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赞歌 写在前头的话 毛卫东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模范的人民教师。今年7月11日,毛卫东同志在松花江游泳时,为挽救学生,奋力与江水搏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显示了他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高贵品质。 毛卫东同志生长在工人家庭.和社会主义祖国一起成长。他无限热爱党,热爱毛主席,从小就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共产主义事业。他参加过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受到毛主席的检阅。插队落户,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进大学读书,投身夺取上层建筑的革命,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立场坚定。他最听毛主席的活,阅读了大量的毛主席著作和马列著作,并做了笔记,是毛泽东思想把他哺育成人。 回顾毛卫东同志走过的路程,我们感到:他的成长是毛主席革命路线不断胜利的体现,是我们这一代要走和正在走的道路。修正主义者把复辟的梦想放在中国的第二代、第三代身上,而党和人民对我们寄予了无限的希望。 我们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去世了。我们革命青年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毛卫东同志是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榜样,他是平凡的革命者,他的行为必将激发起亿万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奋斗的必胜信心! 走毛主席指引的大道 1969年的春天,桃红柳绿,春光喜人。北京五中的校园里一派热气升腾的景象。东楼墙上,高高地贴着一张红榜,那么耀眼.比桃花还艳,吸引着全校的同学和老师。《批准以下同学赴吉林插队》一行劲书的大字分外夺目。那上面排列的一行行长长的名字更像一面面的战鼓在咚咚作响,多么激动人心啊。围拢在红榜下的同学们一边读着名字.一边热烈地议论着: “这些都是他们自愿报名的吧?” “当然啦!我们班的丘磊是独生子,还坚决要去呢!” “快看,高一(2)班好几个:鲁雍、朱和顺、毛卫东....., “毛卫东是他们班下乡领导小组的吧?” “对,是首都红卫兵!” 毛卫东兴冲冲地走进学校,他刚刚又给自己的母亲做了一番动员,讲了当前的大好形势,讲接班人的成长,一句话就是要走毛主席指引的路,到农村去锻炼。 三年多来,毛卫东积极参加革命,在斗争中他深深感到:一个青年只有投身到革命实践中,才能真正自觉地担起两个革命的重担。他是在红旗下长大的.他知道党和人民对他这一代的期望。解放军进校后,他跟着军宣队到工厂、到农村去调查。他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身上吸取了无限的力量,更加热爱党、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为此,他把原来的名字:“宝瑞”改为“卫东”,决心 跟毛主席干一辈子革命。在学校里,他认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毛主席一系列新指示。1968手12月22日,毛主席向红卫兵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亲切的教导,像春雷在红卫兵们心头滚动。毛卫东再也坐不住了,他几次申请,坚决上山下乡。但是母亲有病,亲属也想不通,都想要他留下来。组织上也考虑到他身体不太好,又是高度的近视,要把他分在北京附近。可毛卫东坚决不要照顾。看,今天他兴奋的样子,准是母亲支 持他去.他胜到了。当看到几个同学向他伸出手表示祝贺的时候,他激动地满面泛起红晕。同学们关切地说:“卫东.你要注意身体,眼睛行吗?”他大声地回答:“行,正是要去教炼、改造啊!” 一支支红色的小分队开向祖国的东北。松花江边,分布在点点村落里。毛卫东一行十几个人,结成了新的战斗集体.来到吉林省扶余县大洼公社向阳大队,他们受到了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 毛卫东激动地告诉同学们:“不要忘了,我们是在‘九大’的节日中插队的,要时刻想着毛主席,拜贫下中农为师。” 全村的男女老幼像过节一样,争着来看“北京娃”,新房、鲜茶、热水早就准备好了。大爷、大娘拉着年纪小的同学问:“多大啦?家里有啥人儿啊?” “十七啦.家里有爸爸、妈妈、妹妹。” “走这么远,家里放心吗?” “出来锻炼,可支持啦!” 老人感叹地说:“好呀!读了书又来庄稼院。” 毛卫东搬着箱子,刚觉得吃劲.一个虎猛猛的小伙子抢上来接了过去:“喝!好沉呀!这么多东西,是搬家呀!” “不是搬家,是扎根,接受再教育。”说完,毛卫东打开箱子,只见上面一层全是红包面的书. “毛主席的书”大家不约而同地说。 毛卫东轻轻地抚摸着书的封面,他在暗暗地发誓,挺起你的胸膛,在广阔的天地里斗争吧! 在三大革命中锤炼 夏天到了,蓝天下飘浮着朵朵白云,无际的大地上,经过了几场风雨的幼苗都茁壮地挺着腰杆。向阳一队的知识青年,在贫下中农的关怀爱护下,经过一个春天的摔打,脸变成黑红色,手上打了茧,插队落户的决心更坚定了。这会儿看着从自己手里种出来的庄稼,那般滋味真是甜呀。 一群铲地的人边干活边说笑着。这几天开始铲黄豆,因为苗长高了,草夹在里头,不太好铲。这下几个近视眼可忙坏了。尽管领头的放慢速度,他们也还是赶不上。毛卫东是六百度的近视,干力气活他不在乎,担二、三百斤的粪筐,他一挺腰板就起来。可铲黄豆,他可实在不行。只见他大弯着腰,一会儿一只手去拔,一会儿两只手去翻。火热的太阳晒得他脸上全是汗珠,贴身的衣服早湿透了,那个认真的样子,叫别人全着急。 “老毛.你也太仔细了。” 在往地头走的路上,卢仪悄悄地埋怨他。毛卫东擦着汗.没有吱声。他不太爱讲话,不是在节骨眼上,他是不讲话的。他顺手扶起一棵踏倒的豆苗,又大步赶上来。睑上显得很平静,却给人一种坚毅的感觉,好象是说:我做的是对的.不能自己骗自己……。卢议也不再说什么,他知道老毛做得对,但是有点过于认真了,太死扳。他想起几天前,也是他们俩一起轧草,保管员把草分完就走了,那是用手摇轧草机。两个人摇了一下午还没有轧完。卢仪着了急,主张把没轧完的草扔回去。可毛卫东就是不同意,结果天黑了才干完。卢仪憋了一肚子气,但也说不出什么理。毛卫东就是这样.干活认真,从不偷懒。队里上下对他都有好评。 他有个习惯,吃饭就看书。午休的时候,大家回去吃饭.这点儿时间他也不浪费,有时竞连吃菜也忘了。小同学们开玩笑地说:“左派,别把书吃进去。”毛卫东还是不吱声地笑笑,他怕妨碍大家,拿了块干粮出了门,在背荫的地方坐下,轻轻地翻开书。午睡有两个多小时,卢仪睡热了,:起来打水洗脸,抬头望窗外.看见毛卫东还坐在那儿看书,专心致志。看着他的样子,又想起上午干活的情景,卢仪从心里不禁荡起一股暖流。 在广阔的天地里,同学们不单学会了生产,而更重要的学到了阶级斗争这门主课。红卫兵上山下乡,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已成了历史的潮流不可抗拒。那些躺在阴沟里的敌人却在放暗箭,企图拉拢利用他们。向阳十队的富农分子贾元利用同学们来的时间短不认识他的机会,叫毛卫东和另一个社员给他家帮工,还假惺惺地叫他们吃了饭。这件事被生产队贫农户长知道了,忙赶到户里,问明了情况。毛卫 东听说是个富农,非常气愤.原以为是为贫下中农办事,却让这个坏蛋钻了空子。大伙又联想起户里的女同学为这个富农治病的事,更是震惊。老户长讲了这个富农的历史。土改的时候划成分,他怕划得高,想要漏过去,特意请干部吃饭。我们的干部去了,没有吃他的饭,指着桌上的饭莱说:“你能拿出这样的东西来摆酒席,够的上个富农!”给了他当头一棒。到现在还一直不老实,富农的帽子摘不掉。现在 是利用你们不熟悉他,又要耍手段。 这件事,对大家教育很深刻。晚上,毛卫东睡不着,他对大家说:“敌人头上没有记号,咱们也不去做调查,必然要上当。记得刚来的时候,只看到有人不尊重毛主席的书很气愤。听了忆苦会,也下决心斗争。但是一到实际中,就不会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了。这件事我要永远记住,阶级斗争千万不能忘啊。” 从这儿以后.毛卫东非常注意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看待矛盾。一打三反运动中,他参加了清理账目小组。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他多次启发二队会计的觉悟,坦白问题。而且用党的政策正告一小撮坏分子,使他们那个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革命的传统,革命的英雄,是毛卫东时刻学习的标准。他刻苦的要求自己,一切向贫下中农看齐,不吃水果糖,不搞特殊。平时穿着补着补丁的衣服,一双家做鞋和粗布袜子。把自己家里寄来的糖、药送给了别人。他常说:我们的条件好多了。毛主席说,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可是实现理想境界还要靠我们几十午艰苦奋斗的努力。我们是接班人,要永远不忘艰苦奋斗的老前辈,在三大革命中努力锤炼自己。 在防汛前线 滚滚的松花江水一浪盖过一浪。生活中的战斗也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他们。 一九七一年秋天,下了大雨,江水猛涨,上级指示防汛。向阳大队集体户的同学们开赴到防汛最前线。 松江堤上,千军万马,红旗如林。沿江几十里,人群不绝.好一幅战天斗地的画图。 大洼公社向阳大队正好分在了有名的西南叉险工段。任务重,贫下中农顶得起,险情大,贫下中农浑身胆。看着这 壮丽的情景,同学们个个受了感动,他们同社员们一样,为加固大堤,从几百米外挑土上堤,没有筐的同学刨下土块用肩扛、用手抱。毛卫东抢到一副筐.一直不松手。他心里急得像团火,只恨自己筐小,只恨自己没长翅聘,这是和大自然斗争啊,这是捍卫人民财产的战斗啊。他甩开膀子光着脚,扁担断了,又换上一根,汗水成了串,顾不上擦一把, 他心里默念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人定胜天!” 夜里刮了大风,天亮的时候更大了。有两个负责护堤的乡亲为了撑住一条大船,上船操作,却被大风把船和他们全刮走了。他们在水中下了锚,从早上到中午,他们在船上又冷又饿。岸上的人非常着急,眼看风势更大,大队长决定,派几个会水的同志去营救。毛卫东和集体户的几个同学立即站了出来。 一只小船坐着四个红卫兵,在风浪中向大船停的地方划去.浪花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他们全然不顾。为了救护战友,几双眼睛紧盯着前方。大船上的战友扶着船帮喊着,岸上的几百颗心在跳动。看看离大船近了,正在这时,小船卷进了急流,强大的水流把小船一下抛上来,又一下推下去。小船上的人又做了几次努力,还是靠不到大船上去,激流把小船卷向江心。这样的小船在江心是吃不住一个浪的。“抛 锚?”可是浪大.锚链又短,小船像匹野马横一下竖一下转着圈子下滑。岸上的人急了,大队长急了,人们呼喊着,但都被风和雨隔住了。小船离岸越来越远,象一根没有分量的小草棍,情况万分危急。船上的小同学慌了, “我们跳吧。” “不行,人在船在。”毛卫东沉着地说:“快向高岗那边划。” 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一丝惊慌。他端坐在船尾,用力划水。人们知道,不划出这个激流,就会一直被冲到江心,那时就很难设想了。 突然.谁喊了一声:“不好,船漏了。”只见混浊的江水从船底不断涌上来,几分钟就有半船多了。 岸上的人们眼见小船漂下去,在遥远的地方冒了几冒便什么也看不见了。风还在刮,浪也越打越高。大队长几步冲进工棚,拿起电活:“四个知识青年遇险……。”他向指挥部汇报。马上,两艘快船从上游顺江而下,一路呜着汽笛。 小船还在打着旋子,船里的人们一边舀水,一边向高岗那边划去。那里隐约可以看见有高梁的头……。这儿,是江湾的最后一关.水打着一个个的漩窝,翻着一个个浪花。猛然.一个大浪劈头打过来,把小船打没了。 “跳吧”同学们招呼着, “老毛,快跳!”毛卫东身浸在水里,他最后一个离船,手里还拿着划水的铁锹。 四个同学在水中战斗着。毛卫东断后,他生怕哪个同学被洪水长走,他默念着:“下定决心……。” 终于,一个接一个地游到了水没膝深的山坡上。毛卫东最后游上来,见同学们全上了岸,他擦了擦眼镜,笑着说:“想不到我们来了一次武装泅渡!”大家相互看看湿透的衣裳,不禁都开心地笑了。他们化险为夷了,他们用意志 战胜了风浪。 指挥部派人去营救他们的船,把他们从一片汪洋的水中找回来。下船的时,副县长表扬了他们舍已救人的精神。几个红卫兵回答:“这是应该的,我们做得不够!”回到工地上,大队长和公社干部、社员们也赞扬他们的行动。可是有几个人不怀好意地说:“多危险啊,水那么大,你们不怕死吗?”毛卫东正色地回答:“我们即使死了,离张思德又近了一步!”是啊,他说出了同学的心里话。 当天夜晚,狂风大作,直浸江堤,和江水搏斗了几小时的毛卫东发烧了。但是他不顾一切地爬起来,和社员们一起上段护堤。在风雨中,在微弱的马灯灯光下,看得见一个肩扛草袋的身影,出没在人群之中,他一趟一趟地顽强地往江边跑着……那就是毛卫东。 杀回上层建筑 时间真快,毛卫东插队三年多了。在这三年时间里,他认真学习体会了毛主席一系列教导,增长了才干。三年时间里,他和贫下中农一条心,立志农村干革命。红卫兵成了共青团员,“洋学生”变成了庄稼汉。 集体户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同学因国家的需要,离开了农村,调到了各个岗位上。有人开始不安心。毛卫东坚定地留在农村,党要他干啥就干啥。有一度,公社要他去给中学代课,他全力以赴地认真准备,后来公社又叫他教一个小学班,他毫无怨言地热情接受。有一天,老同学卢仪从县里回来看他们,毛卫东向他介绍自己正在教的这个特殊的学校学生,学生们都是一个村里的小孩儿,补习一、二年级的功课。因为缺少教室,要两个小班在一个屋里一起上课。在生产队的大炕上,一边一个班,这边做习题,那边讲课,都是他这一个老师表演。卢仪听得莫名其妙.毛卫东非常有兴趣地讲,把孩子们怎么一个个从家里找来.怎么盘腿坐着听课,一会儿张三把李四打哭了,他还要去劝。卢仪听得不耐烦了, “这一什么学校?不是胡闹吗?”“不”毛卫东深切地说:“就是这样。很多困难,但不是胡闹。你想,我们如果不下乡,不亲自来农村体验,怎么会知道还有这样的学校呢?广大的贫下中农几代没受过文化教育,他们才是主人。可以前,连这样的学校都没有,那时候听说是谁家富裕,谁的孩子能到远的地方念书,有的家干脆就没有识字的。”几个同学也默默地听着,回味着他的话。接着,毛卫东又兴奋地说下去:“现在,先办起这样的小学,一步一步发展,你别小瞧这个代理班,正解决贫下中农急需。你看到教育革命农村版第一期吗?看看吧,也关心关心!” 同学们让我看卫东认真批改过的小学生作业,有的竟写得挺好.很感慨。户里别的同学说:“老毛现在可忙了,中午不回来,带冷饭.在那里给小学生补习。 第二天一大早.毛卫东起了身,忙着做好饭,包好了。卢仪打趣地说:“又要一年、二年一块上课了吧?”他笑了:“对,不过首先要去打扫打扫.再到各家去访访.帮孩子们解决家务。”大家全笑了。毛卫东却显得很严肃,他相信他是按照革命的需要去做的。他迎着早晨初升的太阳,踏着露水,大步大步地走向自己的岗位。 革命的形势飞快地向前发展着。教育战线贯彻毛主席“七.二一’’指示办大学。要从工厂、农村、军队中选拔一些有实践经验的先进的同志去上大学,去占领阵地,去学习马列,去掌握科学技术。这是几千年来未闻的新鲜事。大学招生消息传到向阳大队,干部、社员想啊、看啊、一致推荐毛卫东。毛卫东要上大学了,这是咱贫下中农的光荣啊!这事来得太快了,发入学通知书的那天,毛卫东还在队里劳动。他非常激动。在告别同学们、乡亲们的时候,他说:“工农兵上大学,这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一定不辜负党和毛主席的期望,不辜负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从文化领域杀出来的红卫兵.又要杀回上层建筑了。经 过了风雨的吹打,倍添战斗的豪情。 毛卫东要离开扶余去上大学了,他在整理衣物,在他那个大箱子里,装得满满的仍是马恩列斯和毛主席和书。 新的战场 车轮滚滚,东风浩荡.满怀激情的毛卫东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炼硬他翅膀的第二故乡扶余农村.来到吉林师大外语系。 几年来,毛卫东对学校的生活生疏了,此刻,他真想一下子了解什么是新型的大学,又该做些什么 今天,他真的来上大学了,这真是党和人民的信任啊!他 的心犹如飞涛卷浪的海洋,此伏彼起。 阵阵的锣鼓中,“吉林师范大学”的牌子一下子映入眼帘,老师们、老同学们热情地迎上来,欢迎这些来自各个战场的战友,欢迎新的血液。 “欢迎你们,欢迎啊!”一位白发老教师迎上来,高兴地笑着,“希望你们把抓革命、促生产的胜利带给我们!” 新来的同学们互相介绍着:“你从哪儿来?” “边疆!” “你呢?” ”从工厂!” “你呢?叫什么?” “我叫毛卫东,从农村来!” “好啊!从今天起,我们就是战友啦!”几双手激动地 握在一起,都是粗壮有力的手。 晚上,熄灯了,可是这些新的火花谁能睡得着呢?毛卫东翻着身,一闭眼就看到了故乡波流激荡的松花水,集体户的炊烟,与贫下中农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情景不时在他眼前闪过,阶级的委托,贫下中农的希望,使得他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暗暗告诫自己,上大学这是战场的转移,是继续革命的新起点,一定要努力学习马列著作,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将来回到第二故乡,去向贫下中农们汇报。 刻苦攻读 大学的生活开始了.毛卫东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学习计划。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学习毛主席的著坐。到大学学习,他认为这正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要系统地把主席著作重新学一遍。 学业是比较紧张的。同学们都在抢时间,毛卫东比别人更刻苦。白天学习了一天,晚上还要坚特计划上的学习,写读书笔记。他算了一笔账,把零零碎碎的时间凑在一起,充分利用。饭后休息、听报告前、看电影前这都是学习革命导师着作的挺好的时间。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一次看电影,毛卫东手里捧着一本共产主义原理的小册子,聚精会神地读着,不时地用铅笔记下什么。一个同学过来打趣地说:“眼睛都要瞎了,还看呢。”毛卫东抬起头笑了:“我这眼再养也到不了1.5了,不如好好用一用!”,他真是在拼命地学习。 74年秋天.他患肝炎病了。住院期间,他不得不终止课业的学习。但他依然不倦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坚持做笔记。每次同学们去看他,都特意叮咛两句,“毛卫东啊,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养好病。病好了,再学习也不晚哟!”而毛卫东每次总是固执地补充几句:“雷锋同志说得好,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汽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我们正年青,要斗争,没有武器、 不掌握方向不行。 在学校的几个寒暑,无论是文化课还是到中学实践教学,无论是下厂还是下乡,无论是到外地参观学习,毛卫东身不离毛主席的书。自从写了入党申请书以后,他对自己要求得更严格了,政治上绝不做胡涂人。!他担任系里的团总支委员,班级的支部书记,常常思索并和同学们讨沦,怎样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自觉战士,关键的是掌握武器.提高识别真假马列主义的能力。他向班级党小组建议.开展群众性的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的运动,立刻得到了支持,几个小组相继成立。三年多来,整个班级学习毛主席著作蔚然成风,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越学越有劲头,而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学习有笔记,交流有体会,思想觉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他们按照上级的指示,普遍学完了马列六本书和大部分的主席酱著作。 毛卫东的学习更加精益求精。通读了四卷,又精读了其中若干篇和毛主席一系列新的指示,学习了马列六本书和《帝国主义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等许多马列著作,并做了大量的笔记。革命的道理象雨露一样,滴入这些幼苗的体内,他们在茁壮的成长着。 青年的主课 从风暴中冲杀出来的雄鹰,最喜欢疾风暴雨。来自伟大领袖毛主席身边的红卫兵,时刻冲杀在斗争最前线。 教育领域里一股污蔑工农兵大学生的妖风从校外刮到校内,一些同学真的上了当。.尤其是外语系,有的同学没有基础,学外语很困难,产生了“不是这块料”的想法;有的想改行;有的干脆不想读下去了,情绪低落,在这关键的时刻,系党总支组织同学们批判林贼“天才论”,颂扬毛主席“实践论”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毛卫东兴奋地跑回来,对几个愁眉不展的同学说:“谁说我们不是这块料!.我们不单要学文化,还要和资产阶级斗!”他拿出手上的大字报:“坚持实践第一,彻底批判反动的天才论。” 同学们一下振作起来,紧接着大字报一张张贴了出来。毛卫东积极地组织了团支部学习讨论,他们详细论证了政治和业务的关系。经过几十天的战斗,同学们为革命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 为了贯彻毛主席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师大党委带领师生们走出了学校,到工厂、农村,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7 05:40 , Processed in 0.062004 second(s), 1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