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学问
这是一句老话,也真是一个真理。最近读报看到两篇写动物的文章,让我加深了对它的认识。一篇文章《古人夏日如何斗蚊子》,(作者刘永加可能是历史学者)最有特点的是,他写蚊子全是通过古代文人、诗人和学者及官员的诗句来反映古代人与蚊子斗的经历,仅举一例,摘抄如下: 唐代诗人吴融《蚊子》“天下有蚊子,候夜噆(zan 叮咬)人肤。平望有蚊子,白昼来相屠。不避风与雨,群飞出菰蒲。扰扰蔽天黑,雷然随山舻。利嘴入人肉,微形红且濡。振蓬亦不惧,至死贪膏腴。舟人敢停棹,路者亦急趋。南北百余里,畏之如虎躯。”全诗对蚊子的的刻画和人们对蚊子袭扰的烦忧表现的如此鲜活,令人叫绝。整篇文章引用古代诗人和文人刘禹锡、孟郊、皮日休、杨銮、范仲淹、陆游、苏仲、方孝孺、谭贞默、蒲松龄、沈复等十二位古代名人。最早写蚊子对人带来的烦恼是庄子“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可见文章作者对古人对蚊子的扰缠的留心是多么的仔细。仅仅要收集古代文人描写蚊子的诗句,就要留心下很多功夫,我对作者充满了敬意。文章也借此向读者介绍了蚊子其实比人类诞生还早,据古生物学家研究考证,早在一亿年前就有了蚊子。看来人类和蚊子的斗争,虽然历史悠久,但是至今仍没有战胜这小小的蚊虫。这样的文章确实会让读者增长知识,在趣味中学到知识。 另一篇文章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写的《从猫身上可学到什么》,读来也很有趣味,作者用猫与狗的比较说明,猫比狗睿智,它深谙与人共生之道,猫从不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它是以是否合自己的心意为标准来与人相处。他举例说,“猫薄情,不知回报,无论人类如何喜欢宠爱它们,为它们鞍前马后地忙碌,它们想要走的时候,都不会有任何犹豫”。作者喜欢猫的性格。作者写道狗看到陌生人就叫,猫不会。狗会讨好主人,见到主人摇尾吐舌,猫不会。猫会撒娇,寂寞时也会跳到主人身上,随意一坐,千娇百媚。它随心所欲,特立独行,毫不在意人类对自己的评价,它要睡懒觉时,就会觉得它是家中的主人,随意篡夺主人领地。文章写到猫对光的感受,从猫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光的细微变化。作家对猫的观察是很细很细的。 这两位作家对动物的留心观察,体现了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名句。实际上不论是作家还是画家,艺术家、科学家都有这样做学问的性格特点,也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优点。
2023年8月11日星期五于哈尔滨
|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7 15:37 , Processed in 0.113006 second(s), 1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