‘混进’文艺队伍的。 ”考试的内容是他自己“创作”的一个小品。后来他自创的小品《阳台》就来源于曾经“经历过上山下乡,过着衣不蔽体的生活。”内容“不能说有切肤之痛,至少也是隔靴之痒。”


成名后的陈佩斯,骨子里有着很浓的平民意识,他在北京延庆承包了一万亩荒山,经过精心培育,如今这些荒山已绿树成荫,花果遍地。他的环保情结,来自上山下乡的时候。“当时我去内蒙插队,那个地方是沙漠,海一样的沙漠,一望无际。我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了整整4年,对荒漠从内心感到恐惧。从那个时候起,我对绿色就有一种莫名的牵挂,那种感触就像是一种心疼。每当我看到好好的树被砍了,好好的山秃了,好好的草地荒了,我都会有这种心疼。”


多年之后,陈佩斯为内蒙古遭冰雪之灾的地区义务赈灾演出。后来,在内蒙古《北方新报》上登文,寻找原兵团战友中名为老赵者,以不宣之神密,希图表达个人对友谊的一份特别的记忆与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47#
发表于 2013-11-20 15:30:00 | 只看该作者
民以食为天,为了吃饱肚子,干什么都不为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838
48#
发表于 2013-11-21 08:08:00 | 只看该作者

兵团普通一士兵,

后来实在很出名,

电影奇葩陈佩斯,

也曾在咱草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4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为土地谱曲的人————姚盛昌


姚盛昌是一名音乐教授,作曲家, 1950年生于浙江海宁, 19岁的时候自己报名参加了开赴内蒙古的生产建设兵团,被分在一师三团一连,和陈佩斯曾在一起。他身材不高,穿着普通,在兵团期间,坚决响应国家号召,屯垦边疆,劳动、站岗、出操、训练,还承担着艰苦的生产建设任务。1973年自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进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后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天津音乐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姚盛昌上小学时就学会了口琴、笛子、二胡等乐器,还自己抄录了许多苏联民歌。上中学的时候他偶然发现床下有一把姐姐遗落的小提琴,于是就找出来自己学习。对音乐生来的敏感和喜好,加上勤学好问,他很快就掌握了小提琴这门乐器。到兵团之后,日子很苦,他在最劳累的日子里,仍然坚持练琴,并到处收集内蒙古民歌,因为不能戴手套,“一个人去戈壁荒漠里练琴,手背上生的都是冻疮”。


很快,姚盛昌被选入了兵团的文艺宣传队,时常给兵团战士们演奏小提琴,并为自编自演的节目作曲。他还和被下放的正规文艺工作者一起完成了许多革命音乐的改编和编曲,并且用几个月的时间横跨内蒙古进行慰问演出。这样巡回演出的日子,在姚盛昌看来,无时不洋溢着青春和激情。他说内蒙古的民间音乐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当时的兵团有向大学推荐学生的名额,经过群众和领导的评议,姚盛昌因为成绩突出,被列入了候选名额之中。他说:“当时我参加了音乐学院的考试,而且学院也很想要我,所以我就算是考上的,也就没占兵团的推荐名额。”就这样, 1973年 9月,一个从内蒙古来的南方人坐火车到了天津,操着满口的江浙方言走进了音乐学院,最终选择了作曲系。对此,姚盛昌当时的认识是,受兵团教育的影响,观念里自己就是一颗螺丝钉,需要你去哪里你就要去哪里。

姚盛昌因为在兵团生活的经历,对生活水平要求不高,有吃有住营养跟得上就可以了。他的妻子周小静,是天津民航子女,开始在三团七连宣传队拉小提琴,后来也考上天津音乐学院,现在是该院资深教授。周小静还当过一段时间天津音乐台《乐林漫步》节目的主持人。俩人在兵团的时候,就是同一个文艺宣传队的骨干。他们把青春最美好的时候放在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把青年最辉煌的时期交给了天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0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1838
50#
发表于 2013-11-22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浙江知青姚盛昌,

内蒙兵团勇敢闯,

夫妻献身搞音乐,

广阔草原青春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2 12:42 , Processed in 0.21501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