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随笔】走进“北京知青旧居” 图文/张翟西滨

2023-10-3 06:36| 发布者: 安宁檬| 查看: 305| 评论: 0|原作者: 张翟西滨

摘要: 【随笔】走进“北京知青旧居”图文/张翟西滨 今年9月上旬,我参加了陕西省职工作协赴延安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开展的“学习劳模工匠·发扬南泥湾精神”采风活动培训班。参观红色景点,分享创作体会,感悟颇多,受 ...
【随笔】
走进“北京知青旧居”
图文/张翟西滨
走图1.jpg
       今年9月上旬,我参加了陕西省职工作协赴延安南泥湾劳模工匠学院开展的“学习劳模工匠·发扬南泥湾精神”采风活动培训班。参观红色景点,分享创作体会,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走图2.jpg
走图3.JPG
       顺道去壶口瀑布一游。路途,客车司机停泊在“北京知青旧居”院落(现系“黄土地农家乐”)让乘客吃午饭。缘分啊!我颇为兴奋。其缘由47年前,我也是一名历经4年又4个月的插队知青,或许地域不同、境遇不同、年龄(插队年限)不同,却都有着上山下乡的相同经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知青!
走图4.jpg
       “北京知青旧居”位于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高柏乡杨家庄村公路旁,大约距离壶口瀑布半小时车程。1969年初,北京知识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这里定居“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据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2020年6月编辑出版的《陕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54——1982)图书中记载:“北京知青到延安插队的人数为26000人。分别被安置到志丹、安塞、延安、延川、甘泉、富县、宜川、黄龙、洛川、黄陵、宜君、延长12个县;宜川、延川安置北京海淀区的知青;志丹、富县、延长安置北京西城区的知青……”
    “这些来延安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为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生,大多年龄在20岁以下,年龄小的还不到16岁。为了做好北京知青来延安插队的组织安排工作,延安、县两级都成立了下乡安置办公室,公社、大队、生产队成立了知青‘再教育’小组,同时抽调100余名干部负责知青的政治、生产、生活指导工作,为知青提供方便。各生产队在知青到来前就安排好住房和食宿,知青到队后直接住下,随即开始学习种地、养猪、放羊、开荒、造林等各种农活。据10个县统计:知青们干农活挣得工分粮食,能够自给的占60%,不能自给的(用钱买粮)占40%……”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开始在知青中招工、招干、招生、征兵。1972年延安地区的北京知青经招工、提干、入伍、升学,加上病退返京千余人,共调走11000多人。此后,每年都有几千名北京知青回城。到1976年末,留在延安的北京知青仅剩918人。”
       ……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如今的“北京知青旧居”已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片段和记忆。瞧!一个个还原的土窑洞,整齐的顺着山势排列,门口悬挂着玉米、辣椒等农作物和大红灯笼,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情;外墙面彩绘着多幅当年知青的装束模样及劳动场景,屋内土炕、锅碗瓢盆瓮等生活用具一应俱全。
走图5.JPG
走图6.JPG
走图7.JPG
走图8.JPG
走图9.JPG
走图10.JPG
走图11.JPG
走图12.JPG
走图13.JPG
        午饭后,“咔嚓咔嚓”我光顾着拍照了,当萌生想随机采访一下当地老农的欲望时,“上车喽!”客车司机连声催促。时间不等人啊!不得已我只好抱憾离去。
       客车启动了,我的脑海久久不能平静。回想我走进旧居、走进窑洞的那一刻。真的,我好像又走进了难忘的知青岁月……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1-16 04:45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3 queries .

返回顶部